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8 19:28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两会视频访谈,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您好徐委员,欢迎作客人民网。

2019-03-08 19:39

徐安龙

各位网友下午好!

2019-03-08 19:39

主持人

我们了解到今年您带来的提案,主要是关于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基层医疗人员服务能力的,请问您提出这样的建议的初衷是什么?

2019-03-08 19:39

徐安龙

考虑到我们国家健康卫生体系里有一个重要的短板就在基层,总书记曾经讲过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下去,让基层兜得住,但是问题常常是基层医务人员能力很难兜得住。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病人向北京等中心城市涌过来,看病的同时也造成很大的拥堵问题。所以让病人在基层兜得住,关键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服务能力。我的提议就是想通过教育,通过我们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和临床教学能力,把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技术方法传给基层医务人员,使他们的医疗服务能力真正能做到在基层兜得住。

2019-03-08 19:40

主持人

目前咱们国家基层的医疗,尤其基层中医医疗的现状和服务水平究竟怎么样呢?

2019-03-08 19:41

徐安龙

我们国家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总体来说是不乐观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尽管国家最近几年投了很多财力物力,在基层服务站、村医、卫生所都做了很大投入。但是即使如此,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还是面临问题。归结两点,一个是投入不足,另一个是就算投入足的地方,有能力的医生却下不去。所以,我想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就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服务的硬件能力,一方面是服务人员自己的医疗能力,很难在基层兜得住。

2019-03-08 19:41

主持人

请您介绍一下基层的中医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有哪些优势,怎么样发挥中医的特色服务呢?

2019-03-08 19:41

徐安龙

中医的优势第一就在于它的投入少,第二对于基层的医务人员来说学起来快。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而且很有效果。在过去一根银针,一根草药,就能够让赤脚医生来做医疗服务,这就是中医的一个特色优势。正是因为有这个特色,过去基层医疗的医务人员大多数都是学历低,临床经验不是那么丰富的。他们的医疗能力还有学习能力都不是那么强,西医的那些现代化的仪器,就是买去了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学会。更何况不是每个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的卫生所等不一定配得齐那么多仪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优势更能凸显出来。我们在没有那么多财政投入配置硬件的情况下,还得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通过什么?中医是最便捷的方法。我的提议就是想通过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甚至是互联网+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培训这些村医。我们为什么主要聚焦在农村的村医呢?因为这些是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作为国家的中医药大学,应该有这个社会担当去做这件事情。

2019-03-08 19:42

主持人

可以说中医是提升咱们基层医疗水平立竿见影的手段。我们也是了解到,去年您的提案是关于建设乡村中医中心的,能不能理解为您今年的提案是对去年提案的延伸呢?

2019-03-08 19:42

徐安龙

是的,去年我的提案是想通过国家财政建立乡村中医中心,比如说一个县建一个,辐射各个集镇;或者一个镇建一个,来辐射各个村子。但是我感觉这个提案并没有财政落地的投入。所以,我想我们学校还是要更加身体力行做点儿事。所以我就责成我们学校负责远程教育的院长,要求他设计出来远程教育的计划,把每个课件能够设计成5—10分钟,让村医们通过手机播放或者上网下载,就能学到一技之长,比如用推拿的手法治颈肩腰腿疼,帮助重症病人康复等等都很有效。我们教会这些人手法,比如扎哪个穴位对哪些在农村里的常见病有效,我让他一个一个课程设计出来,两会期间我们已经开始推出来。我为什么还提这个议案?就是希望这个课件能够到达这些村医手上,因为有时候还需要技术关联需要一些投入。例如有些边远山村的农民不一定都能用上手机,我们做的某些课程最好还要到北京现场学习。这都涉及一些费用,我提出这个议案,就是希望当地的财政可以从乡村振兴里拿出一笔钱,要把村医送出来,让他们学习,要去呵护农村村民们的健康。

2019-03-08 19:42

主持人

您是怎么评价过去一年这方面取得的成果的。

2019-03-08 19:43

徐安龙

过去一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给国家提建议的时候,我们学校也要身体力行,不能只是等着国家财政拨款给政策。所以我们学校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我们有组织的,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京内外的附属医院,比如说我们在陕西的铜川有我们中医院叫孙思邈医院,在山东的枣庄、在深圳、在福建厦门都有我们的中医院,包括北京的医院也能够辐射华北地区。通过我们学校在全国的中医院,把这些村医请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医院培训。同时,我们还把一些村医整建制的请过来到北京、到学校来集中培训,这种培训的水平更高一点。做了这些的同时我们就发现还不够。所以我们今年录课件,准备在网上播。我们进行了各种层次的对农村医疗的服务。通过这个服务我感觉,凡是经过我们培训的村医们,首先个人的医务能力大大提高。我举个例子,我们在陕西培养了几百个农村的基层医务人员中医的技能,有些村医原来在村里做中医看病的时候,一天可能没有人找他看病,大家觉得他的水平不行。可是经过我们培训以后他就会增加五个或者七八个病人,如果原来有五到八个病人的可能现在就几十个人来看。甚至一个最特殊的,像有个村医,也是村支书,他后来把村支书辞了不干了,因为太多人找他看病了。说明什么?说明经过培训以后这些人兜底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成效已经显示出来了。第二我们学校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访民间医生。把民间医生有效的方法请到学校,教会我们老师,把这些方法录下来,有些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实际有效。同时,我们把这些录成课件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还有我们中药学院也在做一项工作。中医治病不仅靠针灸、靠推拿,还要服药的,服药怎么办?我们就通过调研,看看哪些农村地区有哪些当地的特色草药,把这些草药总结出来,编成一些课件,告诉当地的村医。例如你的村子周围长得最多的草药,这个草药怎么样炮制、怎么样做法、怎么样提取,可以治什么病,不要等到把饮片从外地运到农村来,而是就地取材。中医的美丽就在这个地方,因为根据中医的理论,任何一个植物都有它的用途,只是我们人还研究不到。我想这个植物的存在,这个草药的存在,有它的药用价值,一旦发现就可以好好的用起来,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中药学院的老师做这个,也是想做成课件教出去。我们在这几个方面给中医传导服务病人的能力。

2019-03-08 19:48

主持人

除了建设乡村中医中心外,您还有哪些构想能够助力于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呢?

2019-03-08 19:49

徐安龙

我认为还应该在政策上提升。中医有句话“急治治其标,缓治治其本”。我们先用这些简单的方法提高这些已经在农村服务的医务人员的水平,但是我觉得还是要体制机制上有一些政策,让真正更加有能力的,经过现代医学教育学习的学生能够去农村服务基层医疗。我们现在的基层医务人员,特别是农村的医生待遇很低,他们的职称也很难评审。这些年轻人,如果让他们一辈子在农村谁也不会下去,即使这个医学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也不会回去。所以我觉得国家在医学教育里面,例如德国有这么一个机制,学医的人应该在农村服务多少年,就是把农村变成“铁打的营盘”,把这些学生变成“流水的兵”。我觉得如果国家能在医学教育方面设计这么一个政策,就是说所有学医的人都必须在农村服务多少年,你才能得到什么样的提拔。或者是设计一个奖励也可以,比如你干了多少年,在你未来的职称、读书、奖学金等方面有哪些政策,这样也能激励一批年轻的医生走下去,这是我们国家长远的政策。现在有些村医年纪都挺大了,有些地方的村医更是青黄不接,就是农村走出来的都不想走回去,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长效机制,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农村医疗方面的长效机制。第二真的要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让这些走下去的人感觉到,这不仅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自身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体现。如果仅仅是让他做牺牲,甚至是一辈子牺牲在那里,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要有顶层设计。大学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但是可以跟国家建议。

2019-03-08 19:49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可以感觉到,目前加快基层中医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咱们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了,您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才能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呢?

2019-03-08 19:49

徐安龙

我觉得地方政府也在想办法。一个就是建立刚才我讲的机制,同时系统地选择年轻的、有文化水平的、在农村待得下去的,比如把有知识的返乡青年组织起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给他继续教育、远程教育,让他成为未来的村医,他就会长期待在农村。这是一个教育体制设计的政策。第二,如果在线的有网络上的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我觉得他们应该立下这个宏图大志,来学习中医。不仅是帮助了他周围的乡里乡亲,更重要也是帮助他的家人,学点医学知识是很好的。第三,我认为村医的这个职业可以放宽。一个人的职业可以多职业化,农村里服务的人,甚至基层干部,如果他愿意,可以给他一个兼职的村医做。只要这些人有文化水平,我觉得中医来说,不敢说西医,但是中医扎扎实实的学几年下来,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人快速培训半年到一年,我觉得能学到一些简单的技能。像当年的赤脚医生,我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还看到过当年很小的红宝书,就是赤脚医生的手册,里面告诉你怎么采草药,怎么治蛇咬伤,怎么治蚊虫叮咬,都是很简单、很快的东西,怎么扎针灸,怎么推拿,小孩发烧怎么样,等等有很多非常现实有效的。这个是可以快速训练的,当年的赤脚医生不是也很快速的做到了吗。只不过我们现在对职业的要求专业化越来越高,但是放在农村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为农村的基层医生设计一整套短平快的培养体系,使他们真的能够下得去、待得住。更重要的一点,其实医学这个东西是一个实践科学,哪怕学富五车,不在实践中历练,不在实际临床上历练,你的医学水平也提高不了。所以可以先学到一定的技能,再慢慢在农村里诊治慢慢提高。我们大学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招的都是高考分数很高的学生,像我们九年制的都是差不多可以考清华北大了,这些学生在教他们中医临床时,名老中医都告诉他们,应该到基层去做几年医生,特别是在农村,在边远的基层,因为你看的病是多元的。如果你一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到我们肾病科看的就是肾科病,你的水平就这么一点点,你的视野就这么一点,你见的病不多元化,你的临床水平也提高不了。这反过来说明什么?说明在基层的实践可以大大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水平,也不要等着学八九年或者多少年,还是可以设计出快速的方法培训。

2019-03-08 19:50

主持人

徐委员我们也是了解到,咱们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基层医疗人员服务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刚刚您也提到了,尤其近年来在枣庄、铜川、深圳、厦门相继建立了附属医院,现在这些医院发展情况怎么样?

2019-03-08 19:50

徐安龙

像我们接管的铜川中医院,当时它不是三甲医院,但是按照三甲设计的,我们把它通过了三甲评审。深圳医院也是,深圳医院从建设、开门到变成三甲医院就五年,这是医院史上最快变成三甲的。首先,我们接管以后先把这个医院提高到跟我们北中医其他医院一样的水平,都是三甲医院。第二,把他们的学术水平提高到像我们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相当的水平。因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根据地夯实了才有能力服务别人。他们又辐射他们周围的基层医疗,比如深圳的中医院,就把整个龙岗区的基层医疗全部拿下来,因为有中医元素一进去基层社区特别受欢迎,很有特色,龙岗区一下子就获得了基层老百姓大大的称赞。我们在深圳坪山建立的国医堂,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所以我们走到哪儿,就要扎扎实实做好一个,每接管一个医院就要做好,做到我们北中医的水平,真正践行习总书记讲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体现北中医的品牌效应和学术水平以及敬业精神,这是我们的成绩,我们对当地的培训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三,我们通过在全国各地布点,把当地不同的中医学派的水平汇集起来。例如深圳有岭南医派,在山东枣庄有山东的医学流派,我们可以通过医院的基地把当地的特色中医医疗汇集到北中医。我们北中医有各家学说教研室,就是将中国的各个门派各个学派的关系,各学派独特的优势,以及当地草药治病的特色总结提炼。走出去,同时又汇集回来,也丰富了我们学校办学的内涵。同时也使得我们学校真正在一个国家大学的层次,把国家各个地方的民间医学,以及民族医学好的方面都汇集在首都北京,真正体现出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这个也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一个方面。就像论语讲的“立人先立己、达人先达己”。你走出去帮助别人,别人有好的东西汇集给你,也丰富了我们的学术含量和内涵。这是我们通过夯实基层医疗自己得到相应的回报。

2019-03-08 19:57

主持人

其实这些年咱们国家出台了一些和基层医疗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说2018年10月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听取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您认为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中医在其中可以有哪些机会呢?

2019-03-08 19:58

徐安龙

我其实刚才已经讲了,第一中医能够快速地把这些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提高,教会他们解决疾病的能力。第二中医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投入,因为它投入少。因为西医是基于仪器设备诊断的,给一个村医搞一台仪器只能解决一个病,这么一个大国,如果把西医的所有东西都搬到基层去,没有哪一个国家投得起。但是中医是可以的,因为它不分科,只要这个医生的水平足够好就可以。第三我们讲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其实就是要解决基层病人。我们国家没有什么全科医生,我们喊了那么多年的全科医生有多少?没多少。就是培养了一些全科医生也下不去,而我们中医培养的基本是全科培养,不分科,特别是经典中医的培养不分科。这样我们能够在基层兜得住,所以我们觉得中医在基层医疗会发挥独特的或者鲜明的优势。但是过去的一些文件和政策把中医的重要性我觉得讲的还不够,我觉得应该放得更高,特别是中医在基层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9-03-08 19:58

主持人

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方面,您认为今后还有哪些功夫可以开展,可能面临哪些困难?

2019-03-08 19:59

徐安龙

我觉得可以更加加强的方面,一个是加强顶层设计,要设计政策,要让人下得去,愿意下去。第二是加大投入,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健康中国提到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但中西医并重在投入方面远远没有达到。中国公共卫生健康体系里,西医是长腿,中医是短腿,这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在国家顶层上就不平衡。第三其实还有很多政策,比如很多基层医生已经有本事了,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学历,没有执业医师证,他们没有办法行医,虽然《中医药法》给了这些人确有专长的类别,但还需要国家在顶层加大推进力度的。这个地方肯定有难度,怎么甄别真的有专长和没有专长,哪些是真正有本事的医生,哪些是江湖骗子,这个确实有挑战。但是再有挑战,各级政府也应该勇于往这个地方做,应该组织真正有临床水平的专家去考验这些人,而不是用书本的知识考验这些人,我认为这个地方是做的还不够,这是国家应该加大投入的。还有一个需要改进的,一定要让这些中医药的管理办法在政策法规上松绑。比如说我们有些在基层医疗里面炮制的制剂、一些经典的方子,你可能在这个诊所可以自己做,但是用到别的村你就不能流通。本来就是很常用的方子,为什么?他认为你是非法的,你没有经过国家的批准,这个东西确实是把中医,特别是把中医行医管得很死,我觉得在国家药监一定要根据中医药的规律管理中医药的使用,这个问题还有很大的挑战。这是我认为存在的几个还在掣肘中医走向基层,更好地服务民众方面的政策上的障碍。

2019-03-08 19:59

主持人

感谢徐委员今天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于加强我国基层医建设,特别是基层中医医疗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谢谢您,感谢各位网友的全程关注,以上就是本期访谈的全部内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