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五届房地产价值峰会将于1月15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敬请期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人民网一号演播厅,这里正在进行的是重构价值原点,第五届中国房地产价值峰会的现场。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而在这其中,住房又是人们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重中之重,这也就是为什么连续五年我们都会年终岁末在这里与大家相聚,共同回望上一年、展望下一年房地产发展的点点滴滴。
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因城施策的政策下,各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租购同权政策的引领下,长租公寓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今天在此,我们将与大家一同来结合2018年房地产发展的形势,共同探讨房企在新时代下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苗乐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伟光汇通旅业联席总裁王军,万新控股集团总裁塔斌聪,启迪协信联席总裁郭莹辉,新鸥鹏教育产业集团总裁李战洪,江河地产总裁朱锐,实地集团总裁罗剑威,亚萨合莱国强副总经理刘松。
来自主办方的领导有:人民网副总裁宋丽云,人民网媒体资源部主任涂胜。此外,在今天现场还有众多的企业代表、媒体朋友们,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人民网副总裁宋丽云致辞。
尊敬的苗会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人民网一号演播厅,出席第五届房地产价值峰会,共同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新时代坚守高质量,进步稳发展,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贡献力量。在此,我谨代表人民网,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政策导向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周期,长租公寓、存量房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上个月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随后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部署了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的十项具体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房地产市场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房地产企业要根据新格局、新趋势调整发展策略,通过深耕产业链和拓展新领域谋求转型升级,以不忘初心之志,重构行业发展的价值原点。
房地产事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千家万户安居乐业。人民网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一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密切关注房地产事业的发展。随后,人民网将继续在以下三方面发力,助力房地产事业的健康稳步前行。
一是充分发挥人民网的政治价值,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房地产市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网的传播价值,发挥人民网全媒体、多渠道、广覆盖、融传播的优势,推广高质量的人居项目,弘扬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精神,树立行业标杆、传递榜样力量,以推动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升级、价值提升。
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网的平台价值,升级打造人民网房产家居3.15平台,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搭建消费者和房地产家居企业的沟通平台,为解决房地产领域的民生问题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
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新起点,步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房地产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房地产事业适应新变化的需要,更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打造高质量住房、为美好生活助力,将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共同使命。
人民网举办房地产价值峰会,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我们很高兴看到,房地产价值峰会已经成为联通各方的桥梁,交流思想的平台,合作共赢的纽带。本届峰会的主题是“重构价值原点”,价值如何体现?原点如何重构?接下来我们一起期待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兴旺!谢谢大家。
感谢宋总精彩的致辞。正如她所说,本次峰会的主题是“重构价值原点”。房地产良性发展的基础是从业者对产业价值的理解和践行。接下来掌声有请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副会长苗乐如先生上台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房地产业进入新时代”。
尊敬的宋总裁,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和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按照会议的安排,在这里我讲一下对房地产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认识。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提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是体会。
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崇高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基于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表明了我们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的科学态度,以此确立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发展由高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明确了我们的时代任务和新时代全社会崇高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共同利益。
二、落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房地产业的时代责任和根本任务。刚才像主持人和宋总讲的,通俗的说,人们的生活可以概括为吃穿住用行。就住而言,房地产业是义不容辞的任务。2016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0.8平米,城镇36.6,农村45.8。三口之家户均百平方米一套住房,应该说,这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但也标志着我国居民的住房发展已经从解决有无房子住进入到了解决住好房子的新时代,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所谓好房子,就是符合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符合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住房。完成这一时代任务,我以为,需努力推进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产业升级转型是基础。首先,产品要升级换代,要建设精装成品房,不能像过去一样老搞毛坯房,二次装修是浪费,集中装的房子,采购的瓷砖等产品是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所以,建设绿色住宅、百年住宅、健康住宅,不仅建筑本身房子要建好,还要住区环境好,绿色、生态、环保。社区服务好,智能、智慧、便捷、安全、和谐、安定。
其次,产业升级创新,实现建造施工工业化、建造技术现代化、管理服务数字化、住宅发展产业化。要以BIM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技术统领规划、设计、开发、施工、装饰、物业管理和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引领,要发展装配式的建筑、3D打印的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绿色、生态建筑。再次,企业要升级转型,要从建房子向建好房子、好环境、提供好服务转型;要从卖房子向租卖并行转型;要从住宅地产向养老、休闲、健康、旅游、商业、产业地产转型。要从增量开发向城市更新修复,既有建筑改造并进转型,向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振兴乡村统筹城乡发展迈进。
二是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要求。全面贯彻去年7.31、10.31、12.13三次会议的精神和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首先要实施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思路。后面四个字是有调整、有变化的,值得大家深思。中央定方向,城市政府负主责的工作机制。这是刚才宋总讲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构建长效机制,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其次,要完善市场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如深圳,去年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公共租赁房,这类在市场供应结构当中调整为占60%。商品房占40%。其中中小商品房为主。北京去年集中增加供给了限性房、共有产权房,以及城市中心区鼓励闲置的商业设施或者厂房改建职工宿舍,做到市场和保障协调运行。再次,发展机构租赁,补足租赁市场的短板,做到租售平衡,满足各方面、各层次居民的住房需要。
三是住房制度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创新完善是保证。1998年停止实行了48年的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住房制度。应该说住房制度改革是40年改革的重要的组成内容,多数同志都是从1998年开始谈,说是20年,其实也反映了一项改革的推进,在这之前近20年的探索,也是非常艰辛的。当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住房的商品化,包括建设社会化、分配货币化、管理专业化。极大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水平,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大发展。但市场租购供应结构不平衡,市场和保障运行不充分,高杠杆、高负债率、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隐患,必须进一步改革住房制度,创新完善宏观调控。首先是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我们讲政策、制度、机制,政策是核心。制度实际上是保证政策落实在一个方面的强调,比如住房制度,但是同时还要有税收制度,有土地制度运行,后者就叫做机制。所以,必须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其次要完善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再次就要构建土地、财政、税收、金融、市场监管等长效机制。
第三,着眼新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目标。小康住房的标准、美好生活需要的住房水平也需要考虑。借鉴国际社会的情况,以此标准、以此水平来看,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仍然重大。去年为例,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额12.95万亿,同比增长12.1%,商品住宅销售额10.99万亿,同比增长14.8%,保持了历史的高位。同时,还应该看到,同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5.26万亿,商品房的销售额、住宅的销售额分别相当于,不是包含关系,相当于商品房消费零售总额的37%和31%。这是从商品消费的角度来看。去年1-11月份,房地产投资11万亿,同比增长9.7%,住宅7.8万亿,同比增长13.6%,都高于同期的GDP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的速度,且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61万亿的,房地产是18.5%,住宅是12.8%。这些数字、这些情况摆在面前,就是要充分的看到,房地产业要充分发挥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责任。解决群众的需要也是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职责。
当前,面对外部环境百年未有之变局,内部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人应努力奋斗,担当起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做工作必须立足脚下,2019年,房地产一定要按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我认为这也是去年三次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讲到稳投资、稳预期具体的体现。作为房地产人应该看到,2018年万科率先提出来的活下去,我认为这个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这么去看?最困难,不仅是指去年调控的常态,更是指去杠杆触动了房地产的资金、负债。去年7月,银行给企业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最低同比减少到6.9%,当然年末是3.7%,个债最低的时候是1.4%,年末是0.9%。最困难过去了,不仅要看到上述指标的缓解,还有去年12月12日,发改委发的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其中,除了商品房之外,搞租赁、长租公寓、养老,恐怕都会得到支持。
除了看到这些之外,更要看到企业调整过高的负债,审慎的面对市场,对系统性风险防范有了认识和准备,或者说有了认识和锻炼。认识就会去积极应对,准备了,危险就可能变为机遇。为此,我相信,2019年房地产的发展会保持向好的态势。借此也给大家拜个早年,祝事业有成、万事如意。谢谢。
谢谢,感谢苗会长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大数据发展为各个行业领域都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机遇,当然,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一方面是新技术的推动,另外一方面,住房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和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组组长邹琳华就新形势下中国住房市场与宏观调控展望来进行分享。有请。
尊敬的苗会长、宋总裁,诸位新老朋友,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第五届房地产价值峰会。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一年,中国的住房市场内外部形势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比如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国际市场动荡加剧,短期资本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转向于侧重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融资支持政策,比如降低准备金率等政策依次出台。还比如说房价下跌城市较快增加。在这些重大的内外部形势的交织影响下,中国住房市场又有何种反应?它的未来何去何从呢?
首先我们根据住房大数据的分析,根据当前中国住房市场运行的最新动态做了三点归纳。第一,房价下跌城市较快增加,重点城市住房成交量回升。全国房价良性回调。通过我们的大数据房价指数的监测显示,2018年11月,142个样本城市二手房价平均环比下跌0.8%,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为113个,比上月增加29个,占样本数的80%。总的来讲,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调控目标初步得到了实现。在房价下跌城市增多,跌幅增大的同时,重点城市的二手住房成交量也有所放大。2018年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数比上月增长13.9%,重点城市住房成交量随着价格下降而放大,表明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因为价格下调而丧失流动性,这是很重要的观察点。在价跌量增的背景下,不仅市场整体风险是可控的,而且居民的购房负担得到实质性的减轻,房地产调控应该是取得了预定的效果。重点城市成交量的放大表明住房市场处于良性回调的状态,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构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稳健发展和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点,各城市的房价虽然都以下降为主,但是它的市场调整的背景是不一样的,表现是一样,但是背景并不相同。2018年11月从市场表现来看,不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继续调整,三四线城市房价也总体进入下调阶段。通过我们大数据房价监测显示,2018年11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平均环比下跌1.49%,跌幅比上月收窄0.37个百分点,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都有所环比下跌,其中北京二手房价环比下跌1.64%,上海环比下跌1.43%。
准一线城市来看,11月二手房价环比平均下跌1.78%,跌幅比上月进一步扩大0.26个百分点,所有的准一线城市房价均环比下跌,其中重庆房价下跌速度相对较快。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1.3%,跌幅比上月进一步扩大了0.19个百分点。除了大连、沈阳这几个东北城市,因为市场反应比较慢,仍然微涨之外,其他二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2018年曾经的明星城市西安、青岛、成都、武汉等,它的二手房价下跌速度相对比较快。
尽管各个城市的房价都以下跌为主,但是背景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从三四线城市来看,也有一个环比下跌,是环比下跌0.67,比上月有进一步的扩大。在118个样本城市中,下跌城市达到91个,下跌城市占比达到77%。曾经的热点城市,西双版纳、上饶、嘉兴等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的下跌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从北京来讲,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都是不一样的。一线城市2018年、2017年下半年以来,部分一线城市,北京已经经历了一波的房价调整。北京房价2017年4月最高点,最大的跌幅接近于20%,而上海近一年房价同比也下跌了将近12%。对于这个城市,它的市场之所以调整主要是因为它缺乏一个积极的信号,只要外部环境有所改善,随时有可能重新复苏。三四线城市在2018年上半年已经经历了一波较快的上涨,多数的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近一年来看,仍然是较高的。因为刚刚才进入阶段性的调整,所以,如果它要再次复苏,可能仍需要时间。换句话说,它的购房需求已经消耗得比较多,再次积累购房需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二线城市的状况居于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
从租金来看,热点城市的住房租金也是稳中略降。2017年、2018年1-7月份,租金快速上涨之后,8-11月,重点城市的租金水平有所回落的。通过我们租金指数的监测,11月,29个样本城市住房租金平均环比下跌1.2%,热点城市租金的止涨不仅和政府对租金的调节有关,也受到大环境,就是房地产市场由热转冷和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于市场的未来也有两点基本的判断,不一定准确。第一个判断点,一线城市可能会率先缓慢复苏。因为从城市格局来看,一线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房的市场,开发市场的波动和商品房库存的影响比较小,市场变动主要是取决于政策的变动,特别是融资条件的变动,这个政策,大家都认为已经基本上接近于见底。融资条件现在也是趋于宽松。另外一方面,经历了2017年以来的实际调整,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风险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释放,目前市场复苏主要是受制于调控政策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果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它的楼市也可能率先复苏。2019年,据我们推测,虽然国际资本市场仍然将继续动荡,但是可能较2018年会有所缓和,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市场的观望情绪。二三四线城市来看,大多数仍处于增量房市场的阶段。当销售不畅的时候,库存量就会再度迅速增加,去库存的压力就会反过来进一步增加房价下降的压力。另外有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棚改户政策的淡出,对对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前面已经讲过,在2017年到2018年,这些城市大多累积了不小的涨幅,要再次积累购买力还需要时间,所以,可能会继续调整,并且从外部环境来看,2019年即使外部环境会有所缓和,但不能转向,对它的影响可能都不大。
关于政策展望,我们也有五点展望。第一,坚持房住不炒,继续抑制住房的投资、投机。当年部分城市的房价下跌,根据我们的判断,总体上仍属于市场的正常调整,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市场仍然有充足的流动性。在城市化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住房的供求矛盾应当是长期存在的,而房住不炒也仍然是新形势下住房政策的前提。而在这个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为了避免房地产调控的前功尽弃,即使房价出现短暂的或者小面积的下跌,也不会因此而出台刺激或者鼓励购房的政策,但是部分房价下跌的城市,也有可能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些不合时宜的房地产政策,比如限售、限价,使得房地产政策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
从房地产资金面来看,它的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大水漫灌房地产的现象暂时不会出现。在2018年上半年,由于住房信贷市场的持续趋紧,导致市场融资成本上升,使得很多商业银行自主的调高了首套房贷的利率。而且有一部分开发企业由于资金链的紧张,为了生存主动的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来回笼资金,也对一些城市的房价形成了下调的压力。但是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降准等稳健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市场利率有所下降,多个城市的首贷房利率大幅度上浮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总的来讲,货币政策仍然是以稳增长和防风险为主要的基调,对于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有较严的管控,大水漫灌房地产的现象暂时是看不到,但是,房地产资金面仍然可以因此而受益。
第三点,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等需求管控政策可能仍然继续实施。住房总量的不足,仍然是一二线城市住房市场的主要矛盾。住房需求管控政策,目前来看,并没有整体退出的条件,而根据我们对于一二线城市住房存量总量的分析,并用它来和人口的存量相匹配,也发现,大家通常可能猜测的一二线城市存量的过剩现象其实并不存在,总量来讲还是存在不足的。尽管如此,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我们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讲也还是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于政策进行一些微调。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他们主要是将进一步完善应对市场变化的政策调节机制。前面的落实当地政府稳定房价的主体责任,就像刚才苗会长所讲的,它的主要职责是保持房价平稳的前提下,有充分的自主权来因城施策。如果房价回调现象比较明显,三四线城市的限售、限价,大多数都将面临着调整或者取消。
从政策展望来讲,还有一点,可能会继续支持首次的购房需求,合理的支持改善性的住房需求。通过对货币供应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市场利率,抑制首套房贷利率大幅度上浮,从而切实降低居民首次置业还款负担。同时对于改善性需求,只要不是投资、投机的炒作,比如在一定时期买一卖一的现象,我们可以创造交易便利或者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前面讲了这么多,总的来讲,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即使外部环境有千变万化,但是,房地产行业始终是机遇大于挑战,房地产宏观调控也始终将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以上是我的简要汇报。谢谢大家。
感谢邹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很多房地产企业在2018年都投入到特色小镇的服务中来,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项目的预期不尽如人意,但有些项目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从房地产到小镇运营,从业者们又如何思考呢?接下来掌声请出伟光汇通旅业联席总裁王军为我们带来从房地产到文旅小镇的升维思考。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每年一度的聚会也是思想的盛宴。感谢人民网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来谈谈对房地产升维特别是重构价值原点的思考。
众所周知,房地产的发展已经过了一个高周期的增长阶段,但是一定不是如外界所说的房地产这个行业不行了,只是体现在原来的单一的舒适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今天峰会的意义,就是我们要重构房地产的价值原点。在这方面在座的一些企业已经作了很多实践,也作了很多的思考。比如长租公寓、众创空间、特色小镇、大健康、大休闲等等这些方面,这些领域为房地产提供了多元化的价值原点。
尤其文旅小镇领域,我这两年感觉比较明显。文旅小镇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和地产行业的策略性的思考,也成了房地产新的价值原点。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产业的竞合态势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对文旅小镇都有了自己的一些观察,我这里也谈谈我的一些基本的洞察。
第一个洞察,文旅中国,价值维新。在文旅产业新的价值时代,文旅产业承载的不仅仅是产业的价值,也不仅仅是经济的价值,而是更高层面的价值体系,甚至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地区而言,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文旅不仅仅具有最基本的产业属性,或者说经济属性,更具有社会系统发展的属性,需要有精神解放的属性。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已经代表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的水平。
第二个洞察,一定要以文化为根基,以市场为驱动力。文旅小镇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这种文化特色必须要接地气。文旅小镇不仅仅是政府的意志,也不仅仅是企业的情怀,而是基于地缘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外地人前来旅游体验。文化、产业、旅游、生活、生态,这些是文旅小镇的一些基本属性。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要尊重市场。市场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商业业态,也决定了在这里建造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进而倒逼企业不断净化。比如整个文旅小镇的定位里面,像我们伟光汇通正在做的,比如城市的文化客厅,比如旅游的集散地,比如旅游的目的地,比如休闲的目的地、度假的目的地、康养的目的地,这些都是文旅小镇的不同的定位。这些定位就意味着你面对着不同的市场,而这些市场都是你要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来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我是做地产出身的,几年前进入到文旅小镇的领域,从地产到文旅小镇,有两个最根本的变化,一个是存量和增量的区别;第二个是地产价值和系统价值的区别。这两个区别其实很大。怎么理解呢?房地产通常是解决的一个城市的存量的市场,就是这个市场本来是存在的,对我们开发企业来说,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我们在这个市场蛋糕里面分多大。而文旅小镇做的不仅仅是存量市场,而且更需要给这个城市带来增量市场。这是文旅小镇和地产很大的区别。你要做增量市场,那就意味着你要带来增量的人口。增量的人口从哪来?他们来了之后你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消费?同时,因为增量市场的到来,人流的聚集,就带来了物流、信息流,也就会带来产业的发展。所以,文旅小镇就是这些流量聚集的平台,让这些要素和城市发展相融合,从而实现了从单一的地产价值到集文化、产业、投资、区域价值、社会和生态这个多元价值的跨越。所以,这两个区别是作为我们原来做地产的人要重构价值原点的时间,在做文旅小镇这个新的价值原点的时间,必须要想清楚的,也必须要弄明白的逻辑。
我简单给大家借助我们的实践做进一步的分享。说一下我们伟光汇通旅业的文旅产业的一些实践。伟光汇通成立于1996年,下设文旅产业开发、小镇运营、文旅产业基金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业唯一可译进行股权投资的国开金融战略入股,成立了伟光汇通旅业。现在我们在开发的文旅小镇,进入运营阶段的已经有12个,文旅小镇领域里,伟光汇通目前是开发运营规模最大的,数量最多的公司。现在正在开发的文旅小镇还有6个,已经签约,正在前期的有20多个。我们目前已经在运营的这些古镇,年接待量已经超过了2500万人次。目前区域已经有14个省市。
总结文旅产业发展的实践,主要有三点比较深刻的体会。第一,地产我们做的是C端市场,而做文旅小镇,要向C端市场、B端市场转。做文旅小镇,首先要研究明白,刚才说要做增量市场,你要吸引什么样的人群到这儿来,这个增量市场才能成立。他们来了之后,你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让他体验什么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由谁来提供呢?是由商家和服务者来提供的。而这些商家和服务者,作为开发企业来说,要给商家和服务者提供空间,给他们提供场景,给他们提供建筑。对开发企业来说,我们的重点就要转向于这些企业,转向于B端。然后你把B端做好了,由这些B端给C端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文旅体系才能成立,这一点很重要。
另一点,要坚持挖掘地缘文化,要注重文化的活化和文化的体验。文旅小镇的核心是文化。所以,伟光汇通旅业在实践中这点是极其重要。为什么现在全国其实特色小镇,从国家倡导特色小镇之后,目前在特色小镇领域,85%的小镇都在做文旅小镇,我们判断,这些文旅小镇里面80%都会死掉。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文旅小镇比较难做的就是这一点,一定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挖掘,要把它活化,如何来活化?我们的实践大概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把文化要活化成场景,活化成空间,活化成建筑。第二个层面,最关键的,要把文化活化成文化产品,活化成旅游产品,活化成文创产品。让他不仅要来这儿体验,要让他有互动的,让他来天天过节,走的时间,还要把你独特的IP的文创产品带走。这些文化的活化是难度比较大的,同时在挖掘文化的时间,我们进入到很多城市,在历史上都有繁华盛世的一面,我能够把它再呈现。这些东西不简简单单是盖个房子那么简单。很多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思维逻辑的转变。如果还是抱着原来的只做增量市场的地产逻辑,或者抱着单一价值的这种逻辑,这个转型是很难成功的,不是换个名字就能成功的。第三个层面,一定要秉持平台的思维。伟光汇通的文旅小镇不仅要吸引大量的人群来消费,而且因为人群来了你要给他提供服务,提供各方面的产品,这里面包含的不仅是旅游里面传统的大家都知道吃住行游购娱这些要素,更要汇集商养学闲情奇这些现代休闲度假的元素,以丰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的体验,来带动消费业态的创新和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伟光汇通旅业也注重平台的贡献,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我们的命运共同体。文旅小镇另一个难点,基本上这些商家进来的时间,基本上要做好三年亏损的准备。整个文旅小镇的规模效应,第一,空间要足够大,基本上上千亩,你的开发一定是分周期的,一期规模效益没有形成,口碑没有形成,游客的量没有达到,商家是亏损的。在这三年的亏损里面,你能不能有商家愿意跟你同甘共苦,这就是伟光汇通旅业的独特优势。因为我们20年的专注于做文旅小镇,所以,目前四千多个商家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跟着我亏本,跟着我一起赚钱,再亏本再赚钱的过程中,有忠诚度的商家,同时,为文旅小镇不同的群体服务的商家,因为这才是核心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愿意和很多的,因为我们搭建的是平台,刚才说四千多个商家,随着规模的扩大,我需要更多的商家,更多的服务者,更多的产业资源跟我一起来做这个事业。另一方面,文旅小镇比较难做,很多地产公司想转型,但是进入这个领域,我刚说了有很多难点,有很多坑,可以在前期跟我们合作,你们做你们擅长的地产的开发,因为小镇开发里面地产开发是很大的一块,地产是基础,我们做产业,你来做基础,大家可以共同发展。
下面我简单给大家欣赏一下我们做的四个小镇。第一个是彝人古镇,这是云南黄金旅游线上的彝族文化的特色小镇,让世界倾听彝人的声音。这个项目已经吸引了一年上千万的游客。滦州古城是文旅产业拉动北方重工业城市转型的一个样板,像田州古城是我们在广西打造的精准扶贫的项目,零陵古城是今年端午节开街的,这是在湖南,是在历史文化名城里面打造的文旅综合保护的开发项目,今年端午节开街以来游客持续火爆。时间关系,我简单说到这儿。谢谢。
感谢王军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刚才三位嘉宾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充分的分享,从他们的话语当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他们经历了挑战,也经历了思考。在刚刚过去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一年当中,我们的从业者对这一年又是如何来看待的?在他们心里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印记呢?接下来通过一段视频短片了解一下。请看大屏幕。
一段视频短片之后,一个个关键词的闪现让我们回顾在去年一年当中一个个关键的时刻。
2019年新年伊始,在今天现场邀请到10位嘉宾,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观察角度为我们分享一下新的一年当中他们有什么样的展望和预期。
接下来进入到今天第一场圆桌论坛,主题为“质量为本 赋能稳健未来”。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是万新控股集团总裁塔斌聪,启迪协信联席总裁郭莹辉,新鸥鹏教育产业集团总裁李战洪,当代置业副总裁、北京当代区域公司总经理孙帆,这一环节的主持人是著名房地产媒体人刘素京,有请。
刚才也谈到转型,好几位老总都在谈转型。台上几位老总的转型经验很值得咱们在座的各位老总来更多了解、更多的吸取经验。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刘素京,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做媒体工作33年,做房地产观察报道是22年,台上台下都有很多老朋友。论坛开始之前我再介绍一下几位老总。万新控股集团总裁塔斌聪、启迪协信联席总裁郭莹辉,新鸥鹏教育产业集团总裁李战洪、北京当代区域公司总经理孙帆。欢迎几位。主办方设定了这个环节的标题,我自己想用最通俗的方式表达一下就是质量为本,用多产业为房企赋能,实现稳健发展,这也是今年房企的一个方向。
2018年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格局稳中有变,不少人认为房地产在中国已经结束了“黄金时代”,进入了“白银时代”,对行业的预期和企业舆论最近也非常多。我们本次论坛的主题就是企业的价值原点。所以,首先请各位跟我们分享一下,作为房地产企业的掌舵人,您如何看待行业现状?如何定义企业的价值原点?企业的价值原点究竟是利润还是客户?我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孙帆总在当代置业已经为26个城市布局,从2018年开始操盘北京的项目,负责通州、昌平、海淀、顺义等等项目开发建设,开拓了北京的周边,我认为孙总真的是见多识广,我把第一个比较犀利的问题交给孙总。您怎么看最近一年买房人在收房中遇到的质量问题,怎么才能让消费者满意,这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
感谢主持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人民网的论坛。这个问题很犀利,尤其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因为受到了多维度的政策限制,可能有的对规模追求的企业,对速度追求的企业,对利润追求的企业,在产品上选择了不同的配置。我觉得今天论坛主题叫重构价值原点。先跟大家汇报一下当代置业对价值原点是如何理解的。
当代置业从2000年创立伊始就选择了一条相对不同的开发道路,我们并没有选择高大的产品设计、高档的材料堆砌,我们选择了当时并不是市场敏感点所在的叫绿色节能技术这条道路,并一直坚持到今天。虽然我们的规模目前相对有限,但是在当代目前开发的有30多个项目获得了住建部不同程度的绿色星级的评定,我们力求为所有的用户打造恒温恒湿高舒适度、低能耗的产品。30多个认证的项目中,我们一年可以给社会节约大概4500万千瓦时的电,大概3.9万吨的碳排放,这是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来实现的。
当然,在房地产不同的周期中,客户对于地产尤其产品价值的敏感点是在不同的变化,我们一路走来,一直在坚持。现在,我们觉得消费升级的时代,客户更加关注居室环境对健康、心态的影响。所以,我们从建筑本身的技术打造又升级到空间的运营,就是小区,小区可以用上下游不同的像物业公司、自己的金融公司,给我们业主利用这一套绿色的技术,提供我们叫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加温度的服务。用户选择了我们的产品,对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的地产企业,我们把更多的成本投入到不太显现的技术营造中,给大家创造舒适度比较高的居室环境,这是18年一直坚持的最基本的产品追求。我想这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坚持的价值原点。
谢谢孙总的分享。因为在地产圈都知道,当代置业是比较早的从事科技住宅,也是先行一步,特别感谢孙总的分享。刚才说到先行一步,台上另外三位老总也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先行一步,这几年随着政府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体系的完善,住宅和商业都进入了存量期,对于大部分城市是这样。房企也从关注盖房子到关注运营产业。郭总、塔总、李总都是致力于产城融合服务的企业代表,但是,企业提供的产品、关注点,几位都各有不同。我们先请郭总,是做产业园的,近几年产业园的运营受到了关注,但是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比如说产业链企业注入不足,没有产业,只有园区这样一个现象。您自身运营的经验来看,产业园要如何运营,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园区?运营企业又如何起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先说价值原点。从产业园区来说,它的价值和住宅地产价值是不太一样的,它是一种复合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客户价值和开发商的价值,三种价值的叠加。因为科技园区是产业孵化的创新平台,它一种层面上讲是社会的存在,不是老百姓个体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客户是2B的、2C的、2G的,对着政府、消费端、企业,我们把园区做成对社会创新创业有支撑,对客户成长有孵化,对开发商有利润需求的价值平台。这个原点如果说不能遵守,我们就一味地追求以地产的收益回报作为价值追求的话,这个点可能是偏的。
回到刚才提到园区运营的问题。园区运营有它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把项目开发,地产思维,这是基础。但是,我们还有平台思维、投行思维。地产思维,基础业务是买地盖房,是筑巢引凤,但是我们要有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我们要构建企业生存的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包括技术、金融、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等。没有这种基本的要素和资源及服务的整合,仅仅孤立的物理空间,我们的客户在园区里是无法得到给养的,也不可能成长。这些服务如果不到位,园区就不可能运营成功,这是我刚才讲的园区运营成功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大一点,园区的成功,可能在微观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宏观上和这个园区所在地域,这个城市、园区周边的基础环境分不开。大家可能在国内看到的园区很多,有些逻辑,我讲的话,可能挺颠覆的。比如长三角,我们的产业很发达,政府的财力、政府的诚信没有问题,但是做园区企业,能不能真正的盈利?过往经验不一样。为什么颠覆呢?因为园区是公共品,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所以,园区的成功另外一个,我刚才讲的运营层面的问题。另外一个层面是政府的关注度和政府支持程度。我刚才讲了一个案例是东北做过一个园区,长春郊外15公里玉米地,做了一个很成功的园区,就是因为我做的园区完全符合政府的心理诉求,在各种层面可以大力支持。所以,这个园区开发、建设、招商、运营完全在市场和政府双重支持下、双重协力下做的园区,这是行业内很难遇到这样的案例。园区的运营是很复杂的体系,有时间我们多交流。
谢谢郭总,有机会和在座朋友一起去郭总园区考察参观。接下来我们问题是请塔总,塔总是做新城镇的,对于新城镇,这几年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因为是从无到有,一般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房子本身不是家,怎么能够把人气聚集起来好好生活,才是新城镇的意义所在。塔总能否谈一下新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心得和看法?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在这边和大家一起分享发展的心得。万新集团是新城镇发展的一个建设运营商,十几年来在全国发展了十几万亩的新城镇的建设。说到企业的发展,还是突出一个价值,突出一个质量。把我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城镇建设计划从原来1.0版,最基础的是建成,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把地卖出去,让房地产开发商去做建设。原来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认识到城镇化建设,像刚才王军总和几位老总讲的,需要最适合它的产业。产业是城市的一个生命,没有产业的城市缺乏生命力,真的变为睡觉的地方。没有生命力,这个城市就没有发展。城市的发展建设,应该要规划出最适合它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不能够盲目的去高大上,不能盲目的有政绩观,要找到一个最适合它的。
产业,像现在做的是文旅产业、康养产业、度假型城市,我们做的新城镇在全国有好几个,但是现在给自己对主营业务的专注度、专业化,不断提高要求,让它更适合地区发展,让它自己能够运营下去,非常好的良性发展下去,而不是靠地产这几年能够赚到一些钱,支撑在这个地方。将来地产结束后,整个产业就全都荒废下去了,这几年,我们重中之重研究的是新城市发展和产业怎么结合在一起,让城市更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又回到了价值和质量,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产品的一个质量。我们下面正在不断地提升和创新改造,转型自己的产品,我们现在给自己设定了3.0版,也就是说,植入到科技化、智慧化,更多给城市更高的生命力,现在是我们下一步正在做的。
谢谢塔总,非常感谢塔总的分享。接下来我们有请李总讲一讲,李总,我认为是这几年地产转型比较彻底的一位地产人士,李总现在做教育小镇,作为地产转型人,做这种转型最初的策划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何看待这个市场?您认为现在做的教育小镇有复制的可能吗?
首先说怎样考虑。刚才听了前面三位说的,最重要的感觉是行业的生态在发生变化。大家都由做企业产品变为做城市的产品。第二,未来行业的生态、行业的转型,转型是热词,究竟企业往哪里去,第一是否是继续规模化发展,我一直认为,到2019年,如果再继续规模化发展,其实是在断头路上奔跑,跑得越快死得越早,而且死得越惨,这是我说的第一个生态。
第二个生态,转型。企业能力差,企业就会多元化。我一直认为房地产还是最好的行业,这是很难改变的。包括刚才刘素京老师说的“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我对这个是有不同意见的。黄金时代的时候,市场并不好,房价并不高,地价并不好,房地产开发商的规模并不大。我们传统说的黄金时代其实是白银时代,在最近这几年,2015年开始到现在就是黄金时代,房价高了,开发商规模大了,然后地价也高了,肯定是进入“黄金时代”,就像当代一样,即使从现在开始由“白银时代”进入“黄金时代”再进入“青铜时代”,为什么说进入“青铜时代”?也就是产品时代,青铜并不值钱,但是要精雕细琢,加上科技含量、技术含量后产品才值钱。刚才王军总说的打造我们的特色小镇,其实都是在青铜般的雕塑。以前叫什么是企业的大师,菜场里面的菜,原料差不多,比的是什么?青铜时代比的是什么?什么叫大师?比的不是买菜的水平,不会去责怪原料怎么样,而是洗菜、切菜、配菜、炒菜的水平,我们看到一些做得有特色的企业,都是洗菜、切菜、配菜、炒菜炒出了水平,也是一个工匠精神的时代,这就是我说的青铜时代,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
第三,再看城市的发展,我们的产品选择,企业的城市产品选择,怎么选择。第一步,开始是有座城,解决居住的问题。第二步是产城融合,产业和城市要结合,当时在90年代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当时说珠三角的时候,说珠海和东莞两个城市最大的区别,东莞是工业化、产业化远远跑在城市化前面。东莞28个镇4个区里面,找不到一个城市中心。但是珠海早就有了一座城市,但是没有产业,所有居住在里面的人都跑到其他的城市去打工,一座是产业城市,一座是适合居住的城市,产城不融合,都会给城市带来问题,所以有了产城融合。第三步,产城人的融合,开始有国际人才港,有人的聚集,抢人大战。第四步,城市化率有关联。当城市化率达到65%的时候,产城人文的融合,四位融合就出现。新鸥鹏的做法,从产城的融合,到产城人的融合,再到产城人文的融合,所以我们有三个城市级的产品,叫一城一港一区。“一城”就是教育城,以教育为主题。“一港”,国际人才港,在不同的城市,依据不同的城市产业特征,打造不同主题的国际人才港。比如在贵阳打造大数据国际港,在海南打造国际旅游人才港。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主题。接着我们又把文化做进去,要打造国际文化区。所以我们现在在五座城市在打造很有特色的国际文化区。所以,新鸥鹏的产业选择依托的是要创造城市需求、完善和补充城市功能,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
谢谢李总。李总的教育小镇在产城融合,从教育入手,确实现在业内的很多人士对于李总的教育小镇都很有兴趣,听说李总不仅要在人群上范围很大,包括有成年人的教育,在小镇的范围也很拉得开,包括国内,包括国外,目前听到的是这些信息。
成功的项目都是相似的,质量为本,在附加值和差异化中为产品赋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内容。家不仅是一堆钢筋水泥,更是人们的事业、生计、社交、娱乐之处,房子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希望。最后想请几位嘉宾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企业在2019年的预期目标,或者表达对2019的市场预期。
2019年我们计划比2018年稳健增长40%的销售业绩,在因城施策的前提下,政策导向下,2019年整个市场应该是以稳为主。另外我们再呼吁一下,目前中国大概有500亿平米的建筑,包括公建,大概有1万个项目有不同程度的绿色标识认证,只占到总开发量的2%,这个比例太低了,尤其在住宅建设中,我们希望绿色的标准、节能标准,能够成为一些强条,让我们做更多有品质、有更适应美好生活的产品。
第一句话,现在是长周期,地产的周期有周期性,我们把握好周期更重要。第二句话,新鸥鹏集团继续以打造中国教育新繁荣为使命。
房地产的轻资产运营时代来临了,绿城在待建,万达、恒大也要喊轻资产运营,启迪协信作为产业地产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比较难运作的领域里面,当然欢迎,用我们的经验和过往的团队和大家一块儿来合作轻资产运营。
2019年,我还是想让企业更加稳健,更加专注的去做自己的主营业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命力,建设最美人居城市,创造卓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的使命。
谢谢各位。
感谢,请各位回台就座,再次感谢几位为我们带来的真知灼见的分享。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圆桌论坛第二场,题为“创新为机 充实美好时代”。参与这场讨论的嘉宾是:实地集团总裁罗剑威、京投发展副总裁潘长青、自如COO梁占华、阿那亚营销总监郭少昕。这一环节的嘉宾主持人是江河地产总裁朱锐。
感谢主办方让我有主持的机会,其实我一直想当主持人,这么多年都没有机会,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跟各位优秀的同行在一起交流。其实我们在座的五家公司都是很年轻的公司,相对于我们传统的很多年发展的公司来讲,我估计平均年龄不到10岁。但是,这五家公司其实是又被称为新物种公司,他们在各自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好,包括我公司在内,我们都作出了一些相对在一些领域作出比较优异成绩。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请教学习一下,我们来探讨一下怎么以创新为机 充实更美好的时代。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叫朱锐,是江河地产的总裁。实地集团总裁罗剑威,京投发展副总裁潘长青,阿那亚营销总监郭少昕,自如COO梁占华。
在座这几个公司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每个人的着力点不一样,每个公司的发力点也不一样,正好有这个机会来请教一下。 罗总,因为现在智慧是很多房地产企业提的一个概念,实地作为最早践行产品理念的公司,您是如何理解智慧人居的,能否描绘一下你理想当中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实地在房地产行业里面应该说是比较早去探索和践行智能化落地的。我们在做智能化落地的时候,其实抓住了一点是打造智能化的产品,但产品的背后核心是用户的需求。因为在房地产发展这几十年里,大家更多的一种做产品的方式是找到了什么样的面粉就做什么样的面包。但是,这个面包是给谁吃的,它喜欢什么样的口味,这方面花的功夫并不多。比方说,我们说的刚需、刚改的住房小区里面,三口之家,差不多70%-75%的时间是待在小区以内,包括在家里面。三口之家里面,一老一小,将近95%的时间是在小区里面。在小区里面,我们怎么用智能化的手段帮助他们,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里面,这两部分,一老一小不是网民,可能也不太会用APP在网上购物。在智能小区里面,我们通过今天已经是成本到了可以商业化的成本非常低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好就可以很有效的使这样一部分的用户的信息进入到物联网里面。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积累,我们会把它的画像进行推送。同样,在一家三口中两口子是要忙着工作,最大的痛点是没时间陪伴小孩和老人,他们也不太清楚他们的状况。但是,我们经过数据的收集处理之后,把这样一些信息对它进行推送、互动,其实会帮助这一家人进行交流。同样,我们作为社区的运营商,我们也更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把这样一些信息,我们再来去赋能给社区的服务配套的一系列的服务商,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使他们像我们今天的零售一样,出现新零售这样的新物种。一方面他们会给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真正解决他们住得下、住得好的问题。第二,他们自身的盈利能力也会得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提升,解决了他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所谓智能化的社区解决方案,我们是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使得在生态系统里面,无论是用户还是服务提供商,通过数据打通在一起,实现一种真正的共赢共生。
谢谢罗总,实地在智慧人居方面做得非常棒和非常出色,以后有机会多跟您学习。潘总,TOD是我们这边应该是专家了,京投称之为轨道物业的专家,也想听听您的真知灼见。
京投发展,在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里唯一是轨道物业开发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我们从2009年进入轨道物业开发市场,到今年正好是10年了。应该说,在未来的十年,我觉得可能是轨道物业,尤其是地铁轨道物业开发的一个黄金时期。过去可能是传统的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但是未来,我觉得是我们地铁轨道物业开发的,可能未来十年是黄金时期。
为什么这样讲呢?第一,从去年下半年,国家已经开始对轨道物业的建设,大基建的概念,投资的规模、总量都在不断地上升,预期在2019年还会有更大规模的投资。这是从大的战略方面。另一方面,轨道物业的开发,从东京、香港、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来看,到了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必然成为非常核心的一个开发模式,由于一线城市或者有地铁的城市,人员的聚集、交通的便利,就成为了房地产开发的一个很先决的条件。过去实际上在北京也都知道,有地铁站点的周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会比没有地铁条件的小区要高出20%的售价,尤其是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有没有地铁决定了房地产本身的开发价值。
我们在北京过去十年里做了三个房地产项目,地铁上盖级的项目,有西华府、公园悦府、琨御府,在这方面我们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从去年开始也进入了叫“植根北京、茂盛全国”的发展过程,我们开始到全国主要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去开发类似轨道的物业开发项目。应该说,规模和体量在未来我们觉得会有一个很大的爆发。
再加上地铁轨道物业本身又有一些相当的技术含量,也就是说,有一点门槛。一个最直观的就是,它本身要解决好减震降噪的最大因素,对居住品质,对其他有影响。另外,在地铁的站点上,一般都会不只有住宅的开发,还会有商业、写字楼、酒店,甚至现在还有一些养老设施、体育设施,这类的开发物业是一个城市的综合体的开发,体量在50万-100万。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其实也蛮高的,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向着现在比较时髦的叫城市运营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做一个住宅的物业开发。我们也涉及到很多,包括实地强调智慧的,我们也会像当代似的要考虑生态的。所以,我们的开发理念叫建立一个TOD的智慧生态圈,在一个城市运营发展平台上,把现在新的业主、客户的需求都放在里面,来整合更多更好的资源发展物业。
谢谢潘总。他们开玩笑说地铁修到哪,京投的房子就盖到哪,预祝京投越来越好。
阿那亚项目在业内是非常有名的,也非常成功,想听一下您的看法,有没有一些独到的地方或者你们一些创新的点,怎么做到中国的“神盘”?
“神盘”不是我们自己说的,经常有人问我们说阿那亚为什么是“神盘”,我们仔细想了一下,可能因为我们不着调。
在这几年过程中,阿那亚是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和创业型的项目。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试图把阿那亚做成一个所谓的生活方式品牌,对于我们最新的目标是想把阿那亚做成一个文化品牌。
至于所谓的神,我们在这几年过程中一直是试图努力解决我们关注的这部分人群的核心需求。
说到这儿,我想提到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当时作过了总结,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物资匮乏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平台泛滥的产品时代,第三个阶段是个性化消费凸起的时代。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经济可能也正适用于这样的划分,我们可能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的时间。过去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物资财富,但是在这样一个富足之后,对于市场的精神需求方面,或者情感方面的需求还存有大量的市场空白。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我们觉得可能谁能够率先洞察时代的趋势,回应人性的需求,谁有可能先完成这一步走出去,或者叫转型。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阿那亚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能够为客户去提供价值,回应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需求。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所谓的点吧。
谢谢郭少昕总,我一直非常想跟您请教,今天非常有机会,回头还可以跟您继续请教。梁总,长租这块是全国做得比较多,很多开发商也进入了长租的领域,想听听您对长租公寓的看法,以及对这个行业以后的发展您的见解?
我觉得浅显的看法有三点,第一,长租公寓是民生行业,关系到方方面面,第一主要是居住,作为衣食住行当中的必需品,所以它关系到方方面面的人。再加上增量已经不是解决居住的,尤其是年轻人,不是首选的时候,居住就会推到风口浪尖,这是一个原因。第二,我个人觉得大家一直在说,居住是刚需,但我自己觉得,租赁是刚需,在引申一层,租赁企业也是,不管国外的实践也好,国内的实践也好,都已经证明了,像美国租赁机构可以占到36%、37%,日本可以占到78%,他们在供需相对失衡的情况下,租赁机构能够起到提供更多居住产品和提升品质的功能。所以,在国内的实践也已经发现了,租赁机构的出现,能够让产品的品质提升,让服务更加标准化,让用户有一个更加靠谱的机构来进行出租选择,这样和C端的市场、中介撮合的C端市场相匹配,和一些平台性的撮合市场相匹配,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这样有一些良币的出现也可以带动整个市场交易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供需相对失衡的一线城市,整个居住的体验,整个住房的体验,已经明显提高了,当然这不完全是租赁机构带来的,我相信租赁机构在这里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刚需呢?如果重要,就重要,为什么是刚需呢?因为太难了。各行各业的人已经关注了这么久。真正在全国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我相信不会超过十个,真正已经形成品牌,有大量用户的企业,不会超过五个。这是非常反常的。我们国家很多政策,一旦出来,这个行业立刻就会百花齐放。但租赁行业偏偏没有看到,就是因为它的经营太难了,它的效益,我说的经济效益太少了,所以,浅尝辄止的很多,进去试一下,被迫关门的也有很多,长线想经营的人,渐渐在涌现出来,我们觉得这个非常好,因为这个行业确实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确实需要长期经营的行业。自如在这里经营了第八年,刚才说都没有超过十年的,自如做的是最早的一批,现在在行业里面体量最大的一个。做了八年,我们刚刚看到,在一些成熟的城市,我们做了八年的城市,开始有效益的出现。盈利,开始转正,但是大面积在投入的城市仍然在投入。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这句话,不仅租赁是刚需,租赁企业也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企业很稀少,目前还很稀少。
第三,我在一些场合会提到的,租赁企业,长租公寓领域,已经从一个企业内部解决租客的问题变为社会共治的问题。就是体量变大了,规模效应出来之后发现的。之前我们服务10万人、几十万人的时候,很多服务少的瑕疵、产品的瑕疵,企业自身就可以解决了。当我们累计住客,服务住客超过100万、200万的时候,我们想一想,有200万人住在你的房子,每天发生多少事,不仅是日常的服务满意度的问题,投诉的问题,还可能会上升为更高级别的人身安全、人身伤残、电器使用事故、消防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是现实,一个城市有200万人,每天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
这样的一个问题,长租公寓行业和其他的传统产业开发不一样,我们不仅卖产品,租客长期住在里面,租客日常生活发生的一切事情如何和社会资源进行共治,社会资源有公安、消防、人口办、综治办,企业里没有这个,我们也有相关的服务部门,如何和社会资源对接起来,共同把大社会里面的一二百万人这个小社会服务好,可能是下一个挑战,也是下一个重点。
基于三点认识,我觉得自如也好,行业也好,实际上三个重点,第一是民生,租房价格的任何变动,租房需求和供给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大家的不安和紧张。租赁企业作为自如和各家行业代表,在政府监管、监督的情况下,共同促进供需的平衡,价格的稳定,是我们在民生这块必须履行的职责。我刚刚的用词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用的是促进,而不是完成,因为长租公寓完全控制不了价格,也完全不能控制这个的供需平衡,我们只能是尽企业自身的微薄之力促进它。
第二,租赁是刚需,租赁企业也是。我们自身在里面叫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寒鸭也先知,我们自身是最有体会的。既然它是一个稀有的,既然它是社会必须的,我们觉得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这个企业必须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很多,我想讲重点,中央提出六个稳,企业也一样。自如做长租公寓七年,今年第八年,有一次论坛上大家问,和别的企业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唯一的不一样,就是自如其实从头到尾都没变过,发展的节奏也好,发展的产品设计也好,服务设计也好,理念,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没有因为说政策鼓吹,大家开始进来,我们就加快速度,乘以三倍、四倍的规模,没有,也没有说大家对2019年不看好,我们也离开,我们是否也放慢脚步?也没有,一直保持原来的重点,是说以客户真实需求的变化,为我们变化的起点。以客户真实需求的规模,以我们制定战略的起点,一直是没有变的。
第三个点比较艰难,社会共治,如何和监管部门、相应的社会治理部门共同去合作,促进这个大社会里面的小社会的资源,管理资源来匹配,数据的匹配,服务资源的匹配,监管资源的匹配,实际上是非常有挑战的。真正做过这个事情的人,可以想像,当租客规模超过百万的时候,每年会发生多少各种事件。明年,我相信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个挑战。
最后,我觉得这个行业很好,很重要,从业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每天工作11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因为你服务这么多人,改善这么多人,遇到这么多挑战,还是很有意义的。相关的创业者也是很累,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呵护这个产业,共同帮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稳健。
谢谢梁总。租赁大家都知道,过程很艰难,但是未来一定美好。刚才各位老总也讲了很多各自的理念和创新的点,最后大家用一个词最核心的代表你企业的,你认为你最棒的那个点。
两个词,2019年所有的战略都在这个广告语,叫深呼吸,放心住。
阿那亚用一个词来讲的话就是爱,在现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变可能是唯一不变的东西,初心也好,价值观也好,这些东西是推动企业的一个原动力和内核,我们坚信爱是可以穿透一切的力量,这是我们最核心的。
2019年的核心叫客户需求,只要我们把客户需求了解清楚了,研究清楚了,我们就能做对的事,只要能做对事,我们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就能够实现双赢、共赢。
两个词,第一个词是品质。因为我们是做产品的公司,归根到底,产品好不好,要把品质做出来。第二,我们一直探索的事情是智能化,我们希望在房地产衣食住行唯一一个没有高度被智能化的产业里面,未来能产生BAT这样的公司。
谢谢四位老总。我也补充一个词,提升。因为我们过去都在专注于满足客户的正向的反馈,实际上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他没有告诉你,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提升的工作,要引领客户的需求,要给他没有想到的更好的。谢谢各位老总。
谢谢,再次感谢几位为我们带来精彩,请回台就座。他们着重一点,在此我们要以用户的思维为导向做我们的产品和项目。在本次峰会的尾声,我们也精挑细选2018年优秀企业和优秀项目来给大家进行展示。
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2018优秀企业,请看大屏幕。他们是:平安不动产、伟光汇通旅业、泰禾集团、当代置业、实地地产、和裕地产、麦田房产、远洋集团、新力地产、恒大集团、碧桂园集团、石榴集团、鸿坤地产、金科集团、大唐地产、阳光城集团、隆基泰和、合生创展、万新集团、华远地产、佳兆业集团、江河地产、福晟集团、中国葛洲坝地产、东原集团、京投发展、孔雀城、懋源地产、天恒集团、世茂集团、中铁置业集团济南有限公司。
再次恭喜以上优秀企业,祝贺你们,希望在新的一年当中能够再接再厉,谢谢你们。
下面,给大家展示2018优秀项目,请看大屏幕。他们是:国锐·金嵿、虹桥中骏广场、厦门宝龙一城、通州万国城MOMA、孔雀城·大湖、北京庄园、西山甲一号、世界侨商中心、新光大中心、观承别墅·大家、华润长安中心、龙湖·列车新城、济南中铁城、红廷别墅。
恭喜以上优秀项目,也祝贺优秀项目的企业,祝贺你们。其实从这些项目当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对价值的理解,也能感受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从业者在不断地去突破边界、重构自我的勇气和能力。
朋友们,2018是充满变化的一年,我也相信2019年将是充满信心的一年。我们本次的价值峰会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您的莅临和参与。谢谢大家。我们明年再见!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