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14:48

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为此,人民网传媒频道特推出“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5月23日10:00,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将做客人民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畅谈“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2018-05-23 10:07

主持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抱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庆祝人民日报创刊七十周年系列访谈”。今天在演播室我们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颜老师曾任人民日报驻江苏、北京记者站站长兼首席记者,记者部党委专职副书记、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1998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我们欢迎颜老师的到来。

2018-05-23 10:08

颜世贵

你好,网友们好。

2018-05-23 10:08

主持人

颜老师,您在人民日报这几十年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今天我们邀请您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您和人民日报的故事。首先想请您简单给我们回顾一下在人民日报这几十年的生涯。您是1967年进入人民日报工作的对吧。

2018-05-23 10:09

颜世贵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当年到报社的时候,人民日报创刊还不到20年,一晃今年70周年了。我所尊敬的一些老领导、老记者,好多现在都不在了,我是踩着他们的脚印走过来的,他们敢于讲话,讲真话的记者品质影响了我一生。这是我印象相当深的。

2018-05-23 10:09

颜世贵

我在人民日报这一辈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当记者,没有其他的。我来的时候是1967年,一开始分到总编室夜班编辑组做编辑,跟着老同志一起做。没过几年就到了记者部,人民日报记者部是1974年恢复的,我就到了记者部。

2018-05-23 10:10

主持人

当时有什么跑口记者的说法吗?

2018-05-23 10:11

颜世贵

没有口。我是先当机动记者,后来当驻站记者。70年代进了记者部以后,基本上机动记者到处走的,没有驻站记者。人民日报重大的新闻采访我都参与了。像记得很清楚的,第一次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是1975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去世都参与了采访,后来又参加大寨联合报道组,衡广复线铁路采访,还有两会采访,香港澳门回归采访。还有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都经历了。人民日报的风风雨雨我都经历了。

2018-05-23 10:11

主持人

您跟人民日报一路风雨兼程走过来。

2018-05-23 10:12

颜世贵

我是人民日报培养起来的。我可以这样说,我的血液融化在这个大院里。我是在人民日报大院里成长,也是在这个大院里变老的。

2018-05-23 10:12

主持人

颜老师,我们现在走在金台园里,鸟语花香,环境非常非常好,您还记得当时您进来的时候,做记者的时候,是这样一个环境吗?

2018-05-23 10:13

颜世贵

那个时候也不错,但是跟现在不能比。当时报社在王府井大街,那个时候年轻人经常要到首都机场去迎接外宾,我也参加过。当时现在报社的地址是机械学院,是个学校,很大,房子挺多的,但是房子之间空间挺大,没有高楼,环境不错。但是现在跟过去是不能比了,好多都是后来搞起来的,像白杨树,1980年从王府井搬过来,那个时候开始栽的,还有五号楼前面一棵松树,也是那个时候栽的。

2018-05-23 10:13

主持人

现在记者所在的工作环境感觉非常非常舒适、幸运。你们当年是没有这样的环境的?

2018-05-23 10:13

颜世贵

没有。现在真是好得不得了。能跟咱们报社大院比的不多,所以我们要珍惜。

2018-05-23 10:14

主持人

现在我们当记者这个工作状态,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现在人民网新媒体,感觉马不停蹄,您当时刚开始做记者工作的状态也是这样吗?

2018-05-23 10:14

颜世贵

跟现在不是太一样。我印象当中在王府井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新媒体方方面面,竞争力很大,过去没有这么大竞争力。还是按步就班的,我觉得不是太紧张的。

2018-05-23 10:15

主持人

我看您今天带了很多纸质的资料,有没有当时初次采写并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2018-05-23 10:15

颜世贵

最早的我就记不得了,因为60年代,有些是70年代做的,那就记不得了。印象深刻的也有,但是不署名。

2018-05-23 10:15

主持人

那个时候不署名?

2018-05-23 10:15

颜世贵

不能署名,怕有成名思想。我后来查了一下,一直到1978年才有署名,本报记者,后面再加个本报通讯员,还有和人家一起的。

2018-05-23 10:16

主持人

1978年之后您署名的第一篇文章有印象吗?是关于什么样的报道?这个稿子背后有什么故事?

2018-05-23 10:24

颜世贵

我记得我写的是王府井新华书店,当时叫多出书、出好书,读者很希望有书看,那个新华书店里没有什么书,而且很单一,文学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后来他们开始有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好。我发了消息以后,我记得南京有一个小学生,大概10岁,还给我来了一封信,他就喜欢看书,后来我到南京出差,特地买了两本书送给他。

2018-05-23 10:24

主持人

那个时候和读者之间有这样亲密的交流。

2018-05-23 10:24

颜世贵

这个孩子现在大了,得有四五十岁了。可我的信还在。

2018-05-23 10:24

主持人

我们记得您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记者的办公室是在路上。这个怎么理解?

2018-05-23 10:27

颜世贵

记者要不停地走,跑新闻。记者整天在大楼里坐着,能坐出什么来。都是在路上。这个是我一直强调的,也是我的体会。我有很多例子。比如,我来来去去出差,当时买车票很难,当时交通不是太方便,少,买票难、住宿难,反正都很难。为什么呢?人多了。想坐车,座位没有。我就奇怪,我就对这个座位发生兴趣了,怎么回事呢?这么多人走来走去。好多都是身强力壮的。再一打听,他们都是采购人员,这些人在流动,走来走去。我心想,这是个问题。全国有多少采购员呢?后来我们回来以后就打电话,就打听,采购员住在哪里,后来我通过打听,一般住小旅馆,因为他们工厂出差,住宿费不能太高,而且一住好长时间,好几个月,有的住一两年,包了房在那里,走了再来,方便。我后来就打听到在天桥这一带小旅馆,我就去了。去找他们聊。一开始他们不肯讲,对我有些警惕。我那个时候年纪也不大。我跟他们聊,你们出来也不容易,这么难,住宿也难,吃饭也不方便,他们听了不错。跟我谈了好多东西。看到我好像要帮助他们呼吁这个东西。他说什么呢?我们不想出来,这个当中还有一些领导呢,他说我们不想出来,但是没有办法,工厂生产了,要一些材料,要一些东西,都有合同,但是合同不执行,这是管理上的问题。后来我去了好几次,因为不能带本子记,那个时候我只能靠脑子记,回来以后赶快把它记下来,去了好几次,我写了一篇稿子《不要让采购员满天飞》,这个报道是1978年,影响很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英国《泰晤士报》也发表了评论,题目叫《北京工业跃进中的黑市漏洞》,他称赞我这篇报道是少有的真实的样板典型,很真实。这个出来以后,新华社《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都全文转载了《泰晤士报》的评论。国家计委也引起重视,因为这是计划经济管理方面有问题。这个报道的题目从哪来的,就是我在路上走来的,跑出来的。记者要去发现新东西。

2018-05-23 10:27

主持人

这是一件事情。还有一个是针对您当时在湖南郴州临武县童子村的报道,帮当地老百姓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典型事件。因为您常说,记者不仅仅应该报道事件,还要去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湖南童子村的事件,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事件之后,会有一些新的感触吗?

2018-05-23 10:29

颜世贵

事情是这样的。1979年,人民日报接到一封群众来信,要求人民日报派记者去看看他们。这是个邀请信,没有说解决问题。都是老百姓自己按上手印的。还有告诉我们,记者来,怎么走,保证记者安全。接到这个信以后,领导派我和欧庆林两个人去,我们比较年轻。当时领导就说你们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8-05-23 10:31

颜世贵

后来我们雷厉风行,赶快买票,买的坐票,从北京到郴州坐了40多个小时,下来以后我们就打听,先住下来,问地区招待所在哪里?住下来两点钟了,到第二天,跟地委说了一下,我们开了一个座谈会。但是我们不敢讲收到一封群众来信。我们就说想来问问,最近这段时间,郴州地区怎么样?特别是农村里怎么样。

2018-05-23 10:32

主持人

你们要亮明身份吗?

2018-05-23 10:34

颜世贵

身份要亮明。过去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必须有介绍信的,他知道我们是记者。就跟我们讲,这两年干旱,临武县那里是山区,条件更不好,后来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大概群众开始困难了,不是其他的问题。后来我们从郴州坐车子到了临武县,也有二三百里路,去了把这个情况一说,又开了一个座谈会,县里很重视,县长都来了,就讲这两年天气不好,干旱、缺水,很困难,后来我们说到童子村这一带,他认为情况最差,最差的就是他们。后来就到公社,到了公社,让他们谈谈情况。公社在的地方条件很差,是一个破庙,庙里办公,没有地方。招待我们的开水是人家小伙子从两三里地挑过来的,一担水一毛钱、两毛钱,人家还不挑呢,后来把情况一讲,最困难的就是童子村,童子村是一个自然村,山坳子里面,这个村有三个生产队,大概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产粮没有多少,1977年口粮才人均320斤,人均收入400多元,这两年都是二百多斤,又少了,收入只有35块钱,我们一听这么差劲。这个时候天太晚了,当时县长也跟着我们,县里报道组、宣传部长、公社书记、社长全跟着,后来我们提出来,我们到村里去看看,那个公社离村还有十几里路,都是山路,带着手电筒。我们提出来,他们不好说什么。因为记者没到他们那里去过。去了后,家家户户收工都回来,就做饭、吃饭。因为也没有电灯,后来一家家敲门,家里的灯昏暗得很,我们带着手电筒看看,吃得很简单,地瓜叶子,还有稀的东西,也没有菜,都是辣椒之类的东西。穿得也不多,小孩子们蹲在火盆边烤烤火,家里的床破破烂烂,没有什么东西,当时看到心里挺难受的,我们一家一家走,县长跟我们走,县长一句话没说,他没想到老百姓的生活那么困难。

2018-05-23 10:35

颜世贵

什么原因呢?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水。没有水这么穷。他们家里一盆水要用好几次,洗脸、做菜,最后不能倒。节约到这种程度。是水的问题,相当穷。第二天我们开座谈会,县长来以后,赶快跟县里有关部门打电话,让他们过来研究,我估计他们也没有来过。第二天开会讨论,一开会一明确就是水的问题。他那个地方,喀斯特地形,老百姓吃水怎么办?原来吃的山塘下游的水,不太干净,但是有水,干旱的时候,塘里没有水了,就派人基本上要到几里路以外挑水,一天走几趟,他们工夫就用在这个上面。

2018-05-23 10:35

主持人

没有水,他们生产生活没有办法开展。

2018-05-23 10:41

颜世贵

庄稼没法收。去了以后很清楚就是水的问题,这个水的问题不是现在的问题,一直以来的问题。这个问题挺大的。我们开了座谈会,就清楚了,清楚以后,我跟同事说咱们两个能不能帮帮人家。当时我在人家家里走的时候,都要流眼泪。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我也是农村人,但是我没有见过像这样的。我们两个再来研究,没有马上走,后来他们反映,一个是他们附近也是有水源的,一个在他们西边,有几里路远的山坡上,那个引过来要费很大工夫,这个工程太大。还有一个就是在他们附近有一条河,水很清,流量很大,但是被三十里远的一个锡矿污染到了,上游排的废水和废渣到了这个湖里,庄稼都不能长。后来我们一听,又到了矿上去调查,了解情况,到底是怎样?我们提出来,你们生产不能污染下游,要想办法解决。回到北京以后,我把情况简单写了一下,跟领导报告了一下,他就批了几个字。就是值得提倡,记者不光要写稿,还要做实际工作。后来我们写了一篇内参,李先念批的,那个影响大,省市都重视起来了。最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018-05-23 10:46

颜世贵

后来派工程队下去了,矿里也参加,上面拨款拨了不少钱,当地老百姓喝上了水。特别感动。他们为什么叫童子村呢?他们山边有五个巨石,其中立在中间的一个很高,是一个大的,旁边是四个小的,弯腰环抱大的,他们起个名叫童子朝拜。因为当地有一个说法,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缺水,希望有一个能人,能够在一片干裂的土地上点化一下,能够出现甘泉哗哗流出来,使老百姓有水吃。这个童子村也从这里得名的。有水吃了以后,村民后来寄了一个锦旗给人民日报,上面有八个字:时代楷模、人民喉舌。

2018-05-23 10:47

颜世贵

26年后,我又去了童子村看看,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我看到家家有自来水,我进了村子,放鞭炮,欢迎记者来,在门庭贴着对联,把我们两个记者的名字嵌在里面。横批是感谢政府和记者。这个主要是人民日报,我记者只是调查,没有人民日报支持,解决不了的。我一直很感动,现在还和童子村的村民有联系。

2018-05-23 10:47

主持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颜老师也是亲历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代人,也写过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有没有很让你难以忘怀的某一个事件的报道?

2018-05-23 10:47

颜世贵

我最难忘的还是报道无锡堰桥乡的“一包三改”。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消息短评,后来5月28号,一版发了一篇通讯,都是报道堰桥乡“一包三改”。安徽小岗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包产到户,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很受农民的欢迎,生产积极性也高了,也有饭吃了。是全国推广。无锡堰桥乡也是在学这个东西,农村也在搞这个,农村是搞了承包责任制了,收到好的效果了。但是,苏南乡村企业很发达,乡村企业还是没有获利,干好干坏就是这样,亏损很大。后来乡党委想个办法,能不能把农村的政策引到乡村企业来,他们就搞试点,后来觉得可以。

2018-05-23 10:52

颜世贵

什么叫“一包三改”呢?一包是包经济指标,经济责任,就是这个厂子包给你了,你该完成多少任务。三改,第一改是改干部,干部过去是任免制,现在是聘用制。工人过去是录用制,现在改成合同制,工资过去是固定的,现在变成浮动。做得好、做得差,效益跟着这个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采访一个服装厂,服装厂建立了好几年,那些领导干部都是“照顾干部”,照顾来的,效益很差,工人意见很大,工资也不高,还有点发不出来,从那年开始,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叫大家应聘,看谁出来,有三个人出来,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可以包,但是我只包一个门市部,其他的不要。第二位上来说,我可以包,但是要精简人员。第三个出来包,在座的人员一个不精简,工人工资增加30%。后来就让他当了,一年下来挣钱了,所以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后来推广这个东西。我那时候到无锡采访改革开放,我脑子就想着,有什么典型能够抓住。正好这个座谈会讲到这个,这个“一包三改”还没有推开,意见不太一致,无锡市委一个副书记带着一帮人搞调研发现了,他们跟我们座谈时候讲到这个,我们后来就认为确实是不错,就去采访了,写了这一条。发到报社来,马上就在一版登出来了,特别重视。影响挺大的。

2018-05-23 10:53

颜世贵

今年江苏分社的社长又带着我去看,不一样了。过去我记得从无锡往堰桥乡去,堰桥乡在无锡的北边,没有路,现在变成无锡的一个区的一部分了。办公的地方也变了。我最感动的就是,当年的两个老领导都来了,一个是当年的乡长,还有一个是管工业的副乡长,和我岁数差不多,我们都老了,但是还记得这些事。当年“一包三改”起来的厂子,有的发展了,有的淘汰了。后来很多企业转制转了,有的搞得相当不错。我在座谈会上说的,邓小平讲的,让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共同富裕。这个问题还是要考虑的。

2018-05-23 10:53

主持人

您在人民日报驻江苏和北京站都当过站长,为推动人民日报在各个地方建记者站,其实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讲,当时推动各个地方建记者站,为什么需要付出那么大的努力?难在什么地方?

2018-05-23 10:55

颜世贵

人民日报原来是有记者站的,1959年,根据中央的意见,和新华社合并了,因为当时人民日报的领导和新华社领导是一个人,这样把两个媒体的记者站合并起来了,他们一个单位两个牌子,既挂新华社分社牌子,又挂人民日报记者站的牌子,记者写稿,既是新华社记者又是人民日报记者。随着形势发展,报社没有自己的记者也是个问题,后来报社打报告,1981年,中宣部批准,人民日报可以选派一些记者,到地方去工作。我这个时候就被派到江苏。去了以后,我们准备建记者站,没有东西。到了1984年,人民日报就打报告了,要恢复重建地方记者站。但是问题在哪?一个是没有地方,没有什么条件,同时这个牌子还挂在人家那里。人家就说了,你们是人民日报记者部的记者,我们才是呢,人家有两个牌子。

2018-05-23 10:57

颜世贵

到了1986年,后来又打报告,就是要两家分开,分挂牌子。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宣布成立记者站。最大的困难就是条件很差,没有条件,另外,没有办公的地方,吃饭就别说了。我们人也少,我们当时讲的,我们要把报道搞好。要让人家知道你在这里的存在,你没有东西,报道不出东西也不行。我们江苏站是比较早成立的,当时任命我为首席记者,为什么叫首席记者?首席记者站都是记者,叫站长有点行政化了,就这样定下来了。1987年我调到北京站,到2001年年底才回去,待了14年。最近几年地方记者站变成地方分社了,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也在发展壮大。这是好事。

2018-05-23 10:58

主持人

您退休之后,退而不休,而且拥抱新时代,开创新媒体。我看您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粉丝也是众多。应该说在新时代、新媒体,您也是非常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能不能跟我们聊聊这是不是合格记者应该所具备的素质?

2018-05-23 10:59

颜世贵

今天的记者确实是要这样。新时代了,方方面面都是新时代了,传播手段全是新时代,要不掌握这个,就不是个合格记者。文字的、摄像的、各种技能都要会。

2018-05-23 11:00

颜世贵

一开始《华声在线》让我开博客。我说博客是什么东西?他们有一个总部在北京,我去看看,是这样的。一看也不难,我觉得不错,自媒体,自己写,自己上。什么原因呢?我是学中文的,搞了一辈子新闻,我总有一个中文的情结。过去采访的东西很多,真正用出来的很少很少,可惜了。正好,想玩一玩。另外,我也喜欢拍拍照,尝试尝试。这样满满一路走来,我回过头来看,也有300多篇稿子。点击量有500多万次。

2018-05-23 11:00

主持人

这应该是一个大V的成绩。颜老师对人民日报记者这样一个身份,是不是有一种不一样的认识?

2018-05-23 11:00

颜世贵

对我来讲,我认为记者首先是个事业。我在人民日报待了一辈子,我对人民日报的感情确实不一样的。我的一切都是人民日报给的。我是农村人,什么也没有见过,也不太会说话,我现在到今天这样,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都是人民日报给我的。都是老同志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来的。比如敢讲话、讲真话,我觉得这个就是从老同志那儿学来的,我们很年轻就到报社来了,我现在老了,但是这个改不了的。

2018-05-23 11:01

颜世贵

另外,我觉得当人民日报记者很光荣,你要珍惜这个身份,什么原因呢?作为人民日报记者,你可以做好多的事,为群众、为党做好多的事。你的靠山就是人民日报,没有人民日报什么都不是。你要珍惜。特别是人民日报,既是党中央机关报,也是人民的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代言人。不能脱离群众,对于群众的创造、群众的创新、群众的希望、群众的要求和意见,不能置之不理。我说作为记者,其实要深得下去,要对得起记者这个称号。

2018-05-23 11:01

主持人

对于80、90后的人民日报人,您也是作为前辈,对于这些小同志们来讲,肯定要有很多很多学习的地方,您有没有什么样的话跟他们讲?

2018-05-23 11:01

颜世贵

人就是一个过程,时间很快的,很宝贵的,我希望趁年轻的时候,年轻力壮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多到一些地方去看看,不要浪费。回过头来你就知道了。能够留下一些东西。不光给自己,在报纸上留下来的东西。回过头来就知道了。现在我们老了,一晃老了,想做什么也不能做了。

2018-05-23 11:02

颜世贵

第二,我希望他们既然在人民日报工作,人民日报有好的传统,有好多优良传统,比如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还有群众办报,这些都是好的东西。出了不少名记者,特别有名的记者。我希望有时间可以看看他们的东西。包括范长江的,看看他们,他们当年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写的,确实是留在了历史上。另外,记者和别人不太一样,记者要自己去发现,去捕捉,不要指望编辑部给你多少东西,编辑部给你的是少的,有,但很少,主要还要靠自己。我跟年轻人说过,如果你想,不去抓,跟编辑部要,不是个好记者。

2018-05-23 11:02

主持人

今年6月15号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在今天节目最后,也想请问颜老师,您有什么样的话要寄语人民日报,想跟人民日报说吗?

2018-05-23 11:03

颜世贵

首先祝贺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这一路过来,成绩是很辉煌的。值得骄傲、钦佩的。我在人民日报工作、生活了一辈子,忘不了报社对我的培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一致,也是人民日报的传统。人民日报有着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过去很重视群众来稿来信,这些优良传统,我觉得应该发扬光大,把我们的报纸办成一张喜闻乐见的,每天都想看的报纸。再次祝贺。

2018-05-23 11:03

主持人

非常感谢颜老师今天作客人民网,和大家分享自己与人民日报的故事,我们也看到了老一辈优秀人民日报人身上的勤勉、记者的风格、风范,联系群众、真实,等等一系列的品性,值得我们新一代年轻的报社人学习。再次感谢颜老师,希望您以后有时间常到人民网来和年轻的网友们分享您的故事、您的见解。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