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08:27

人民网

3月8日上午9:00,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等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开放日活动,介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8-03-08 09:03

孙志刚

各位代表:现在召开贵州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并作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新闻通稿昨晚已经印发给全体代表,今天下午的小组会议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

2018-03-08 09:05

孙志刚

今天上午,来我团听取审议意见的有: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刘强同志,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同志。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2018-03-08 09:06

孙志刚

根据安排,本次全体会议向中外新闻媒体开放。在此,我代表贵州代表团,对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贵州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018-03-08 09:07

孙志刚

今天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此,我向团里的妇女代表,新闻记者和工作人员中的女同志致亲切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

2018-03-08 09:08

孙志刚

本次全体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有两项议程:一是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二是推选监票人;第二个阶段是记者提问时间。

2018-03-08 09:09

孙志刚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2018-03-08 09:29

孙志刚

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2017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了科学合理安排,体现了鲜明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改革导向,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我完全赞成。两个报告对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我省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在脱贫攻坚、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非常给力,有力促进了贵州同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十分关心支持贵州发展,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了我们许多实实在在的特别支持,我们对此深表感谢。

2018-03-08 09:30

孙志刚

通过3天来的学习讨论,我们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五年来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绩,根本原因是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五年来,贵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苦干实干、奋力赶超,推动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根本性、深层次变化。一是在苦干实干中加速提升了综合实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二位,去年第一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强力实施“双千工程”,规上工业企业数达5637个,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二是在苦干实干中有力扩大了脱贫战果。五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去年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和秋季攻势,今年发起“春风行动”,“四场硬仗”成效显著、节节胜利。三是在苦干实干中极大改善了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33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4公里。通航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四是在苦干实干中有效加快了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县城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7%以上,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我调到贵州三年来,没有遇到雾霾,贵州没有雾霾。五是在苦干实干中扎实推动了改革开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获批建设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三变”、能源体制、司法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122家500强企业入驻贵州。六是在苦干实干中大力发展了社会事业。基本普及15年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率先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等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率先完成“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七是在苦干实干中不断增强了民生福祉。城镇新增就业349.2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和11.4%,人民群众在社会保障等12个方面的获得感综合计算达到91.5%。八是在苦干实干中持续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发展,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持续向好。

2018-03-08 09:30

孙志刚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特别关心和亲切关怀,渗透着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的斗志。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对贵州支持力度空前加大,39个中央单位全力对口帮扶。如卫计委组织国内三甲医院对口帮扶贵州66个贫困县医院,教育部在职业教育、基本普及15年教育上对贵州注入大量心血,等等。东部对口帮扶城市持续加大对贵州扶贫项目、资金、干部人才的支持力度,带来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机遇。恒大集团、万达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履行社会责任,热情参与贵州脱贫攻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大力宣传推介贵州,始终积极为贵州发展鼓与呼。越是关键时刻,支持越显珍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增强了我们的“四个自信”。我们发自内心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衷心感谢支持贵州改革发展的中央国家各部委、各对口帮扶城市和社会各界朋友,感谢大家为贵州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感谢大家为贵州事业所倾注的心力、感谢大家为贵州人民所给予的帮助和无私奉献,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砥砺前行。

2018-03-08 09:31

孙志刚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以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以苦干实干实效为人民谋福祉。

2018-03-08 09:35

孙志刚

一是在全省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汇聚全省决战决胜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我们引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感恩意识、奋进意识,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立身之本和行动指南。全省共组建8000多个宣讲团(组),开展8万多场集中宣讲,共计700多万人次听取宣讲报告,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对全省2.4万多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2万多个,组织讲习活动14万多场,受众1000多万人次。这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极大地鼓舞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顽强斗志,极大地凝聚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磅礴力量。现在,全省4000万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2018-03-08 09:36

孙志刚

二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我们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巩固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确保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仗。扎实推进以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9年全面完成9.7万公里的建设任务,彻底改变农村的交通状况。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到2019年上半年完成200万人的搬迁任务,搬迁规模、速度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在全国也是最多的、最快的。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我们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培训农民,强化技术服务,用好脱贫攻坚产业基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全力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四重医疗保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到2019年完成51.38万户的任务。

2018-03-08 09:36

孙志刚

三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推进三大变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强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双十”工程,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2018-03-08 09:37

孙志刚

四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选优配强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精准调整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民生监督,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2018-03-08 09:37

孙志刚

2018年是贵州发展的一个考验期,抓得住就能更好发挥优势,打得赢就有一片崭新天地,干得好就能迈入更高境界,抓住了、打赢了、干好了,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就掌握了主动权、制胜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胜利在望、胜券在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这一年、努力干好每一天,确保在关键之年夺取决战决胜的决定性胜利,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打下决定性基础,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

2018-03-08 09:39

谌贻琴

下面我作个发言。这两天认真学习了计划报告、财政报告,两个报告全面贯彻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通篇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高举旗帜的政治报告、改革创新的发展报告、人民至上的幸福报告。我完全赞成两个报告。

2018-03-08 09:41

谌贻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更应该把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总书记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这就要求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第二,贵州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既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要缩小差距,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上下更大的功夫。第三,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一些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关键就在于以质取胜。今后,我省要继续大踏步前进,同样必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03-08 10:05

谌贻琴

实现高质量发展,我省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

2018-03-08 10:06

谌贻琴

一是做好加法,以实施“双千工程”为抓手增添发展动能。“双千工程”就是“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千企改造”方面,目前我省已对2230户企业进行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去年规上工业利润总额886亿元,同比增长20%。接下来,我们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工业企业为重点全面实施技术改造,着力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千企引进”方面,我们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引进了苹果、高通、华为、富士康、腾讯、吉利、阿里巴巴等120多家500强企业,为贵州发展增添了强大活力。今年是我省的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我们要着力在思想观念转变、招商方式创新、营商环境优化、能力作风提升上有重大突破,把我省建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投资高地,围绕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力争引进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1000户以上,产业投资项目到位资金6600亿元以上。在招商中,我们始终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凡是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一个都不要。

2018-03-08 10:09

谌贻琴

二是做好减法,以降成本为重点减轻企业负担。这些年来,我们把降电价作为降低工业成本的“牛鼻子”,打出了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的“组合拳”,为企业降低各类成本1300亿元。今年,我们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降低融资、物流、用电、制度性交易等成本,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再为企业降低各类成本400亿元。

2018-03-08 10:09

谌贻琴

三是做好乘法,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成为我省后发赶超、弯道取直的战略引擎。我们把大数据发展的重点放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围绕智能化升级,全力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每年打造10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00个融合示范项目,引导各领域各行业的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推动企业脱胎换骨、裂变发展。目前,已组织11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为我省“一企一策”制定了319个转型升级解决方案。

2018-03-08 10:09

谌贻琴

四是做好除法,通过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释放改革红利。克强总理的《报告》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国企国资瘦身健体、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正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针对有的企业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通过引进新量、激活存量、放大增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推动企业心无旁骛聚焦主业、突出主业、转让退出非主业,清理处置无效资产、闲置资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形成一批标杆型、引领性企业。目前,贵州金控集团、云上贵州集团、贵州航空投资控股集团等首批3家企业已正式挂牌成立,上半年还将陆续新组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打造支撑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航母和“四梁八柱”。

2018-03-08 10:17

谌贻琴

总之,我们要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足动能,“减”轻负担,“乘”上快车,“除”掉包袱,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争取取得好成绩。谢谢大家!

2018-03-08 10:19

李再勇

计划和财政预算报告,总结工作数据翔实,逻辑清楚,成绩显著,提出的计划和财政预算建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工作前瞻性。我完全赞同。

2018-03-08 10:19

李再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奋勇前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大踏步前进的辉煌业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8-03-08 10:20

李再勇

五年来,贵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煤电运行机制改革、农村“三变”改革、旅游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贵州跨越、决战脱贫攻坚打造了贵州样板、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贵州底色、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贵州速度、改革开放展示了贵州形象、增进民生福祉体现了贵州温度,绘就了一幅“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崭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2018-03-08 10:26

李再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03-08 10:42

李再勇

贵州这几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实施以每年改造1000户以上企业和引进1000户以上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千工程”,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通过“一改一引”,改出了新天地、引出了新活力。

2018-03-08 10:43

李再勇

第一,促进了转型发展。实施“双千工程”以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对2230家传统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投资2000亿元,一大批企业“蝶变突围”,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多元化产业方向发展,与2012年相比实现了“两降两升”。“两降”,即全省“煤电烟酒”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经济的比重从67.8%下降到56.3%;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7.2%;“两升”,即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4%上升到8.5%。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23%和12%以上。

2018-03-08 10:44

李再勇

第二,促进了升级发展。两年来,我们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着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针对性地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引进了吉利新能源汽车、中电科、奇虎360和高通、苹果、英特尔、戴尔、甲骨文、思爱普等1060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落户贵州,有力助推了贵州实体经济“强筋骨”“长肌肉”;培育了货车帮、华芯通、朗玛、易鲸捷、白山云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创新动力足的本地成长起来的大数据企业,全省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109.93万户(个)提高到249.56万户(个)。2017年,大数据企业达到了8900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与大数据相关的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分别增长86.3%、34.8%、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20%。

2018-03-08 10:44

李再勇

第三,促进了高效发展。“双千工程”的实施,推动形成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从效益来看,2012年以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14.05亿元增长到1613.64亿元,增长了59%。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627.02亿元提高到886.32亿元,增长90.1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从359.59亿元提高到517.56亿元,增长58.95%。从质量来看,我们实现了从人才外流、匮乏向人才聚集的转变,共引进硕士、副高以上高层次及紧缺急需人才超过200万人,据阿里巴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大学生流入地排名贵州居第7位;实现了从技术落后向技术先进转变,全省新建成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300多家,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47.4%,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撑。

2018-03-08 10:45

李再勇

第四,促进了绿色发展。在实施“双千工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完善绿色产业体系,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7%提高55.3%。2017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7%,9个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提高到97.1%,贵阳空气质量在全国排第九位。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全省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超过1100亿元、增长50%以上。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1亿吨。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与2012年相比,旅游总人数从2.14亿人次跃升到7.44亿人次、增长247.7%,全省电信业务总量从244.11亿元增长到825.29亿元、增长238.1%,旅游总收入从1860.16亿元增长到7116.81亿元、增长282.6%,“双千工程”已经成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已经成为贵州一张靓丽名片。

2018-03-08 10:45

李再勇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统筹推进三次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2018-03-08 10:55

李再勇

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关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要求,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股权纽带把资源、资金、农民“三分散”变为“三集中”,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发展能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2018-03-08 10:56

李再勇

二是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围绕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对全省三次产业中的一万家实体企业实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重构经济体系、发展动力。通过政府引导,促进数据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维、关联到融合、独享到共享,以大数据发展引领认知变革、行为变革。通过对数据内在关联性的分析、运用,促进治理机制从碎片化向融合化转变、治理方法从样本推断向数据决策转变、治理模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提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通过数据的融合、重构和应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加快共享社会进程,推动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促进民生改善、共享发展。

2018-03-08 10:56

李再勇

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大提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板块,深入实施“互联网+”“大数据+”“生态+”,促进服务业提速升级、高效绿色发展,努力把贵州打造成为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大健康服务产业基地和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

2018-03-08 10:57

陈少波

我接着发个言。我是贵州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这几天来,我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起来认真学习领会,感到两个报告都非常好,安排科学合理,精准务实可行,我完全赞成。对两个报告突出的感受有五点:一是体现了时代性与年度性相统一。两个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突出时代性、紧盯年度性,真正做到了纲举目张、环环相扣、落地落实。二是体现了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统一。计划与市场、财政与货币的政策取向把握得很精准、很到位。三是体现了导向性与平衡性相统一。既注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又注重计划总量平衡、财政收支平衡、城乡区域平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四是体现了预期性与约束性相统一。两个报告均设有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服从高质量发展,约束性指标支撑三大攻坚战,做到了刚性任务有刚性举措、刚性支出。五是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通篇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使命、倍加关注民生。

2018-03-08 10:58

陈少波

我感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干货多、机遇多、对像贵州这样的西部欠发达省份关心支持多。比如报告中提到:要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376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等等,这些都是重大机遇,让我们非常振奋。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中央对贵州的关心支持不仅体现在项目上、资金上,还体现在给平台、给空间、给政策、给机遇上。近两年,中央相继批准贵州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三大试验区正在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2018-03-08 10:59

陈少波

中央批准贵州在大数据、生态文明、内陆开放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开展试验,这既是关怀信任,更是重托。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明确要求,三大试验区既要努力为全国探路子、出经验,又要大力促进贵州高质量发展。

2018-03-08 11:00

陈少波

围绕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们强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扎实开展七大系统性试验,在全国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率先建设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率先举办数博会并升格为国家级国际博览会,率先建成首个省级政府数据聚集共享开放平台——“云上贵州”,率先成立首家大数据交易所,率先颁布首个大数据地方法规,率先打造“中国数谷”,率先开展大数据与社会信用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建成开通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13大通信枢纽。同时,我们以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双千工程”和“万企融合”为抓手,全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苹果、高通、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一批世界知名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货车帮、白云山等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迅速成长。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贵州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总书记讲,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总理讲,贵州发展大数据是培育智慧树、深挖钻石矿,把无生了有。总书记讲的道理是从战略全局出发讲的大道理、硬道理,众多世界知名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而且他们正在以各自的道理和在贵州的成功实践,不断印证总书记的大道理、硬道理。现在是:讲大数据必讲贵州,讲贵州必讲大数据。大数据已经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有人说,如今贵州的世界级名片越来越多,茅台、黄果树大瀑布是资深名片,大数据、中国天眼是新兴名片。

2018-03-08 11:00

陈少波

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们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扎实开展八项创新试验,全力打造“多彩贵州公园省”,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我们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设立生态法庭,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省级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率先启动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设立贵州生态日,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发出中国生态文明好声音,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同时,我们大力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和十大生态修复、十大生态扶贫工程,天上、山上、水里、地里四条生态底线越守越牢,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条件相差不大,谁都愿意到拥有绿水青山的地方去旅游、投资、就业和生活。正如贻琴省长所讲,贵州的好空气、好天气带来了好人气、好财气,正在源源不断地给老百姓带来好福气。

2018-03-08 11:01

陈少波

围绕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开放通道,上个世纪贵州花了30多年时间建成了“十字”型铁路网,进入新世纪仅用9年多时间就建成了新的“十字”型高铁网,贵阳正在加快建成全国十大高铁枢纽,“老十字”、“新十字”,见证着贵州经济的快速崛起,昭示着新时代已扑面而来。在开放平台方面,我们既有以贵安新区为龙头的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又有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等国家级国际性开放活动平台。非常巧合的是,在19个国家级新区名称中有“安”字的就只有雄安新区和贵安新区,南贵安、北雄安,我们要主动对标雄安、建好贵安。在开放主体培育方面,我们大力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负面清单管理、内陆开放式扶贫等创新试验,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活动。这几年落户贵州的国内外500强企业就达122家,每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都在七八千亿元。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这些企业进入贵州都是经过严格“体检”的,他们正在以其高质量高水准高效率搅活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同时,这几年选择到贵州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名列全国前茅,高端人才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贵漂”已经成为贵州发展火热实践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让无数朋友砰然心动、心向往之,最终扎根贵州。志刚书记讲,要通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和互联网“两网”把外面的客人引进来,把贵州的山货卖出去,如今正在加快变成现实,旅游业持续“井喷”,绿色优质农产品持续“泉涌”,全省进出货物比已从2012年的70:30变为2017年的53:47。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最大的吉他生产企业会出现在贵州一个贫困县正安,为什么欧美每年200多万套绿色环保马桶盖会来自贵州平坝,我想这就是开放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2018-03-08 11:02

陈少波

在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中,又对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西部开放开发作了新的重要部署,我们将坚定不移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把三大试验区建设任务完成好,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和重托。

2018-03-08 11:03

陈少波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位支教老师在贵州威宁县石门乡小学,教唱经典古诗歌曲的事迹,其中有一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迅速刷爆朋友圈,让无数人感动万分、感慨万千、正能量满满。这就是当下贵州老百姓干事创业精气神的真实写照,全省上下都是认准了道在干,铆足了劲在拼。我们坚信,有中央的持续给力、有各方的积极助力、有我们自身的奋发努力,贵州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持续向好、一路看好、更加美好。

2018-03-08 11:05

霍涛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霍涛,来自于贵安新区大数据创新企业贵州白山云科技公司。是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

2018-03-08 11:06

霍涛

这次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我认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完全赞同。

2018-03-08 11:06

霍涛

作为一名从业16年的互联网老兵,三年前来到贵州创业,成为万千“贵漂”和“贵创”的一个缩影。

2018-03-08 11:07

霍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贵州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贵州视察指导。总书记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

2018-03-08 11:07

霍涛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建成,华为、高通、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贵州落地发展,一大批高科技中小企业涌现出来,形成聚集效应。我们也在生机勃勃的大环境中成长壮大。

2018-03-08 11:08

霍涛

构建大数据产业良好的发展生态,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贵州建设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标评估体系, 培育建成10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了融合的新跨越。我们也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迎来了新机遇。

2018-03-08 11:08

霍涛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大数据服务大扶贫,民营企业理当有作为。下面我汇报两点认识和体会。

2018-03-08 11:09

霍涛

第一,用创新引擎拉动产业,在科技扶贫中发挥民营企业优势。

2018-03-08 11:10

霍涛

我们白山公司是围绕数据提供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大数据在传输、存储、消费、治理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服务于70%的中国网民和2亿多海外用户。

2018-03-08 11:11

霍涛

孙志刚书记高度重视大数据大扶贫工作,上任后不久来到我们公司视察,“希望公司加快软件开发应用,探索推出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让数据聚起来、活起来”。

2018-03-08 11:11

霍涛

在孙书记的激励和感召下,我们联合云上贵州,围绕大数据聚通用,共同构建了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平台提供从数据采集、加工、目录梳理,到数据管理、可视化、以及共享开放等全周期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10天打通了63个机构,形成2万个数据集,生成近1000个接口,解决了数据在各级政务部门调用复杂、难以互通使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数据开放与流动效率。

2018-03-08 11:11

霍涛

贵州建立了扶贫云,用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与省扶贫办合作,为扶贫云建档立卡、进行“清家底”的目录梳理工作,打通扶贫办与其他机构的数据连通,打造了融合扶贫新通路。并根据具体扶贫工作需求,汇聚不同的扶贫数据,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匹配政策与扶贫对象,让脱贫有数据可依,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2018-03-08 11:12

霍涛

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正从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据粗加工,到以软件平台为核心的数据深加工战略的转换期。我们在大扶贫中所做的尝试正是向数据深加工转换的必经之路。用看不见的软件服务,实现看得到的精准扶贫。

2018-03-08 11:12

霍涛

第二,用人才汇聚产业能量,在智力扶贫中发挥民营企业优势。

2018-03-08 11:13

霍涛

公司在创办之初,面临人才难招募、难留住的问题。随着贵州大数据产业环境和人才扶持体系的完善,我切身感受到贵州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创业寻梦,吸引本土人才的回流。我们公司一位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贵州籍苗族技术骨干,去年举家搬回贵州发展。另一位从硅谷顶尖科技公司归国的工程师,来到贵州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研发团队发展。年轻人的选择,代表了趋势,聚人气的地方,一定有发展。

2018-03-08 11:13

霍涛

我们从成立第一年开始,每年在贵州开展校园招聘,吸纳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加盟。与贵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机制,通过企业实习、讲师提供等多种方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基于过去三年对本地人才的培养,2017年公司把全球运维和监控中心迁到贵安,进一步促进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带动了高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到贵州发展。去年,吸引了98家企业集团1366人到我们公司观摩,其中摩拜单车等多家科技领军企业合作项目最终落户贵州发展,进一步形成了改善人才结构的产业能量。扶贫必扶智,发挥民营企业作为“智力收割机”的人才聚集作用,依靠技术的力量提升脱贫的质量和能力。

2018-03-08 11:14

霍涛

回顾这些年,我们深深感到,有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了各级政府的关爱支持,我们科技企业就有了持续做大做强的信心、动力和保障。用大数据服务大扶贫,民营企业理当有作为。今后五年是贵州发展关键的五年,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践行产业报国,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服务好贵州脱贫攻坚,为贵州贴上小康的靓丽名片作出更大贡献!

2018-03-08 11:15

周绍军

大家好!我叫周绍军,是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代表贵州老百姓传递心声,我感到非常激动、非常自豪。

2018-03-08 11:15

周绍军

首先,我对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表示完全赞成。针对两个报告中关于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部分我有很深的体会。

2018-03-08 11:16

周绍军

我们贵州铜仁大屯村,被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总书记却说,其实这是自然生态美。我们过去认为是穷山恶水,现在看来却是青山绿水,特别适宜种茶,并且特别好。这些年,我们按照总书记讲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发展茶叶,把大屯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大屯村从不能温饱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18-03-08 11:16

周绍军

2000年以前,我们大屯村和周边的其他村庄一样,乡亲们都很穷,村里没有经济作物,大家都是种玉米、红薯,喂点猪、养点鸡,“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挣点零花钱”。我在浙江打工时,看到那里的老百姓通过种茶过上了好日子,这对我冲击很大,当时我就在想,咱们大屯村海拔高、云雾深,又有很多古茶树,原来就有400多亩老茶园,为什么浙江的茶能成为产业,能使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我们却不能?结论是没有规模、没有技术、没有管理,就形不成产业,形不成产业就不可能靠种茶过上好日子。2001年我当选为村主任以后,就下定决心带领乡亲们依靠发展茶产业脱贫致富,开始他们不理解,甚至不相信依靠种茶能致富,甚至有老党员指着以前的老茶园对我说,“茶叶虽好,却不能变宝,茶叶能当饭吃吗?”我只好带着村干部在废弃的老茶园先干起来,我们要用事实证明,我们的“茶”能变成“宝”。我们5个村干部,起早摸黑,全身心投入茶园的种植和管理中,并在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管理茶园,把原本已经荒弃的茶树全部救活,茶园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茶叶通过国家认证,甚至还达到了欧盟标准,收益随之而来。这一下,村民们心动了,慢慢地开始参与进来,这家3亩、那家5亩……但还是不成规模。后来,我又动员村里的党员和村干部发动各自的亲戚种茶,茶园慢慢扩大。到2007年,各级政府结合退耕还林的政策,号召大家种茶,无偿提供茶苗和肥料,还支持了前三年的管护费。在政府的支持下,老百姓种茶尝到了甜头,纷纷参与进来。到2010年,我们大屯村已经有了1530亩茶园,成为石阡苔茶的示范园区核心区。2014年,为创品牌和进一步开拓市场,我以家产作抵押向信用社贷款260万元,村里的贫困户和其他茶农以茶园入股的方式,共同成立了大屯兆豊专业合作社,村民共同参与经营。到去年,全村已有茶园2230亩,基本实现人均一亩茶;年产茶青50吨,生产名优茶3吨、大宗茶20吨。经农业部检验认定,我们的石阡苔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河北等地销售,两次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名优茶推介会并获得金奖。现在,全村15个村民组890户3256人通过发展茶叶,人均收入超过了9000元,过上了以前想象不到的好日子。

2018-03-08 11:16

周绍军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说,要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的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还提到要“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经济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些话,句句都说在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我们省里志刚书记也非常关心农村发展,号召我们全省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省里还专门建立了扶贫产业基金支持我们发展。我们一定要感恩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有信心,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把村里所有能种茶的地方都种上茶,实现人均一亩茶,彻底改变乡亲们祖祖辈辈种玉米、种红苕的习惯,彻底改变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真正地把我们石阡苔茶做大做强。回去,我要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向乡亲们宣讲,把中央的关心关怀带给父老乡亲们。

2018-03-08 11:17

周绍军

最后,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到我们大屯村作客品茶,春茶采摘快要开始了,大家喝一喝我们石阡苔茶,肯定就能记住石阡苔茶“钾”天下!

2018-03-08 11:18

雷艳

大家好!我叫雷艳,是贵州省歌舞剧院一名普通演员,也是古村落保护和非遗传承的一个志愿者。能够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2018-03-08 11:18

雷艳

首先我对于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两个报告完全赞同。

2018-03-08 11:19

雷艳

我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代表,生在苗寨、长在苗寨,对贵州的民族文化、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讲,现在农村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正在凸显,要充分保护和挖掘。这些年,在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结合我自己的工作,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文化自信也更加自觉。当你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这片土地,你就会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产生深深的爱恋。

2018-03-08 11:19

雷艳

今年春晚分会场之一落户世界最大的侗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当晚,当地的老百姓在现场打出了“厉害了新时代,幸福了老百姓”的横幅,整个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和满满的获得感。在7分钟直播的时间里,贵州分会场的演出,创造了群众演员最多、非遗传承人参加最多、收视率最高的多个第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形象,土生土长的老百姓通过本色出演,让全国亿万观众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坚定的文化自信。多彩贵州的精彩亮相让全国亿万观众重新认识了民族文化的神奇、认识了这片旅游的圣地。这是一次惊艳的世界亮相,一次贵州文化的高度呈现,一次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一次贵州干部群众良好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

2018-03-08 11:20

雷艳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这就是奋发向上的贵州。近年来,党委和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高度重视文化保护,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把文化和生态、旅游、扶贫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井喷式”发展,助推贵州脱贫攻坚。

2018-03-08 11:20

雷艳

在文化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中,古村落文化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3月5号在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2018-03-08 11:20

雷艳

贵州,作为民族聚居大省,勤劳朴实的贵州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尤其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沉淀了大量的民族民居文化,民族村落和古村落就有5000多个。这些古村落里,有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说不完的故事。

2018-03-08 11:21

雷艳

这些古村落文化,正在生态和旅游时代产生巨大的价值,尤其是依托古村落传承下来的各种手工、歌舞、饮食、建筑各种文化,正在城乡交往和互动中加以创新、并进入城市,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

2018-03-08 11:22

雷艳

说到古村落,我将向大家继续介绍我在履职中的小故事,继去年众筹的岜梭芦笙场建成以后,今年,我们开始了古村落保护故事的升级版,通过古村落振兴计划,继续书写我作为一个人民代表的责任和使命。目前,我们已经在贵州的多个古村落做了多个文化公益项目,通过芦笙场建设、蝴蝶妈妈脱贫计划等平台,推动我的履职向纵深发展。

2018-03-08 11:22

雷艳

去年,我在上届人大代表最后一年履职中,通过三张芦笙场的照片给大家分享了非遗文化传承的苦和乐。今年,我给大家报一个喜,我们依托芦笙场的建设和非遗平台的搭建,目前对当地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动,我今天就是带着三千绣娘的喜悦和希望来到了北京参加两会。好在,今天不用再带照片了,而是实物,三组小实物,给大家讲三个小故事,也是我本届代表履职要继续做的事。

2018-03-08 11:22

雷艳

第一组实物,这是一个苗族刺绣的发箍,这枚小小的发箍背后,是我发起众筹修建芦笙场当地的阿妈和奶奶们一针一线的给我绣的。在当地,只有对自己的女儿才会亲手给她做刺绣。

2018-03-08 11:23

雷艳

第二组实物,是一组手工刺绣和银饰结合的文创产品,是我和当地的扶贫企业舞水云台一起努力,联动家乡苗族妇女一起,把传统和时尚结合生产的民族创意饰品,目前除了在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市场。我们正在依托这些平台,推动三千绣娘参与“蝴蝶妈妈”妇女脱贫计划。

2018-03-08 11:23

雷艳

第三组实物,是一张双面绣的绣片。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绣的是我们民族同胞的生活状态,这是七星结、这是斗牛,她们告诉我这就是她们心中的乡村振兴,这就是她们最美好的愿望。

2018-03-08 11:25

雷艳

在这里,我代表贵州的古村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媒体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邀请大家一起去贵州感受文化的多彩,感受古村落的美好。也邀请大家一起进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为文化的传承,为古村落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

2018-03-08 11:39

高卫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贵州交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全国交通建设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被交通运输部誉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典范,主要体现为“五个第一、一个率先”:

2018-03-08 11:39

高卫东

——“五个第一”:一是五年完成公路水路投资额,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6449亿元,是1978-2012年35年投资总额的2.8倍,年均增长21.9%,实现投资“连续四年超千亿”。二是县县通高速公路,西部第一。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五年累计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04公里,建成里程西部第一、全国第二。至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33公里,通车总里程列全国第9位,综合密度列第3位。三是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西部第一。2017年贵州在西部第一家实现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100%,同时也是五年内全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兜底性目标任务。四是高等级航道总里程,非水网省(市)第一。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4012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740公里,列全国14个非水网省(市)第1位。五是特大峡谷桥梁数量,世界第一。全省公路桥梁达2.1万座,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0多座在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

2018-03-08 11:40

高卫东

——“一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提出“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而当时贵州省村民组通硬化路率仅为68.9%,制约了脱贫攻坚任务推进。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决定把农村“组组通”公路作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四场硬仗的“当头炮”,在全国率先打响。结合我省移民搬迁规划,按照“不搬迁的村寨要通公路、不能通公路的村寨要搬迁”的原则,从2017年8月到2019年,计划投资388亿元对39110个30户以上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惠及1221万农村人口、208万贫困户。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亲自谋划设计,创新融资模式,破解筹资难题;全面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解决了实施难题。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同志亲自部署督战。截至2017年底,短短4个月时间,全省已建成通组公路2.8万公里,完成投资168亿元,实现1.3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村民组通畅率提升至76%以上,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大幅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8-03-08 11:40

高卫东

在通过“组组通”解决“不通到通”的问题时,其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则实现了“慢到快”的巨大飞跃,铁路发展进入高铁时代,通航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随着路网织密,发展红利渐显,全省公路货运周转量从2013年的573亿吨公里增加至2017年的1000亿吨公里,2017年同比增长15%,约占全国的1.5%,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为拉动贵州省GDP贡献了7.6个百分点。

2018-03-08 11:41

高卫东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基础在交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在交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再次强调要加强水利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发展的倾情关心,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发展上织密交通网,具体抓好“五个高”:

2018-03-08 11:42

高卫东

一是突出高标准规划,为发展补短板。构建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到2022年,基本建成以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机场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和普通铁路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和邮政网点为基础的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2018-03-08 11:42

高卫东

二是突出高品质建设,为发展提档次。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实施高速公路加密规划,2022年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施普通国省道提级改造,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按照省委省政府春风行动的要求,今年深度贫困地区率先实现“组组通”,2019年全面实现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目标。统筹推进高速铁路、民用机场、水运通道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03-08 11:43

高卫东

三是突出高效能管理,为发展加速度。着力提升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效率,深入推进多式联运,推进跨区域、多方式的联程运输服务,实现全程一站式、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

2018-03-08 12:34

高卫东

四是突出高技术创新,为发展增动能。在“贵州PPP模式”成为全国PPP新样板、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写入国家规范性文件、ETC在西部首家实现全国联网、农村智慧出行全国率先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大数据与交通建设融合发展,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建设,提升贵州交通科技水平。

2018-03-08 12:38

高卫东

五是突出高水平服务,为发展优环境。全面创建“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多彩贵州·平安高速”,提高交通综合服务和保障水平,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2018-03-08 12:38

高卫东

总之,贵州交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抓好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的落实,着力推进“小省办大交通”到“小省办强交通”的转变,以大交通促大扶贫,以大交通促大发展,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8-03-08 15:58

孙志刚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欢迎记者朋友们就你们所关心和想了解的问题,向代表们提问。记者朋友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8-03-08 15:58

中央电视台记者

孙书记,您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了解到,贵州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请问孙书记,贵州为什么要来这样一场革命?对此有什么打算、如何推进?谢谢。

2018-03-08 15:59

孙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对贵州发展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正在打一场以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每一场硬仗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最难的是产业扶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没有超常规举措很难实现。我们之所以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紧迫性。贵州还有280万贫困农民需要脱贫,有2000万农民需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现在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间紧迫。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二是艰巨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市场培育、基层组织、工作作风等都是一种挑战,适应农业主要矛盾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体现山地特色,突出现代高效,必须采取革命性的办法。三是系统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是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发展过程,也是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的过程,按老办法解决不了这一系列问题。基于这种紧迫性、艰巨性和系统性,靠传统的、常规的办法来抓农业结构调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带有革命性的举措来促使全面变革。因此,我们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深刻的产业革命,主要包括三方面:

2018-03-08 15:59

孙志刚

一是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改变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二是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贵州的农民大部分祖祖辈辈种玉米、种土豆、种水稻,尤其是旱地种玉米多,玉米的比较效益很低。那不种玉米种什么?要选择主导产业,比如要种蔬菜,怎么种蔬菜?种什么品种?这是一个新的产业的选择。我们要求不种玉米、减种玉米,要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这些从一开始就要进行全产业链的研究。选准主导产业后要培训农民,教农民怎么种,加强技术服务,整个生产过程、育种、田间管理都要搞好服务。要用好扶贫产业基金。要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我们提出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民只管种,市场开拓由龙头公司来干。创新产销对接机制,要和市场紧密结合。创新利益连接机制,我们的目的既要使产业发展起来,又必须明确农民在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利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三是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这么多事情都要靠人去做,靠干部去带头做,我们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责任,不种玉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卖给谁?利益怎么分配?这个全过程谁是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是责任人。要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一起来干。要大力推广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见效,这样才能够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2018-03-08 16:00

孙志刚

总之,这些方面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场革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要通过这一场产业革命,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培育造就一支庞大的创新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让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2018-03-08 16:01

新华社记者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请问谌省长,近年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亮点?

2018-03-08 16:01

谌贻琴

感谢您对贵州生态文明的关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与贵州生态文明有关的3个情况:第一,大家都从媒体上得知,马化腾宣布在贵州打造最安全的数据中心,把最好最重要的数据放在贵州。实际上,此前苹果、华为、高通、富士康、阿里巴巴等知名大数据企业相继落户贵州。第二,今年春节期间,贵阳机场每天旅客连续突破6万人次、创了历史新高,高铁日均运送旅客1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78%。第三,2017年国家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中,贵州的公众满意度排名全国第2位。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看好贵州?为什么这么多游客向往贵州?为什么贵州老百姓有这么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认为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一条,就是贵州到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好空气、好天气带来了旺旺的财气、人气、福气。

2018-03-08 16:02

谌贻琴

今天,生态优势之所以成为贵州最为独特的优势,成为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成为我们永续发展的巨大财富,是因为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初步走出了一条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绿色发展新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四个两”。

2018-03-08 16:02

谌贻琴

一是着力守好“两条底线”。就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重要指示、殷切嘱托。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着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全省经济增速持续5年保持全国前两位,去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7%。总的来看,我省两条底线守得越来越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持续提升的双赢。
二是着力践行“两山”理念。就是致力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我们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径,依托贵州凉爽的天气、清爽的空气、山清水秀的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7%。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选择到贵州吸氧洗肺、避暑度假、温泉养生、康体疗养,近年来入黔游客、旅游总收入都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持续“井喷”的良好态势。
三是着力抓好“两源”治理。就是狠抓污染源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治理。我们坚持铁腕治污,坚决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采取有力措施淘汰黄标车老旧车,治理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特别是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开展乌江干流治理,乌江总体水质保持三类。多彩的贵州,现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净。四是着力推进“两区”建设。即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近年来,我们坚持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在生态文明地方立法、生态司法机构组建、生态环境问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率先开展制度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们正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两个方案的落地落实,努力在生态扶贫、生态大数据、绿色金融等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贵州贡献。

2018-03-08 16:02

谌贻琴

归结起来,通过守好“两条底线”、践行“两山”理念、抓好“两源”治理、推进“两区”建设,贵州绿色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生态文明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正日益成为投资者创业发展的乐园、外地游客憧憬向往的公园、本地居民幸福生活的家园。我诚挚邀请大家到多彩贵州,畅享“天然大公园”“天然大空调”“天然大氧吧”的美丽、凉爽和惬意。谢谢大家!

2018-03-08 16: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州也正在开展振兴乡村经济的产业革命,请问左文学代表,作为塘约经验的发源地,塘约在乡村振兴中是怎么做的? 围绕新的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塘约有哪些打算和准备?

2018-03-08 16:04

左文学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塘约的关心关注:关于您提问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我们塘约经验,一路走来,经历了党建引领、改革推动、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历历场景。我们原本是二类贫困村,3000多人的村,贫困人口达645人,加上多半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是老幼妇孺,村穷、民弱、人散、地荒,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2018-03-08 16:04

左文学

2014年6月-7月我们经历了两次百年不遇的洪灾,把原本很穷的村民逼到没有退路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痛定思痛,背水一战,穷则思变,提出了深化改革,把资源统起来,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并立下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誓言,进行了机构改革、制度改革、村风民风的改革、产业优化的改革。两年时间,我们整个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人均收入从14年的3000多元到15年的8000多元,16年的10030元,17年的11200元,村集体收入从14年的一张白增加到15年的80多万元,16年的202万元,17年的312万元。在这轮改革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不改革,无发展,产业不强,村民难富。

2018-03-08 16:04

左文学

2018年2月,为了响应我们省委孙志刚书记“在全省来一次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号召,我们调整了2190亩四季可种的精品蔬菜,把常规蔬菜品种进行了调整,目前有芹菜、韭黄、香葱、红蒜、羊肚菌、秋葵等。新增了观光采摘水果品种4个,660亩(有波姬红无花果、无核甜柿、映霜红桃、黑珍珠樱桃),今年预计通过调整后将实现产值6190万元。塘约村未来的发展和准备,我们早已定下了分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18年在第一产业稳定的基础上拓展第二产业,比如今年上的羊肚菌深加工生产线、蔬菜深加工生产线、来料加工等。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底,利用好我们村的森林资源、泉眼、河流及乡村文化、自然村寨的个性文化、温泉开发等资源整活发展第三产业;到2020年在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智慧塘约”的发展目标。

2018-03-08 16:05

中国网记者

贵州连续两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旅游资源8 万多处,其中新发现5万多处。请问魏树旺代表,遵义如何把新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利用,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

2018-03-08 16:05

魏树旺

记者朋友好!非常感谢您对贵州、对遵义的关心和关注,我是遵义市市长魏树旺,下面,我结合遵义旅游工作实际情况简要回答您提的问题。

2018-03-08 16:06

魏树旺

大家知道,贵州山灵水秀,民风淳朴,文化璀璨,被习总书记誉为公园省,也是美国《纽约时报》推荐的世界上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古朴多姿的民族特色、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17.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大普查摸清了旅游资源的家底,推动旅游业实现持续“井喷式”增长。在旅游资源的普查中,全省登记的旅游资源有8万个,遵义市有11500个,其中新发现6600个。2016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5.3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1.2%,实现旅游总收入502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1%;2017年旅游总人数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0%;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增长41.6%。预计2018年贵州旅游业仍将继续保持井喷式增长。

2018-03-08 16:06

魏树旺

具体到遵义,遵义是一座神圣、神奇、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贵州旅游文化的集大成者。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首站到遵义,作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遵义市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将“红色文化”作为遵义旅游发展的“魂”,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载体,通过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业实现跨域式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43.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44.21%,带动了全市504个贫困村经济发展,促进了11.2万贫困人口脱贫。例如,贵州省第一个脱贫县赤水市通过重点景区带动旅游,2017年促进了近1万人脱贫,占总贫困人口的40%左右,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又如总书记亲切关怀的省级贫困村--花茂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65户310人脱贫,现在人均收入达14000多元。

2018-03-08 16:06

魏树旺

我们按照志刚书记、贻琴省长提出的“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六全发展理念,坚持红色文化与自然、历史、民族等文化并重,全域共建共融。围绕红色文化,实景展示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现“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让游客听得见历史声音、记得住历史沧桑、摸得着岁月留痕。围绕生态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开发运动、休闲、避暑、健康、养生等旅游新业态,让游客走卧坐想、神清气爽,返璞归真、自由自在。围绕山水文化,推动旅游与山地农耕、山地工业、山地城镇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显山露水的景区景点,让游客围着山转、跟着水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围绕茶酒文化,加大茶庄建设力度,拓展茶道、茶艺、茶学、茶故事,茶园变成公园、茶区变成景区;加快酒庄建设,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展现酒的制法、品法和历史,努力打造世界酒文化归宿地。围绕民族文化,建设地域特色文化体验园,展示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建筑、民族饮食等特色品牌,让游客充分感受遵义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8-03-08 16:06

魏树旺

青山绿水舞长风,遵义无处不美景。当前,遵义和全省其他市州一样,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开通了新舟和茅台两座机场,渝黔高铁已建成通车,“快进慢游”的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到遵义畅游灵秀山水,登娄山关,游赤水河,品遵义红,喝贵州酒,来一个说走就走的养心养肺养眼养胃的多彩之旅。总之,一句话,走遍四大洋七大洲,最美还是我多彩贵州。我们诚邀天下客,满意在遵义。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

2018-03-08 16:08

凤凰卫视记者

贵州在大数据蓝海战略中种下的“智慧树”,催生了多家互联网公司,请问霍涛代表,您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老兵,选择在贵州创业发展的理由是什么?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您认为贵州应该如何推动大数据立法工作,以此带动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内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2018-03-08 16:08

霍涛

谢谢您的提问。我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的确,我们是一群互联网老司机,创始团队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拥有丰富经验,原本分布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互联网人才高地,有些合伙人还是从海外归来。回想我们2015年选择在贵州创业,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首先,从政策上看,国家大力支持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正所谓:大旗树在哪,人才就去哪。我们觉得理应跟着政策这个大旗走。其次,借助数据分析和调研,比如,我们注意到贵阳机场2014年的客流吞吐量增速,能在全国排前三。这说明,贵州经济活力很不错。比如,我们跟贵州政府人员打交道,他们的开放思维和办事效率都给我们很大信心。最后,机会大于困难。贵州既然发展大数据,就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困难显而易见,但相对于互联网发达地区,我们获得机会和支持力度会更多。

2018-03-08 16:08

霍涛

事实证明,我们抓住了机遇。在贵州大数据政策的指引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通道。白山连续两年收入实现3倍以上增长,吸引省外风险投资超过4亿元。积累了微软,小米、海康威视,中船重工这样的行业龙头客户300余家。三年累计上缴贵州的企业和个人税收超过6500万元。我们的发展速度也反映了贵州速度,据我所知,贵州省大数据相关企业已经超过一万两千家,贵州这五年的发展,的确在大数据的蓝海种下了智慧树,我们作为其中的一片绿叶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希望媒体继续关注贵州的大数据发展。

2018-03-08 16:08

霍涛

对于您提到的推动大数据立法问题,我想从必要性,成效性,借鉴性三个方面来阐述:

2018-03-08 16:09

霍涛

首先,大数据立法十分必要。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近几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人信息泄漏、数据权属划分不清晰、大数据安全顶层设计缺失、数据交易安全第三方监督缺位等,大数据产业需要国家层面立法规范。我们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已经就大数据产业进行立法,规范产业发展。例如:2016年欧洲议会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法案》;2016年美国通过《开放政府数据法案》;2015年英国修订《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条例2015》。

2018-03-08 16:09

霍涛

其次,地方条例实施两年,卓有成效。2016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这是国内首个大数据地方性条例。《条例》实施近两年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除了我刚才发言中提到的,还高兴地看到,这几年来贵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业务收入和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分别增长57.7%、35.9%和38.2%。

2018-03-08 16:09

霍涛

第三,地方经验值得借鉴。很多全国性的法规在制定之前,都会有地方性法规试行并积累实践经验。因此,国家层面推动大数据立法,也可参考贵州和其他地区的大数据地方条例的制定和实践经验。总之,有完善法律的规范,大数据产业才会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而健康发展、不断创新的大数据产业,也会带动我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2018-03-08 16:10

香港文汇大公传媒记者

农村电商已经成为黔货出山的有力支撑,请问华茜代表,您作为返乡创业的代表,在从事农村电商工作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故事?

2018-03-08 16:10

华茜

首先我非常感谢您对于农村电商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贵州“黔货出山”的关心。我是一个扎根农村、回乡创业的电商青年,这些年真的是颇有感受。您刚刚谈的问题是关于农村电商和黔货出山的问题我是这么看待的。

2018-03-08 16:10

华茜

很多人都知道,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曾经是限制贵州发展的最大瓶颈。但是在2015年,贵州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更令我们惊喜的是,贵州高铁从无到有,有沪昆高铁、贵广高铁,今年还通了渝贵铁路,有人说我们贵州形成高铁“大十字”。2017年8月起,我们贵州还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贵州的农村电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18-03-08 16:11

华茜

我从事电子商务有10年时间,农村电商有三年时间,我的家乡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城市转型,为了要大力发展旅游,我所在的万山镇由以前的特区变成了一个镇,行政中心也转移,突然一下镇里的人少了很多,没有了人,商户很多都也跟着搬走,那会我除了在电商网上销售产品也发现了本地的居民变得很不方便,我变开始开了农村淘宝服务站帮大家做点代购和服务,因为我真诚对待客户,收货了很多金钱以外的感情,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策略,生意还是很不错的。我也一心想把我们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我遇到了一个卖米酒的年轻小伙子,以前他是网吧老板,后来生意不好做了,他就想生产我们侗家米酒。按照过去开个小店售卖的方法,一天只能卖出100多斤。我告诉他,我们试着从网上销售。现在,这个老板一个月要生产销售五六万斤米酒,而且还供不应求。

2018-03-08 16:11

华茜

短短两年时间,我问他一年能挣多少钱?他还不好意思告诉我,但是我知道他去年全款买了一套商铺,全款买了一套房子,还全款买了一辆车子。我觉得他就是通过电商带动致富的一个例子。
现阶段我们的农产品还不够规模化,常常会遇到在销售过程中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仅是我,越来越多的贵州人意识到,我们的农业生产不能死守“为吃而生产”的温饱任务,而要实现“为卖而生产”。简单的来说,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几年,贵州特别关注大数据和农村电商的发展。这就离不开我们拥有绿色、健康、原生态的产品,以及新、奇、特的资源。今年,我们贵州特别提到,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我看来,过去传统的农村农作物的种植难以让我们乡亲们富起来,通过产业革命,调整产业结构,不但能丰富我们的产业,也能让我们上游供应链拥有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今年省委省政府发布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真的是给我们吹来了春风。

2018-03-08 16:11

华茜

最后一点,我真心希望大家对农村青年给予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多一点时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扎根农村,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推进农村产销一体化,农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的发展,让更多黔货出山。乡村的振兴在于人的振兴,我们相信更多人回到家乡,让我们的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谢谢。

2018-03-08 16:12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作为中国的内陆省份,贵州通航机场实现了市州全覆盖,请问王勇代表,近年来贵州民航发展态势如何?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有哪些促进作用?

2018-03-08 16:12

王勇

感谢中国日报记者的提问,谢谢您对贵州民航事业的关心,让我有机会介绍贵州的巨大变化、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十八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英明领导下,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业的发展,把民航业作为贵州对外开放的主要抓手,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民航事业大踏步前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贵州民航发展的态势:

2018-03-08 16:13

王勇

第一,机场的建设。目前,贵州省已建成通航11个运输机场,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9个地市(州)全覆盖,遵义市、黔东南州分别有2个机场。按机场数量与国土面积占比计算,贵州省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约0.62个机场,高于全国,也高于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是西南地区机场分布密度最高的省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按照国家批准的“十三五”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全省还将建成威宁、德江、罗甸、盘县和天柱5个支线机场,研究论证都匀民用运输机场,形成“一枢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按照贵州省政府批准的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30年,实现17个运输机场(一枢纽十六支)兼顾通用航空功能、17个A1级通用机场、54个A2级通用机场,形成全省88个县“县县通”的通用机场布局。贵州民航将呈现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并肩发展”的良好格局。以后大家到贵州来旅游,可以搭乘航班来,也可以坐公务机来,还可以自己飞直升飞机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018-03-08 16:13

王勇

第二,民航运输的发展。一是航班航线开发大步拓展。航线网络结构不断完善、航点通达性不断扩大。贵阳机场航线由2013年116条增至2017年195条,增长68.1%;其中,国内航线由108条增至173条,增长60.2%;国际地区航线由8条增至22条,增长175%。目前,传统航线布局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进一步加密,实现在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重要航线全覆盖,2017年开通了米兰航线,实现洲际航线“零突破”。二是运行品质大幅提升。贵阳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评估排名持续提升,于2017年9月在西南地区首家实现HUD特殊二类程序运行,云高由最低60米优化到30米,跑道能见视程由550米优化到350米,起飞标准由400米视程优化到200米,贵阳机场航班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影响航班放行不正常原因中机场因素2013年占到2%,到2017年下降到0.7%。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贵阳机场放行正常率达到90.7%,大家都感受到,在贵阳乘飞机越来越正点了。三是运输生产指标大幅增长。2013年到2017年,全省旅客吞吐量由1125.5万人次增长到2457.7万人次,增长了118.4%,年平均增长22.3%。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013年完成1047.3万人次,2017年完成181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1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排位前进一位,超过了大连机场。支线机场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7年,全省支线机场中突破100万人次的就有遵义新舟机场(156万人次)、铜仁凤凰机场(135万人次)、毕节飞雄机场(111万人次)3个,遵义茅台机场2017年仅仅通航2个月,旅客吞吐量就突破10万人次。

2018-03-08 16:14

王勇

2018年以来,贵州民航运输机场生产呈现持续快速迅猛增长态势,实现 “开门红”,特别是贵阳机场从2月19日至27日,单日旅客吞吐量连续9天突破历史记录,日均超过6.27万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达6.44万人次,较去年单日旅客吞吐量最高值多近6000人次。货邮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6个百分点。众所周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与货邮吞吐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经济活跃程度高度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了开年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形势很好,按照我们志刚书记的话来说:“形势很好,势不可挡,挡都挡不住!”

2018-03-08 16:14

王勇

第四,民航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是贵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要开放、上民航”。三公里的跑道连接的是全世界。二是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是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需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需要快速、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三是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是促进贵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四是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是助力贵州产业大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将成为贵州经济腾飞的又一增长级。五是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是贵州大旅游“井喷式”发展的需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欢迎您来贵州,我在贵州机场等着您!谢谢!

2018-03-08 16:19

人民日报记者

孙书记,您好!刚才,您在谈到产业革命时,说要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请孙书记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五步工作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谢谢。

2018-03-08 16:19

孙志刚

这位记者很敏锐啊,捕捉到了贵州抓落实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科学的方法对于抓落实尤为重要,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河需要“桥”和“船”,科学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桥”和“船”。我们在抓落实工作中,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总结提炼了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这是贵州的又一个“创造”。

2018-03-08 16:19

孙志刚

政策设计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形成贵州具体的行动方案。

2018-03-08 16:19

孙志刚

工作部署要做到周密细致、可操作性强,不能大而化之。要聚焦工作重点进行清单式、项目化、标准化管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搞清楚,问题出现后都有应对的措施,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紧盯不放,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件任务一件任务落实,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推进。

2018-03-08 16:19

孙志刚

干部培训是最关键的一环。很多工作部署了,但是检查下来没落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对工作不熟悉,不清楚怎么去干,所以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每出台一项政策、出台一份文件,都必须对干部进行及时、全面、到位的培训,不能留有盲区。去年,省市县三级举办各类培训班1.1万期,培训党员干部80余万人次,效果不错。比如,在脱贫攻坚产业基金的使用方面,去年我们就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区培训的专业培训方式,对扶贫产业子基金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进行系统培训,开展培训56次,培训人数达6000人(次),对推动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的使用起到重要作用。

2018-03-08 16:19

孙志刚

督促检查要盯住关键少数,夯实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查铺查哨,层层压实责任,看关键少数的责任落实了没有,是不是按照要求去抓工作,是不是履行了一把手应该履行的责任。

2018-03-08 16:20

孙志刚

追责问责要敢于较真碰硬。政策设计好了,工作部署周密了,而且也培训好了,也督促检查了,最后没有办好,那就要追着问责。要敢于较真碰硬,咬住责任、抓住问责,严肃责任追究,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以问责倒逼各级干部履责到位、倒逼工作落实。

2018-03-08 16:20

孙志刚

“五步工作法”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贵州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抓工作有效的科学方法。现在全省大力倡导“五步工作法”,使我们抓落实、苦干实干更有章法可循,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18-03-08 16:20

孙志刚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此结束。会前,有关媒体申请关注的相关问题,代表们在发言和问答中已经做了回应;对大家关注的其他问题,会议期间,欢迎各位记者到贵州团来采访代表。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诚挚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多彩贵州实地采访,多走走、多看看,我相信贵州对大家是具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党的十九大以后贵州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报道贵州。

2018-03-08 16:21

人民网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