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1 14:41

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为此,人民网传媒频道特推出“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首期嘉宾邀请到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原国际部副主任温宪,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畅谈“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2018-05-14 08:56

主持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抱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收看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今天作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副主任温宪,欢迎温老师。

2018-05-14 08:56

温宪

您好,人民网网友大家好。

2018-05-14 08:56

主持人

6月15日就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马上还有一个月就要到来了,我们也知道温老师是从1974年进入人民日报工作的,40年的时间光阴。现在您回忆一下的话,还记得当年入社的情况吗?

2018-05-14 08:59

温宪

日子过得非常快,往前看是一天一天的过,回头一看,40多年过去了。我是1974年3月进入人民日报,当时报社还在王府井117号,当时我还不到20岁。当时我来的时候是在报社印刷厂的修配车间当车工,我记得我的师傅是报社印刷厂唯一一位9级技师资格的老师傅。他这个人非常好,除了技术非常好,人也特别好,特别忠厚、友好、善良,我特别尊重他和其他的老师傅。从印刷厂离开之后,我又在不同的几个部门工作,我曾经在几个部门里都是年龄最小的,大家都管我叫小温。当时报社就是这样,大家彼此之间都是小王、小李、老张、老王。

2018-05-14 08:59

温宪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时代,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机会近距离的经历、观察和感受一些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经历、观察和感受了人民日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风范,这些都对于我此后的人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2018-05-14 09:00

温宪

四十年来,人民日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我来报社的时候,人民日报还是铅字印刷,每天早上报纸编辑完之后,纸样通过飞机的航班送到全国各地的印点去印刷,所以很多地方都看不到当天的人民日报。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是电子照排、卫星传版,人民日报也变成了有众多子报子刊和新媒体的现代化的媒体机构。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演播室,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就看出了人民日报40多年来以至于7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8-05-14 09:01

主持人

谢谢温老师又把我们带到40年前,那时候很多人对人民日报的了解还不是那么的多,大家可能都没有想到人民日报当时的时候是这样一个模样。刚刚您说,您是19岁到人民日报,1974年的时候是印刷厂的一位车工,1999年的时候,经历25年之后,那时候都人到中年了,一晃就创办了国际周刊,当时国际周刊是人民日报报道国际事件的一张报纸。您还记得当时创办国际周刊是怎样的背景吗?

2018-05-14 09:04

温宪

人民日报国际周刊是1999年3月伴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硝烟问世的。当时我们办这个周刊的背景有这样一些考虑。大环境是冷战结束以后,整个国际局势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正在一个很大的调整当中,中国也日益扬眉吐气,走上世界舞台。从中国国内来说,报业同行之间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同时,电子和网络媒体发展得很迅速,也形成了新的挑战。就在这个时候,对于国际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是什么呢?已经不是怎么更快、更全面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告诉读者、受众为什么发生这个重大新闻。所以,我们就在考虑,怎么适应新的形势,能够与时俱进地解读这个事件。

2018-05-14 09:05

温宪

当时在办《国际周刊》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筹备,当时首先是有一个胆识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办这么一个《国际周刊》,因为它存在定位的问题。当时我们在定位问题上考虑几个关系,你要办《国际周刊》,它和当时已有的人民日报的子报《环球时报》是什么关系,它和已有的国际副刊、国际专刊是什么关系。这个时候,我们都要考虑它如何定位。后来我们的一个定位就是国际周刊,既然是周刊,基本上是每周一次,以一个国际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深度报道,这是一个创新。这就有别于当时的《环球时报》,也有别于当时的国际副刊,也有别于当时是拼盘式的国际专版,所以我们就以这个作为一个基本的定位。

2018-05-14 09:06

温宪

明确定位之后,我们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当时是从整个工作机制,从版面语言、国际评论、国际回声、国际照片和漫画的使用,方方面面我们都进行了创新。比如讲,在主持人机制这个创新问题上,我把它叫做具有高度自主性的轮值负责制,我们的主持人实际上就是主编了。这个机制就是选题,我们做什么问题,选题、策划定了之后,从组稿、约稿、编稿到最后排版,全部由主持人来负责。其中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所谓的组版,是原来一个编辑没有干过的事情,在计算机上我们自己来组版,这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说它是创新?之前在国际部的机制是什么呢?基本上是按照地区组,后来有一个工作负责制,比如讲你在非洲组,你关注点就是非洲,你在欧洲组,关注点主要是欧洲问题,另外你作为地区组的编辑,你不会自己组版的,你不会自己像我说的组稿、编稿,不是的,这样的机制使得一个主持人或者主编全方位的了解全球的热点问题,这样使得他从策划开始一直到版面结束,全部跟着版面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主持人或者主编的潜力,也使得我们的主持人或者主编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整个国际问题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2018-05-14 09:08

温宪

在这个创新过程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创新的做法。比如说驻外记者的头像第一次出现在我们报纸的版面上,驻外记者的报道第一次以整版的篇幅出现在《国际周刊》的报面上,一个版的篇幅,那个时候一个记者出一个头像并且以一个版面报道一个问题,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对于发挥我们驻外记者的作用,使得《国际周刊》成为驻外记者一个非常珍贵的园地,起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当时我们还本着在一个具体的国际问题上,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中东问题上、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有人说中东和平前景非常光明,有的人说中东和平前途无望,只要言之有据,见仁见智,可以让不同的看法出现在版面上,我们进行了诸如此类这样的创新。

2018-05-14 09:09

温宪

1999年3月《国际周刊》创刊以来,在人民日报社诸多同事的帮助下和努力,我本人主编和主管《国际周刊》有7年的时间。我们真是花了很大的心血来做好这件事情,刚才我说了需要有胆识,需要有创新,需要有周复一周的认真努力。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的努力也确实得到了肯定。当时我记得还收到很多读者来信,真正用手写的读者来信。我还记得当时有一封信是这样写的:“当今各种各样的报纸有各种各样的周刊,但真正能够看到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品味格调较高的可以说寥若晨星,高兴的是,人民日报《国际周刊》始终保持高品味、高格调、内容丰富、深刻,呈现给读者的是高级精神食粮。”

2018-05-14 09:10

主持人

非常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老百姓的口碑,在辛苦之余也是快乐的。在国际部工作期间,您也曾经多次担任驻外记者,可以说在国外工作经历有很多难忘的事或者人吧?

2018-05-14 09:11

温宪

是这样的,人民日报国际新闻报道是一项既光荣又艰辛的事业。自从人民日报创刊以来,许多前辈和不少年轻的同事在驻外记者这个岗位上一代又一代地努力工作、积极奉献,甚至还有些同事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驻外记者是国际报道新闻事业的前方战士,在表面上看大家觉得驻外记者很风光,实际上他们有着许多难言的苦衷,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那样的付出着奉献和牺牲,并且他们有着很多在安逸环境下一般人难以体验的非常沉重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中的许多人全都是作出了奉献,并且很有成绩。

2018-05-14 09:17

温宪

我在担任驻外记者期间,就像你说的,的确是经历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我今天就跟你讲一件事情。我记得是1995年11月5日,我到当时处于战乱当中的安哥拉去采访,当时安哥拉还在打内战,联合国在安哥拉有维和机构,叫联合国第三期核查团,这个核查团的驻地就在安哥拉首都卢安达南部郊区。当时我去那个驻地采访。它是当时联合国最大的一个维和机构,人数有多少人呢?有8175人,来自36个国家。维和使命,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很高尚的使命,但是要付出牺牲的,截至到我去采访的时候,这个机构已经有27人死于枪杀、雷击、脑疟、溺水或者精神崩溃。记得我在院子里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个亚洲面孔,后来我跟他打招呼,他说自己是韩国人,当时39岁,是少校军衔。后来我到他的屋子里采访他,我注意到他屋子里挂着他很多儿女的来信和家人照片,桌上放着大部头的辞典,因为安哥拉讲的是葡萄牙语,放着葡萄牙语和英语的辞典,一看就是很努力、很爱学习的人。后来他跟我谈在那里工作的感受。除了非常想家,后来他说到这儿工作之后才更加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才感觉到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不够,说以后回国以后要多陪夫人逛街。同时告诉我在安哥拉工作是很艰苦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当时有四种疟疾,一种很致命的疟疾是在24小时内人就死亡了。当时我问过他一个问题,你哭过吗?他顿了一下,后来说,一个男人一生中只应流两次眼泪,一次是在自己出生之时,一次就是在父母过世之日。他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018-05-14 09:19

温宪

但是,没有想到他说这话的22天以后,我自己就流下了热泪。那是1996年11月27日,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的住所宣布南非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当时对我来讲是天大的新闻,我记得当天晚上工作了一夜,向北京发回相关的稿件,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我是在现场唯一的来自中国大陆的新闻记者,所以当天向北京发了消息,发了通讯,还发了一些别的情况。完了接着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因为很多南非华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特别激动,当时中国在那的新闻机构只有两家,一个一个接完电话之后,稿也发完了,到了凌晨,躺在床上,就彻夜失眠,脑海里像翻江倒海一样,一幕幕全都闪现在我的脑子里面。我知道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很多。因为当时我自己在那里也是一个人在非洲工作,家人都在国内,我知道有的中国外交官还牺牲在他们的岗位上。想到这一切,一个人在凌晨潸然泪下。两天以后,几十个华人为了庆祝南非要和中国建交举行了一个聚会。在这个聚会上,他们让我谈一谈感受,后来我起来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一件我的“丑事”,大家都惊了,都很错愕,怎么在这个场合说“丑事”,后来我就把曼德拉宣布南非和中国建交之后,当天夜里我流下热泪的情况,和我在安哥拉那位韩国少校说一个男人一生当中只能流两次眼泪的故事跟他们说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听了之后,房间里的空气就像真空似的,凝固几秒之后随后响起热烈的掌声。

2018-05-14 09:19

主持人

这时候应该是要最热烈的、最感人的掌声要送给温老师。我们听这个故事也应该响起掌声。感同身受,当一个人孤独在外,又听到祖国如此好消息的时候,那种感情,那种激动的状况,的确让我们现在听起来都是感动的。温老师,刚才你说的是驻非洲的一件事情,后来您又曾经到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驻首席记者。据您观察,在那段日子当中,当时美国媒体他们喜欢中国报道的领域是哪些方面,而人民日报北美分社在当时又最关注美国的哪些情况?哪些领域?

2018-05-14 09:20

温宪

我是2009年5月到美国工作的,当然无论是在那之前还是在那之后,美国媒体的报道都是我非常关注的对象,并且是我每天工作习惯之一,每天早上起来浏览我所订阅的几份美国的报纸,听着广播,看看电视,从网络上多种渠道了解消息,这是我每天早上就开始工作的内容。据我观察,美国媒体的变化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近年来,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量非常明显的增加,他们关注中国的热度是在急剧上升,几乎每天你都能够从不同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关于中国的报道,这是一个特点。

2018-05-14 09:20

温宪

第二个特点,我不得不说,从这些报道当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报道,一看就知道还是存在不少成见、偏见和误读。我记得在一次活动当中,我曾经和一位曾经在北京常驻的记者聊过,我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发生这么多的积极变化,我说怎么在你们的报道当中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的正面报道。后来他悄悄跟我讲,他说我们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些变化,但是这样的稿子、这样的写法你发回到编辑部也用不了,的确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2018-05-14 09:21

温宪

还有一个特点,据我观察,凡是到中国来过的美国记者、专栏评论员,他们回去之后或者发回去的报道相对来说比较客观、比较理性,也比较平和,眼见为实吧。他们到了中国和他们原来脑子里想的不一样,他们能够从几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这些变化。并且我也注意到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美国记者,他们在中国确实抱着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的态度去工作、去采访、去写他们的报道,真正也体现出他们真正想了解中国的一个真诚的态度。

2018-05-14 09:21

温宪

刚刚你提到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工作任务非常的重,我们的工作状态是24+7。

2018-05-14 09:21

主持人

一天24小时,7天,没有休息时间。

2018-05-14 09:26

温宪

没有节日假日,并且我们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不利条件就是时差的问题。华盛顿和北京正常的时差正好是12小时,正好黑白颠倒,如果夏时制是差13个小时。所以,我们在华盛顿或者在美国忙了一天之后,到了晚上正好北京开始上班了,北京的同事们就开始开策划会、研究选题、布置任务,这个时候比如讲到了华盛顿晚上十点或者十点半,电话就来了,比如我们有一个什么想法,看看前方的同事是否来做一做,有的很急,有的第二天就见报,这个时候我们当时就安排,甚至当时就采访,第二天就要见报,晚上还没怎么休息第二天早上就起来,赶上北京时间夜班同事工作的时候相关的稿件就回去了,工作压力是非常大。

2018-05-14 09:26

温宪

你也知道美国是信息的深海,深得就像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一样,每天在信息深海当中,我们很快要去伪存真,找到我们所要报道的问题。刚才你提到关注的重点,坦率地说,我们关注的领域是全方位的,什么都要关注,所以在那的几位同事有大体分工,大致按照内政、外交、经济来分工。但是很多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根据美国的特点,美国国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研究并且专门跟踪的一个领域,所以后来我们在人手允许的情况下,请一位同事专门关注美国国会的情况,因为我刚才跟你说在美国国会里面可以政治、经济、外交,什么都有。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忙,实际上大家的眼光是四射的,是什么都必须关注的。

2018-05-14 09:27

温宪

我们还特别强调什么呢?我们特别强调驻外记者的价值就在于驻外,比如你是驻美的记者了,天天宅在家里面,宅在办公室,天天在网上扒拉来扒拉去,看别人的东西,这是最没有出息的事情。除了我自己,也要求我的同事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一定要出现在重大新闻的现场,一定要有第一现场的报道,这个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另外,在所有这些信息的深海里面,我们最关注的是什么,我们作为中国记者当然更关注或者最关注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我们在那一直密切跟踪的一个方面。除了白宫也好,美国国会也好,五角大楼也好,凡是涉华的报道都关注之外,在华盛顿有很多智库,凡是智库的研讨活动,和中国有关,或者是中美关系的,我们再忙再累也会安排记者去,一定要在现场进行现场报道。

2018-05-14 09:27

主持人

谢谢温老师跟我们讲述当年在北美中心当首席记者的一些故事。其实我们知道多年来您一直是笔耕不辍,在各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能否聊一聊哪部作品是让你最骄傲和自豪的呢?

2018-05-14 09:28

温宪

大家知道在传统纸质媒体的时代,国际新闻作品就像蜉蝣一样,只有24小时生命。在新媒体这么迅猛发展的时代,实际上任何一个新闻作品的鲜活度大概是以分秒计。这么多年来我确实很用心的做事,也很难说哪一部作品可以称之为“之最”,但是我感觉到有一类作品在我心目当中是份量很重的,那就是凡是自己曾经在重大新闻的现场,真正去现场采访,并且很用心去打磨这些文字,以便真正全面、真实、客观、平衡的报道重大新闻的,这些东西在我心目当中还是份量很重。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有一定记录历史的价值。

2018-05-14 09:34

温宪

我跟你讲两件事情。一件是1996年的时候,当时非洲中部国家扎伊尔,现在叫刚果(金),发生了内乱。反政府组织武装领导人叫卡比拉,领导一场推翻时任总统蒙博托的一个战争,从东部开始打,一直向金沙萨打过去。我当时到扎伊尔的内乱现场采访,当时我是现场采访唯一的来自亚洲的新闻记者。非常艰苦,历经艰险,我记得当时有一天是在位于赤道上的难民营采访。汗如雨下,当时我带了一瓶水,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全都跟我要水喝,我是眼看着先后有14具尸体从难民营里一个一个抬出来,非常的艰苦。采访结束后回到卢旺达,在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一些高级外交官跟我一起交流情况,当时我向他们谈了情况之后,我提出一个政策建议,就是中国要适时调整和扎伊尔今后国家的外交关系,果然不久以后,卡比拉就推翻了蒙博托建立了新的政府,我也看到我当时的政策建议是得到了采纳,中国很快调整了外交关系,没有限于被动,等于事后一些外交官跟我说,实际上我的建议还是对中国适时调整外交关系作出了贡献。

2018-05-14 09:35

温宪

另外在美国工作的时候,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在我脑子里考虑的问题,当时我就觉得,为了能够真正非常真实、真切地报道这个问题,到美墨边境去采访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有了这个时机之后,我抓住这个时机到美墨边境去采访,后来写了一个版面篇幅的报道,非常深刻地剖析了到底非法移民问题是怎么回事。正方观点是什么,反方观点是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从我本人到读者来理解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帮助。直到现在,特朗普在竞选当中和竞选以后,他要修建美墨边境墙这个事,他在谈论这个的时候,我对这个问题有我自己非常明确的判断。

2018-05-14 09:35

主持人

温老师,我们知道我国对外宣传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推进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在这里想请您跟我们分析一下我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现在是否面临一些机遇或者挑战?

2018-05-14 09:36

温宪

你说得非常对,中国媒体的使命与中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像有的人说的,现在在国际聚光灯下,中国这个大象已经不能躲在一棵小树后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媒体当然是面临重大利好的机遇,也同时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机遇来说,首先,中国媒体的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就是你要说什么大家都非常关注,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此外,随着新媒体的运用,中国媒体发声的渠道和手段都多样化,特别有效,也有力地帮助中国发声。我注意到前不久刚刚到南非工作的一位年轻的同事,带着一个无人机去,我也注意到最近这几天他把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也发回来了。我们的手段是越来越先进了,越来越多样化了。

2018-05-14 09:36

温宪

当然我们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讲好中国故事,就这六个字,说好说,真正做到非常难。什么叫讲,怎么讲,怎么算是讲好,你能不能讲得能够让人听得进去,并且讲得让人心悦诚服,并且能够讲得有理有利有节,特别是能够让对手听了之后点头,这里面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有硬件上去了,我们的软件也一定要跟上,并且坦率讲,这个软件还不是一下子就跟上了,有一个过程。

2018-05-14 09:41

温宪

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我注意到在美国的一批中国问题专家当中,他们在谈论中国问题的时候,当时我感觉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使用微观数据的时候,没有错,百分之几,这没有错。但是他们缺什么?他们缺一种历史感,他们缺一种对比,他们缺一种对中国基本国情的了解,所以容易犯以偏概全的失误。反过来说,我们在做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要有历史感,讲中国故事一定要讲中国的鲜明对比,原来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要有对比。另外,我们要有一种换位思考,我们要有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一些方式方法。比如我在一次活动当中曾经听到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在谈到中美撞机事件时他和在场的观众怎么说,他说大家想一想,如果中国的军机经常到加利福尼亚近海抵近侦察的时候,美国人会怎么想?我当时注意到美国现场的观众听完之后不断地点头,他们很认可。这种传播很有效,所以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一些方式方法我们是需要运用和学习的。

2018-05-14 09:42

主持人

您在人民日报大家庭当中生活这么多年,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或者难忘的一件事情?

2018-05-14 09:44

温宪

有一件事情我是至今难忘,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在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悼念文章源源不断,我当时记得是1976年12月30日晚上八点四十分,我当时在人民日报工作岗位上值班的时候,接到邓颖超打来的电话,她对人民日报送审的三篇文章提了三点意见,后来她在电话里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她说在谈我的看法之前,我先把一个认识谈一下,我们回忆历史,一定要遵循主席要实事求是的教导,要有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对于历史事实最重要的是要确切、完整、弄清楚,不要只要前半截不要后半截,不要自己编造,不能为了吸引人就哗众取宠,弄得那么神秘似的,什么神奇、传奇,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悼念恩来同志,但不能从中捏造,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能胡说。她随后就三篇文章里不太符合事实的情况一一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是40多年前的事。直到现在,邓颖超的那句“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能胡说”在我脑子里仍然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人生。我在做国际新闻报道当中,一直认为国际新闻是用文字、用图像,现在用视频来记录事实、记录历史、记录真相、记录世界的一个职业。我们必须敬畏事实、敬畏历史、敬畏真相、敬畏文字,否则轻则产生歧义,重则歪曲历史。

2018-05-14 09:44

主持人

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在我们今天访谈的最后,温老师对人民日报以及报社的所有同仁,有没有什么样的寄语呢?

2018-05-14 09:45

温宪

70年来,人民日报是风雨兼程,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人民日报一直与我们整个中国国家的发展变化密切联系。多年驻外的经历也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使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非常自信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也能感受到我们那么多海外华人因为中国的强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扬眉吐气。所以,我们人民日报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记录者、积极推进者和勇立潮头者。现在人民日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同事,叫不上名字的年轻面孔是越来越多了,这是人民日报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我祝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顺利、成功,而顺利、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呢?也就是不要忘记人民日报的初心和使命,日复一日的勤勉积累、潜心攻读、细微体察、发散思考、冷静研判、世界眼光、不断进取,让优秀成为生活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这样报社的同仁们、这些专业的看世界者,我相信他们就有不一样的胸怀、不一样的眼光,他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成就。他们也会因此拥有一个无愧于人民日报工作人员的精彩人生。

2018-05-14 09:46

主持人

非常感谢温老师的寄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温老师的一番讲述,我们也看到人民日报前辈的责任,勤勉、敬业,包括对我们年轻人民日报人的寄慰。我们感到非常有收获,再次谢谢温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

2018-05-14 09:46

温宪

谢谢你,也谢谢大家。

2018-05-14 09:46

主持人

感谢大家收看今天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再一次谢谢温老师,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