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2018高校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我们的节目为您邀请到的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两位嘉宾,就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考试工作跟我们一起进行讨论。我们欢迎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主任王丹教授。
各位网友大家好。
北京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于乃功教授。
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们知道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了,先请王丹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工业大学。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工业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我们今年的招生政策。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也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一所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学校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9月,学校成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所以,学校在58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两个机遇,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个机遇就是借助1996年进入211工程建设大学的行列,学校的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得到长足的进展。第二个机会,就是借助于2008年学校在校内建设奥运羽毛球场馆和艺术体操主赛场的机会,学校的校园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两个机遇的过程中,学校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是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一个是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底,学校教职员工近三千余名,其中专任教师是1727名,在这些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全职双聘院士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其中还有国家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10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获得者14名,以及万人计划入选者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13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学科的建设实力来讲,在QS亚洲大学的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从2013年的136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100位和2017年第107位,稳居国内高校前30名。从整个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来看,北京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土木与结构工程等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科排名前400。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在强大的学科基础支撑下,学校建设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们还有12个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和行业评估。2017年,我们又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机械工程2个专业获得了北京市属高校的一流专业的建设。这是我们在专业建设的情况。从学科来讲,学校是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另外,我们有20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0多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有一些博士后的流动站,学生在我们这里完成本科生的学习之后,还是可以直接读我们的硕士和博士。学校现在有本科生在校生13000余名,还有7500余名左右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另外还有1000余名留学生,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面能接触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毕业生来讲,学校建校58年来已经为北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发挥着骨干的作用。北京工业大学也成为了北京市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地,是北京市属高校展示学科和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这么多的信息都印在王老师的脑海中,可以说如数家珍,非常全面了。这时候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其实最关心的就是高校的最新的招生政策,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要面临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抉择了。王主任,2018年招考方面的政策有没有调整和变化呢?
各位考生,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基本招生原则还是保持一个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总基调。也就是说,我们在招生政策方面不做大的调整,这样方便考生根据前几年大平行志愿报考的情况,给予更多的参考。从整个招生代码来讲,学校今年还继续使用两个代码来进行招生,一个是北京工业大学招生代码是1049,另外一个是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招生代码是7110,这两个招生代码都是在本科一批次进行招生,学生可以选择10个专业志愿来报考北京工业大学。在招生专业方面,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将继续推进大类招生,按类培养,不断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我们今年总共有10个大类来进行大类招生。比2017年增加了一个材料类(实验班)。这10个大类包括土木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社会学类、设计学类、美术学类,还有一个交通运输类(实验班),以及材料类实验班。除了这10个大类招生的专业之外,我们还有35个专业按照专业单独进行招生,比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等,这35个专业里面有的是按实验班进行招生的。同学们如果想报考北京工业大学的实验班就要单独按照专业条目进行报考。除了我刚才说的10+35个专业类和专业之外,我们还有四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就是我刚才说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这个学院里面进行培养。这四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包括金融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这四个专业在我们刚才所说的35个专业里面进行招生,同时还会在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进行单独招生,进行国际化培养。
刚刚王主任把大类招生还有每个专业的情况给我们介绍得非常详细了。接下来也要问于教授一个问题,您从日常的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因为我知道北京工业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十几年,甚至快二十年的时间了,您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实施这样的大类招生有什么样的优势吗?或者您平时带学生的时候,在实施大类招生之前和大类招生之后,您可以在学生身上看到什么样的变化呢?
现在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生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这个方面讲,大类招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当一个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以后,有时候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不是特别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实现大类招生,他来了以后,在一年级,可以在学校、学院,甚至专业开展的各种培训和新生研讨课的教育之下很好地理解这些专业的情况。在大一结束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很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这样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另外,在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有了对其他专业的了解,对他将来的就业,也是有促进作用。我觉得大类招生是非常好的一个招生方式。
在这样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之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考生在选择时候的一种盲目性。我们说大类招生还是要确定一个类。接下来要问王老师一个问题,可能现在很多学生爱好、学习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我就喜欢工科,我选择了工科,但是同时我又对其他的学科,比如艺术学等等方面又很感兴趣。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进入学校之后,我可以采用怎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呢?
北京工业大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北京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里面,特别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说在主修第一个专业的同时,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学习第二专业或者是辅修其他的专业。学校提出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要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学生如果想学除了主修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学习,他申请的条件就是学生首先要完成主修专业的学习任务,也就是主修专业所有的课程都要达到合格。申请选择修读第二学位后,如果他把第二学位的学习都完成了之后,就可以拿到第二个学位的证书,比如说,一开始学机械工程这样一个工科的学位,最后完成了金融学的学习,他就可以拿到金融学这第二个学位。拿到第二个学位的要求,是要求完成40-45个学分,就是他要完成金融学的培养计划里面40-45个学分的学习任务,然后完成相关的毕业设计,他就可以拿到第二个学位,就是我们说的双学位。
这个拿到的学位证也是跟他本科的工学专业是同等含金量的。
含金量是一样的,可以在找工作的时候起作用。另外,如果学生感觉学习压力比较大,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辅修,这个辅修的要求只需要要求他完成其他专业的18-22个学分,所以相应的来讲,他的学习压力要低一点,但是可以得到一个辅修证。学校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培养更多的交叉复合人才。
另外,我们还要在关于本科教育教学中具体谈一谈一些专业,这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王老师,在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教学中,还有这些专业的设置中有哪些是非常特色的或者亮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学校虽然是以工为主,但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我们整个特色专业,可以分成几大类,第一类是我们的信息类,大家知道现在随着信息类的普及和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关的信息类的人才需求也是非常旺盛的,同时,学生报考的热度也一直在保持不减,在我们学校,招分比较高的,像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都属于信息类的专业,信息类是我们学校的优势特色的专业类之一。另外,建筑和土木类,例如建筑学、城乡规划也是我们学校学生的选择比较多的专业。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经管人文社科类的,像金融学、会计、工商管理、对外经济贸易,这些都是我们学生报考比较集中的专业之一。除了这些,还有环境科学和工程、生物医学、数学和应用物理等专业,我们现在的专业达到64个。招生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40多个专业,实际上通过分流之后,学生在出口的时候可以60多个专业毕业。在这里,我们有21个实验班,分布在8个专业里,大约占600个左右的招生计划数。老牌的实验班,像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这些都是我们考分比较高的学生,还有,建筑学、金融学,这都是考分比较高的专业。
另外我们了解到北京工业大学今年新增了一个专业叫机器人工程专业。光听这个名,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对于我这样一个文科生来讲,听到很多的工学类的专业,比如机械工程自动化,好象这个名有点枯燥,但是机器人工程跟我们这个时代,人工智能这个大背景下相契合。于老师是这个专业的负责人,设置这个专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设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机器人的发展。我们国家也是一样的,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国家出台了各种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里面,都把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来发展。可以说,在我国已经呈现了井喷式的机器人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对机器人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像美国、日本、韩国,甚至我们国家的台湾、香港地区,都在机器人教育方面开展了非常好的工作。我们国家也看到了这一方面,就是我们机器人教育不足的情况。从2015年开始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2015年只批准了一个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26个学校有机器人工程专业。北京市原来也只有个别学校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和北京市科技发展的情况相对应,急需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北京工业大学于2017年申请了机器人工程专业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复,从2018年开始招生。
这个专业有什么特色?就业前景怎么样?
机器人专业在教育部的招生目录上是自动化大类下面的一个专业,从大的方面看,它和自动化专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自动化相关的问题。但是,机器人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又不一样。它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要学习自动化专业的一些核心的课程,像数学、物理、电路、数电、模电、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检测技术等等。它作为自动化类下面的一个特殊的专业,还要学习一些专门的和机器人有关的课程,像机器人设计、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环境感知、机器人导航、机器人运动控制、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课程。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际上是一个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工科的专业。从就业方面来讲,机器人工程集材料、制造、机械、运动、传感、通信、计算、控制、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等为一体,已经成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科技前沿。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30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以及支撑下一个万亿元级的智能服务与智慧生活产业的需求,构成了中国机器人工程发展的历史新机遇,为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充裕的就业空间。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专业其实培养的是非常复合型的人才,有很多专业进行结合了。另外,再请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专业今年新开设的,有什么样的招生计划呢?
机器人专业,因为考虑到社会的需求比较旺盛,考生报考的意愿也比较强烈,所以我们预计拿出两个班的招生计划,预计40个人左右来作为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数。
40人,人数比较多了,很多同学可能看到这儿的话又增强了自己一点信心。问一下于老师,学习这个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您刚刚提到需要这么多工科的一些基础,另外需不需要,因为我知道像人工智能方面不但需要工科、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还需要心理方面的基础,您跟我们说一说学生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机器人专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交叉,可以说和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甚至和人文、艺术、材料等等这些学科都有关系,它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专业。它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可以这样说,机器人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要发展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所以,凡是愿意学习工科的学生都可以报考这个专业。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更要报考这个专业。
我们知道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是北京工业大学一直非常关注的重点,对于他们这个群体来讲,他们入学的话有什么优惠政策呢?
实际上学校也非常关注贫困生的入学问题,我们秉持的理念是不能够让任何一个贫困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因为贫困而不敢上大学,因为贫困而不能够完成学业。学校对于贫困生根据情况设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有的是可以减学费,有的可以免学费。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助学金以及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的学生能够边工作边完成学业。对于学习优秀的贫困生,除了国家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外,学校还有学校级和学院级的三个层面的奖学金,用来鼓励和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贫困生。
有三级奖学金。
对,我们有国家级、学校级和学院级的三个层面的奖学金。奖学金有的还是来自于企业的一些赞助。
你刚才提到关于企业的一些赞助金,我想到一个问题,目前学校在人才的教育教学方面,跟企业有没有采取一种校企联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边学习边掌握理论知识边实践呢?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我们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特别鼓励学生参加导师、任课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另外,学生在整个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践教学不断线、实践教学一条线的培养理念,在四年当中我们每年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大一的学生要全部参加机械工程训练,也就是说北工大的学生,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把工大锤,都是学生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同时,我们还会在二年级的时候安排认识实习,三年级的时候安排生产实习,四年级的时候完成毕业设计,我们的毕业设计80%的毕业设计题目都是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课题或者是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所以,我们的各个专业都不断地开拓与企事业联系的渠道,选派学生到企业参加企业的生产实习,完成企业给学生专门设计的一些竞赛的题目,或者科研的课题。因此,我们跟企业的联系是非常广的,还有我们的一些学科的支撑和教学的一些案例,都是来自于企业的一些项目。
说到这儿给于教授补充一个问题,因为今年新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刚刚我们在谈论这一点,跟校企联动合作的模式,这个专业有没有这样的合作方式呢?在学科设立的过程中?
这是有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实际上作为办这个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有很好的基础,首先,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已经开展了机器人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工作,特别在专业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和企业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另外,机器人的研发队伍,就是教师层面,有大量的教师从事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在社会对机器人的研发,需求非常旺盛,刚才来的时候还跟王主任汇报关于机器人有些企业来寻求合作的情况,这些项目的开展肯定希望学生来参与,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都可以参加到老师和企业的合作研究项目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面。作为专业的负责人,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会整合学校各学科优势资源,打造产、学、研、竞赛相融合的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北京市机器人产业优势,借助北京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生教育、机器人研发、机器人竞赛等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北京工业大学新工科教育示范专业。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实际上我们已经在研讨了,让学生尽量的参与到老师的研发项目和竞赛活动当中来。
就是说把一个新兴专业更好地通过各方面资源整合,把它变为一个特色专业,这是非常重要的。您刚才也提到老师队伍的建设,设立这个专业之后,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教师是从哪些专业整合而来的呢?
在研究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时候,我们已经考虑了师资队伍的情况。首先这个专业是在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里面。另外,信息学部包括通讯专业、电子工程专业、微电子专业、软件专业、计算机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老师,凡是从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当中来。
这些老师的手中也带有他们自己独有的项目,可以说是一种像医院式的多科会诊。
信息方面的资源整合是现成的。另外一方面,像机电学院、材料学院,甚至生命医学工程学院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到这个专业的教学中来,因为这个专业确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的专业,需要举全学校的师资队伍的优势来把这个专业办好,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
我们说到一个专业和校企结合,提到和企业有关的话,双创是我们必谈的话题,也是双创的时代。王老师,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开展呢?
学校除了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外,也是非常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首先从顶层设计的培养方案开始,在培养方案里面要求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期间要完成四个创新学分(理工类),或者两个创新学科(文科类),拿到这些创新学分之后,学生才能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四个创新学分怎样去获得呢?它的途径是比较多的,比如可以通过参加老师指定的科研项目来获得,或者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学科竞赛相应的成绩,或者是说通过发表论文来获得,也可以通过申请相应的专利等。所以,这些方面都是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养成,创新能力的强化,而采取的措施。这样从制度上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主要是说创新。关于创业方面,学校有哪些保证。全社会都在提倡培养企业家精神,培养企业家精神,不代表每个人都要成为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的是,也是平台要为他们建立一种很好的容错机制,这是特别重要的。
是的。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就是来加强我们学校创新创业这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建立的创新创业示范区,就是说有创新创业,大概具体的数字我记不得,是1000多平米的创客空间,在这里面学生可以申请来完成自己创新的想法,来去实施自己的创新计划。所以,首先从场地上,学校就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另外,企业还经常会邀请企业的精英,或者一些有名的校友来学校做关于如何进行创业方面的讲座,我们把它叫做创新创业训练营。所以,我们每年创新创业训练营会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于教授,关于双创方面您有哪些要补充的吗?
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像星火基金、国创项目,我现在每年会带毕业生参加北京市教委的实培项目,有两种,一种是科研类项目,一种是创业类项目,这两种项目,我感觉都特别有利于高年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些我觉得学校这几年做得都非常好。
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这么多年了,我知道北京工业大学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也提出了自己很多特色,包括表现在关于专业的设置上,北京工业大学有哪些关于“一带一路”方面的专业呢?
因为学校是一个多科性的市属重点大学,我们有60多个专业,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相关的专业也是很多的,我在这里面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比如说像语言类的相关专业。因为大家知道“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实现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我们学校设有英语专业,英语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之外,我们还强化学生商务英语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语言类,我们设有英语专业。
你说的结合商业类的,是金融方面的还是跟学校自有特色工业方面的英语人才方面的培养?
是商务英语,就是在商务谈判,比如在做翻译、谈判的时候,我们要懂得一些商务知识。第二类专业就是经贸类专业,你刚才提到的。经贸类专业,像我们说的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大家知道投资贸易应该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所以我们学校设有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的专业,都可以来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还有像基础设施类的专业,大家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肯定是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无论从国内的需求还是区域间的合作来讲,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相关的人才。学校设有土木工程,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还有机械类,这些都是跟基础设施有关的,这些人才毕业都可以补充到“一带一路”建设行业里面。还有交通运输类的专业,大家知道交通运输实际上是商贸物流交换的一个基础,交通运输也是“一带一路”优先发展的领域。我们学校设有交通工程,刚才我说交通运输类试验班,里面包含两个专业,一个是交通工程,一个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学校的交通工程主要特色还是道路与轨道交通,同时我们的交通工程专业是与信息化的建设紧密结合,交通与信息相交叉的特点是我们交通工程专业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信息类相关的专业。刚才提到,我们信息类的专业都是考生报考比较热门的,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传统的专业。大家知道“一带一路”要继续深化,以信息为纽带的这样一个交流方式,所以对于信息类的人才肯定也会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形势。还有材料类和环境类相关的专业。今年新增的,刚才于教授介绍的机器人工程,以及新增的纳米材料和技术,一个属于信息类的专业,一个属于材料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都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可以看得出来“一带一路”相关专业的设置是非常全面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信息之间的传递。提到“一带一路”,接下来要问一个问题,学校在国际化的办学过程中有哪些特色值得为我们讲一讲?
国际化办学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三大战略之一,我们学校办学非常注重国际化的办学。学校除了有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即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这个学院是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合办的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欢迎同学们去到我们招生网站上进一步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一些招生政策。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北京市教委推出的外培计划等。学校目前已经与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1+2+1、3+1、2+2、短期访学或者学位互认,或者本硕连读,国际化的模式还是很多的。另外,学校也特别重视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开展双语教学,目前有5门国家级的双语教学示范课,有114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学校还有一千多名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别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国际化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于教授,从您的专业角度来看,相关的专业学科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
这几年北京工业大学对国际学生交流这一块,除了我们派出去之外,实际上也招收了很多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像国际学院这一块,现在留学生,刚才王主任已经谈了,达到一千多人,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另外,从信息学科这块,实际上这几年承担了大量这方面的教学任务,包括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本科生,这块我觉得是我们现在做得非常好,而且是从领导到老师都非常重视这一块。
尤其在信息、工学相关的专业,和国际接轨也是特别重要的。好的,各位网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登录北京工业大学的官方网站,并且可以咨询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再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