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15:22

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为此,人民网传媒频道特推出“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5月29日14:00,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主编、主任编辑徐丹将做客人民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畅谈“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2018-05-29 13:59

主持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抱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今天作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主编、主任编辑徐丹,欢迎您。

2018-05-29 13:59

徐丹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8-05-29 14:00

主持人

徐丹,说起来我们是同龄人,差不多一个年份进入人民日报大院,对人民日报的感情,很多地方说起来可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请徐丹跟我们讲讲你在人民日报十年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经历呢?

2018-05-29 14:01

徐丹

我是2008年硕士毕业就进入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到今年刚好是十年。这十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年,我是在人民日报总编室要闻版工作,具体是要闻四版编辑。后面六年是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工作,具体负责人民日报的微博编辑和发布,可以说是经历了人民日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岗位的锻炼。

2018-05-29 14:04

徐丹

在2012年的时候,报社决定开设官方微博,因为我在硕士阶段的学习方向就是新媒体,所以我当时从总编室调到了新闻协调部筹办微博,从2012年到现在一直在微博工作了六年。后来人民日报新媒体也是不断发展壮大,从微博到有了微信,后来还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端APP,在2015年的时候成立了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加上去年刚刚上线的人民日报英文版客户端,也是新媒体中心负责具体运营,所以人民日报现在是有“两微两端”。

2018-05-29 14:05

主持人

感觉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整体工作还是很繁忙,节奏也很快。因为我们人民网也是每天要面对很多的新闻热点问题。现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新浪有五千万的粉丝,这个厉害了。从早安微博到晚安微博,每天中间滚动的新闻大概有多少条呢?

2018-05-29 14:07

徐丹

在没有突发新闻的情况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早上第一条微博一般是7点钟发,也就是说我们6点多就要到岗,因为你要熟悉当天的舆情,尤其晚上的话,我们知道现在国际新闻,好多由于时差,半夜可能也有新闻,可能也要一早就发布,所以早上常规是6点多到岗,七点钟发布第一条。晚上是晚安帖,大部分是在23:30到24:00之间发,我们那个叫“你好明天”,晚安是对当天新闻热点的梳理、回应。微博正常间隔是每半个小时发一条,这样算下来一天是三四十条微博。经常有网友评论说,人民日报小编很轻松,我们刷微博还费流量,你们发微博还赚钱。其实不是,除了我刚才说的节奏,要每半个小时发一条以外,大家知道微博的更新是每天都要更新,不论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大年三十晚上也要坐在那里发微博。另外,对于时效性的压力也很大。

2018-05-29 14:07

主持人

因为竞争是每分每秒。

2018-05-29 14:08

徐丹

我以前在总编室工作,报纸的生产周期是24小时,但是微博是论分论秒。我们现在为了工作都下载了很多客户端,而且都打开推送,大家知道新媒体之间的竞争甚至只是几分钟、几秒钟的差距。别看时间是几秒钟,但是传播效果会差很多,甚至是量级上的差别。我们小编有时候自嘲压力很大,经常吃饭、上厕所都要轮着去,生怕错过大新闻,这是一方面。

2018-05-29 14:09

徐丹

还有一方面是把关和防差错的压力比较大,对比传统媒体报纸上,我们知道在报纸上有校对、一读、编辑,整个流程很完善。但是在微博上,我们知道发稿、审稿的流程相对扁平化,速度非常快,这样难免犯错误的概率会大。经常一条微博发出去,有一个标点的错误,网友就秒截图,在评论区跟我说小编中午要扣鸡腿。这方面压力也是挺大。另外还有创新的压力,大家都知道,微博每天都在发,但是网友对于新的题材、新的表达方式也有一个审美疲劳。

2018-05-29 14:09

主持人

你们是否也得跟随热点。

2018-05-29 14:09

徐丹

对,绝对要跟随热点,不论是网言网语还是新的短评、直播和新的话题都是跟得比较紧。但是又要保持一定的品质。既要叫好又要叫座,这很难,而且是长期的叫好叫座,对我们的生产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小编经常说,感觉身体被掏空。

2018-05-29 14:10

主持人

你们有几个小编?

2018-05-29 14:11

徐丹

微博团队现在有十个小编。我刚才也说了,分班倒,不断要早班、晚班和策划班,各种班次,就十个人,时间压力很大。当然我也不是在这里光吐槽,小编还是有获得感或者成就感。我觉得微博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交互,它的这种反馈的及时性。以前在报纸上发一条新闻,也不知道读者是谁,他读了给你什么反馈。当然我也会接到一些电话和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微博是直接的,发完以后马上就有了评论,是点赞还是吐槽甚至拍砖,都很明显,可以直接在评论区回馈,可以解释。另外,你发的一些内容,经常会改变一些人和事,这也是大家的一个体会。比如寻人的微博,我们发了以后,前两天公安部还统计了一个数据,有90%多的找回率,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你发了一个微博确实有作用。包括一些舆情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以后,我们发现弱者得到了关注,坏人可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包括敏感的事件,可能大家争议性的,说开了,经过公共讨论,就形成所谓的最大公约数,就有利于问题的推动、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小编是痛并快乐着。

2018-05-29 14:12

主持人

看起来微博编辑虽然是一个“压力山大”的工作,从早到晚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而且脑子的弦也要一直紧绷着,但和网友产生互动的时候往往很有成就感。刚才徐丹说在人民日报社十年,但是在微博这块阵地工作是六年的时间,作为人民日报微博开通时就在的元老级编辑,是否也有一个从慢到快、从冷到热的过程,一开始是一个什么样的办公环境呢?

2018-05-29 14:14

徐丹

人民日报微博本来计划是2012年伦敦奥运节点上线,当时有一个突发事件,就是7月21日北京的暴雨。你看我们现在第一条微博是2012年7月22日凌晨4:58分发的,比预计的计划时间提前了。我印象很深,是我参与发的,因为当天是暴雨交加,我是12点多,都已经睡着了,被领导一个电话叫来到了单位。当时微博在一个小的会议室里办公,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改造了一个会议室,我们当时发布了这一条微博。大家知道,人民日报后来也发了一系列的关于北京大雨的报道,包括“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让死亡人数脱敏”等等一系列的报道,网友以前对人民日报可能有一些刻板印象,感觉人民日报可能只是善于做成就性的报道,不善于做突发新闻或者批评新闻、舆论监督性的报道。但是通过北京暴雨,让大家感觉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鲜活的人民日报,在这个过程中就改变了对人民日报的刻板印象。所以,我们的粉丝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再说到你刚才说的环境,我们的办公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现在已经搬到了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办公环境高大上,这是一方面。

2018-05-29 14:15

主持人

微博每天的工作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140字,一张图,现在呢?

2018-05-29 14:16

徐丹

这方面变化也很大,当时的工作,像你说的,微博只能写140字,超过140字甚至就发不出去,只能配一张图。现在微博超过140字,可以发头条文章,头条文章可以发几千字,而且可以配九图了,九宫格,最典型的,不光是静态的图,可以发短视频,可以做直播,动态的。这样工作量是几何级的增长,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我们展示方式丰富了,同一个题材既可以文字又可以视频,还可以直播,但是工作量确实是增加了。

2018-05-29 14:16

主持人

对你们技术上的要求是否也增加了?以前都是做文字工作的,现在对于视频的拍摄,对很多微博上,技术上的操作,你们是否也在不断学习当中?

2018-05-29 14:17

徐丹

确实在不断学习。我刚开始在总编室是文字编辑,到微博第一要学的就是图片的美编,要简单加几个字,做图片的修改,还有拼在一起,因为当时只能发一张图,还要把很多图拼在一起。现在九宫格也要去设计,虽然不是非常专业的,像现在我们发的好多视频,并没有剪辑的像视觉剪辑师那么专业,但是必须知道一些特效和动画表达的时候会产生哪些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和技术人员或者后期的视频编辑有一个沟通和交流。这也很关键。

2018-05-29 14:17

主持人

看得出来这种变化也是成长和学习。

2018-05-29 14:18

徐丹

是。我们经常说在人民日报微博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向网友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各种学习,用网友的话说是高手在民间。真的是,有时候我们做一张图,后来网友回了一张图,比我们还好,包括网言网语,我们的一个标题,后来看热门的评论,发现这个标题起得确实比我们好,我们有时候拿小本赶快记下来。

2018-05-29 14:18

主持人

我们发微博和公众号的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评论,因为高手在民间,下面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2018-05-29 14:18

徐丹

确实,我们在实践当中向网友学习和成长。

2018-05-29 14:18

主持人

如果说人民日报微博运营的六年过程当中有很多苦与乐的话,这里面可能有很多标志性的事件也是你难以忘记的,也是微博成长变化或者在壮大的一个过程,能否回忆一下您印象深刻的标志性事件?

2018-05-29 14:19

徐丹

刚才聊到媒介的形态发生的变化,其实每一次变化本身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形态变化背后很有可能就是范式迭代。我举个例子,就拿几年之前出现的微博话题为例,不要小看两个#组成的话题,在微博话题页面聚合了热点事件的所有利益攸关方,新闻当事人,爆料人、意见领袖、专业媒体、自媒体、政府机构,普通网友等等,他们都可以通过微博直接发声,不再需要接受媒体采访再发声,尤其是在话题聚合的技术下,每个网友都可以看到各种形态的事件描述以及涉事各方的态度观点,成了一个广场式的舆论场。

2018-05-29 14:20

徐丹

另外还有一个标志就是像我刚才说的,短视频和直播的出现,尤其像人民日报,你也知道我们这个团队,包括人民日报,基因还是文字,对于文字擅长的媒体转型做直播和短视频,这个挑战是很大的。这两年尤其去年是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所谓直播元年、短视频元年,在去年两会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微博在两会期间发了200多条相关微博,但是我们后来统计,直播和短视频的比例达到了56%,一半还多,我们自己都感觉很惊讶。后来我们分析的时候,原因是当时年轻网友更喜欢短视频。我们为什么要发这个,就是为了去用新技术、新载体、新的方式去吸引年轻用户,只有这样才能有传播力、影响力。

2018-05-29 14:22

徐丹

说到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其实对微博来说,它也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年轻用户的崛起,使得微博在舆论场的作用有一个新的崛起。我们看到后台的数据,35岁以下的用户占到95%以上的活跃度,18岁-22岁也就是大学生这个阶段,是微博最活跃的用户。不光上微博,而且每天上的次数,是重度用户。为了吸引这一部分年轻用户,微博也做了很多调整,包括人民日报的微博,看我们发布的内容和话语方式,也都做了变化。这样我们知道经常传播学有一句话,传者和用户是双向塑造的,这个过程中,微博的用户年轻化对于人民日报微博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尤其跟我们的微信、跟我们的PC端、跟我们的报纸比,我们这方面的变化特点就更明显,这也是一个你说的标志性的事件。

2018-05-29 14:23

徐丹

还有一些比较具体内容的,我这里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转发量很多的新闻事件。刚才已经提到了第一条微博是2012年7月份北京暴雨,转过年就是2013年,4月份四川芦山雅安地震,我当时值班,我后来数了下,当天一个班次就发布了106条微博,可以说是创造了我们微博的一个发布纪录,这也充分发挥了微博短小精炼快速的优势,不断的报报道各方的伤亡情况,救援情况,各种服务性的信息,寻人的信息,正能量故事等。

2018-05-29 14:23

主持人

一个班次是什么时间?

2018-05-29 14:24

徐丹

早上六点多到下午三点多,因为当时地震是八点多发生的,仅仅一个早班发了一百多条微博,最短的间隔时间是几分钟一条。

2018-05-29 14:25

徐丹

然后是我们转发最多的微博,这个记录是不断被打破,2016年是单条300万转发,在去年,你好,十九大的单条微博转发超过了500万,就在刚刚的这个5月12号啊,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们发布了一条微博,请成龙唱了一首歌生生不息,也就是说在十年前,当时有首歌叫生死不离,10年之后我们又重新填词请成龙,唱了一个生生不息,网友听了非常有感触。那么这首歌呢,也创造了单条微博转发和播放的记录,那么单条转发量超过1800万,微博视频播放量超过3亿,可以说也是一个标志。

2018-05-29 14:25

主持人

身处新媒体舆论场一线,您觉得人民日报微博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扬清激浊,去伪存真,引领正能量?

2018-05-29 14:27

徐丹

微博刚创办的时候,当时临时办公的会议室里有一个白板,部门主任在上面写了四个字“人微言重”。当时我们的团队也很年轻,从各个部门,像我是从总编室,有从海外版,有从各个部门,当时是六个人,临时组建了一个团队,也很年轻。当时我们部门主任就说,你不要以为是你一个人在发微博,你这个内容发布以后,加上人民日报四个字,在舆论场上的作用就不一样。我现在在人民日报微博工作了六年,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独特的意义,确实是人微言重。人民日报在舆论场尤其中国舆论场独特的作用,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去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引导舆论,去引领正能量。

2018-05-29 14:27

主持人

在这六年当中你们怎么做的?本来是六个人,六年之后就增加了四个人,十个人承担起这么大的一份工作。

2018-05-29 14:28

徐丹

确实是,而且人员还在不断地调整。怎么做的呢?有一些原则性的,也有一些具体操作的方式,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我们对于引导的理解,今天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我们经常说要舆论引导,其实引导这两个字挺有意思,中国古人大智慧,在造字的时候,实际上把舆论引导的标准和方法都造在这两个字里。比如舆论引导的“引”字,左边是弓加一竖,这个竖,如果你看甲骨文,是画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在拉弓,叫引,引而不发。这表示什么?我们在做引导的时候,第一步要把用户拉过来,吸引过来,而不是板起面孔说话,拒人千里之外,这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吸引人,我们做的内容一定要吸引人。但是光吸引人还不够。“导”字更有意思了,你看繁体字可能比较清楚,繁体字上面是“道路”的“道”,下面是一个“寸”,“道”字上面是一个“首”加走之底,这个走之底就代表一个路,如果你看甲骨文,是画的十字路口,这个首代表一个人头,甲骨文上画的是一个眼睛上面长着头发,表明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有点像现代人每天面对很多选择,我们也不知道怎么选,如果选对了,可能就是正道,选错了,就叫误入歧途,是这样的状态。

2018-05-29 14:30

徐丹

古人要求我们怎么引导呢?就是下面的“寸”,在甲骨文中象征着一个手,拉着这个人,把他拉到正道上。我们做舆论引导,一是吸引人过来,但是不能为了吸引而去打一些擦边球,就像有些媒体打“星惺性”,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把它导到正道上,要传递正能量,要传递价值观,而且这是一种正向的引导,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一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具体来说,我们领导也做了一些概括,比如说叫亲和不迎合,对话不对立。就是这个意思,不能一味迎合一些受众,但是要有亲和力,让他感觉到是平易近人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些都是我们一些比较好的原则。

2018-05-29 14:31

徐丹

操作层面,我觉得有三个字,也是我们上上下下经常提的,我们做新闻传播要把握时、度、效,这很关键,时可以理解为时机,不同的时候,你发的新闻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一样。在一些重大节点上,网民很关注的时候,你去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去表达你的一些价值、你的理念,网友可能更愿意接受。如果没有这个热点,你很生硬设置一个议程,即使像人民日报有五千万的粉丝,生硬设置一个议程,传播效果是不好的,这是对于时机的把握。度,是对速度和准确度的平衡,网上经常有一些反转剧,早上一个说法,到中午一个说法,晚上可能又转回去的也有,这就是速度,因为你要追求时效,但是准确度差了,这就需要我们去平衡。还有是频度,不能特别炒作一个事,要跟它的重要性相匹配,包括温度,我们知道社交媒体,为什么现在有一些小编经常自称党报君、发布君,就是让人感觉是有人情,有温度的,社交媒体就是交朋友的,这也很关键。还有一个是效果,传播学里的效果是分层次的,简单来说有认知层次的,发一个东西,别人知道了,这是认知层面的。更关键是态度说服层面,原来可能不相信,或者有疑惑,经过我们的发展、分析、论证,他相信了,他态度转变了,这是很难的。但是更难一步是行为塑造,转化到行动上,这也是很难。当然,我们也不是做得很好,我们也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去总结,在时、度、效上不断摸索,不断去创新。

2018-05-29 14:31

主持人

人民日报微博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大的,从网友的肯定,每天的互动,转发量、影响力,都可以看得出来。人民日报微博发展到今天,您觉得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有没有在这方面做一些思考呢?

2018-05-29 14:32

徐丹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复盘,每一条微博下面,网友对我们的吐槽和批评都看在眼里。

2018-05-29 14:32

主持人

每一条都看吗?

2018-05-29 14:32

徐丹

大部分看,尤其是热门的评论,因为后面量太大了,也不可能每一条都看,但是基本上热门评论,尤其重点微博下面的评论都会看,虽然不能做到每一条都去回复,但都会记在心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发展六年,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我认为当下最大的一个不足,或者我们的一个短板,就是我们的生产能力、我们的创意策划能力跟不上用户的需求,我们发现用户的迭代速度太快,对于新的事物、新的形态、新的媒体呈现方式,变化特别快,但是我们媒体生产往往是跟不上。因为网友,我们知道现在需要可视化传播,需要沉浸式传播,需要交互式传播,需要创意表达,需要艺术化的表达。类似于新闻媒体的供给侧改革,我们经常说供给侧改革,我们现在也想通过内部挖潜,包括中心内部甚至报社融媒体的发展,能够有一个供给侧的改革,能够生产出更加适合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我觉得这是我们当下最大的一个不足,也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2018-05-29 14:34

主持人

人民日报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等是在一起新媒体战线上共同前进的,您认为怎么去看它们的区别、定位,或者将来如何把它们能够有效整合到一起?

2018-05-29 14:36

徐丹

我也是一家之言,只能从微博角度稍微扩展一点,你说的可能概念更大一些,我可能力有不逮。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做宣传、主题传播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新闻传播学概念,一个是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把两个规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新媒体本身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即使是文字,我们看现在发在报纸上、发在PC端,像是人民网上面和发在客户端上面、发在微信上面,表达方式都不一样。包括短视频,我们经常说短视频很火,我一直在强调,包括我们团队,包括领导也说,短视频绝对不是短了的视频,不是把电视上40分钟的视频随意截出2分钟、3分钟就是短视频。移动社交短视频,首先是信息的接收环境,比如我们现在看短视频,很多都在手机上,小屏幕的传播特点和大屏幕就不一样,它需要大字幕、同期声,有一些可能在传统视听语言的禁忌,在小屏幕反而成为它的特色。我们看到很多自媒体的剪辑风格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这是一个。

2018-05-29 14:37

徐丹

再一个是社交属性。我们短视频分发现在有两个逻辑,一个是社交分发,还有一个是算法分发。视频要有社交属性,就是你要有话题性,你的朋友看了可能更愿意看,你的偶像看了可能你更愿意看,社交属性也是需要我们在制作当中去发掘的。另外是它的短,这个短,我们理解的是它更凝练,3分钟的短视频,可能每一分钟就要有一个像说相声一样的包袱,不然网友就关了。我们看后台数据,短视频的完播率跟时长是负相关,越长可能越看不到最后,一个超过3分钟的短视频,可能70%的人根本看不到最后,你精心设计一个彩蛋放在最后,发现只有30%的人会看到,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观点、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要做得精,提炼出精华来。

2018-05-29 14:38

徐丹

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我们要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基于此,我们看微博、微信,包括客户端,相对来说都是有独立的运营团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去觉察这个载体特有的传播规律。一些新闻来了以后,我们要进行二次加工。同样的内容,可能发在微博上和微信上就不一样。

2018-05-29 14:40

徐丹

另外,怎么利用矩阵,怎么整合传播呢?我们要看到很多产品共通的一面。包括我们新媒体中心,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们编辑除了日常在不同端口进行发布以外,有了重大事件,比如突发事件或者重大的节点,我们就会跨组来组成一些创意小组,如果创意很好,可能是微博提出来的,但是参与制作的人可能有微信,也有客户端的,文案准备好以后,后期的视觉编辑,包括H5的技术人员可能就加入进来了,这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需要你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整合。甚至我们发现,我们一些创意策划都已经有线上线下的互动,经常有一些线下的活动和线上结合,你就需要运营推广的同事也要加入在一起。我经常说这就是既要日常的值守,是分工的,但是融合的时候要打破界线,整合传播。

2018-05-29 14:41

徐丹

刚才说到线上线下,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今年两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中国很赞”的手指舞挑战。包括明星和网友也都参与了,这就是一个跨媒体的线上线下的整合。首先,这个歌是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去年刚刚入社的一个年轻人自己作词演唱的一首歌,非常正能量。他写的歌词基本上体现了我们过去五年的成就。比如,“点赞,为共享交通的方便,便捷支付看不到钱,坐上高铁我去外边,你在家等快递出现。”就是我们的新四大发明,实际上都体现了,这首歌非常青春时尚,积极向上,很多网友说很魔性。像我刚才说的这就是引导,第一步要吸引年轻人,让他来关注两会、十九大这种政治事件,其实和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吸引网友参与。

2018-05-29 14:42

徐丹

另外,在发布形式上,我们采取了音乐电视MV的形式,让它视觉效果更好。当时在策划的时候想怎么呈现呢?我们就想了,用年轻人非常喜欢的手指舞,设计了几个动作。我们既要有一定难度,不能一下子学会了,但又不能特别难,不然门槛太高,普通网友没法参与。我们中心的小编找了一些大学社团里专业的手指舞的大学生设计动作。后来技术人员做MV的时候,在呈现的时候用抠图和分屏的形式,我们中心很多小编都参与了,而且还有很多普通网友,既有艺术感又有群众参与感,这更适合在不同平台的发布,这是一个基础,这是一个共通的东西。

2018-05-29 14:44

徐丹

具体到不同平台发布又有不同平台的特点,比如微博,我们就是发了文字加上短视频,带上“中国很赞”这个话题,号召更多的网友去参与。后来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职业的人都参与进来,包括解放军、警察,医护人员、大学生,都参与到这个互动之中。而且我们后来发现,网友一旦调动起来,创意真的是无限的,他结合自己的工作,他有他的点赞方式,包括工作场景,甚至有一些网友挑战失败了,但表现也很有意思,也很有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我们在微博上也进行了二次加工,把它们集纳起来,再次转发,甚至优秀的直接在人民日报微博平台转发,进行二次传播。

2018-05-29 14:45

徐丹

在整个活动中,很多明星也都参与进来,他们的参与也进一步引发了广大网友及社会机构的参与。而传统媒体也通过这一桥梁,实现与新媒体的互动。例如,在东方卫视播出的《2018电视剧品质盛典》上,众多明星及演艺界人士出席,杨幂作为早期加入手指舞挑战的明星,在领奖环节,现场进行“中国很赞”手指舞教学,这一情节引发微博上大量群体的观看,同时,线上发起的手指舞挑战活动,也在电视观众中得到了传播,扩大了活动的跨媒体的影响力。

2018-05-29 14:46

徐丹

因为微信更适合集纳式的文章,所以集纳了很多网友的视频,还有留言。而客户端是自建平台,表现形式就更丰富了,给这个活动建立了专题,有点像视频上墙一样,点赞更多,视频更靠前,号召网友对其他网友的内容有一个分享,有一个参与。整个传播我们说在两微形成了各自特点。同时线下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矿泉水瓶子,我们可能印上了UGC,用户对中国很赞的一些留言,包括我们还刷了两个地铁主题列车,包括北京和成都,就是“中国很赞”,上面屏幕全部是两微网友的留言,大家一看感到很新鲜。年轻人的创意,包括据我了解,有电子科技大的和很多学校在地铁上有快闪活动,有舞蹈快闪、音乐快闪,进行二次传播。

2018-05-29 14:48

徐丹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有各个端的独特传播规律,又有线上线下的整合,还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跨平台的整合。这就需要我们不同的载体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又有一个整合传播,有一个融合在里面,发挥整体的优势。

2018-05-29 14:48

主持人

谢谢徐丹给我们介绍中国很赞手指舞整个创意,包括它的传播过程当中的一些新鲜事。其实我们听到这么多人民日报微博的故事以后,我们在想一个问题,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一个新媒体的从业者究竟需要多少素质兼身,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媒体新闻人。你在人民日报做新媒体工作,是不是要求就更高?

2018-05-29 14:49

徐丹

我感觉现在的新媒体人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就是说我们一定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去理解新媒体。而且互联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网络协同,它去中心化,你不能以传者为中心,不能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丝毫顾及用户需求,这是不行的。现在新媒体的编辑,很重要的就是要有网感,这个网感,就是你要跟用户情感上要共鸣,话语上要共振,知识上要同构,用他的语言,用他愿意接受知识的方式,用他的所思所想,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社会,我们跟网友一样共同经历转型社会的酸甜苦辣,这很关键,我感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网感,这是用户思维。

2018-05-29 14:50

徐丹

另外一个是对技术也要有些敏感性,技术非常重要,尤其新媒体,短视频、直播、H5、无人机,甚至AR、VR,不是要求编辑像工程师、技术人员那样代码都会写,但是一定要知道这个技术的核心,你得懂,它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到底能实现哪些效果,你和专业技术人员沟通的时候,你能够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团队作业,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替代的就是你对这种技术的一种理解,这是必须要的。

2018-05-29 14:50

徐丹

我感觉人民日报这四个字,确实代表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一个事,人民日报发了以后,传播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编辑不仅仅要把握新闻的细节,微观真实,更多的时候要看到宏观真实,我们可能要跳出事情本身,看到大的来龙去脉,站的可能要更高一些,你在表达的时候要更理性一些。网友可能有些时候有一些情绪,你在表达的时候,你要理性思考以后感性表达,我们经常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需要。我觉得对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深刻理解“人民日报”这四个字在舆论场的特殊作用。

2018-05-29 14:51

主持人

作为” 80后”人民日报人的中坚力量,您对现在的“90后”新一代人民日报人怎么看?对他们有怎样的寄语呢?

2018-05-29 14:52

徐丹

我们的团队就是平均年龄90后,我可能是最老的一个。所以90后给人民日报微博带来了新鲜的力量、新鲜的表达、新鲜的话语。90后是网络原住民,70后、80后可能从小并不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但是90后、00后生下来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他对互联网的时代没有代沟。像我们的小编,和核心主流网友年龄相仿,网友喜欢什么,他很了解,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可能更需要,像我刚才说的,更需要加深对“人民日报”这四个字的理解。对这样一个有70年历史的媒体的一种责任感,她的一种优良作风,我们需要去汲取,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在这个过程中再去创新。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经常现在说的不忘初心。人民日报办新媒体的初心就是为了让人民日报和年轻群体产生链接,就是这个目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我个人也是不断地去反思,我们怎么样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初心,怎样用好新媒体的手段方式,但是又把人民日报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报宗旨传承好,把它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也算是我希望90后同事包括我个人在内都需要去强化的一点。

2018-05-29 14:53

主持人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的一个大日子,十年,应该说人生有很多很多的十年,对于你的职业生涯第一个十年就在人民日报,我相信肯定有很多的感慨、表达想对人民日报说,所以我们最后也是请徐丹对人民日报说几句话。

2018-05-29 14:54

徐丹

首先表示感激。这样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媒体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国家发展的大势当中,在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大潮中不断学习、成长,我觉得这个机会非常的难得,对我个人的成长是非常的有帮助,所以我非常感谢人民日报,这是表达第一个层面。第二是我的一个祝福,今年是人民日报70岁生日,我祝福人民日报在这样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样一个70年历史的党报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青春,续写党报人的光荣与梦想,我深深的祝福。

2018-05-29 14:54

主持人

感谢徐丹跟大家分享自己与人民日报的故事,应该说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也感受到80后人民日报人身上的责任、使命和优良的品质,我们也会一起共同续写人民日报新的辉煌。谢谢徐丹作客。也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