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际峰会,感谢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感谢各位与会代表,可以坚持到现在,可以听到各位专家精彩演讲。感谢会议承办方,感谢人民网对我们的直播,感谢会务组的成员们,为我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使我们的论坛可以顺利、圆满的举办。本次养老金融论坛到此闭幕,谢谢大家。
中国的养老金融50论坛将长期关注这个问题,今天是第一次,不是最后一次。我们将长期关注这个问题,长期关注国际经验,看国际上的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养老金投资非常重要。我们不仅看到要有制度建设,积攒养老金。如果不投资,风险就更大,更没有保障,更没有可持续性。第二点,投资是很复杂的。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的组合,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其实,养老金的投资不是简单的问题,不仅要投资各种各样的产品,甚至要投资于实业,投资性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下,有点值得注意。就是宏观的政策体系对于中国的养老金体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搞好养老金投资的制度设计,我们还应把现有的金融机构、基金、保险、银行,这些可以真正从事养老金投资的这些机构把它整合好,大家一起来做,才可以把事情做好。而且宏观上要有监管,而且监管要成体系,才可以避免风险。第四,真正的投资有没有效益,在微观。我们的微观的机构其实还有很多事要做。从国际经验看,如何搞好国内外的管理,如何搞好产品设计,我想对于微观的金融机构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养老金投资是长期、复杂的问题。
投资时要注意长期投资和动态调整。第二是绝对收益时也要注意相对收益。第三是活跃市场。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进入更深入的交流,但会后,我们欢迎专家和嘉宾之间的更好的交流。下面宣传会议结束。
第三,我们要注重发挥资产规模的优势,大力发展集合计划和养老金产品。对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可以合并,提升组合的规模,提升投资收益率,进而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对于养老金机构来说,追求长期价值、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都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但要形成投资的理念,以及投资文化方面,还有一段的时间。坚信养老金共识作为国务院试点,将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向国内外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经验。比如今天就是个特别好的学习机会,以提升工作的投资管理能力。我就说这些,时间也比较紧。
第二,就是要强调绝对收益。养老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养老金是养命钱,追求收益,维护委托人的利益,这是机构的生命线啊。对于我们这些养老金公司来说,要发挥专业专注优势,同时通过加强内部的管控,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和薪酬方面的机制,保证投资决策和管理方面的行为与这个公司和委托人的利益是保持一致,心无旁骛做好投资,2008年的时候,市场投资收益不是太好,但我们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一是加强资产配置长期性的研究和动态的调整。听起来可能有点矛盾,但实际上,刚才有几位专家都谈到了。我们要坚持至少5年以上长期战略投资。并根据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及时对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进行相应的的调整,这应该是个很好的的把握。
今年以来,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养老金投资也应突初稳,我们要发挥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属性,坚持长期投资,平缓短期的波动,维护长期收益的稳定性。我有三个观点分享。
谢谢郑总。最后一位嘉宾是来来自建信养老的谭晓谭总。
德国从1995年开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政府啊,监督机构,应该加紧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中国65岁以上的高龄的时间很快就到了,这个问题很重要啊。我说到这,谢谢。
我们是全球很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我们也做的调整。本以德国国债为主的,我们后来选择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再加上企业的债券,再加上股份市场的投资,这10年来,就具体情况来看,市场的回应是很明确的。从10年来明确的增长率来看,我们德国安联的保险公司是保持在6%的增长。而市场的平均水平是2%,在这么成熟的市场里,我们先主动说明,我们的整个产品的调整是符合,加上投资的策略的改变是受到了整个市场的认同的。我刚才听到了来自希腊的专家所述,刚才提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很兴奋啊。我们的主要的业务是保险,我们养老方面,不仅仅是保费要保本,还有死亡的因素也要考虑,还有比如将来残疾了,残疾的护理啊。我们也号召需要回应,要发展养老金的业务,中国要快速地发展,不仅是推动,特别是德国的经验,这是值得中国的借鉴的。目前,就持续性上说,系统上显示,这比钱足够给他生活,风险是长寿的风险。这批养老金应足够给他护理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依赖性非常大。他的依赖性,他自己无法照顾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成本存在,我们的后代也无法照顾我们的。
它是德国的百年老店,市场地位庞大,是中国去年市场的十分之一。在成熟市场,我们的位置是非常稳定的。大家知道,从2008年后,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这个市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波动非常大,整个收益,特别是固定收益,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我们的养老金,德国的养老金策略,一般是固定回收的策略了。于是导致了重大的群体,我们的大部分的德国的国债利息是0%。以储蓄类的产品作为一个比例的话,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从20年前作对比的话,要达到同样的回报,基本需要3倍的现金。另外,我以企业职业年金,我们的所谓第二支柱,个人部分做个介绍。这里可以看到,以三倍的资金来操作,提高的这个要求,对客户来说也好,对我们自己来说也好。从产品理念的组织方面看,从投资策略方面,也是肯定得调整的。另外,从国家的法律看,3.5%保证回报降低到了1.25%的回报,就是对比10年前的数据啊。在2009年、2010年我集团在德国作了很大的调研,为了准确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论是面对市场的变化和调整等等,我们也听了客户的声音。后来总结出来是这样的,他们愿意放弃法律所规定的可以说是保本这一块的收益,反而偏向选择有更高回报的产品。这也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的养老产品,在保费里做了保本的动作。
谢谢!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此次论坛。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养老投资。我选了德国安联人寿保险公司的情况来说一说。
还有,我们现在对于一个精算师,从我个人的角度说,我需要做一些回应。实际上,我们提到的养老金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再是实际退休的人了,人只要在25岁前,他都可以退休。提前退休并不会影响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在法定和预定退休年龄之间界定好。比如说定的年龄是65岁,但实际上很多人62岁就退了。我们看到,社会说的情况是人民的寿命越来越提高,寿命增长一年,我们就要进行8个月以上的养老金的投资。现在的话,大部分的国家都已将寿命的增长个法定的退休年龄做了一个调整和修改。好,我分享到此,谢谢大家。
中国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但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在国家的婴儿的出生量上,仅占整个人的1.5%而已。假设可以生二胎,每个人都生了,这就造成了儿童出生率会翻翻。也说明了我们的儿童在接下来的30年里,人口会翻番。这些富裕的婴儿数量会高。他会帮助我们不断地支持退休后的养老的产业。因为二胎政策是好的政策。老龄化的问题,要从另外的角度解决。我们自行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越来越多全球养老金融的系统,实际上一开始是觉得是给人民提供福利,但最后都是成了要求别人来缴费,就是因为政府投入的承诺资金方面,政府要求,政府给你养老金,你自己要进行储蓄,为你退休之后的生活作储备。即,你必须清楚地了解到,你的正确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有一些人在工作,但他并没把全部收入披露出去,你必须进行缴费。不可以申请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钱。实际上,就这个问题,我们不仅仅是政府承担责任,还要让自己承担责任。我们这个投资是非常明智和重要的。
我们在养老方面的投资的钱,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保证系统的平衡性。你可以给很多钱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会发现找不到平衡点的问题呢?在二战之后出现了婴儿潮,50年代出现了大部分出生的人口都非常健康,在2050年的话,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实际上可以达到平均寿命100岁以上,这是欧洲的情况。在日本,他们都出现了老龄化人口发展的情况了,那么,在日本有个老年人,他的平均寿命已很高了。中国在过去几年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
每次提到养老金的论坛的时候,老龄化是个不好的东西,变老就不好。变老会带来额外的费用,同时也会引发长期的医疗和一系列的问题。但从长期来说,人口老龄化也是好事,寿命更长,身体更加健康。之前有很多不治之症,而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老龄化是好东西。老龄化也带来了很多利益的问题。从整个欧洲地区的老龄化人口,在过去40年间,以及接下来的40年间,我们认为,我们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的寿命会不断提升,65岁以上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在1994年至2004年,他们的平均寿命会延长10岁左右,这就需要提供一个非常长期的养老金,以及医疗的服务和福利了。从这个角度看,我说一下我个人得出的经验。特别说明两点。第一是养老金融,要可持续发展。第二要提供足够的养老金,让他们有足够的购买力。
非常感谢。我去过中国的很多的城市,我很喜欢中国,很高兴来到中国。今天我的演讲实际上是一种回放的形式进行演讲。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老龄化?包括来自欧洲的挑战。
实际上,中国的这个养老基金的管理公司,以及包括养老管理机构,同时也应该要进行大量的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融资的功能和风险控制水平和交易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资产持有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我们的这个资产的管理水平,最终可以实现我们的长期的对于顾客的收益。谢谢大家。
最后一点,我想说,关于我们就养老金改革,也就是如何跟实体经济发展进行互动方面的建议。我想,我们需要去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的话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一些优势,特别是他们在做一些资源和政策的协调的一些优势,对于我们一些养老金的基金来说,我们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就是进行投资,包括我们的运营,以及在金融行业的大量的经验。从我个人的角度说,我也希望,我们的政府以及包括各个部门,可以不断地放开关于企业的投资和养老金的投资的范围。允许我们真正进入到,比如说,像这样的一个股权的投资的范围中。
在2011年,长江养老,在上海投了一个房地产,不动产市场,叫做上海市公租房建设项目,这是我们首个在上海投资的房地产市场,而且是用养老金投资的房地产市场。2015年长江养老,也投资了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实现了企业年金股权投资。另外,长江也发行了很多的资管产品,包括一些债券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和其他的类的组合类的资产管理产品,来满足我们在实体经济融资方面的需求。在2014年,我们发行了第一款债券投资计划,投资到我们的一个水投资,就是江西省的南昌水投债权投资计划。去年呢,我们也发行了第一支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我们是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支持计划,到现在,长江已累计管理另类资产、另类投资总额接近600亿人民币的规模了。我们也承接上市公司的一些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我们管理了60亿国有企业去帮助他们建立员工持股计划。
第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关于如何去,或者说我们的养老金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成功实践。从海外经验来看出,我们的海外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结合了养老金本身的长期性,设定合适的长期投资目标和长期的投资范围,那么,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长期的绝对回报。并且,能够承担适度风险和来自于多元化的产品的投资,包括权益、固定收益,另类投资,像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我们知道,在2011年,加拿大养老基金入股阿里巴巴,这是非常好的投资。在2015年,家加拿大养老金还投资认购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股票。我们也知道,另外,加拿大养老金,现在,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是和万科集团一起合资成立的,要投资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呢,我们从国内也可以找到一些好的经验,我们知道,中国社保基金,他的规模逐年增长,过去5年他们的收益率也持续表现较好的收益。近5年内的长期股权投资占比超过了7%。另类投资也帮助社保基金获得长期的一个收益。我还可以跟大家介绍,我们的长江养老金方面的事件。
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与实体或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知道,最近我们的这个监管方,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直指中国的金融泡沫,他们的意图是要引导中国的金融行业来真正更好地服务中国的产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呢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积累资金约7万亿元。那么,中国的总体养老金额在7万亿左右,也即将落地企业的年金,它可以成为支持我们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可以推动资金脱虚向实的重要的支柱。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经济、环境,当经济形势不是特别乐观的时候,我们从企业方面对于他的雇员,去覆盖的能力也在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我们的养老金,还有很多的优势,它的规模大,然后,较为稳定,并且,对于收益的期望值也没有特别高,还有他的投资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养老金也需要从长期来看,做到安全就好,所有这些是养老金固有的优势。我们应该可以把这些优势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利用起来。养老金需要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那么,我们无法想象养老金如果仅仅依赖投资的二级市场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引导养老金朝着实体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去引领。实际上,我们的养老金发展同时也可以受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养老金分配的生命周期也有优势,也值得借鉴。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进行养老基金管理,包括境内的一些公司的互动性,实体经济的互动。
谢谢MARK先生,他的介绍对我们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包括加拿大的两个非常著名的养老金公司,我相信加拿大有很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二位嘉宾是苏董,他是中国著名的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的书记和总裁。我相信他有很多的理解和想法要跟我们分享,欢迎他。
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下加拿大比较大的养老基金。我们这几只基金是负责我们做比较大规模的养老金投资,三分之二是全世界前二十的养老基金。过去的10至15年里,有越来越多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少地投入到不动产,包括房地产、私募,以及境外投资的一些关注,以及我们对于所有的注册的养老金计划。有10%的限定,以及80%的投资,在加拿大的境外,是全球的一些投资,我们的CPP,也就是加拿大养老金,有1300亿都是投资到私有资产里了。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还有私募、股权。另外,他们也对于CBP的管理,要进行按最大收益率的标准去进行管理。他是一个长期的管理,并且呢,需要使用耐心长期的投资人来做耐心的投资决策,很多的加拿大的养老基金的负债预期都是长达75年的投资项目。也是本着对于缴费者和收益人的最大利益进行管理的。那么,这样的基金,每年有20亿的增加缴费金,加上原有总池中的规模,我们的投资总额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保证投资的重要的整体性和同一性。在过去5年的收益率在5%左右,这是年化收益率。那么,55%投资到加拿大境内,另外的45%是在境外做的投资。这是我们的这个实例来的,是讲了安大略教师养老金计划,每年收入增加缴费20亿。综合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我给大家比较不错的养老金计划,希望可以给大家获得一些经验上的分享。
看一下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共同法,在这个共同法中,我们所有的养老金的投资的话,必须要让养老人的投资利益出发,同时是成熟的,同时还必须要避免这个利益冲突,不能有个人的行为,对于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来说,他们的话,必须要进行公共、公正的投资,对于所有的养老金持有人都如此。还有,我们的所有人都需要负责对我们的开放的透明的信息的披露,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提到了披露法的一些要求,我们的每个养老金的基金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流程的陈述,这些文件中,要向大家展示出风险的框槛和多样化的标准,环境、监管的因素都要纳入考量的范围。比如说审慎、独立,全责,开放、透明,以及包括我们对于企业风险的管理,都是需要满足的信息披露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下养老金管理方面的机制,在我们的管理和规范的机制中,我们有个卓有成效的养老金的管理,所以才能够达成最大的养老金的规模。因此,也就需要进行非常审慎的投资和原则。今天早上很多讲者也提到了这点。同时我们最重要是要饯行养老金的承诺,我们是多面的法律法规的监管体系来管理养老金的行业,我们有审慎原则和标准,也是纳入了国家的范围。我们有关于量化的指标和限制,可以保证我们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的投资。还有管理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风险管理的要求和大量的披露的要求。这一切都可以表示我们的养老金系统是成熟的。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国家联邦的关系,我们十个省,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养老金的管理和管控,国家的会负责这些执法。我们还有仲裁法庭,如果出现了养老的案件,就会由仲裁法庭来审理,不会让一般的法庭去审理,因为我们的专门的法庭会显得更加的专业化。特别是披露法就说明了每个养老金的基金会都必须对他们的投资、过程、流程进行详细的披露,这就需要从各个领域融汇相关的信息,让我们知道他的偿付能力的风险。还有刚才所提到的收入税的法律法规,同时,还有相关的安全以及包括我们的风险的一些投资的管理,在加拿大每个省都有。同时过去30年间,我们有建立了共同法,主要是在法律体系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所以可以看到,我们每个养老金的法律,都必须要满足,包括尽职,它有非常审慎的标准,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基金管理人来管理,同时进行审慎的投资。还有我们有相关的标准是我们的基金委员会是要执行的,我们也给出了一部分的量化的限制。我们最终还是执行我们的最终的原则,以保证我们必须具有相应行业洞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审慎,以保证他们在基金上面的投资是审慎的,还有,要减少利益冲突,如果进行如何的自我代表的机构的投资,必须采取审慎投资的环节,尽量避开利益冲突。
谢谢,今天我学到了很多的信息,也听到了不错的演讲。在我的演讲中,我会提到养老金的计划以及养老金行业政策的重要性。我本人作为养老金的律师已做了35年。在加拿大,我看到了很多养老金行业的发展。在2012年的时候,《经济学人》的杂志上,有篇非常著名的文章提到加拿大特别是的养老基金委员会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包括在PE方面进行投资。目前为止,加拿大的养老金整体规模已达到了3500亿加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投向了PE,有80%,是进行了全球化的投资,只有20%是在加拿大本国完成了投资。实际上,这个情况跟20年前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进入圆桌论坛。感谢论坛和董老师。感谢刚才各位嘉宾的分享。我们今天有5位嘉宾,有三位是国际代表,我们两位是专家型的领导,我们就按日程,首先邀请我们的MARK,给我们讲一下加拿大的情况,他是来自加拿大的律师事务所。掌声欢迎。
对于这些方面,2年前我们仅6个成员,现在有43个成员,现在有18个分支机构和6个专业团队。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有1800名执行成员和建设67个分支机构。并且,我们希望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人工智能,包括考虑使用机器人提供服务。我们必须跟本地的银行和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每个部门和每个政府,都必须关注现有工作小组的部分。我们的国防安全部门负责安全和劳动力的教育,我们的教育部门要负责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这些传递给不同的人群。我讲到这里,谢谢。
我们做这个退休顾问咨询服务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主要是两块,第一是对我们的成员会员,我们要让我们的会员有一个基本的金融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做一些正确的决策,我们的会员可以放心地把资金放到这个投资人手上,让他们管,我们就不理会了。这个意识是错误的,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以正确做出投资判断和决策。我们也同样要把雇员提升他们的技能,新的互联网的技能和帮助他们战略转型,帮助他们发展。我说得特别快了,很努力。这是我们的退休咨询服务,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片中是一对一的顾问在做询问,还有我们使用马来语、中文等等多种语言的咨询服务都可以在公积金局里找到。实际上我们在韩国后,我们是第二个国家提供退休计划咨询服务的。另外,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对一的退休计划咨询。另外,我们也希望探讨的不是给客户的感觉,我们不仅是希望有钱就来投资,我们是希望可以提供不偏不倚的中立的指导,另外还希望公积金局可以更好地了解会员的情况,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各自退休需求选择和投资。
我想先关注第一领域,就是如何从基于交易服务类型,转向咨询服务,对于我们的承运提供咨询服务,我们设立了我们的退休顾问服务,这是什么意思?基本上我们的成员,我们的雇员可以一对一做咨询,包括计算管理、计划,我刚才也说了马来西亚人不愿意公开讨论钱的事,很多时候,他们还没开始讨论就有点害羞了。这方面要做很多的宣传工作。另外还有很多的宣传交易工作,我们可以在线可以进行更多的信息共享,完成这些交易工作。我们希望可以把人进行转型,去提供一些咨询角度的服务,我们也预料到,这里有参与很多的情感因素,马来西亚人,如果在线做就非常简单了,有很多的电子化的工作。他们必须有情感上的联结,他们愿意认真地咨询并跟随。
有很多马来西亚的民众,没有想得非常清楚,因为大多数的亚洲文化,我们不愿意公开谈钱,我们会跟配偶家人谈,但公开的不愿意说,他们就希望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但这不现实。从公积金局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开发和制定了一些未来行动计划,目前的状况就是基于交易进行服务,并且进行一些跟进。我们也希望在未来能够做更多的咨询类的工作,因为交易本身会由其他的机构去替代,我们要做自动化、数据化的一些转型升级,我们的很多雇员希望可以他们成为咨询顾问式的方式,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做一些咨询类的工作。
我们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面对老龄化问题年轻一代有强大的抗压力,而且他们跟老一代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解决这个差异。我们的养老金总规模已达到了104亿美元,我们的总资产在1680亿美元。从全球看,我们的收入达到了107.4亿,但我们的管理成本,这么大规模的基金管理成本是全球最低的水平了。所以我们的投资效率是非常高的。我们去年的利率是5.7%,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有内部收益指标,我们想给我们成员的真正的收益率是三年滚动期的2%的收益。那么,我们来看具体的一些问题和分析,我们的愿景非常简单,其实也是不容易达到的。我们的愿景就是帮助公积金局的成员和客户取得更好的生活和未来的机会。在生活上有保障、安全,有健康的体魄。情感上,希望他们可以过上幸福、优裕的生活。财务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我们至少要保障非常充足和可以持续的收入来帮助他们。接下来是情感方面,我们接下来要好好地重视起来。马来西亚本国,三分之一的马来西亚家庭没有配置资产。我们的家庭债务收入比也比较大。这比其他的发达国家的国家的比例高很多。有很多的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理念不一样,特别喜欢网购,负债比高筑。还有三分之二的成员没有达到基本的储蓄水平。我们对这个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统计出来的。那么,我们对他们来说,要去提供充分的这个生活保障,不仅仅是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而且希望他有更好的财务状况和水平。55至65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50%的人,刚才提到了5年内,就把他们的退休公积金局的储蓄花光了,我们的很多成员很多是穆斯林,其中的一个标准就是死前的一个想法就是把钱花光。我们要去做避险的对冲。他们好像也比较关注穆斯林相信这个死后的生活可能会进入他们的这个乐土,然后,他们会没有太注重这个本事的积累。所以他们在5年内就可以花光他们的一些公积金的储蓄。在55岁后至60岁就可能花光了。那么接下来的年龄他们该如何生活呢?这是大问题啊。
我们的人口只有3170万,40%的人都是马来人,还有主要都是穆斯林,之后就是华人,还有5%的印度籍人。从年龄结构看,马来西亚在亚洲是比较年轻的国家,但也同样面临加速老龄的问题。马来西亚的老龄化也是排名靠前的国家,到2020年我们的占比也会更高。我们的劳动参与率是比较高的,达三分之二。我们的人口中,处于15至64岁的工作年龄达70%。而有很多的情况,我们除了退休之人员外,还有自雇者,这都未在统计范围之内。我们的公积金局,总体成员达到了1500万,但是我们的活动成员就在600多万,我们也使用强制性的养老金的计划。缴费率在30%;11%是来自于雇主,12%是来自雇员自身缴费。
大家好。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下马来西亚的基本情况和公积金局的背景情况和我们的一些解决方案。
我们本环节最后一个演讲者,他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公积金局副首席执行官。下面把时间交给他,让他带来精彩的分享。
实际上有三个点可以谈。第一个是资产配置,在整个的低利率和老龄化的压力下从传统模型转向多元化的股权配置,这个是需要监管的配合和放松的。第二个是资产组合的全球化,以全球化的多元组合来配置资产,还一个是风险偏好。最后一点,就是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问题。我们看到对外投资到中国市场上,目前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长期来说,国外的养老金的管理趋势是很明显的,而中国是比较落后的。还有就是风险管理和过程管理,这对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前段时间我对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再去选择对外的投资机构上做了一些分析,比如说以社保和企业年金为例,我们做的一些访谈和调研,考虑到投资人的变化很多,因此投资团队本身的稳定性,是不是可以对应前期的稳定性,第二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包括品牌和规模。第三个是价格杠杆,以前都没什么人谈价格杠杆,而今天有不少海外学者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在金融危机之间,好的收益率并不能过往的业绩。实际上,这个是我们听到的养老金的主体对于整个机构投资者的要求。比如说以新西兰的养老金为例,他已建立了非常结构化的筛选和外部投资的流程,从投资标准上说是很明确的,主动投资的理念和能力,对于客户的服务和关系的管理,以及包括内部的组织架构,是否可以服务到风险控制的要求。因此,整体上说,养老金的管理是逐步向专业化过渡的过程。希望养老金行业可以快速蓬勃发展起来。谢谢大家。
第三点,内部资产的管理比重逐年上升。这跟长期的养老金收益的降低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养老金约60%的资产做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是很多养老金在做的事,这是对整体市场上的对标,我们也会挑几个案例给大家说一说,看有何特征一个是加拿大的,一个是日本的养老基金。在我们的公司内部所做的对全球前25%名退休基金的长期追踪上看,平均的水平达到了6.7%左右,平均的管理资产达了2500亿美元左右。到底养老金是不是一定要投在本地的市场上?有部分的资产是应该投在加州本身的资产的支持,对加州本身经济的支持。作为州立的养老金来说,它会关注资产回报,如果收益回报不好,我们会快速主动调整,管理有主动性。日本的养老基金前面也有人说过了,我不做过多介绍了。我们再看一下加拿大的养老基金,如果回溯看16年的情况,资产分布的多元化和全球的资产布局,我们看到了发展的三个阶段,从2006年至2010年之间,开始从投资的地理区位上有了投资的多元化的情况。而且投资介入了很多的基础设施,甚至是农田的实务的资产里去。从管理上说,前面也有专家提出来说,应该也有追求长期的成效,因此他的内部结构也强调内部的绩效考核的问题。我们看一下中国的发展,我们已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很多的。中国整体投资资产回报较低的问题。中国现在可投资的产品相对来说选择性比较少,这给中国的养老投资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再说第二个点,从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角度上说,如何把长期的战略投资和短期的投资做结合?一个是新西兰的养老基金,一个是瑞典的养老基金,在这两个基金中,都可以明显看到,这个战术资产的配置是重要的提供短期收益的手段。在新西兰,董事会定义的长期的战略资产配置的目标上允许一定程度的倾斜,允许7.5%的倾斜,在房地产方面还允许2.5%的倾斜。瑞典还建立专业的团队来做这样的事。从整体的收益对标上来说我们还是要击败长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大部分都是超过了通货膨胀率的多少个百分比。同时,这个管理专业化是越来越精细的。不论是在权益类,还是其他比较具体的资产配比上,是有个基准情况的。以上是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的结合。
我们再看一下面所谓的资产配置的情况,差不多2010至2015年期间,美国和欧洲的整个养老金资产的配置的变化可以明显得出,上面用蓝色标注的另类投资这一块,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之类比重增加是非常明显的,这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养老金里也是非常明显的。整体的美国的养老金在股权上的配置是比较多的。刚才也有专家谈了日本养老金的发展情况,从2010年至2015年日本的情况,尤其是对另类资产的配置有了非常大的上升。第二个,对于海外资产的配置,实际上把美国、欧洲、日本比较重要的国家的数据拿出来看,海外股权类、固生类的资产配置是上升的,这也呼应了前期专家说到的海外资产多元化的配置,这也是长期需要提升的情况。在这里说个案例,我们看一下英国保险资产的配置。在英国的保险资产里,实际上个人养老金的贡献上有非常大的比例,尤其是在投联险这一块。投联险这一块对股权的配置非常高,实际上,他也有很多的其他的多元的配置。当然,英国是特例配到了股权里,与高通胀和比较宽松的监管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这是中国跟英国的比较。
整体的大环境之前的嘉宾基本也提了,不论是收益率的问题,我也节选了收益率的参数,还是包括整个资产类别汇报率的问题。前面很多嘉宾把大的宏观方面的重要的点都展示出来了。具体细节我不说了。整个的养老金的投资面临巨大挑战,中国也一样面临这个巨大的问题。整体上说,我们的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全球比较大的养老金的管理机构,进行对标研究。我们观察到,在所谓的后危机时代从养老金的整体管理上说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整个投资资产的配置另类化和资产多元化的问题。我们的另类资产比重和海外资产的配置增长额非常快,养老金投资的期限非常长,从养老金投资的期限匹配和整个战略投资决策看,是非常长的期限。但我们也在后期也看到非常多的养老主体可以战略式地结合起来。可以增加收益。第三点,就是所谓的成本问题,其实在前面的演讲中,也有部分的专家提到了。在养老金本身的收益下降和缺口增加的情况下,管理上的成本越来越多,由管理成本驱动的,我们看到非常多的养老金的主体,会在内部建立个投资能力,去降低管理成本。
大家好!首先感谢这个会议的主办方和各位专家,所有演讲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也很有幸可以来到这个论坛跟大家做个交流讨论。今天的课题是后危机时代的整个养老金的投资的课题。之前的很多讨论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我今天的准备材料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呼应之前的观点。我的报告更多是从投资的角度和投资行为和投资需求和有什么样的特殊性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请美国波士顿公司的徐勤的分享。
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问题。我们过去也做了非常多的调查,也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对于退休生活和长寿风险,我们目前有低估的情况,退休的时间成本和时间费用也非常高昂。我们要平滑相应的资本市场波动,去解决长寿风险的问题。谢谢大家的聆听。
时间有限,我快速地展示一下我们公司做的一系列的数据。我们不仅仅是投资,如果说投资房地产,总共达148亿,但我们不仅是买下楼就完了,我们是把所有的管理进行了统一化的管理和融合性的综合管理,甚至是包括大楼的运维的工作也负责,目的也是为了收到稳定和长期的收益。我们在林地的投入达到了110亿,在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和非洲的部分地区,我们进行植树和进行林地的管理,这些林地资产特别优质,因为林地资产成本低,而价格就会不断走高,也就带来了比较好的资产回报。还有农田,比如说各类的果树果实啊,农副产品,包括核桃、红梅,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比较稳定的回报。在澳大利亚我们有超过30万公顷的农地的资源,我们的管理经验都超过了15年了。在新加坡,我们启动了一个新加坡美洲商业地产的投资的资产配置,它的波动性比较小,同时,有较强的稳定性,收益率也比较好。我们是进行长期地投资和管理,就会有长期的回报。
好的消息是亚洲人有比较好的储蓄情况,每家的储蓄和资产类的问题,会帮助他们改善这样的情况。但是在亚洲的全区域,都会使用存款式的方式进行积累,而存款的方式收入非常低,在某一些国家,比如通胀因素等,这样的存款储蓄是负性的收益,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解决,而不可以仅仅依赖某个具体的退休金体系或是某个基金就可以解决。我们要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的方向,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宏利不仅提供退休金管理,我们还是寿险公司,有很多寿险方面的研究数据,还有资产配置的策略。75年前,我们就启动了一条道路,就是帮助我们寻找新的方式,去覆盖这些长寿的人群。我们不仅依赖公募市场,同时也依赖私有市场的投资。其实他们也非常有地我们提升这些收益。比如说投资有效的边界,这里展示了我们的风险和回报的关系,包括农田和林地的一些投资等等,我们依据这些有效的边界,去做选择,去做资产配置和投资方向的战略。那么,在过去75年中,我们的宏利公司,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改善不论是寿险还是养老金体系的一些研究和策略工作,可以看到,慢慢地被一些机构的投资者也逐渐接受了。对于不同的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人,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的帮助他们配比,为他们带来更高的一些收益率的产品,去覆盖他们的金融资产,用于长寿或是在退休后的退休人群的一些选择方案。
长寿的风险有三个因素。一个是退休年龄,我们研究了所有的参保人数和参保率,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快速老龄化的地区。特别是考虑到已婚的退休老龄人口,我们基本上在每个市场都会看到,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也看到新加坡处于27.4%至27.9%,而印尼和新加坡处于30.2%。婚姻状况,大多数亚洲的退休人员都是已婚的退休人员啊,这也说明了夫妇双方共同过退休生活的时候,通常他们在婚姻或是彼此陪伴期,长寿年龄会更高,最长是台湾,他们的老龄化占比会和日本之前的趋势呈现出相同的情况,2050年,台湾的人口老龄会呈现出非常高的水平。日本,可能比现在预期的会更短。越南从平均值看,夫妇之间的年龄差有2年,而越南夫妇之间的年龄差是7年,我们也会看到夫妇之间的年龄差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看资本市场的各种操作可能性,债券市场并未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这类的长寿风险可能无法通过债券市场覆盖,而且退休人员还有一些其他迫害他们存储情况的一些原因存在,比如说,股指、债券、通货膨胀,都使原有的养老金总额呈现出收缩的情况,我们再看退休金、储蓄,把各国的情况和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去对比,还有跟美国、加拿大对比达到了100%,而OECD的平均水平不到70%。亚洲老龄化国家的养老金的储表现出了较平均的水平。新加坡的在亚洲老龄化的水平是最高的,达到了75%。而这些数据在调研时,没考虑人口年龄差距的因素,因此,他可能是较低地估计了现实的严峻情况。
宏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退休金的管理机构之一,我们在印尼和欧洲市场都有较高的市场位置。对于我们来说,老龄化这个问题是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自2013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了很多资源的投资和配置研究老龄化现象,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叫做《老龄化的亚洲》,相信在坐很多人都看过。老龄化是全球都遇到的问题。老龄化陷阱在一些国家也比较明显。比如说泰国在本世纪末将失去40%的劳动力,而中国的人口从我们的中期的预测来说,在2020年会出现人口锐减的情况,这也给带来了退休人口的锐增。这个问题,在金融市场一直都在处理积累型的增长数据中。这也是亚洲数据的逻辑。但是我也要建议大家,所有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个人都必须重塑平衡,不仅要关注积累和储蓄,更多的是要关注投资管理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亚洲方面的调查,发现退休的人员越来越长寿。
感谢大家邀请我来到今天的会议,很高兴可以跟大家在这里共同分享我们对于养老金行业特别是中国的一些看法。不仅是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如此。
下面欢迎Michael先生,他是宏利资产管理的首席执行官。欢迎!
最后,我的上述发言,我相信,达不到一定的分量,所以我摘录了习主席的三句话,养老是朝阳行业,而且要重视市场的资本力量,要重视资本力量来扶持养老业的发展。在坐每一位要积极变革,主动创新,让我们一起来迎接养老产业新的挑战,时间紧张!分享到此,谢谢大家。
对于日本的产业,我想说一下自己真正想说的,我们的产业和钱,我们的养老基金到底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也是我非常想说的,除了产业外,除了养老服务外,我们还可以开发哪些金融产品,补充养老人的生活,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我所在的企业是中民投企业,我们的注册资本金是500个亿,集团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已达到了2850亿的资产总规模。集团主要是三大板块和三大特色,居家养老占到了整个产业之首。那么,我们做养老呢,花了很大的工夫。为了做养老,已形成了把全国的物业,目前的收购了4.2亿平方米,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物业管理公司。在老年人金融方面,我们拿了6个金融执照,在金融和物业管理上,都提供了前期的基础,这是我们目前做的,暂时还保密。这是我们的产业链,一个是打造社区的产业网络,打造了三公里的服务网,除此之外,我们还形成了网络的云平台,以服务地面的整个网络,形成了完整的养老产业网。我们也做了产品和六大体系。不论基金或是政府的引导基金都做好了前期的合作,比如跟冯总这边,也建立起了一些合作的意向。我们争做一流的,我们为养老的金融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让更多的的资本关注我们的行业和产业。这是我们的最重要的职责。
因此,我们分析一下日本的老年人生活之所以那么幸福,他们的老年基金实际上是通过这三个渠道,实际上又反馈到了老年人的产业和生活中了。大家可以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日本的保险基金可以投资到股票市场上的。大约三分之一的都有设保,我们最近和一家很著名的日本的快递公司合作,他们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很多的跟老年产业相关的产业。日本的国债中也有养金产业的成份。这个基金转到国债继续投到养老产业和公共设施上。政府的贷款,只要所有养老机构达到了一定的入住率,都可以向国家贷款。日本的年金可以通过这些贷款再投向这些的机构。所以可以直接反馈到老年人的产业上。除了我刚才说的基金外,他还有很多的补充型的补充年金的方式,有很多小的基金,他的收益率远超过国民基金和厚生基金啊。
从投资结构上看,它的投资相对保守,绝大多数是投资相对保的债券。 2010年的数据,2010年是个分水岭,比如说风险投资不断上升,2010年的达到了6.52%,而其他的达到了7.56%。剩余的部分就是国内外的股票,占到了25%以上。这个股票的投资,倒是相对比较平均的,一开始也是国内股票占比比较大,2010年的时候,国外的股票占比10%而已,他们的投资策略是不断增加国外股票的投资,现在占比是一半的比例。因此整体的投资手法是相对比较保守稳健的。现在是受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收益率也在不断下降和亏损。为了弥补这个亏损,也在采取不断冒进的投资的方式,因此投资手法也在转变过程中。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讲管理的年金,日本在2001年成立了新的机构,叫做政府年金投资基金,这个基金仍让我们非常羡慕,因为他管理者世界上全球最大的基金,这个基金在全球的比例是最大的,他有全球最大的公募养老机构,他的投资策略和机构和投资的方法,让养老基金不断每年有收益。日本政府每年一定要让基金达到4%以上的收益,政府每年都是这么跟百姓说,而实际上也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他们的投资收益也是比较保守,平均年收益就是1.5%左右,从未达到4%以上,但是每年政府都这么宣称。
当年我在日本,他们也是经历了不断的改进的阶段,刚开始老年人,医疗险是仅给老年人住医院才报,住其他的地方都不报,后来改革了,允许住养老院的慢性康复也给报了。而介护险推出后,政府也给报销了。这样,日本的老年人就几乎被全覆盖了,不论在家里,还是在日照,还是在养老机构,还是在医院都可以得到养老的照料。决定日本老年人的三个基金就是日本养老金,厚生养老,和介护险。介护险是40岁以上强制的,一直买到退休。
今天主办方给我的主题是从日本养老金谈起。其实这个话题我不愿意谈,我在想,中国的老人何时可以像日本的老人那样幸福,他们的老人真的非常幸福。65岁以上就可以从政府拿到20万日元的改造基金,比如说安个马桶啊之类的,就可以拿到20万左右,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当年啊,而当时的中国是很低的。刚才我们姚总说到了尿布,日本每年给老人的尿布补贴是10万日元左右,每年拿到的尿布根本用不完。所以日本的老人真的蛮幸福的。之所以他们有这个幸福的生活,就要和日本的整个的养老金的体制有重大的关系。日本实际上真正保证老年人非常幸福的最重要的基金是国民年金,一个是厚生年金,这是所有人必上的,这个国民年金的。厚生年金是只要在岗就必须要购买。所以保证了参保率很高,就是说到了养老年龄这些都是可以拿到的了。在日本,就可以保障老年人非常幸福的生活了。而且在2000,日本设立了一个介护保险,通过对老年人的评估,可以提供上门服务,这个钱90%由国家支付,10%由自己支付。因此日本老人有了三个保障,养老金,医疗保障,介护保险,因此可以保障晚年有很好的生活了。
今天这个主题格外引起我的注意,“后金融危机时代”我有更多的感想,因为我当时正好在日本,正好经历了日本从鼎盛的时期到金融危机的整个的过程,真的是挺震撼的,金融危机给所有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养老金的收缴也是非常困难的,对正常的生活和养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场的各位嘉宾,远道而来的国外朋友们,主办方、协办方和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周末好,非常高兴在这个美好的周末跟大家分享养老金金融投资。
从金融危机后我们面临较低利率的环境,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回馈呢?就是我们要忍受更高的风险同时要整合一些另类的投资,去抵消低利率的投资。我们看到养老金越来越多投入到房地产的市场里去了。总之,从澳大利亚的体系的整体情况看,就是说,其实没列出的一点就是高覆盖率,我们有公有和私有的人员,今天没把很重要一点写进幻灯片了。我们看一下做得比较好的风险多元化的一个必写的工作,另外,对于所有的全生命工作周期的覆盖率也是非常好的。养老金加上私人养老金账户可以提供65%的替代率,另外,在相应的税收政策上,也提供了非常明显的鼓励政策,鼓励人民进行自愿的缴费。那么,现在呢,我们现在基本上就是年缴和短缴的产品都有,为更多投资人提供选择。我们的系统的优势之一就是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的投资管理,所以在资产市场也要进行更为广泛的拓展,去使用更多的手段,去进行风险的缓冲和提高收益率。我们在澳大利亚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跟民众沟通、教育,并且跟企业功利的基金进行沟通,并且给民众提供相应的知情权,让去做出正确的资产选择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我们有200多支退休基金,有一些是跟其他的构成了互补,另外对于我们为整个体系的建设是比较完善的。这是我们对整个澳大利亚系统的介绍,非常感谢各位聆听。
另外,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就是不做权益类的投资。澳大利亚私人养老金账户需要跟民众做更积极的沟通,对于澳大利亚的养老金,也需要做收入来源调查,这方面的收入关注度也在提升中。所以,要确保这些养老金的分发是合理的,还有另外较低的私有退休收入呢,比如说负面的盈利能力,金融危机时产生的资产价值的收缩等。
那么,在这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像很多其他的国家和领域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承保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私人年金计划没有受到更大的影响,主要是有一些资产多元化的配置。另外,澳大利亚的境内股票的交易市场比,没有下跌得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快速的增长,中国也经历了一些产能过剩。中国在这方面是帮我们做了一些保底的工作。我们在1992年加入私人养老金计划的人,他们都在基于这样的计划激励,都在进行储蓄和存储。2008年至2009年3月,是呈下滑态势的。我们看这个私人账户养老金前五大的养老金,我们经过统计,看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前五呢,仍保持在前五的排名,并朝着更大的余额和更多的缴费,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更加稳定,朝着正的方向调整。
现在我们还没有太多的政策的引导,5%是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作为养老金的索取者,我们可以设立自己的投资模式或是直接选择默认模式。如果看一下系统的好处的话,在私人领域中,大部分是60岁开始进行可存储的年龄,平均是66.5岁至70岁,可以在退休后一次性取出或是分期取出。就政府而言,政府鼓励分期提出,即政府鼓励大家别一次性取出大额的金额,而是循序渐进地分期已取出,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资产组合,在我们的养老金的组合中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二个,UBSPER,这个也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行政人员、管理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都包含在了里面。在澳大利亚是非常大的基金管理,已超过了5500万澳元,投保人超过了42万以上。目前有16项选择,有7个分散性的选择,这张图大家可以看看。这里面提供的选择方案越来越多,在1992年变成强制性的时候,很多的养老金都成了外包的模式了,当然也使得这个管理模式越来越专业化了。这个方案是跨越了不同种类的投资类型,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境内股票和境外交易股票,还有可持续增长型,我想跟大家说默认的选择,在我们澳大利亚地区,有非常高的配置是配置到增长型的资产中的。在这些方面已超过了7%的分配。另外,我们的绝大多数都会去选择。选择,这个增长性的占比会比较多。比如说,单一资产的这种投资方向选择的占比就比较少一些。我们看一下整体家族私人养老金计划,在2016年对于增长型的资产占比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丙图的一些趋势也是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这是5年的年化收益展现的线性图,也是保持比较高的收益率的水平。
首先,我花一点时间跟大家简单介绍下背景,简单介绍下澳大利亚养老金系统是怎样的,可能跟其他的发达国家是不同的。特别是,不仅仅是第一、二、三支柱的问题,重点是功能所在。首先它会提供安全网,这是有目标性和一致性、具有普遍性的。而且可以成为收入的替代,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需要做的,它是通过公募或是私募的方式提供的。有能力的人可以自主地存款更多。在澳大利亚有个目标性的安全网,是由我们的国家总体的收入供给,而不是通过任何单独的基金来实现的。第二部分,就是预筹款的收入,在澳大利亚和其他的OECD的国家不一样,我们都是预筹款的自我管理。我们并没有遇到太多其他国家的筹款和基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个人的自愿性积蓄,就是个人的投资,就是股市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都可以做到。我们有第三部分,就是我们叫做一个私人退休金。那么私人退休金到底是什么意思?私人退休金在我们的环节中预示着什么?这个私人退休金已成为了我国的强制性要求了。一开始仅40%购买私人退休金,因为有一些税率方面的考虑。后来我们发现,基本涵盖到了每个人,民众只要在18至70岁之间收入每月超过了450澳元就要强制性购买。当然也可以做自愿性的缴费,70%的雇员都被涵盖,款项通过公司的账户再到私人的账户。我们目前有200万澳元的私人基金。截至目前,我们有2.2亿澳元的规模。目前这个系统也比较成熟,我们相信接下来的20、30年会继续发展。目前是有2.2亿,也占到了我们的GDP里相当大的比重。
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到这里,同时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国演讲,在我的大学和商学院大约有35%的学习都来自中国。今天要分享的是澳大利亚的养老系统,当然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根据这次大会的主题,我要跟大家共同探讨下,澳大利亚的养老金系统是如何建立的,以及我们之后的改革。从这个角度,我跟大家分享下澳大利亚养老金投资的一些做法。
今天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也是今天的一员。今天有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专家带来了很多行业动见和专业知识的探讨。对于养老行业的机制和架构,都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的人口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2.2亿,占人口比重也很大。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超过了60岁以上了,他们还需要子女为其提供相关的生活费用,所以养老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像早上有专家提到的观点一样。寿命越长,工作的时间也越长。我们要重新定义我们的社会,找到更多的方法,带来社会和经济的繁荣,可以真正为每个人带来实在的好处,这不仅仅是关于钱的问题,更多的还有其他的问题。今天我们有很多全球的专家,我们邀请第一位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风险与精算研究学院院长。欢迎。
“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是否存在这个在学术界会引起争论,认为这是伪概念,我们欢迎讨论。怎么做呢?我想很重要的,就是要防止跌入“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如果“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存在,将来鼓励生育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现在这个二胎,如果中国经济,现在的育龄妇女都及时生二胎,根据我们的宏观模型测算,全面放开二胎中国的GDP增速年均提高0.2%,另外可以及时采用AI的革命,机器人将来干活,我们可以向取机器人收税。另外,及时地做好养老三支柱。我们看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特别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的账户,可以自动配置在股权融资市场,是长钱,这样可以帮助经济去杠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方面要让人口结构年轻,多生孩子,多使用机器人,另一方面,一定要提高国家的创新水平,让全要素生产力(TFP)一定要大于1%。如何使TFP大于1%,鼓励创业、创新。如何鼓励?关键要把养老三支柱做好。因为养老三支柱,因为人性是对风险规避的,因为通过三支柱,经过这样的合理审慎配置后,可以增加对股权融资的配置,帮助经济去杠杆,股权融资就鼓励经济体承担风险,鼓励创新和创业。所以我希望“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的理论假设引起大家的思考。谢谢大家。
日本由于老龄化速度快,即使创新,也无法逃脱经济停滞的命运,这就是解释。欧洲也是这样的,为何经济相对停滞,因为老龄化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美国为何经济会增长,是因为人口相对年轻。这个模型是非常简单的,完全可以从索洛模型中推导出来的。由于时间关系,不做详细的解释了。老龄化陷阱的出路何在?就是人工智能(AI)革命或说是机器人的更广泛的使用。所以我的态度不是那么地悲观。因为机器人作为另一种资本,可以更多地贡献出劳动力。我们看一下老龄化的影响,基本上是宏观影响弊大于利的。这有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联合国。基本的经验表明,日本人口老龄化影响深远。这是日本的老龄化速度和经济停滞,因为它跌入了“老龄化陷阱”。我国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人口增速也在下降。如果不作出改变,可能日本的过去,可能就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经济会不会跌入“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到底是什么?现在呢,考虑经济增长的时候,往往很多时候有技术进步、资本积累,有劳动力增长,但是忽略了劳动力中有老人增长,这是索洛模型(Solow model)的巨大缺陷。假设人永远年轻,永远工作下去。该模型忽略了老人最终是会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我们研究发现,如果1+α,要乘以老龄化速度,或者说65岁人口比例的上升。像黑洞似的,必须光速前进,才可以逃出黑洞。日本经济为何停滞,从1991年后一直停滞,有很多原因?不是没有创新,我们经过计算,他的让全要素生产力(TFP)增长是基本上是1%,即使到现在,每年还会贡献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但是老龄速度超过了2%,所以从这个结论上说,经济增长就必须停滞。反之,有哪几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超过1呢?一般是很难让全要素生产力(TFP)增长超过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大部分是老人,经济增长一定会停滞的,除非是创新型的国家,但这是小概率事件。我们要加入人口老龄化的因素,这是用索洛方程推导出来的。就是在老人比较多的时候,经济体中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有一般的收入的时候,但是还占有资本,这样的话,会导致人均资本下降。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就是说,老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是假设全都是劳动者,而在一个经济体中储蓄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导致人均资本的下降。这是我们的理论推导。
超老龄社会的来临有很多的预示。换句话说,就是老人需要的尿片的数量超过了婴儿,这已发生在日本了。英国经济学杂志叫就说了人口老龄是双刃剑。对面临的未富先老的问题。我们看一下,养老金融的论坛的课题和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中国人口在迅速老龄化,大家看最明显的是65岁和70岁以上的人口,2035年在迅速爬坡。红线是80岁以上的。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很迅猛啊。但是2035年后就进入平台区,而现在是迅速变老。“老龄化陷阱”会不会出现在2035年后。如果2020年可以超越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说2025年超越中等收入陷阱?会不会在2035年又跌入“老龄化陷阱”?老龄化问题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各大洲的问题,全球各大洲人口都在变老。只有非洲相对年轻,欧洲变老也很快。北美洲变老速度也较快。从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情况看,日本已进入老龄社会了,老龄化状态已稳定了。欧洲也在变老,还未有个稳定状态。印度,也在迅速地变老过程中。美国相对比较年轻,但也在变老,因此变老是全球的趋势。对于中国,老龄化来的坡势很陡。
我们面临的是两个陷阱,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第二个是2035年,当中国整体进入超老龄社会时,能否跨越“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我们看一下背景,中国经济现在的杠杆率是高企,大约是250%。其中企业的杠杆率占全球最高的比例之一。第二个是超老龄社会的来临。联合国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5岁以上为老人。根据联合国的预计,2035年后,80岁以上的老人达6000万,达到了世界前十名了,总量很大,老人很多。按抚养比来计算,那么,我们定义的超老龄社会就是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口,达到了5%。就是80岁以上的。65岁的老人不是老人了,还有工作能力。德国都已提高到了70岁的退休年龄了。因此,按将来的人均寿命来说,可能将来80岁才是失去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能力的老人。
众所周知,世界上都存在着或者说大家广为议论的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当然,对这个陷阱是否存在,大家还有争议的。但总体来说,促进了一个国家或是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后,经济减速原因带来了很多深入的思考。今天,我想把陈行长的重要的经济思想跟大家做个从理论层面的简单的汇报。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中国可否成功跨越“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
尊敬的胡部长、刑行长、钟会长、董秘书长、健男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主要从经济理论跟大家汇报一个我们研究了一年多的概念——“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这个“老龄化陷阱”(Aging trap)是陈雨露副行长提出来的。我们作为研究工作者,遵照陈行长的经济思想做了点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我们还有一些短板的地方,香港的这个计划,我们遇到这个短版,也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建议。因为过去的投资范围其实是十几年前定下来的,那么随着市场的改变,该如何调整市场规则?过去投资在新兴市场觉得很高风险了?其实不是。年轻时可以多投一些新兴市场包括内地的市场。因为现在内地的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也都在这个基金的核准的交易所的名单上。另外,还有一些基础建设,都可以加进投资的范围。另外,监管的架构还如何调整?该如何将不同的监管机构统一起来做。还有,第三支柱以后该如何发展?因为这个累计的过程,但是拿到钱后,你还有几十年退休的时间,你的下个阶段,这个产品该如何支撑这个市场?比如说,年金、保险产品,或是均衡型的产品。这是优化的过程。你的第三支柱该如何配合,可以令雇员拿到这个钱,工具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退休的钱。我今天说的就到此,谢谢。
这个计划中,政府还有个目的就是什么呢?就是怎样去降低成本。其实过去10年、8年,大家都很努力把这个成本去降低,但是政府觉得不够。他们就通过这个,设定这个默认的计划中,他的费用有个上限,不论是收费、管理费或是其他的费用都有个上限。这是政府有了这样的规定。还一个很重要的,刚才发言的嘉宾也提到了,投资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方面,很多时候,大家讨论投资的时候,就是说,你的投资,是不是应该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本地的资本市场?我投资这场资本,当然要推动本地的资本市场,股票或是债券。当然要啊,起码要把80%放在香港市场啊。当时我们也跟很多不同的团体说,推对市场是好事,但这不是主要应该考量,主要考量的是雇员的利益,应该去找到一个平衡点,用一个分散风险的方法,投资在全球。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个的时候基本上就很重视要投资分散投资到环球市场,这是整个默认计划的核心。这个比重应该是多少呢?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个计划中,放在股票、股权领域的有60%,另外有基金在里面达到20%。这个默认计划是很简单的,也是有成本效益的,有两支基金组成。年轻人基本50岁前,你就全部放这里。以后每一年,就按你的年龄的递增,逐步把高风险的比重降低,把低风险的加重。到了65岁后,基本上,你内积的总额就放在了低风险的基金中了。这个构想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跟香港的情况和市场的情况结合起来提出的。基本可以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大家很多时候就忽略了风险的问题,很多时候是过度保守,而不知道退休的问题中重要处理的风险在何地方。第二是费用问题。第三是很多雇员如何处理市场噪音也不了解。因此,希望通过很有成本效益的机制来做这个计划。
首先介绍香港的仅仅是第二支柱的计划,是强制性的。基本上香港的老板、公司都要给雇员供款,雇员自己也要供款,雇主5%,雇员也是5%。香港的覆盖率做得很好,基本上大家都很合规,因此覆盖率问题在香港不是大问题。香港的问题在于,过去17年,我们落实了这个计划后,经常百姓就批评我们,强制性的基金,收费高,回报不好。基本也是如此。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计划,也就等于你们所说的默认计划。很多雇员他一方面一批评,但又不善用他的选择权,怎样为他在65岁后退休了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回报。很多的媒体是放在了短期的回报,这不是重要的。退休的风险就在于长寿的风险。很多时候,媒体,公众就说,2008年的时候,平均下跌了25%,但是他们没看到,2009年、2010年的时候,这个平均回报又增加了30%。因此,公众一般来说,他们是看短期的收益,而这个退休养老方面,这个投资,就比这些市场的噪音所影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跟这个监管机构,就是说,有没有办法,可以为雇员争取长期、最好的回报,可以跑赢薪酬的通胀,而不会受短期市场的噪音所影响;因此有了这个计划的出台。
各位来宾,今天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的经验。那么,我原本准备了PPT有20多页,但是我想呢,我先总结性地讲讲香港的基金计划的特色后,留多一些时间,配合今天早上发言嘉宾提到的一些点,谈谈香港方面的经验,有一些是比较成功的,但有一些也是短板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所以说,我们短期危机不可怕,坚持投资非常重要。2008年的危机中,美国的401K也在继续缴费,仅7%的投资者从账户中提款退出了。2008年的时候仅3%停止了缴费。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资产没变动。当时美国政府也很担心,他们也做了调查,是否可以让政府接管401和IIA,但是基金公司就反对政府接管他们。这个是可以效仿的,美国有这个事先的做法。我们可以尝试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更多人解决养老的问题。我的分享到此。谢谢。
第四是希望有个妥善的投资安排。刚才外国的专家也说了,他们在2006年就操作了TDF产品,基本上投资者不敢投,基本上大部分的钱要不过分投到了股票里,要不就是全部放在了债券或现金里了,这样的过份保守或是过份激进都是很难获得满意的收入的。我们要做的是合理地分布资产,取得更好的收益。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更好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恰当的产品,取得更满意的收益。国外专家说了,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产品实际上是在核心风险配置和核心地缘的情况下作的产品的安排。他们在1996年发明的,经过了十年运营,在2006年养老金改革法中,被美国的监管部门指定为了默认的模式了,成为了QDIA产品,因为百姓不敢选,因为基金太多,中国也有4000多支产品,他们指定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进行一站式的安排这是比较好的。在香港、智利、英国这些地区也在逐渐推出默认模式。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先从FOF做起,最近也推出了公募型的养老金的指引,也希望基金行业可以把水平和能力提升得更快。就这个目标和风险这两类产品,符合增长率是40%,到2016年8000亿多一些,对比2015年增长了1000亿的规模。其实美国大的公司,其实都有这样的产品,昨天我们在北京有2天的培训,其实也都是给行业啊,包括今天的宏利等等,昨天其实在培训里都分享了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基金是如何做的。
另外,我们也想强调,第三个要点,权益投资的作用的发挥,以及风险控制,是取得长期投资的关键。那么,因为我们个人养老金额,期限很长,而且流动性要求不高,大家对风险承受能力也是更高的,所以可以利用资金在长期的资产配置下,配置更多的权益类资产。短期看,确实股票投资波动比较大,相对而言,其不确定性,可能是比较强。但从长期看,总体来看,股票是高于债权投资的。那么,从我们国内的公募基金看,至明年就有20年历史了。我们的偏股性业绩,到目前的18年来看,已取得了16.52的收益。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是7.75%,这是很好的收益了。但是目前来看老百姓并未享受到这么好的收益。一方面是中国的销售渠道不断地鼓励投资者买新基金,而投资者又拿不住新基金。我们就要倡导有税收优惠的方式,基金公司进行定期定投来取得收益。我们的投资期限40年,投资银行存款和投资股票,股票收益是银行存款的100倍。所以我们要重视养老金投资和长期投资中的重要性。大家也看到,在美国的第一支柱中主要是投资政府债券,但是对比体量更大的第二、三支柱,他的债券比例会更高一些。个人养老领域,这个账户数据显示,相对比401K也会更高了。前天,证监会刚发布了公募型养老金的指引,目前这个WAGA,把30%的比例放到了退休后的几十年、可能十几年的投资者的权益的投资的仓位中了。因此我们觉得,如果在30%的比例中就有点过低了,特别是对于年轻投资者来说。
第二点是以资产配合为核心。我们就是以事先划定的资产配合和比例,以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在时间的复利下实现资产增值。这个长期投资,是我们这个资产配置的锚,战略资产配置是投资者着眼于长期投资的目标,时间是5至10年以上,以整体平衡的风险来管理长期风险的目标。在划定资产配置的目标时,可以避免过渡悲观或是乐观,最终造成决策失误。尤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可以保证稳定的投资方向,去避免相关的风险。长期投资,应该说,必须是长期考核啊。刚才也说了。大家还看到,从全球养老金的投资看,其实也是进行了多元化的配置。美国除了股票和债权外,还投资了PE、房地产等。多元化的投资,在欧洲呢,多资产的策略也日益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首先,长期投资这是养老金投资最最最重要的特点。时间的复利是养老金可以让百姓可以享受时间的复利。巴非特也说,复利有点像山上往下滚的雪球,一开始很小,最后会越来越大,在滚动过程中会增大。所以这个长期的资金和长期投资和长期考核是环环相扣的。长期的业绩如果优异,就会使持有者长期持有,就会影响到长期资金的注入和维持了。因此,长期性,是我们养老金的核心特征,如果脱离了长期性,资产配置就失去了其基本意义了。长期投资的国内主要的就是体现社保基金,他是坚持了长期的价值和责任的投资。大家都知道,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是8.4%,过去3年,最近楼部长发布的数据,三年是9.37%,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储备金,是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的支出的补充和调剂,具备非常长的长期性,他具备的年度和季度的资产配置体系,这个战略资产配置也占领了长期目标体系和投资范围。以长期的考核机制和长期的资产属性和投资策略,也综合了一年和三年的业绩,看是否可以超越他们的这个划定的基准。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其次,从养老金的负载端的基金呢,也是投资的优势。如果负载端的资产足够稳定,而且把周期拉得足够长,各类的资产的就会明显增加。其实拉长的话,如果达到了20年,就可以符合养老金的目标和总体属性了。
我们先看国外的投资,再看国内的投资。我们的社保属于储备基金的投资,企业年金是从2006年开始的,去年也开始了基本养老的投资,职业年金在逐步落地中,目前的个人养老金在渐行渐近。随着个人选择权越来越强,包括职业年金的将来的落地,我们的养老金的将来投资的投资要点有四个。首先是长期,长期持有,长期投资,更重要的是长期考核。如果不长期考核,就很难获得收益。第二是长期投资。第三是要重视权益投资对于资产增值的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等等。包括目标风险、生命周期的特点,这都是要根据不同年龄来投资的。我们也是比较细地分享了。
下面这个图,是在我们的培训班一个专家给我们分享的。其实各个国家,包括英国市场和欧洲、美国的市场是独立的,1998-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各个市场的联动、互动、一致性也非常明显。各个市场的联动反应是否快速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这是新常态。尤其近20年来,发生崩盘的次数越来越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次数也越来越明显。有了互联网后,他的危机传导性会更大。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理解的全球养老金投资状态应该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今天我们把OECD关于养老金投资的主要的类型向大家介绍。普通的投资,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的投资,包括黄金、贷款,房地产、股权和结构化这些投资。长期以来,主要的OECD国家的养老金都保持比较好的收益,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养老金投资的业绩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在很快的时间里就有了反弹。很大部分的国家很快就回到了危机前的状态了。今天我想分享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危机是新的常态。
各位嘉宾早上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这个国际峰会,我也是一次都未缺席过了。非常高兴,今天我们上到了投资,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我们也想,其实对于养老金投资我们也是希望穿越危机。因为危机无法避免,我们如何穿越危机呢?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我的四个要点。希望我们的养老金可以符合我所分析的这些要点。
听完了美国的经验介绍,下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钟副会长。有请。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资产配置产品,我们的目标日期投资的总资产额在2015超过了一千万亿,包括自动加入和自动缴费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数,也可以帮助相关功能的不断提升。同时,效果前沿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效果前沿计划可以将投资者跳出传统的投资的安全区。同时我们有5个非常重要的资产组合的类型,可以帮助他们带来多产的资产管理,只要给一种选择给到顾客就可以了,同时他可以实现28个不同资产的整合,同时可以实现现金和股票的有效的组合,而且风险承受性更高。我们的顾客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者选择这5种。就可以达到有效的投资。我们的投资人可以根据个人的目标和风险承受程度,选择不同的一投资资产等级。比如说灵活收入型或是专业投资者,可以给大家提供混合型或者是保守成长型。这个成长型也是可以有效地固定投资收益。下面看一下面信安的投资产品,目前为止,我们的整体的资产投资已超过了700亿美元,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日期的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到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也非常高兴,我们帮助到了数百万的美国人保证他们退休后有足够的积蓄和可以维持他们退休后的发展。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聆听。
在2001年我们就已推出了这个退休金计划,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退休金的使用方式,同时在我们的目标日期的产品增长是非常快的。除了我们的市场发展之外,我们的目标日期产品现在也向养老金的所有者展示了更多的价值,越来越多的雇主和雇员他们都选择了目标日期产品来做养老金计划。目前也在使用目标期的计划,进入这个养老金的计划中,进入了一个流线的过程,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式,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任何有养老金需求的人,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可以保证他们自动融入到养老计划中,不会受到其他的风险控制。
2006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人口中仅24%的来购买养老金,而现在自动功能可以带来智能计划和智能养老金,这是非常有效的计划。从精算的角度,仅8%的人制定这样的计划,因此自动计划可以最终帮助我们养老金的总额,也可以保证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到养老金中去,保证我们的养老金处于一直上升的状态。自动化功能可以提高人民的参与率,我们可以看到,平均的参与率提高了37%。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退休准备指数是位于绿色区域,已超过了两倍,即我们的每个顾客预测的退休指数都高了。根据他们目前的积蓄来看,当他们自己的的数据到我们的网站上展示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这个数值比他们预期的要高得多。还有就是美国人也会关注自己的退休后的生活,在很多的机构中这种非自动化的制度使用前,大约就是5%左右而已。在美国,我们目标日期的投资实际上很有可能出现延期的情况。通过我们的退休日期或是了解他们的具体的退休日期,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个退休日期的投资资产中,我们的资产的投资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健和相对来说比较保守的,最终可以非常明显的降低风险,同时可以达到更高的储蓄水平。
在美国养老金的参与计划中,在2016年有总体的参与者,即使在金融危机阶段影响到了很多的雇员和雇主,甚至有雇员没了工作,但是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参加养老金的数量却在不断增长。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个人加入到私人养老金的帐户和国家的养老金计划中去。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入核心的养老金的计划中,这是很重要的。最核心的是要选择合适等级的养老金计划。大家看,这个自动化的功能很重要,他可以在雇员中形成自愿加入和注册的计划。我们有了这个自动功能加入计划的强大发展,从1%朝着10%的幅度增长。通过自动化的功能,可以提升我们的加入计划,同时,这个加入计划我们可以保证有超过90%的养老金的交付者仍在我们的平台上,仅10%退出了这个计划。
谢谢,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了这里,深圳是非常美丽的城市,我可以代表信安集团和我们的解决方案部来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很高兴。养老制度在美国是三方负责的部分。美国退休计划是自愿性的。我们的雇主需要雇员把纳入进来,同时政府也给了很多的财政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税收问题,同时可以增强养老金支持的问题,这也是美国政策的举措。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美国的养老市场发展是非常稳健的,而且现在有很多雇主和雇员的加入,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认可。实际上,美国养老金市场在2015年达到了21万亿美元,在2008年、2009年有点下降,这是因为全球的经济危机。它们的这个收益可能不是那么高,但是,通过这种长期的,同时也是低风险阶段的投资来说,相对来说收益不错。目前为止,大家看到,美国的养老市场的5年之间的复合增长率大约在5%。从2015年至2022年我们可以看到28万亿的美元的收入。因此,这些大部分的资产在2015年可以达到40万亿,基本占到到美国金融市场的一半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养老金市场,我们认为, 2021年基本可以达到股票市场的40%。我们的雇主投入型发展尤其如此,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政府也未采取税收减免的政策。对于美国的的经济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美国的雇员和养老金的计划。
谢谢胡会长提了四点建议,也作了分析,很有价值。对其的发言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有请美国信安公司的女士发言。美国信安公司长期以来关注美国的养老金投资,在全世界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我们这次有请到了该公司的Nora女士,非常感谢,有请。
而我们一旦界定了这样的投资的类型的标准的话,我刚才已说了,已有9亿9千7万百人有社保卡了,可以全国联网的,可以在实时地调动全国8亿多人的数据。借助这样的社保卡的载体和其背后的信息平台,完全可以给每人建立实际投资的帐户,然后具体的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第二支柱是什么样的设计第三支柱可以给投资者更多选择权等等。这样也有利于我在实施税收政策优惠的时候,我更有指向。现在提出必须给第三支柱一些优惠,但第三支柱到底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明确了,我们争取税收优惠就更有依据了。以上是我发表的一些观点,谢谢大家听我的演讲,讲得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最后一点考虑呢,就是可以考虑第二、三支柱的联营。第二和第三支柱可否有联合投资的设想。我们的企业年金也是需要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投资。第三支柱也是要给个人更多选择权的投资。我们能否给每个人建立一个养老保险的实际的帐户。实际上在基本养老保险里有,但他是一个公帐记录的模型。真正往市场上投资时,不是仅计交了多少钱的帐户,而是实际投资的帐户。我们前面说的这个养老金的规模的时候,我没说第三支柱的问题,但我看到了很多老年人、中老年人在选择自己的合适的理财方式,其中包括未来养老的考虑。但是我们之所以没办法来确认第三支柱,就是我们没有清晰的标注,就是长期的稳健的,以养老为目的的投资产品和类型,因此我们需要做出这样的界定。而不是任由市场短期、投机、炒作的理财方式。这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第三,应该调整、完善投资和监管的体系。我一向都主张养老金的投资要朝着专营化的方向发展,不是分散投资,要兼营的投资。在我们现在面对的老龄化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投资、管理增值的任务这么艰巨的背景下,如果有更多的养老的专营的公司出现,进行优秀管理的话,我觉得对应对这个问题是更加有利的。而分散投资的效率比较低下的,我们的监管配置也应是配合式的,不是门槛独一的,不然还会相互扯皮。这是我的上述三点建议。
第二个,我们要调整结构。这是一个可以探索、可以探讨的思路。就是,我们现在叫做三支柱或是三层次。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状况基本是一花独秀,就是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发展不是很有力量,第三支柱目前也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的观点要结合市场降低社保费率,给第三支柱的发展留出空间。让三条腿比例适当,不是一条腿独占市场。我们要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构成,让渡出一部分给职业年金,而现在的企业年金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尽管已有了一万一千亿万的规模,但它的覆盖面依然比较小。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比如借鉴一些国际上的办法,让出一些基本养老保险的交费,推动企业年金,实行自愿加入计划,是否可以有助于改善这个结构。
一是我们肯定必须继续扩大覆盖面,这个手段不可以放弃,因为我们毕竟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制度覆盖之外,因此我们提出了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放在非正规就业人员,让他们参与到养老计划中来。为这个制度做贡献,实际上也是为其自己的将来作贡献。也许我们老年人,或是中老年人可以感受到这种压力和危机,实际上我们的年轻人还未感受到这些。当这些年轻人可以形成全面意识时,我们的办法可以会更多,基础会更牢固。所以我们要通过继续扩大覆盖面来扩大投资的规模,十三五规划定的到2020年适龄人口的90%,大约是9500万亿的数量,我们现在是8亿7千多万,我们还有6、7千万元的扩张的任务。这是最主要的。
结合上面的一些情况,我得出的初步印象是,一方面,我们的资金筹集的空间在缩小,或者说难度在加大。另外一方面,支出的刚性仍是很强劲的,需求很强劲。这个问题之前的矛盾已显现出来了,而且今后会更加突出。第二个印象是,我们过去几年、十几年,主要是靠扩大覆盖面,靠新增缴费人员来增加我们的筹资,来满足我们的资金需求,这个路会越来越窄,虽然要继续走,靠人生钱的路会变小,我们要想办法靠钱生钱,我们要使基金有个内涵性的增长,不完全依靠外延性的扩大。这是我得出的两个初步的结论。
当然,这些年,我们在职工的养老保险的基金结构上,一直保持者收入的总量大于支出的总量,每年还有结余,尽管额在减少,但也仍有结余。而且,现在的收入增长的幅度已经连续几年低于支出增长的幅度了。换句话说,支出增长的刚性更明显了,而收入增长的空间已被压缩了。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矛盾。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因为我们早期扩大覆盖面的空间力度比较大,现在空间缩小了。另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就业结构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新的就业者不是在传统的所谓的正规就业领域,或是单位就业的岗位上去就业,更多的是非正规就业、自主创业的形式,这给单位就业的主要对象的管理模式的保险制度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当然,我们也非常重视养老保障领域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在加速,数据大家都很清楚,在整体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在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在2016年年底,我们的交费者,在职工养老保险领域是1:0.36的比值,比5、6年前实际上提高了,当时是1:0.32,所以提高的速度很快。但居民的比值更高了,有接近1亿的农村老年人过去没有任何保障的,现在也给了他们保障。这个反应在资金的,就是收支的关系上,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一是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资金积累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在养老资金规模大约占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不是很高但是对于2010年前后仅占了GDP的2.4%而言,积累的增速规模是比较快的。到今年4月底,全国的统一的加载了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已发出9亿9千7百多万张。这是个很重要的背景,而且还逐渐提升中。
自2011年以来这5、6年时间,养老改革有很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出来,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处于优化进程中。这些都对养老金的投资或创造了条件或提出了需求。伴随着这些改革的推进,实际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状态是在提升中的。
我们的经济从2004年开始到2009年的高峰期,此后逐渐走向平稳。2011年开始,我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破坏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养老金融领域,我们也推出了多项举措。2011年推出了城镇养老问题的试点,2012年全部覆盖到了全国的各个地方。我们在2013年,就开始了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研究工作。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方案,且不断有措施开始出台实施。至2014年,我们把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两个制度合并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城乡居民的养老制度,并且和职工养老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两个基本保险制度平台。在201年早期就颁布了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就是城乡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的办法。两个平台的架构形成且互通的桥梁也开始形成。2014年年底,我们决定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这项改革还在推进中。2015年又决定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的基金进行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
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中外的专家,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可以出席这次论坛的国际高峰论坛。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后金融时代的养老金投资。有关的养老金的问题后面有很多专家会有专业性的讨论。我就金融和养老金的关系谈点看法。
下面进入主演讲环节。请胡会长。
去年,我们有幸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资格,成为21家管理人之一。在中国啊,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养老投资能力,为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大成基金也积极探索业务创新,最近我们推出了一款产品,MOI产品,这个产品,会更加适合和符合养老金投资的一些特点。我们给其起了中文名字,叫做智能类的基金,它的底层的资产是被动式的指数,可以有效回避双层收费的问题。这款产品,我们希望他的推出能给今后养老投资带来好的产品,经过我们对过去的模拟和回测,他的收益水平非常稳定,我们追究较小回测的绝对收益,这也是这款产品的特点。我们相信被动投资市场将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也期望将宏观经济和研判力投资可以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可以实现大成基金提倡的改善中国老百姓投资体验的目标。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住各位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尊敬的胡会长、邢行长、钟副会长,董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代表大成基金对各位嘉宾、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汇聚在深圳,共同探讨后金融危机时养老金投资的问题,将会对整个中国的养老金的投资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作为这次会议的承办方,大成基金,我们也非常荣幸可以和大家分享、交流整个养老金行业发展的经验。养老,关乎中国老百姓的切身保障和长治久安。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逐渐加剧,中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矛盾也逾发地突出。如何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大成基金汇聚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谙熟国内外养老发展的情况,对于养老业务的发展储备了很多的优秀人才,我们有能力推动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大成基金是1999年成立最早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六大支队伍,覆盖了股票、基金、资产配合,期货和量化投资,我们的目标是改善中国老百姓的投资体验,可以有能力驾驭所有的标准化资产类型,是全能的资产管理机构。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自2015年12月成立来,已1年多了。我们至今有1年半了。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这个平台,今天的峰会,是我们论坛第一次搭建的国际交流的平台。成立论坛前我们在国内召开了中国养老金国际峰会,这是个传统啊。在50人论坛成立后,我和Harry先生讲以养老金融论坛国际峰会方式继续举办这个论坛,我要感谢Harry先生对中国养老事业的关心和帮助。这次峰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虽我们的会场不大,仅100多人。但因得到了人民网的大力支持,目前,这个会议在直播。即全国关心养老金的朋友们都可以看到我们这次峰会,看到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国际上关心的人只要懂中文都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向人民网对本次峰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这次峰会可以在深圳举办,还要特别感谢大城基金和周总代表的团队对本次论坛的支持和对峰会的举办提供的周到的服务,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预祝本次国际养老金峰会可以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各国的养老金,长期以来面临着压力,历史上,都对养老金的危机有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伤害,各国也出台了抵御政策,也对各国的养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也慢慢走出了低利率的影子。探索后金融时代的方法,这是召开本次养老金融峰会的初衷。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养老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养老金,目前已累计结余了3.8万亿。目前管理的储备型的社保基金达2.04万亿人民币。随着职业年金的改革和落实到位,随着第三支柱,个人税优的政策的出台,中国养老金的资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是养老金的这种积累型的养老金资产的规模扩大,同时要如何搞好养老金投资,保证其保值和增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在过去十几年里,不论是社保基金,还是企业年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何更好适应这个变化,仍是我们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养老金是长期积累的资金,搞好养老金投资,不仅对劳动者个人的养老资产很重要,而且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各国的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大承基金承办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养老金投资,也是2017年金融国际峰会,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美丽的深圳召开,今天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我们共同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养老金融问题。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14年前,2003年11月14日中央 银行举办的世界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对推动这项改革的行长也是赞美有 佳,改革下行一步,取得了广大成效,值得广大国家效仿。金融改革, 不是轻松的事,需要把复杂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投资相结合。深圳作为中 国最年轻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虽然人口非常年轻,但依然迫切需要这 方的体制和建设。今天,带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精英 、知名专家,大家在养老金投资领域的投资经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和学习,这是思想交锋的舞台,也是知识汇聚的盛宴。曾经有一位专家 说,年轻有何了不起,但你老过吗?在养老金体系,不论对年轻人还是 老年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对于今天的讨论,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怀 着深切的期待,最后预祝本次国际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今天论坛讨论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养老金投资。中国的养老问题是全社会的关 切点,如何针对养老问题,从金融业的角度出发,开发精细化的金融产 品,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来提供专业的思考和务实的建议,是摆在金融届 和业界的重要的课题。1997至1998年我初次接触养老课题时,当初正值 亚洲金融危机,2016、2017年整个世界已正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我深刻体会到,养老不仅涉及经济的分配,不仅涉及财政税收,而且和金融 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对利率、 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以及跨界资金流动都存在潜在和持久深入的影响。 特别是对成熟的金融市场来说,养老金融是不可以或缺的存在。它一头 联系行业发展,另一头联系普通大众。
尊敬的胡会长,借此机会,首先想向各位专家和学者介绍深圳 金融的基本情况。养老金融是深圳这座城市不断推进城市质量管理提升 和打造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的30多年中,在产业升级和促进贸易的服务外 ,金融业自身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目前,大家说到深圳,一会想到市 场化,二是双创。最近有一本杂志曾提到,深圳是创新皇冠上的珠宝。 现在全球加入了后经济时代,深圳金融业依然保持增长的态势,深圳 GDP增长是9%,银行、金融持牌机构达到了400多家,税前利润增加达到 了26.27%。此外,券商、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都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在稳健地执行货币政策,与包括港澳地区的业界 ,推动产业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供给策结构性改革。
为了了解养老金的投资发展趋势,中国养老金50人论坛筹办了 这次峰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政策制定者,旨在对养老金融管理进行一 系列的探讨。这次会议,我们邀请到了刑毓静行长、黄王慈明女士,周健男先生。我们还邀请了美国、马来西亚、希腊、德国等 国家丰富养老金管理机构的专家,和具有丰富养老金管理经验机构的代 表,我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期待他们的发言。下面开始我们欢迎邢行长致辞。
CAFF50深圳国际峰会将于5月20日上午9时进行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