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6 11:01

主持人

感谢。随着李书记的宣读,我们今天活动第一环节将告一段落。

2017-12-16 11:00

李家俊

新时代、新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肩、奋发有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谢谢!

2017-12-16 11:00

李家俊

立足世界舞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12-16 10:59

李家俊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为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凝塑大学人文精神,形成更加优秀的校风、学风,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的大学文化自觉,形成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文化高地。

2017-12-16 10:58

李家俊

新时代赋予了兴学强国新内涵,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共同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共同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之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培养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一流卓越人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成为人类知识和文明传承创新的高地。

2017-12-16 10:57

李家俊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中国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一百多年前,北洋大学、南洋工学、求是学院、京师大学堂等一批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之际,高举兴学强国的大旗,探求自强求才之道、兴学强国,成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源始。

2017-12-16 10:56

李家俊

人民网2017年大学校长论坛宣言。

2017-12-16 10:56

主持人

可以说,2017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新征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书记齐聚于此,一同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响应号召共同发出我们的心声。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来代表所有参会的高校发布人民网·大学校长东丽湖宣言。

2017-12-16 10:56

主持人

再次恭喜获奖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励。

2017-12-16 10:56

主持人

有请颁奖嘉宾: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颁奖。

2017-12-16 10:56

主持人

最后,有请获得“优秀学生奖”的学生代表上台领奖,他们是:北京大学张洪瑶、华中科技大学吴雨青、中央美术学院张琛媛。

2017-12-16 10:55

主持人

有请颁奖嘉宾: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尚斌义颁奖。

2017-12-16 10:55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有请获得“优秀技术课题奖”的学生代表上台领奖,他们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梓轩、清华大学辛云星、北京邮电大学王艺宁。

2017-12-16 10:54

主持人

有请颁奖嘉宾: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王芸;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颁奖。

2017-12-16 10:52

主持人

随着宋总的介绍,即将进入今天的人民网奖学金颁奖环节,让我们掌声有请获得“优秀论文奖”的学生代表上台领奖,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张成良、中国传媒大学邹超越、李忱阳、清华大学李子晗、复旦大学尤倩倩、武汉大学叶琼、厦门大学李雅真、华中科技大学吴雨青、南京大学秦强。

2017-12-16 10:52

宋丽云

祝贺以上获奖的同学,全部获奖名单我们将会在人民网传媒频道以及人民网研究院公布,再次获得2017年度人民网奖学金的同学们,欢迎更多学校和同学们参与到我们的奖学金项目上来。谢谢大家!

2017-12-16 10:52

宋丽云

获得2017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设计作品作品奖的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赵德玉同学创作的《阿Q正传》等11件作品。全部名单请看大屏幕。

2017-12-16 10:51

宋丽云

获得2017年度人民网奖学金技术课题奖的是,清华大学辛云星同学撰写的《TeenRead:针对在线阅读疗法的青少年阅读推荐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梓轩、王倩倩、刘小晗、赵得志同学撰写的《基于犯罪特征样本库与HMM的再犯罪预警系统》、北京邮电大学王艺宁、白蔓、贺晋同学撰写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新闻图像情感识别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等20篇技术课题论文。全部名单请看大屏幕。

2017-12-16 10:51

宋丽云

获得2017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张成良同学撰写的《融媒体传播能力与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子晗同学撰写的《社交平台“沉默的螺旋”现象成因探析》、华中科技大学吴雨青同学撰写的《我国媒体的沉浸式新闻探索_以2016年全国两会VR新闻报道为例》等96篇论文。其中一等奖14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49篇,获奖论文的作者一共是128位。全部名单请看大屏幕。

2017-12-16 10:50

宋丽云

下面我宣布2017年获得人民网奖学金的是:北京大学张洪瑶、华中科技大学吴雨青、中央美术学院张琛媛等58位同学,全部名单请看大屏幕。

2017-12-16 10:50

宋丽云

迄今为止,人民网奖学金已颁发奖金超过370万元,先后有474名同学获得了“人民网奖学金”,976名同学撰写的717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79件作品获得优秀技术课题奖,67件作品获得优秀设计作品奖。

2017-12-16 10:50

宋丽云

在这十年间,我们看到了莘莘学子在学业上不断的探索与追求,看到了他们勇于创新的自我突破。2017年是人民网奖学金的第一个十年的收官之年,今年我们共收到270篇学生投稿论文,较2016年增长了58.8%,获奖作品也更多。

2017-12-16 10:49

宋丽云

作为国内第一家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的网络媒体,人民网通过奖励优秀学生、优秀论文、优秀技术课题、优秀设计作品,并成为奖学金院校的实习基地,加强了与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和研究成果,推动了学界和业界的共赢发展。

2017-12-16 10:49

宋丽云

人民网奖学金项目从2008年启动以来,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我们从最初的北京4所新闻院校,逐步扩展到外省市,拓展到理工类和艺术类院校,至今已在全国6个省的12所知名高校的13院系设立,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大学的新闻院系,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大学的技术院系,以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2017-12-16 10:44

宋丽云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2017-12-16 10:43

主持人

作为与大学密切联系的纽带,人民网奖学金项目从2008年启动,已在全国12所大学的13个院系设立。通过奖励优秀学生、优秀论文、优秀技术课题、优秀设计作品,加强了人民网与高校的紧密结合,推动教育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赢发展。下面有请人民网副总裁宋丽云介绍人民网奖学金的总体情况和今年的获奖名单。

2017-12-16 10:43

主持人

感谢余总带来的权威发布,值得强调的是这是在高压的状态下进行的一个榜单的发布,谢谢您,同时也再次祝贺榜上有名的各大高校,祝贺你们。

2017-12-16 10:42

余清楚

谢谢大家!

2017-12-16 10:42

余清楚

今年我们根据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和传播规律,我们把人民网今年叫做直播年、视频年、融媒体发展年,我们提出这样一个理念和要求,就是要求人民网的记者人人都是主持人、人人都是新闻网红,我们对于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提出“三不”,采访时不带笔、不带纸、不带电脑,我们要他会直播、会做视频、会当主持人,就是说我们希望每走到一个地方,包括等下要采访的校长和嘉宾要求做视频要求直播,带一个手机、带一个软件,走到哪儿逮住谁采访谁,马上就在人民网PC端、移动端呈现。今天我们这个会的现场我们正在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希望我们加强合作,在我们这个美好的新时代里共同努力,为建设双一流的高校共同努力。

2017-12-16 10:41

余清楚

我们手上有个关于校园乱象的报告,前期没有做,就是因为十九大开过以后我们准备做这个,所以我们也希望各位有遇到突发事件,遇到这种群体事件、遇到舆情事件请找人民网,因为我们的舆情发布跟舆情监测是全国做的最好的,我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培养了很多学生,但是也培养了很多对手,但是我们欢迎大家进行合作。在这里我也想再加一分钟,介绍一下人民网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作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我们怎么做新媒体的。

2017-12-16 10:41

余清楚

2016年-2017年,高等教育领域呈现舆情高发态势。学术造假、校园贷乱象、大学生遭电信诈骗等问题,都会累及高校声誉。建议高校宣传部门重视舆情工作,遵循舆情处置规律,打造完整的舆情处置闭环。此外,应深度发挥主流媒体的“压舱石”作用,正确引导舆论。

2017-12-16 10:41

余清楚

四、重视舆情工作,打造舆情处置闭环

2017-12-16 10:41

余清楚

在这里我做一个介绍,希望在座的高校的能够和我们人民网加强合作,我们人民网在美国有个美国公司,为人民日报运营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的平台,在美国的Facebook和推特上,我们有4500万粉丝量,据Facebook1老总在人民网的时候他介绍,人民日报在Facebook上的粉丝量在全世界最多,做的最好,也有一部分的高校和部分地方政府和我们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我们帮他在美国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发布新闻、发布图片、发布视频,希望我们加强这方面的联系。

2017-12-16 10:40

余清楚

目前我国高校在宣传方面,“重国内,轻国外”。建议高校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高校宣传文章、图片、视频。发挥境外新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校园故事,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传播能力,让中国高校更好地展示在世界舞台。同时也要防范境外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工作。

2017-12-16 10:39

余清楚

三、探索境外媒体报道新方式,讲好中国校园故事

2017-12-16 10:39

余清楚

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正在社会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微一端”平台不仅是高校宣传招生政策、学科发展、学校建设的平台,也是与网民互动、交流的窗口。因而在后续宣传工作中,要进一步做好“微营销”、“微传播”、“微互动”,不断扩大自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7-12-16 10:38

余清楚

二、重视“三微一端”平台建设,利用H5、短视频提升传播影响力

2017-12-16 10:38

余清楚

高校在拓展媒体合作范围的基础上,着力媒体的差异化管理,根据不同媒体的定位、功能和传播影响力差异,有的放矢,推出有针对性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实现精准投入,综合效益最大化。

2017-12-16 10:38

余清楚

一、重视媒体差异化管理,构建完整媒体合作体系 

2017-12-16 10:37

余清楚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为此我们对高校提出几点建议:

2017-12-16 10:37

余清楚

从排行榜总体情况来看,全国高校舆论综合影响力级差较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高校可以把大学排名看作一面镜子,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发展状况在舆论场的表现,找到与其他同类大学的差距,整体规划、取长补短。

2017-12-16 10:37

余清楚

在与高校校友相关的全部信息中,被提及频次最高的词语分别为:打造、创新、成功、双创、发展等。

2017-12-16 10:36

余清楚

六、高校校友影响力:高校校友影响力主要由媒体关注度及社交媒体关注度两个方面构成。排名前十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同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2017-12-16 10:36

余清楚

在舆论场中,科研经费最受舆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经费预算、科研人员收益方面,舆情压力指数较之去年有所降低,这与国家提高科研经费投入,提升科研人员的“获得感”等举措密不可分。

2017-12-16 10:35

余清楚

五、高校科研影响力:高校科研影响力研究指标,是根据教育部《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各高校公开数据,选取教学与科研人员、科技经费、科技课题总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成果授奖等8个指标而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科研影响力前十。

2017-12-16 10:35

余清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网络舆论影响力排名与综合社会影响力排名保持一致,其余八所高校两者排名均有一定差距。高校的网络舆论影响力会对综合社会影响力产生巨大影响。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提升网络舆论影响力应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2017-12-16 10:33

余清楚

四、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江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贵州大学。这一榜单是对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四大平台网络舆论关注度数据进行赋值加权处理得来的。

2017-12-16 10:32

余清楚

这十所高校的“双微”普遍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粉丝基数大,地域分布广泛;二是更新周期短,原创比例高;三是互动与响应程度高,受众黏性强;四是信息内容生产丰富,特别是教育类信息传播趋向纵深化。

2017-12-16 10:32

余清楚

三、高校新媒体影响力:通过对高校“双微”覆盖指数、传播指数和互动指数等指标进行赋权分析,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位居全国高校新媒体影响力前十位。

2017-12-16 10:32

余清楚

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发布的高校新闻量位居前五位。监测时间段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人民网共发布了近18万条报道,在全国网站中居首,为高校扩大影响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7-12-16 10:31

余清楚

从新闻发布来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涉及高校的报道量共计9869篇。其中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报道量为3959篇,合计占比40.12%。

2017-12-16 10:31

余清楚

二、高校媒体影响力:高校媒体影响力,主要通过中央级媒体报道指数、地方及行业媒体报道指数、网络媒体报道指数三个维度得以体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位居榜单前十。

2017-12-16 10:31

余清楚

这里我们荣幸地看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位居前十,所以这次会在这里开也是有道理的。

2017-12-16 10:30

余清楚

社会影响力前十位的高校中,清华大学以99.68分排名榜首。从各子项来看,清华大学在多项细分项中拔得头筹,如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等方面实力占优。

2017-12-16 10:30

余清楚

一、高校社会影响力 :从上述一级指标得来的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位居榜单前十。

2017-12-16 10:30

余清楚

本榜选取了164所部属重点高校及地方重点院校,通过全方位评估,体现各高校在新闻宣传、舆论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现截取前100名予以公布。

2017-12-16 10:29

余清楚

排行榜评估指数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一级指标由媒体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校友影响力、入选世界高校排名、入选“双一流”高校等7个维度加权归一化求得。二级指标由中央级媒体关注指数、地方及行业媒体关注指数、科技成果指数、成果转化指数等8个维度构成。三级指标则包括中央级媒体报道量、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科技经费、课题数量、论文数量、科技转化收入等近20个维度组成。 

2017-12-16 10:29

余清楚

人民网教育频道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的2017年度全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是结合教育部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围绕多个观察维度评估高校社会影响力,并提出影响力提升的合理化建议,大家放心,这里没有人为的因素,都是机器数据的挖掘,开不了后门。

2017-12-16 10:29

余清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书记、各位来宾,非常荣幸由我来发布《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这是一个困难的差事,刚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演讲都是热情洋溢、如沐春风,但是我来发布这个排行榜比较得罪人,有的排前,有的排后,有的有,有的还没有,这个困难的事儿由我做比较合适。但是幸好我们在这个新时代有理想、有情怀、也有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明年、下一回、未来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

2017-12-16 10:25

主持人

感谢刘校长给我们带来的分享。在刚才五位嘉宾的精彩致辞当中也道出了新时代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关键词。是的,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已经不仅仅是承担着科研与育人使命了知识殿堂,更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人民网教育频道和人民舆情监测室结合教育部权威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第二次推出了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发布2016—2017年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有请。

2017-12-16 10:24

刘伟

让我们一起努力,完成我们国家现代化给予我们的使命,不辜负历史恩赐给我们这样一个好的机会。谢谢大家!

2017-12-16 10:24

刘伟

那怎么能够在这种批判当中让它包含有充分的建设性,既继承历史又不割断历史,这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等等。我还可以列出很多不同。这些不同表明了人文社会科学在“双一流”建设当中的特殊性、艰巨性。

2017-12-16 10:24

刘伟

再比如,自然科学没有这样的问题,前后知识之间是继承、累积、变革这样的过程,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往往在它的发展当中就包含强烈的批判精神,往往新一步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前面的怀疑和批判基础上,自然科学重要的特点在于发现,而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特点在于批判。

2017-12-16 10:24

刘伟

再比如,自然科学当中一般不会有这个问题的。比如它的民族和世界性之间的对立统一,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历史的科学,一定是从具体民族发展,具体国家的历史需要出发的,那么解决具体国家和民族发展问题和历史需要问题,它和世界是有距离的、是有联系的,怎么统一?

2017-12-16 10:22

刘伟

别的不说,比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是在中国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方法论。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有它作为科学的一面,它需要有科学的分析工具、逻辑结构,需要对一些问题加以证实或证伪,那就有一个问题,怎么把作为价值观、历史观、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同我们一个证实或者证伪作为问题分析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和方法、逻辑结构统一起来,当然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根本的方法,怎么把这种方法和我们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2017-12-16 10:22

刘伟

所以我想至少从这三个方面来讲,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当中,把它推向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这样的高度,是有着迫切的历史需要的。当然更艰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做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它有它的特殊性。

2017-12-16 10:22

刘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就是在继承、发扬、总结、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丰富而形成的,这些理论的进展和创新对于中国历史进步和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我想不用我多说。

2017-12-16 10:20

刘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怎样的震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讨论,给当时的中国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科学性提高到怎样的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争论,为我们的改革开放理论提供了怎样的理论指导。别的不说,这三场大讨论,分别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全方位地动员大家、武装大家,没有这样的理论创新和探索怎么可能有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呢?

2017-12-16 10:20

刘伟

第三,我们的创新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持。特别是理论创新,明年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大家想一想,40年前的改革开放,最初的启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思想解放,思想解放首先是什么?重要的理论创新,大家可能还记得。

2017-12-16 10:20

刘伟

这方面,在我看来,人文社会科学就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方面的认识。

2017-12-16 10:20

刘伟

通过这种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确实使家国情怀的人文关怀和爱国主义的传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当中的一个深入融入的部分,真正解决我们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样使得我们的学生确确实实作为真正的人立在这个社会上的时候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有一种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这才是什么呢?我们需要的人。

2017-12-16 10:20

刘伟

其实中国传统历史上的教育,从来都是家国情怀极其浓厚,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大学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历来是这样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的树立要通过我们的教育深入到我们学生的头脑,所谓现在讲的“三进”。

2017-12-16 10:19

刘伟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发展对于我们完成履行高等学校的职责,也就是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核心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功能。

2017-12-16 10:19

刘伟

所以这种实践,使我们现在可以骄傲地站在世界上说,我们有这种自信,我们也应当有这种能力,总结出我们特别的理论,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所以我想我们“双一流”的建设,特别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这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我们文化自信,有着时代的要求,也有着历史的可能。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

2017-12-16 10:19

刘伟

按照西方的价值观,自由化;按照西方历史观,私有化、市场化。开出的药方几乎没有成功的。到现在他们仍然陷入贫困陷阱,或者即使走出贫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没有按照西方的走,走了我们自己的路,将近40年下来,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2017-12-16 10:18

刘伟

大家知道,明年是改革开放40年,别的不说,这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世人瞩目,我们使8亿多人脱离了贫困,我们人均GDP从156美金,上升到8260多美金,一系列的变化。我们没有走西方的路,发展这个概念战后是西方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土人开药方形成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分支,所谓发展经济学。

2017-12-16 10:12

刘伟

接着我们又导向了苏联,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设计我们的高等学校,更有甚者到文革期间十年浩劫,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首当其冲,当时的人民大学是停办的。这表明什么?表明在很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如何办是缺乏我们自己的自信心的,改革开放以来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使我们能够重拾这份自信。新时代要求我们更加坚定这份自信。所以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而这种文化自信的基础就在于教育自信。

2017-12-16 10:10

刘伟

全面西化,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大学构建开始了西化的进程,开始了西方近代开始的分科的方法。所以可能出现一些很滑稽的事儿,比如孔子算什么家?比如周易归哪个系?这就是中国传统、系统的文化传播的理念有了根本的不同。

2017-12-16 10:09

刘伟

近代以来,我们和西方文明相撞的时候我们彻底失败了,这种失败在内心深处体现在我们对我们长期引以骄傲自豪的文化传统开始失去了信心,我们对我们的教育,从理念到方式、到效果、到知识结构和体系失去了信心。怎么办?

2017-12-16 10:08

刘伟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人文社会科学在我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的凸出地位。首先一点它对于我们文化自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的意义,本来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教育自信。

2017-12-16 10:05

刘伟

我想今天就结合我们人民大学的学科特点,就今天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简单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2017-12-16 10:05

刘伟

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学校,是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37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延安宝塔山下,今年刚好是80周年的校庆。我们这个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学科基础的一所学校。所以总书记在给我们80年校庆贺信中特别指出来叫做独树一帜。

2017-12-16 10:03

刘伟

今天这个论坛是第四次召开,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节点上,我们党的十九大刚刚召开,我们“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刚刚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刚好一年,所以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站在一个全新的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在这个时候召开这样的一个论坛,大家聚集在一起,深入讨论这样的话题,有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

2017-12-16 10:01

刘伟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围绕“新时代·新使命”就高校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非常感谢大会的主办单位邀请我来参加,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2017-12-16 10:00

刘伟

各位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界朋友和媒体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2017-12-16 10:00

主持人

感谢龚克校长。龚克校长是人民网的老朋友了,也期待您对人民网的支持一如既往。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高校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有请。

2017-12-16 09:59

龚克

“双一流”建设不能追求表面化的指标,要务根本、养静气,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甚至人类可持续发展,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不偏离。这是我的一点浅见。希望在这次论坛上与媒体、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向大家学习。谢谢!

2017-12-16 09:59

龚克

在这六个要素中最关键的是教师,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优秀教师汇聚的人才中心,拥有一大批活跃在世界的学术前沿,活跃在国家建设发展主战场的一流教师,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

2017-12-16 09:59

龚克

第六,制度和服务。这是确保体系运行有效的支撑。

2017-12-16 09:58

龚克

第五,文化。这是熏陶学生人格素养的氛围。

2017-12-16 09:58

龚克

第四,合作。广泛的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放眼世界的途径。

2017-12-16 09:58

龚克

第三,科研。这是大学创新,和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

2017-12-16 09:58

龚克

第二,教学。这是大学育人工作的基础。

2017-12-16 09:58

龚克

第一,人的因素。高素质的,有人格和学识魅力的教师,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生。

2017-12-16 09:57

龚克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要素有六个:

2017-12-16 09:57

龚克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是以青年学生为目的的,是应该以青年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2017-12-16 09:57

龚克

进而要弄明白为什么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对此有明确的说法,这就是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什么教育强国是基础工程呢?因为教育是育人,尤其是育青年一代的事业,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017-12-16 09:57

龚克

首先要弄明白是什么的问题?世界一流大学按照我们的理解是大学,一流、世界都是形容词,大学是实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世界一流的育人体系。

2017-12-16 09:55

龚克

什么是我们要建设的“双一流”?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双一流”?怎样加快建设“双一流”?靠什么加快建设“双一流”?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双一流”建设者必须想清楚弄明白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这次论坛的目的所在。

2017-12-16 09:53

龚克

进而提出了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命题。我想今天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叫“新时代·新使命”,这就是对我们高等教育明确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7-12-16 09:53

龚克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地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十九大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12-16 09:52

龚克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津的所有高等院校向来津举办论坛的人民网表示衷心感谢,向不辞严寒莅临天津参与这次论坛的大学同事们表示由衷的欢迎。

2017-12-16 09:50

龚克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同学:

2017-12-16 09:50

主持人

感谢张会长的致辞。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年了,在这段迅猛发展期间离不开高校给经济对社会的助力支持,我们也期待新时代这种支持继续延续。接下来,我们掌声有请高校校长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致辞。

2017-12-16 09:47

张大良

最后,衷心祝愿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7-12-16 09:47

张大良

主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凸显高水平、新型高校智库的资政咨询功能,搞好资政咨询服务,要加强与各界政府的全方位连接,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所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引资借智的政策平台。要强化运用政策研究,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行业产业发展提供资政咨询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017-12-16 09:47

张大良

四要积极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创新校企、校研、校校等合作机制,大力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双赢、多赢,要积极地推动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加快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17-12-16 09:47

张大良

三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加快学科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紧密对接,加快高校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建设生产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7-12-16 09:45

张大良

二要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的、优势突出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要加快向应用型转变,通过转型发展来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促进高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7-12-16 09:45

张大良

一要调学科、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当地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合作者,全面地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17-12-16 09:44

张大良

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95%以上的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尤其需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地方性、应用性办学,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引领下,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聚焦需求,发挥优势作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7-12-16 09:43

张大良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不断提出新要求,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汇聚人才队伍、做强特色优势学科、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样我们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更有显著的增强。

2017-12-16 09:43

张大良

实践证明,高校具有真正的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紧贴靠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最丰富的发展资源。高校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了就有更大的财力来支持我们高校的发展,我们高校发展了就有更强的实力来支撑经济发展。

2017-12-16 09:36

张大良

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依托高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大批大学科技园区,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创新力、竞争力的增强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拓展了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

2017-12-16 09:32

张大良

高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高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高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2017-12-16 09:32

张大良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学科优势突出、高端人才集聚、各类信息汇聚、创新要素集中、科研成果丰硕、国际交流频繁,理应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2017-12-16 09:32

张大良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把握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教育根本任务,理解教育本质要求,突出教育中国特色,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2017-12-16 09:32

张大良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热烈祝贺,以“新时代·新使命”为主题的人民网第四届大学校长论坛在津城东丽湖畔成功举办。

2017-12-16 09:29

张大良

尊敬的王一彪副总编辑、董事长,尊敬的程丽华书记,尊敬的陈浙闽部长,各位大学的书记、校长,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

2017-12-16 09:29

主持人

谢谢陈部长的致辞。是的,教育强则国家强。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张大良致辞,有请。

2017-12-16 09:28

陈浙闽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来宾在津期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17-12-16 09:28

陈浙闽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这次论坛聚焦新时代、新使命主题,将从理论、实践、政策等层面就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一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为“双一流”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我们将全力做好论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同时更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向各位高校领导学习好的理念、好的想法、好的做法,积极吸收借鉴,推动天津教育事业在新的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2017-12-16 09:28

陈浙闽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更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加重视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牢牢把握争夺人心、争夺青年斗争的主动权,力争在灵魂锻造、思想引领、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17-12-16 09:28

陈浙闽

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天津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

2017-12-16 09:28

陈浙闽

在此我和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同志,共同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2017-12-16 09:27

陈浙闽

尊敬的王一彪副总编,尊敬的各位高校的书记、校长,同志们、朋友们,在全国上下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举办“新时代·新使命  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来自全国40多个高校的书记、校长云集天津、共商教育大计、共话教育发展,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2017-12-16 09:15

主持人

感谢王总精彩的致辞,正如他所说你的梦想有多神奇中国就有多美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在座的努力和建言献策,论坛的举办也是为此进行鼓与呼,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致辞。

2017-12-16 09:14

王一彪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7-12-16 09:14

王一彪

2017大学校长论坛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新时代  新使命”为主题,就“高校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等展开讨论。我们热切期待与会嘉宾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共享的理念,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建言献策,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12-16 09:13

王一彪

自2014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已有近百位大学书记、校长参加,聚焦大学发展、立德树人、招生制度改革、高校国际化等话题,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发表真知灼见,取得建设性成果。作为人民网与高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学校长论坛已成为国家级论坛知名品牌,其影响力逐年上升,在高校形成了越来越强的凝聚力。

2017-12-16 09:13

王一彪

各位校长、各位书记,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是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大型年度教育论坛。

2017-12-16 09:12

王一彪

我们媒体的舆论宣传应推动各高校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高校师生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塑造主流价值,发现和树立一大批具有崇高理想、弘扬新风正气、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典型,引导高校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培育良好文化环境,把握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鲜明个性和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多种传播窗口,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高校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校园文化风貌,让当代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洋溢时代气息。

2017-12-16 09:11

王一彪

四是要大力推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这是我国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017-12-16 09:11

王一彪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在建设“双一流”这个总部署下,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推动。我们的媒体要通过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推动各高校坚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积极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理顺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形成产教融合链条,以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017-12-16 09:10

王一彪

三是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逐步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作出贡献。

2017-12-16 09:09

王一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所以我们要通过媒体的宣传引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广大高校既认真汲取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又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大批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一大批世界顶尖人才,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2017-12-16 09:09

王一彪

二是要为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助力。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建设正面临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不少高校都在以推动“双一流”建设为目标,锐意改革创新,积极进行多样化、全方位、深层次的实践探索。“双一流”建设瞄准的是世界目标,但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必须在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化上下功夫,这个特色就是中国特色。

2017-12-16 09:08

王一彪

要广泛宣传先进的教学管理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深入挖掘、深情讲述高校师德楷模的感人故事,引导高校教师平衡教书育人与潜心科研的关系,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上。

2017-12-16 09:08

王一彪

一是要为高校立德树人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引导各高校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德才兼备这个根本,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017-12-16 09:07

王一彪

作为中央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长期以来密切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最新动态,积极报道高校建设发展成果,先后邀请200余位大学书记、校长做客访谈,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做出媒体的贡献。今年10月,人民网作为唯一授权媒体,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权威发布最新版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媒体如何进一步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提供舆论支持,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2017-12-16 09:06

王一彪

近年来,人民日报及所属人民网、两微一端等全方位媒体,聚焦高等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讲好中国高等教育故事,报道内容涵盖高教改革、高校招生、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人民日报刊发《北大:新时代昂首阔步再出发》《人民大学:红色基因铸就人文社科金牌》《浙大:求是为基  创新为翼》等报道,引发热烈反响。十九大开幕当天,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发表《给青年的一封信》,倡导青年气质、大学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一句“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刷爆朋友圈。

2017-12-16 09:06

王一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17-12-16 09:04

王一彪

大家都感觉到室外是寒风凛冽,室内是春风浩荡、喜气洋洋,所以我们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多姿多彩的海滨之城—天津,参加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我首先谨代表人民日报编委会、代表杨振武社长、李宝善总编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参与主办论坛的天津市各有关部门和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12-16 09:02

王一彪

尊敬的各位大学书记、校长,尊敬的程丽华书记、陈浙闽部长,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2017-12-16 09:00

主持人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致辞,有请。

2017-12-16 09:00

主持人

今年的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新时代,新使命”为主题,就“加快双一流步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流人才”、“加快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个话题展开专题讨论,勇担时代使命,共商教育大计。

2017-12-16 08:59

主持人

我们今天的论坛将通过人民网PC端、手机端进行同步的图文、视频直播。同时我们还特别设置了校长啦啦队,来自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啦啦队员们将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将我们今天现场论坛的盛况传达给场外的观众。并在现场随机采访在座的各位校长和嘉宾。

2017-12-16 08:58

主持人

欢迎您们。同时,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30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还有天津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

2017-12-16 08:58

主持人

欢迎大家。接下来,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主办方的其他领导,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进行统一的鼓掌。他们是:东丽区人大主任孙富霞、东丽区政协主席钟书明、东丽区委副书记白凤祥、东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润得、东丽区副区长张庆岩、东丽区副区长杨灏、人民网副总裁宋丽云。

2017-12-16 08:56

主持人

接下来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出席此次论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领导,为了节省时间请在最后一并鼓掌,他们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锋、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柳贡慧、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志刚、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宗保、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湘潭大学校长周益春、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文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杜长有、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金桩、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束洪春、武昌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涂方剑、四川传媒学院校长马洪奎、邯郸学院校长马计斌、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副院长张永锋、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李彦。

2017-12-16 08:52

主持人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活动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    中央候补委员、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程丽华;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社长胡果;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    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尚斌义;    天津市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王芸;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璟。

2017-12-16 08:51

主持人

经过了小学的积累期、中学的沉淀期,在人生的第19个年头孩子们进入了大学的冲刺期,在大学期间我们能否培养出适合新时代产业需求的社会人呢?今天在现场我们请到了来自40所高校的校长、书记,共聚天津东丽,共谋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7-12-16 08:50

主持人

今年是大学校长论坛举办的第四个年头了,也是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第二个年头,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天津市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

2017-12-16 08:49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新时代·新使命2017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我是人民网主持人许博,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