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同时也是给我们演员更多的空间,然后能给这部剧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特别感谢二位光临我们人民网,我们今天人民网娱乐的《明星面对面》栏目也准备要结束了,祝愿《白鹿原》这部电视剧能够继续的收视长虹,祝愿二位在今后的演艺生涯中更加的顺利,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我觉得还是从情感上来说吧,《白鹿原》从导演到场务兄弟都付出了他所有的心血,所以我希望大家喜欢这部剧,但是也希望大家多多给我们提意见。
《白鹿原》真是一部可以留下来的作品,参与它很荣幸,真的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
你来吧。
你来吧,我说一堆了。
最后请二位一个是评价一下自己在《白鹿原》当中的角色,另外对于这部剧有自己的一个最后的一句话的总结。
对,不光是我不知道,我所认识的,反正我合作过的也有大演员,我所认识的演员也都不知道娱乐圈在哪,真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我们每天接触的工作,找不到这个娱乐圈在哪,也不能说刻意回避吧,反正就是客观现实就是这样,我也不能说我刻意回避,我也没有那么优秀。
不知道圈在哪?
说实话,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娱乐圈在哪。
你会刻意的和那些综艺节目保持距离,或者和所谓的娱乐圈保持距离吗?
因为我是没参加过综艺节目,有找我的我也没参加,但是我这么说话可能不客观,因为我不够火,所以人家不来找我,也有这种原因在。但是确确实实是可以肯定的说,有很多演员做到了综艺和演员兼顾,做的很好,确实有这种前辈做的很好。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的观点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管综艺对你有多大帮助,其实你是拿出来一部分时间用在这件事情上了,其实我是想成为的能够干好一件事其实就挺不容易了。虽然大家干综艺、干演戏一起干责无旁贷吧,但是我觉得还是会分散精力。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演员来说,特别是当下的演员,有一个抉择的问题,或者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就是演戏和参加综艺节目,佳音你对于这两个的想法是什么?因为毕竟参加综艺节目能够提高曝光率,能够很容易的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这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现象?
对。
为角色可以倾其所有。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当我每到一个角色的时候,如果我能把自己的这颗心完整的交给这个角色就够了,在我这儿就够了,就是它感受到的东西我能感受到,就是我们俩这颗心是通的我可以全部给它。
不知道听到佳音哥说这些关于天赋和努力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因为毕竟是一个新的演员,听到他说这些努力的99%和天赋的1%,你的理解是什么?
我觉得凡是能被观众所认知到的演员都是有天赋,因为每个人天赋不同,他可能感知力强,那个人可能创造力强,那个人可能表达力好,你说现在很多年轻漂亮的小鲜肉那也是天赋,因为长相也是天赋的一种,所以能够被观众认知到的演员都是有天赋的。
会把自己定义成是有天赋的人吗?
不是哪一部戏,可能就是打从学习表演那天开始,因为它不是一个事儿决定你建立自信的,可能是打你从学习表演开始,你每天不断努力,不断的看着身边的人,我演的可能比他好一点,可能不断不断的这种自信就建立了。
你是从哪一部戏开始建立对自己表演的自信呢?
我首先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努力是最重要的,应该是99%都应该是努力,但是天赋的意义在于就是那1%需要天赋来突破,如果没有天赋这个突破口的话,可能那99%的努力也没有用,但是我依然觉得努力是最重要的。
其实很多人在评价实力派演员的时候总会用一句话“老天爷给饭吃”,不知道佳音你对于天赋和后天的努力这当中的关系是怎么样拿捏的,然后你觉得一个天赋的演员,他的天赋对于他来说是帮助还是可能会有一些阻碍?
对,因为我和嘉译哥,我以前演过他弟弟,他演过我亲哥哥,然后我演的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弟弟,所以他就是对我有这种印象。
但是张嘉译老师是钦点你。
这不是光《白鹿原》,我这人其实就是特抹不开面,凡是认为是自己好朋友的,或者是这个人我很有好感的,我太抹不开感情面了,拍到现在我起码有一半的戏都是因为这种感情。
这么直接?
《白鹿原》。
在接合作过程当中有没有因为人情被动的去接一些角色的。
没有,作为一个演员其实最幸福的就是能演到好剧本,现在这个环境客观的说,一个演员想演到那种酣暢淋漓,甚至说精彩的角色,我觉得很少。因为优秀的演员很多,然后落到你手上的就相对少一些,所以只要是好剧本、好的班底都想合作。
有没有专门划定一个范围什么剧本?
他确实说过什么东西适合我,个性鲜明的角色,然后是角色稍微有些弹性的,其实鹿兆鹏就没有弹性。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了?
他有没有告诉你什么样的剧本是适合你的?或者你自己有没有一种想要去演的剧本的大概范围?
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建议吧,可能就是一见面聊的时候,他总会挑我毛病,他对我最大的帮助,因为他是处女座A型血,我是处女座B型血,能比他稍微好一点,活泼一点,他给我最大的帮助,我会觉得我还离那个差很远,这是我总会告诉自己的。
下面一个问题还是问佳音的,和宁浩导演合作的《黄金大劫案》可以说是你表演生涯重要的转折点。听说他对你的角色选择和剧本的选择提了很多建议,不知道他当时给你说了哪些话?
对,然后就是白灵带给我的,我一直在说白灵改变了孙铱很多,之前我是有一点小小悲伤的女孩,但是白灵这一年多下来长我精神变得很强大。
其实《白鹿原》的创作团队可以说是一个标杆了。
我可能在技术上学到了很多,因为总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到剧组的实践,我觉得是实践支撑了我的理论,这是我最大的感触。第二个我就觉得我很庆幸第一次进剧组就在这样的剧组,而且我觉得最大的帮助是我看到了这个剧组每天在干什么,是什么样规矩的剧组,所以我到以后的剧组我就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事儿。
其实通过这一年吧,我们一年耗在了这件事儿上,对我来讲要说表演观念或者认识上有一个飞跃的跨度,其实没有,要说我学到了什么技巧,也不是技巧和技术的事儿了,可能就是因为演员演角色的时候,这个角色也伴随你走过了一年,其实对我的帮助可能是鹿兆鹏经历的那些苦难我体验到了,然后我本身作为一个演员,在这一年里经历了这么困难的创作,这种东西也留在我的生命里了,可能这种积淀说不定在十年以后哪个小点会突然爆发,可能这个就是对我的帮助吧。
这个过程我相信其实会跟之前的一些具体的演义有很大的不一样的地方,对你们自己的定位,或者说对于自己在这个角色当中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有没有特别的想法?有没有一种改变,说我原来可以演这个,或者我还有更多挑战的可能?
对。
其实跟组有300多天吧。
对。
好好静下来。
没有,应该说以前的创作方法是这种,但是就像我们刚入行的时候,这种剧组应该已经很少了,因为我演的是一个读书人,我也耕地、我也赶马车,其实对我的帮助没有那么大的用,最大的帮助其实是给了一个真空期,从城市过渡到农村那个年代,给了你一段长你心平气和吧。
这个体验是不是之前剧作的参与过程当中好像没有那么大?
最大的感触是摊上事儿了。就是你进组之前你想到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创作过程,但是没有想到这么艰难。因为我们都在城里生活惯了,一去了以后到农村,虽然现在农村生活表现比以往强太多了,但是经常有很多演员也是两三个住一间屋子,然后洗澡什么的都不方便,都得互相串着洗,然后大家都憋着劲每天减肥,都吃的水煮白菜,刚开机的时候我们组整个捡了有二三百斤,白天耕地,晚上没有饭吃,最苦难的是一到干完活儿以后,大家伙儿晚上没有电视看,没有网,一帮老爷们,跟着导演蹲在村头,抽着烟就聊这个戏到底怎么演,20天就这么过的,其实你就觉得这么认真,摊上大事儿了。
下生活的过程当中二位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对,为什么呢?其实他们就想要我身上练出那种北方女孩糙糙的劲,放下南方女孩的那些东西。
你干了后勤的活儿。
佳音哥他们一般就是割麦子、赶马车,女孩就织布。但是我就是扳轨道、扛灯光、帮道具老师搬道具。
其实内心也有一个先反抗还有不断融合和深入的过程。刚才也提到你们之前有下生活的经历,有去干农活,这段经历对你们角色的塑造是怎样的帮助?
其实说实话,佳音我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其实说实话那天我特别生气,特别不开心,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正式的开始演,为什么大家要这样这样告诉我,确实老前辈会一直教我,我一定会吸收。但是我想你们先看看我表达的好不好。但最后其实我发现一个演员,我觉得拼到最后的是理解力,确实我们当时我那个年龄理解力没有老前辈深刻,所以对人物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还是应该多听他们的。
自己当时的感觉是什么?那么多的大腕儿、老师、前辈在面前的时候是怎么样一个心里调整的状态?
对,因为确实很难演,你要知道作为一个在校的小女孩来到这个剧组她面对的是什么?她不仅面对的是名著,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场戏,她回家汇报兆鹏哥在城里的消息,好像有那么一场戏,然后场上坐的是白嘉轩、仙草,然后年轻的有哥哥,地上蹲的一群人,她跟一群人说,她说到每个人前面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跟她说,孙铱啊能不能这样演,你看是不是这样。然后演到这儿的时候,就跟她说,孙铱你看能不能这么演。小孩儿最后就是到底该怎么演,最后还是导演说,人家是一个孩子,谁进入角色都会有过程的,我觉得挺不容易的。
在片场有哭?刚刚佳音透露这一点。
特别崩溃,每天导演从我人物外形的就开始给我调,比如我站就不能像南方姑娘那样站着,就得像个北方姑娘,比如说我太瘦就开始吃,我最胖的时候,《白鹿原》,长大120斤,就是最开始外形条件都不对,就更别说有戏了。
就是要完全打开自己的过程。
其实我当时看到白灵这个角色,有一点我就觉得特别难,因为白灵是一个很大爱的姑娘,她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但是在她小爱这一部分,我个人理解她是自私的,对于她的爸爸妈妈,对于她的家里人,我觉得这份爱是她很少给到家里的。这块其实我在把控的时候就有一点紧张了。然后再说我是一个南方姑娘,身上就很少有那种北方女孩的气息,所以刚进剧组的时候,那一个月我都是崩溃的。
对,嘉译哥说的话就是你只能离他越来越近,争取离他越来越近。
但其实在熟读和反复揣摩过程中可以慢慢的摸透这个角色。
压力有,压力特别巨大,其实。因为这是一个文学形象,不像我们以前演的电视剧,观众也没有看过剧本,你演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这个其实是有一个文学形象在那的,你既要做到让普通观众觉得故事好看,还要让很多有知识的人觉得,体现了文学的深度,其实这很难。我当时最大的压力是在前期,因为播了以后已经成型了就没法改变了,就是在前期,我们下生活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你首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准确不准确,然后你发现其他的老师都特别厉害,所以你每天的压力都伴随着你,好在我们是一个很严肃的剧组,而且大家互相帮助,其实我们这些年轻演员在拍摄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很拿出来了好长一段时间每天去读剧本,海璐老师也让我们去读剧本、去分析人物,其实一般的情况下就已经开拍了很少有人这样做了,这也体现了压力的另一方面。
其实无论是陈忠实还是《白鹿原》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都是有特别浓墨重彩的地位的,二位在接到自己角色的时候,知道出演《白鹿原》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到压力,在具体过程当中怎么样化解这个压力的?
其实在剧组也听了很多老前辈像和平老师、海璐老师给我们讲这些白鹿原,我当时觉得自己理解能力还是欠佳,但是多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每个人物的情感。就是每个人物的一生,这个是让我感触特别大,因为我觉得先生把每个人物都挖得特别深,讲人性讲得很深。
不容易!很深刻!因为其实我到现在《白鹿原》究竟探讨的是什么,我觉得每个人看到的什么就是什么,我还是没有很深刻的了解,但是多觉得和平老师说过一句话说得很对,他觉得忠实先生其实要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是什么样的,这个民族怎么走过来的,它的文化利在哪弊在哪,可能要讲的是这个东西吧。
这两个角色对于整个《白鹿原》作品的推介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二位在初读《白鹿原》的这个剧本,佳音也说在之前就熟读了这个故事。对于《白鹿原》作品本身的理解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孙铱来的时候也是顶着压力来的,毕竟这么重的角色,我觉得一点都不怯场,包括很快的进入,包括我们的配合过程当中,我觉得孙铱学习能力非常强,也给了我很多刺激。你要说好玩的事,其实在不断的拍摄过程中,现在电视播没播?就是我们俩结婚的那天晚上那场戏我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其实鹿兆鹏和白灵的感情一直像个哥哥,但是因为我知道我弟弟喜欢她,所以这份萌动一直在他心里是压抑的,但是因为志同道合经历了很多苦难,终于在那天晚上走到了一起,两个人热泪盈眶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其实那场戏我印象还挺深刻的。
有没有一点白灵的感觉?
小女孩还挺有那种冲劲的。
听到第一面的那个感受是什么?
我叫师叔。然后我们俩的梁子就结下了,大家都说我为什么一直都很嫌弃他。
觉得我好老。
其实我进剧组第一个见到的演员就是兆鹏,佳音哥。
你说吧,有意思的事情。
在二位在进行演绎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或者说在拿捏这两个人角色的情感上面,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理解或者说感受?
大家都觉得13岁的白灵在原上等的是每天盼望着兆海回来,其实白灵不是,白灵盼望的是兆海带回来兆鹏的消息,兆鹏的书,兆鹏在城里干了些什么,其实她最想知道的是这些,所以13岁的白灵其实已经对兆鹏有崇拜之心了。长大之后,我觉得是兆鹏让她懂得了精神上的东西,然后带着她一起入党,一起假扮夫妻,一起干革命,就是白灵到最后吧,就明白了她这一生兆鹏是她依附一生的男人。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组合的时候,因为里面现在也播了有假扮夫妻的戏份,我觉得这是不是编剧自己编出来的,《白鹿原》那个小说里没写啊,因为当时我看小说了,我说这跟那个《潜伏》《悬崖》很像,我以为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编剧老师说确实有,确实小说里就有这种戏。我对这个戏的感受,我就觉得跟现在的爱情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是最大的感受。
其实二位在剧中有很强烈的联系,因为白灵对于兆鹏是特别仰慕的情感在,我们网友会说这是一个灵鹏组合,对于这个组合二位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其实真没有,因为我们剧组是看起来非常有规矩,我们剧组很有规矩在现场,但其实是很欢快的大家庭,所有的老前辈,包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给我们足够的空间,让我们自己去发挥,但是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框架,你不能越过这个框架,在里面活动是都可以的。
他们有没有特别嘱咐你的话是你印象深刻的?
当然,因为我们编剧老师也经常来我们的现场,我第一次进剧组拍戏,拍的是兆海跟白灵的一段,导演也一直在调整我这个人物状态,因为演员必须需要一段时间让我们进入到那个角色,通过自己的方法,但是可能因为我当时拍《白鹿原》是在大三的时候,自己完全就没有经验,所以剧组所有大哥哥、大姐姐,包括导演、老前辈都给我很大的帮助。
在你具体演艺过程中有跟编剧老师或者导演专门进行沟通吗,有没有他们要跟你强调要注意的事项,或者说你有跟他们表达的自己的愿望?
比如说从小的时候,白灵要上学,她大不让,把她关在房间里,她翻了墙都要出去上学,就是这种反叛精神我觉得是特别好的。
哪个情节是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我觉得就是要把白灵骨子里的那种坚持,还有她不依附于任何一个人,她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干什么,要做什么,我觉得这个让我表达清楚我就觉得已经很难了。
其实说白鹿精神当中虚的东西比较多,因为毕竟是精神上的,如何落实在你自己角色的演艺上呢?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因为白灵从小就不裹小脚就注定她的不平凡,她一定是跑在所有人前面,她长大以后她是一个精神领袖,跟着鹿兆鹏一起干他们所谓的事业,是一种精神领袖,带给了当时那一部分人很大的精神上的东西。我觉得生活中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职业,也因为一个角色然后能带给观众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我觉得这是白鹿精神吧。
其实在原著当中陈忠实先生是这样描述白灵的,说是白鹿原上的精灵,她刚一出生就被狼叼走了,却毫发无伤,把她称之为“白鹿精魂”,这样的精神对于你自己来说是怎样理解的?
我觉得小的时候会相信一些,因为我生活中也是这一秒还开开心心的,下一秒我就可以特别沉默,神经有一点大条的那样的女孩,但是我觉得后半段的白灵带给了孙铱很多东西,所以拍了《白鹿原》之后我觉得白灵改变了孙铱很多,给我很多精神上的东西。
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想到自己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觉得性格上有些相似,或者跟自己生活中的性格大相径庭?
对,因为白灵是在历史上存在的革命烈士,她是活生生的人,如果说让孙铱去演白灵的生活、爱情、友情,我觉得这个还没有那么害怕,但是说到精神这方面,我就会觉得自己有一些紧张、会害怕,怕把控不好。
害怕?
首先我觉得白灵是一种劲,是代表那个年代一部分人那种特别有干劲的精神,所以这一点也是我在演戏的时候最害怕的一点。
那就要问问孙铱了,白灵这个角色也是很有挑战性,之前是一个奇女子,甚至可以说是麻烦少女,到最后可能成长为也是一个信念特别坚定的共产党员。你觉得白灵这个角色有哪些闪光点是吸引你的?
不是,我现在也看我自己演的东西,我觉得确实这个角色有我演的角色那些形象当中没有的东西,比方说沉稳,比方说看着比较从容,这些方面有进步,但是其实是我本身擅长的一些特点和所擅长的表达方式,其实在这个角色当中是有没有体现的,再一个因为这个戏里都是戏骨,都是很有天赋的演员,所以对比下来我觉得我是中规中矩的。
还是相当谦虚。
我给自己打70分吧。
要打分的话,100分?
其实是中规中矩吧。
你如何评价你在剧中的表现?
不是我擅长的,不是我擅长的。其实这回这个角色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因为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它的人物写的不是那么的单一,这个角色好也就是好在一方面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又逃脱不了传统和情感的裹胁。所以它的难度对于我来讲,我要选择一种切入点其实是很难的,因为鹿兆鹏和黑娃其实都是反抗、都是挣扎,但是我觉得不同的,可能鹿兆鹏因为有文化,可能这个人的反抗带有反思性的,所以他是不断前进、不断跌倒又再前进的人。所以我就在想他到底的气质应该是那种像年轻时那种慷慨激昂的还是像一个成熟男人在困境中挣扎的,其实如何去切入这个角色的气质其实对我来说是挺难的。
其实这个角色有一个矛盾的地方,一个是他自己的理想信念是相当坚定的,另一方面面对的是家里人情感上的无奈,对于这方面的矛盾我不知道你自己是怎么样拿捏的,这样的角色是你自己之前擅长的角色类型吗?
当时我们下生活主要是耕地,就是感受一下农民到底什么样的,西北人到底什么样的,那的人怎么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其实对于我这个角色来讲,可能就给了我一段真空期,因为我演的是一个读书人,一个比较有信仰的革命者,这个东西是没法体验的,所以只能是自己去通过以往的经验想象。
当时是有一个专门体验这个角色的实地考察的过程。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白鹿原》这本小说,当时因为年纪小,可能对这本小说到底要讲什么没有深刻的了解,但是因为我是学戏剧的,当时对这个小说里的人物命运还有人物结构、人物的性格特点印象非常深刻,然后准备工作就是,我们一帮演员在农村,大家都知道下地干活干了20天,白天耕作,男耕女织,晚上大家在一起聊剧本,因为每个演员的创作方法不同,就我来讲,我准备的时候就是不断的看剧本,不断的看剧本,更贴近吧。
当时你接到鹿兆鹏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为他做专门的准备,你自己如何理解这个角色的?
他其实没跟我说过,他可能是在别的场合说过这句话,但是他没跟我说,可能是一个前辈对一个后辈的提携吧。
今天是人民网娱乐的《明星面对面》节目,这两个角色在《白鹿原》当中一个是开启了白家年轻一代的篇章,孙铱是从一个奇女子一个很麻烦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受到信仰召唤的共产党员,所以这两位角色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特别了解的角色。首先要问一问雷佳音,听说您是受到张嘉译老师的钦点,说了一句话叫“无雷佳音不鹿兆鹏”颇为肯定您这个角色的扮演,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大家好。
各位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人民网的访谈现场,我是主持人吕强,随着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播,电视剧当中的很多演员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当中的白、鹿两家的命运也是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特别倍受关注的角色,一个是鹿兆鹏的扮演者雷佳音,另外一位是白灵的扮演者孙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