• [人民网科技]: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及“航天会客厅”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 [13:34]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论坛即将结束。通过和嘉宾们的访谈,我们知道了航天事业的美好前景,也认识到了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所在。祝福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今天到场的嘉宾,同时感谢西北工业大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朋友们再见! [13:33]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我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至少我没有遇见过。我当时在太空的时候,觉得从太空看地球太小太小,只有一点点。如果你是坐飞船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看到好象地球就是一些白色的小亮点,越远觉得只是一个小亮点,白色和蓝色的小亮点。 [13:33]
  • [人民网科技]: 现场观众 [13:32]
  • [人民网科技]: 现场学生提问:宇航员爷爷您好,我来自陕西渭南,我想请问您看到的太空是什么样子的,那里面有外星人吗? [13:28]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下面我想把机会留给观众。 [13:28]
  • [人民网科技]: 包为民:这个问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真是一个现实,刚才格哈德•蒂勒说,100年前不可想象飞行这么方便,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在100年以后,我们到月球,到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球可能就是跟我们现在坐飞机一样。当然这个目标面临很多挑战。
    [13:28]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怎么看普通人到太空旅游?如果有一天太空旅游足够安全足够便宜,我也可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3:27]
  • [人民网科技]: 田玉龙:空间科学这个领域,我们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探月工程方面,我们绕、落、回三步走,绕、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今年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我们国家奔向月球取样并返回的重大使命。月球应该说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我们会花更大的精力关心认识它,这是我们一个目标。第二,以月球为起点,我们奔向火星,将于2020年启动火星探测工程。我们同时与国际其他国家开展积极合作,使我们更多地能够实现探索宇宙奥妙、认知宇宙世界,给我们青年一代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这些任务使命恐怕今后会更多地落到青年一代和青少年一代,希望你们加把油。 [13:25]
  • [人民网科技]: 田玉龙:深空探测空间科学是我们中国航天正在加速发展的新方向,刚才专家谈到了,空间技术会改变人的生活,未来空间科学我认为会改变人的思想,对宇宙的认知和认识也会重新定义。我特别希望在座的青年和青少年一代要有梦想,经常仰望星空,探索奥妙。 [13:21]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我们国家的深空探测有哪些亮点,跟普通人有哪些关联? [13:19]
  • [人民网科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方向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商业航天探索的步伐,正像刚才包院士希望的,未来进入太空的成本大大降低,我认为大概主要靠商业航天的思路推进,所谓的商业航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限度地集社会资源来发展航天事业。这几年我们的探索,今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长。通过商业航天的运作,使我们的成本和发射周期大大缩短。我们现在基本上能够缩短到一半,未来的发展可能还会便宜。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3:17]
  • [人民网科技]: 包为民:天地往返,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要解决这个就要降低进出空间的价格。如果能实现像飞机一样起降,天地往返运输价格就会下降。将来太空旅游如果降到5万人民币左右一次,天地间运输就会进入生活。每个人可以体验一下太空的失重,在宇宙中观看美丽的地球。 [13:09]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提问:“天舟一号我们称是一个快递小哥,他带着航空燃料还有其他的补给通过和天宫二号的对接进行燃料的加注和货物的转运。我们知道这个快递小哥不能只上一次就下岗,天舟一号这个快递小哥可以多次天地往返运送货物这样一个目标能不能实现?”
    [13:08]
  • [人民网科技]: 魏炳波回答:“陈士橹院士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我们航天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西工大为航天动力做出重要的贡献。前几天天舟一号发射成功,我们生命科学的项目正在送往天舟实验室,这方面会做出更好的成绩出来。”
    [13:05]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提问:“我听说您的一个科研成果已经在天宫二号上得到应用,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还有哪些成果应用到我们航天工业当中?”
    [13:01]
  • [人民网科技]: 魏炳波回答:“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在我们搞材料的人看来,水是一种材料。大家知道水在地面0度会结冰,但我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水到我们空间站或者到我们飞船里面,凝结点不是摄氏0度。在空间环境里面,水可以冷却到摄氏零下20度甚至零下30度。” [13:00]
  • [人民网科技]: 魏炳波回答:“简单地说,空间材料科学技术是航天技术发展过程里带动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外空特有的操作环境中,怎样去加工材料。大家知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各种材料,材料的加工制造过程都需要一定的环境。”
    [12:58]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提问:“我听说西北工业大学有一个地面模拟空间材料实验室,魏炳波院士就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材料科学到底做什么的,能不能用非常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解释一下?”
    [12:55]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回答:“我17年前参加一个任务,要描绘地球的地图。有一个题目,在太阳系当中哪个是最重要的星球?当时我们都认为肯定是火星。后来我们去探险,描绘了地球的高精度的地图,改变了人们当时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17年过去了,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我们当时做的很多工作现在轨道卫星都可以完成,这就是轨道的魅力。”
    [12:53]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我还想问一下我们格哈德·蒂勒教授,您在太空的时候做过哪些有趣的实验,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12:50]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回答:“但是我昨天看演出,结束回到酒店就把照片发给了德国的家人,他们马上回复我了。这些一分钱都没花。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告诉大家说到底航空航天的科技对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怎么样的帮助,谢谢。”
    [12:50]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回答:“但是我昨天看演出,结束回到酒店就把照片发给了德国的家人,他们马上回复我了。这些一分钱都没花。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告诉大家说到底航空航天的科技对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怎么样的帮助,谢谢。” [12:50]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回答:“我要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这个例子发生在40年前,那个时候我到南美旅行,去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当时我想给一个女士打电话,因为她过生日。那么我打这个电话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要在3天之前,跑到邮局预定这个电话。邮局好会告诉我,在中午2点到2点10分左右有3分钟的时间可以打电话到德国。当时电话非常贵,花了200块钱。” [12:48]
  • [人民网科技]: 格哈德·蒂勒回答:“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西安,我发现好像全球的孩子走到哪都是一样的,都有同样的梦想,都对未来充满期待。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为年轻人做铺垫。”
    [12:45]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我想问一下格哈德·蒂勒教授,您在太空中吃到脱水蔬菜是好吃的东西吗?第二个问题您最喜欢吃的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您喜欢太空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12:44]
  • [人民网科技]: 迪皮蓬回答:“空间技术可以像我们说的非常‘高大上’,但也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说我们打开手机上互联网,就在使用各种卫星通讯。尤其在应对危机,处理紧急情况的时候,这些技术更加重要。在卫星的技术方面,它的创新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非常重要。” [12:21]
  • [人民网科技]: 郭志坚提问:“我们生活中还用到很多东西都是源自于太空技术,像气垫鞋,像尿不湿。下面请问联合国外空司迪皮蓬女士,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年航天日的主题,航天创造美好的生活?” [12:21]
  • [人民网科技]: 田玉龙回答说:“正如今年的航天日主题一样,航天创造美好生活,‘创造’两个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创造意味着改变。我认为航天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类生活的乐趣。航天作为一个高科技领域,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通讯卫星,相当于是‘顺风耳’,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第二是我们的‘千里眼’,掌握世界变化。生活中互联网+、大数据、云……已经把航天普及到大家的生活中。” [12:20]
  • [人民网科技]: 现场观众 [12:08]
  • [人民网科技]: 主持人郭志坚首先发问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现场有很多小朋友关心,究竟航天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怎样惊喜的变化?” [11:44]
  • [人民网科技]: 德国宇航员格哈德·蒂勒介绍 [11:43]
  • [人民网科技]: 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郭志坚主持航天会客厅,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航天科技集团包为民院士、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女士、德国宇航员格哈德·蒂勒、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院士等嘉宾将围绕今年航天日的主题进行座谈。 [11:34]
  • [人民网科技]: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圆满结束,“航天会客厅”活动正式开启。 [11:31]
  • [人民网科技]: 陕西省省长胡和平致辞 [11:22]
  • [人民网科技]: 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致辞 [11:22]
  • [人民网科技]: 2014年联合国在北航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2015年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国家航天局签订协议,将中国的卫星数据用于支持联合国开展减灾管理和灾害风险。去年,还与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签订了双边协议,为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空间实验的机会。中国以不同方式和不同形式为联合国外空司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10:58]
  • [人民网科技]: 迪皮蓬表示,非常荣幸和喜悦参加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自从1970年进入航天时代以来,中国为和平利用国际空间作出了贡献,为外空司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980年中国加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来,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10:56]
  • [人民网科技]: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女士致辞 [10:49]
  • [人民网科技]: 徐立平说,我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车间的一名普通技能工人。作为一名航二代,我受父辈的耳闻目染,自小就有一颗航天心和航天梦。。我见证过老一辈航天人以苦为乐的艰辛创业,也经历过亲兄弟因工致伤、好工友壮烈牺牲的切肤之痛,更深深体会过导弹发射、火箭上天的自豪和荣耀。在我看来,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比航天更能把个人梦想与祖国的利益如此紧密地融为一体。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我从一名普通的技工学校毕业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大国工匠;也正因为有了梦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才能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用青春、智慧、汗水、生命创造了一个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10:47]
  • [人民网科技]: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徐立平发言 [10:37]
  • [人民网科技]: 过去的峥嵘岁月里,老一代航天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天的追梦之旅中,新一代的航天人前赴后继,敢为人先,不断创造出我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团结奋进的航天精神让中国人民的心一起跳动,把自己的命运与航天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追随探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10:35]
  • [人民网科技]: 在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征程中,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用智慧和汗水实现我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体航天人不懈努力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10:34]
  • [人民网科技]: 张晓光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名航天人,很荣幸能够代表祖国出征,并将祖国的荣耀写进太空。每当飞船飞到祖国上空时,看到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都激动不已,是祖国把我们航天员送上太空,是所有的航天人不懈努力取得的航天科技成果,助我们航天人实现飞天梦想,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10:32]
  • [人民网科技]: “英雄航天员”张晓光发言 [10:30]
  • [人民网科技]: 主席台上的领导嘉宾为7个新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10:24]
  • [人民网科技]: 主持人介绍,为广泛普及航天知识、积极宣传航天成就,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国家航天局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今年1月份授予北京市八一学校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教育基地。在各单位申请基础上,经审查,今天授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八院,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三院、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嘉兴市阳光小学等7个单位国家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10:22]
  • [人民网科技]: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和学生代表向广大航天工作者赠送《航天梦》卷轴,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接收卷轴。 [10:17]
  • [人民网科技]: 来自西工大、哈工大、北理工、北航、南理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湖南大学、中科院大学等14所高校的航天学子制作了“航天梦”卷轴。 [10:14]
  • [人民网科技]: 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为西北工业大学授“中国航天日”旗帜。 [10:13]
  • [人民网科技]: 本次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航天日期间,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还将举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10:03]
  • [人民网科技]: 30余所高等学校、全国各地190所中小学领导和代表参加论坛。 [10:00]
  • [人民网科技]: 埃及驻华大使,阿尔及利亚、智利、印度、泰国等驻华使馆使节,亚太空间代表,以及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乌克兰、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巴基斯坦等23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有关国家在华留学生代表受邀出席开幕式。 [10:00]
  • [人民网科技]: 上午9时15分许,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正式开幕。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和嘉宾有: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国防科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尚福,陕西省副省长姜锋,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女士,英雄航天员张晓光,大国工匠时代楷模徐立平,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 [09:58]
  • [人民网科技]: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
    [09:27]
  • [人民网科技]: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探索热情,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09:02]
  • [人民网科技]:  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将于今天上午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举行。人民网科技频道在陕西西安全程图文直播开幕式盛况。
    [09:01]
  • [人民网科技]: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敬请收看直播。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