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16:18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我是本期主持人任嘉霖。6月10日-16日这一周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组织开展的“老年健康宣传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也交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承担,并设立了老龄健康司,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年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老年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等近期老年健康工作的进展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2019-06-12 16:19

主持人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三位专家就网友关心的老年人健康问题答疑解惑,他们是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普林教授,欢迎。

2019-06-12 16:19

于普林

主持人好,网友好。

2019-06-12 16:20

主持人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李志新书记。

2019-06-12 16:20

李志新

主持人好,网友们好。

2019-06-12 16:20

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李娟主任。

2019-06-12 16:21

李娟

主持人好,网友好。

2019-06-12 16:21

主持人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今年就把老年健康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众所周知,积极应对衰老、合理用药、定期体检等都出自于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条。想问于教授,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条中,您觉得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2019-06-12 16:21

于普林

主持人好,其实讲到人口老龄化,其实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全球也好,在中国也好,都是一个引起非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要正面看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客观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成功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人家认为老,可能就是一个负性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要把负性的东西转为正面的东西,人人享有健康长寿就是一个成功标志。作为社会来说,一个成功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就是一个成功的标志。所以,在衰老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来认识衰老的过程,认识生命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2019-06-12 16:22

于普林

 我觉得在这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

2019-06-12 16:22

主持人

谢谢于教授。网友“老字号”说,我妈总是觉得越瘦越好,不知道这种认识科学吗?在这里问一下李书记,老年人的胖瘦应该怎样评估呢?

2019-06-12 16:23

李志新

老年人不是说越瘦越好,老年人也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变,比如老年人缺失牙齿,口腔有问题,吞咽有困难等等情况,还包括心情不佳的时候,都会影响他的饮食,造成进食量减少。再加上老年人普遍来说,消化功能退化,所以特别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

2019-06-12 16:23

李志新

另外,很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他们对于食物的选择比较随意,特别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对烹饪加工食物缺乏兴趣,容易应付饮食。膳食单一和孤独的环境也容易影响进食的过程,造成进食量减少。

2019-06-12 16:23

李志新

我们国家普遍有一种观念,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在很多老年人心里也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现在一些专家、学者们老说饮食要清淡,一些老年人吃肉比较少,蛋白质的饮食摄入含量比较少,这样容易造成肌少症。肌肉减少会影响运动功能,使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增加跌倒、尿失禁的风险,影响呼吸消化功能等,这些都会让老年人更加的衰弱。所以,老年人的体重还是要维持一个正常的水平,不能够过度减重。我们认为老年人要比年轻一些人稍微要重一些。新一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到要“三减三健”。“三健”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健康体重,这也是我们希望老年人在将来生活之中特别关注的一点。

2019-06-12 16:24

李志新

老年人健康体重怎么来衡量呢?我想一般来说需要关注两个指标。一是体质指数,也就是BMI。BMI的计算很简单,用你自己的体重,单位是公斤,然后除以你身高的平方,身高是米为单位,这样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体质指数。对于一个正常的青年人来说,建议体质指数是18-24,但是我们对老年人来说,在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死亡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在血脂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推荐老年人的BMI的指标是在22-26是比较合适。

2019-06-12 16:24

李志新

第二个指标是全身的体脂含量,这个指标对健康体重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同样体重的条件下,过高或过低的体脂含量对健康都是不利的,这个指标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脂的含量也是在悄悄的发生变化。第一是全身的骨矿含量消失,全身骨骼重量会变轻。第二是老年人肌肉量会逐渐变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就是脂肪,这样在同样一个体重含量下,如果说脂肪所占的比重增加了,对他的健康也是不利的。现在体脂秤已经非常普及了,老年人可以买一个回家自己关注一下自己的体脂含量。我们推荐女性体脂含量适合在17%-27%,男性在14%-23%区间合适。当然,健康的体重离不开合理的膳食,离不开科学的运动,吃动两平衡,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

2019-06-12 16:24

主持人

谢谢李书记。现在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也越来越多,想问一下李主任,您认为老年人应该如何克服孤独感呢?

2019-06-12 16:25

李娟

孤独感是老年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情绪是非常复杂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大家都能使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给各位网友提供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我们可能就是叫诉说-疏导法。诉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最信赖的朋友诉说你心中的担心和担忧,这个人因为跟你比较了解,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这时候你的知心朋友可能从一句话或者一句鼓励、一句忠告就可以点醒迷中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这个意思。除了诉说、疏导之外,还有一个有效方法是暗示法,暗示可以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就是自我的劝解,自己和自己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过一段时间很多事情可以消减的。而且日常生活中,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这是一种自我的劝解。另外是他人行为的暗示,看一看比如有些老人有患了抑郁症的,经过药物治疗和自我调整又恢复过来了。也有一些患了癌症老人,但是带病生存时间很长,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观察一下这些老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人行为也是一种暗示。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两种,一种就是运动。运动可以让人产生内啡肽,内啡肽就是一种快乐激素,内啡肽产生就会觉得快乐,而老人运动的时候,往往是跟老朋友、老邻居、老街坊一块动,这本身就可以互相交流,说一些新鲜的事,这样其实也会带来更好的情绪,排解这个孤独。最后一点,培养兴趣爱好,老人可以各种各样的事情,根据个人特点,绘画、书法、棋盘、唱歌,不管你喜欢干什么,生活丰富多彩,自然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

2019-06-12 16:25

主持人

谢谢李主任。我这里收到一条网友“小林”留言,他问,老年人测血压、血糖时,应该注意什么?多久测一次合适?

2019-06-12 16:25

李志新

测量血压前应该注意休息,每次测血压的时候最好是休息五分钟时间,让自己的心情放轻松,避免在情绪激动、劳累或者刚吸过烟、刚喝过酒或者憋着尿的情况下去量血压。建议每次测量的时候要测两遍,两次之间要间歇1分钟,测量之后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这次血压测量的值。我们建议高血压的患者每天要测3次血压,早、中、晚各一次,特别建议早晨起来要测一次血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血压晨峰现象,防止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这里解释一下血压晨峰是什么概念:人的血压一天是在不断波动的,每天不同的时间血压值是不一样的,正常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在睡眠状态下人的血压逐渐下降,在早上转为清醒的时候血压会从较低的水平有一个快速的提升过程,这个现象叫血压晨峰。现在已经证明血压晨峰过高是心血管疾病独立性的危险因素,如果监测到高血压晨峰比较高的话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必要的话,需要就医。

2019-06-12 16:26

李志新

对于血糖来讲,老年人应该是每一到两个月监测一次血糖,不仅要监测空腹的血糖,还要监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时候,每周监测一到两次血糖。我刚才说的是没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是一到两个月监测一次。如果确诊为是糖尿病患者,建议至少每周监测一到两次。老年人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空腹血糖如果控制在7.8毫摩尔/升就可以了,如果餐后血糖控制在11以下就可以了,或者到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水平控制在7-7.5%这个水平就可以了。

2019-06-12 16:26

主持人

谢谢李书记。下面这个问题问一下于教授,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这些因素都有哪些特点呢?

2019-06-12 16:26

于普林

对人来说,人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历程,从少年到中年、老年。在少年时期,我们要怎样生长发育,在中年时期要怎样保持一个很好的能力、水平,在老年时期要做什么,我们的重点就是要维持他的功能。老年人功能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老年人功能退下来以后,另外一个,刚才几位教授也说了,我们要怎样心情好,要生活有好的质量。从老年医学观点来说,人们原来对疾病是追求治愈,我们要维持他长寿的生命功能,另外保持较高水准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这些过程中,对老年人来说,康复就变得非常重要。老年人因为和过去不一样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老年人,比如刚才提到的肌少症和衰弱。老年人经过生命历程后会衰弱,还有老年人共病。现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很好,老年人很多疾病可以得到控制,到老年以后,可能一个人身上有多种病,有一种病、两种病、三种病、五种病,甚至一个老人身上有二十多种病。如果能够把共病,要说全去追求治愈,那就成天把老年人抛在医院里了。这个时候,如果老年人改变一些观念,控制主要的疾病,保持老年人身体功能,有老年人较好的生活质量,就可以视为老年人基本上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这是非常好的情况,这是老年人和成年人所不同的。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在漫长的岁月中,是负性因素的积累,有这种疾病和那种疾病积累在身上,所以老年人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如果说要视老年为正常的身体阶段,就可以正确看待这些老年人,所以老年人要保持很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2019-06-12 16:27

主持人

谢谢于教授。网友“爱吃土豆的西瓜”留言,老年人都适合做哪些运动,广场舞真的适合老年人吗?怎样的运动才是强度适宜?请李书记回答一下。

2019-06-12 16:27

李志新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自己的建议,老年人还是要避免过度激烈的运动,通常老年人适合于像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特别推荐八段锦这种运动,对高龄的老年人来说是非常易于学习、动作简单,而且根据科学研究证明对身体各方面的指标改善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运动。当然,像慢病患者可以请医生、教练来评估一下自己适合于开展哪些方面的运动。

2019-06-12 16:27

李志新

我想广场舞对于适合的老年人来说,肯定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运动。因为对于一些低年龄的老年人来说,广场舞的运动强度并不大,对于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有氧运动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也要注意,现在的广场舞品种非常的多,有一些广场舞,包括之前引起过争议的,有些动作设计不规范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一些关节的损伤等等。所以,这里面也需要一个科学的指导。

2019-06-12 16:27

李志新

关于运动的强度,首先是在运动中要享受快乐,享受过程,感觉到自己筋骨舒展,运动以后有快乐感。运动的时候,能够顺畅的进行交谈,全身微微出汗。最好的一个状态,能够相互的交流、交谈,但是唱歌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运动的强度是合适的。

2019-06-12 16:28

李志新

第二是运动以后要感觉到舒适,轻微的一些肢体的酸痛感,包括运动以后睡眠质量好了,这样的运动就是合适的。如果说运动之后腰酸背痛,睡眠反而受到影响,可能就是运动过度了。

2019-06-12 16:28

李志新

我还想说一点,老年人不能总是强调有氧运动,经常看到老年人散步的多,慢跑的,也有跳广场舞的,但是特别提醒各位老年朋友,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肌肉力量的练习,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人进入衰老的状态以后,肌肉、骨骼、关节的退化是一个趋势,需要通过一些有意识的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关节的强度。

2019-06-12 16:28

主持人

请问李书记,有网友问有些老年人在运动或者跳舞的时候稍有不慎可能会产生摔倒的现象,摔倒后他们应该怎么样站起来呢?

2019-06-12 16:29

李志新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记得也是因为老年人跌倒以后怎么办引起过一些媒体的热议。跌倒的问题,在这次老年健康宣传周的宣传包里有一个材料,就是老年宜居环境方面的宣传材料。这里面提到的就是在居家环境里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基本上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因为老年人跌倒会带来很多的损伤和伤害。

2019-06-12 16:30

李志新

网友问的是老年人跌倒以后怎么站起来。首先,不要急于站起来,路人和家人也不要看到老人跌倒以后马上就扶,因为老年人一般来说对于痛觉都是不敏感的,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非常高,一旦患有骨质疏松,摔倒以后就容易骨折。如果这个骨折没有产生移位的时候,当时不会感觉很疼痛,这个时候如果马上就站起来,骨折部位很有可能会发生错位,产生第二次伤害,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所以,老年人在跌倒的时候,首先是先用手撑起来让自己坐起来,休息一下,意识清醒的话,抬抬腿,稍微动一动,感觉自己各方面没有问题,然后再试着小心地站起来走几步,即使这样都没有问题,也最好是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拍个片子,看骨头有没有问题。如果说自己在抬胳膊、抬腿的时候抬不起来,或者感到一动就疼痛,这有可能发生骨折了,这时候不要强行起身,而是求助,叫身边的人,或者手头有电话的话,赶紧拨打120及时就医。

2019-06-12 16:30

主持人

在老年人安排日常生活时,于教授,您觉得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

2019-06-12 16:30

于普林

首先,老年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他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社会的角色来做自己的事情。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就是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人的精力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我是一个教授,我去讲学,去带学生,这是一种。我是一个很高级的技工,我对徒弟进行指导。如果我是一个家庭主妇,我就带好孙子和外孙,做好家务。所以,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是一个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2019-06-12 16:30

于普林

现在很多的观念觉得,我人老了,该享福了,什么事都不做了,这样反而会加重老年人的废用性的失能。我反复强调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间同时是社会的一个角色,当然我们不能说过度管别人的事,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当好,我是爷爷奶奶就带好我的孙子,做好家庭主妇,做好家庭的事情,当然,如果说我原来在行政岗位上是领导,也可以和现任领导把过去事情讲一讲,让他们汲取过去的经验等等,这都是有益的。另外,老人要积极参与社会,要跟年轻人融为一体。社会应该是不分年龄层次的,每个人都应该是社会的一员,只有这样充分参与,老年人才能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是社会的一员,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2019-06-12 16:31

主持人

网友“小丫”提问,预防心梗有什么好方法,不知道李书记能否解答一下。

2019-06-12 16:31

李志新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群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根据我们的死因监测,在死亡构成比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脑卒中。好方法其实没有,说句实在话,没有特别好的单一方法来预防心梗,因为它跟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都有关系。首先,我想在生活之中,食物多样,膳食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烟和酒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沾,保持合理的膳食是非常重要。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一个非常好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老年人已经患有了高血压、糖尿病,就更加需要注意,采取各种方法,合理用药,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这是非常重要。如果老年朋友们已经得过一次心肌梗死,已经搭过桥、放了支架,就尤其需要注意了,包括膳食、运动,建议都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来进行。

2019-06-12 16:31

主持人

网友李女士留言说,她父亲年纪大了,记忆力总是很差,丢三落四的,请问李主任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呢?

2019-06-12 16:31

李娟

说到提高之前,我想说一下,其实我们说人的认知功能,包括人的记忆力在内,其实伴随增龄是要缓慢下降的。比如记忆力,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其实在我们到20多岁的时候就达到顶峰了,之后就开始下降了。但同时只要记忆力的下降不严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必担心,因为现在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越来越受到关注了,平时也会经常有人问我们,我是不是痴呆早期呢?大可不必,只要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就没有问题。

2019-06-12 16:32

李娟

网友会问是否有什么方法提升老年人的记忆力,延缓他的下降?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我们自身的研究其实也发现,在这里可以分享几条。第一条,集中注意力,别分心。我们发现老年人不是记性不好,而是抗干扰能力不强。最好一次做一件事,避免嘈杂的环境,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用心去倾听,不要关注其他的事情。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放松心情慢慢来。我们研究发现,两组老人,一组在让他们记东西之前诱发一些焦虑的情绪:我们考完试后,比一比谁记得好、谁记得差,他就焦虑了,结果这两组老人其实之前的记忆力是没有差异的,但是一组焦虑之后,再一测,记忆力就下来了,因为不良的情绪,焦虑,这些就会耗用我们的认知资源,导致我们的记忆力下降。所以,放松心情慢慢来。

2019-06-12 16:32

李娟

再有一个,很简单,也很实用的,井井有条不慌乱,把日常用的东西,钥匙、眼镜放在固定的位置,到时候就容易找了。再有,重要的事,我们多重复几遍。如果我们心里默默地说或者大声说出来,这样肯定有助于加深印象的。还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叫联想法,有些东西是非常机械的,没有什么意义,通过联想把它变为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记电话号码,65293851,这样的电话号码硬记很困难,一打扰我,刚才电话号码是什么,我就忘了。如果把这个电话号码6529变为留我的儿子久一点,3851,留到三八的时候还不行,留到过五一的时候,这样就能记住了,这是联想法。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记事本、记事贴非常重要,把今天要干的事记下来,我到商场要买的,超市里要买的列一个购物清单,这是非常有效的,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2019-06-12 16:32

李娟

另外从我们的研究角度,我再补充一点,我发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记忆能力,这都是大脑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大脑的结构,都是具有可塑性,尽管我们老还是可塑的。比方说就我们自己做的研究发现,我们做一些记忆策略的训练,大家都看《最强大脑》栏目,不是天生的,90%的最强大脑是靠练出来的,是记忆策略训练。我们教一些记忆策略训练,比如位置法、人名面孔的联想法等等,教完记忆策略之后,老年人的记忆成绩有显著提升,基本上能达到年轻人的水平。更为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老年人,我们做核磁共振扫描之后,结构和功能更像年轻人了。训练之后,刚才李主任说多做运动,看起来年轻。我们多做认知的训练和记忆策略的训练,大脑也会变得年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019-06-12 16:33

李娟

有研究发现,经常做一些日常的认知活动,日常的像下棋、解字谜、打麻将等这些都算,这样的老人比那些很少做认知活动的,他的痴呆风险率能降低67%。

2019-06-12 16:33

李娟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刚才李主任也提到了,就是运动。运动不单单对躯体的健康、慢病的预防有很大的好处,其实对保持我们大脑的活力也非常的重要。比如在我们大脑深部有一个结构叫海马,这个结构就是管记忆的。通常进入60岁之后,这个结构以每年1%-2%的速率在萎缩。有研究发现,如果让老年人做快步健走,这一年之后,海马结构不但没有萎缩,而且还增长了2%。所以,我们说运动真的是不单单强身健体,而且还健脑。

2019-06-12 16:33

主持人

谢谢李主任的分享。网友六六留言说,该如何预防及早期识别脑卒中呢?

2019-06-12 16:33

李志新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脑卒中目前是老年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实际上脑卒中和刚才问到的心肌梗死是同一类疾病,都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它的预防基本策略是一致的,合理的膳食,科学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戒烟限酒。

2019-06-12 16:34

李志新

除此之外,脑卒中高危的风险是颈动脉和椎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以后被血液冲击到脑部以后,阻塞血管。老年人特别注意,一是要筛查一下颈动脉是否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二是到冬季的时候注意颈部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9-06-12 16:34

李志新

如何尽早发现脑卒中呢?我们要看身边老年人,如果他出现了以下的症状,就提示有可能有脑卒中了。一侧的肢体突然没有力量,麻木,或者一边的脸突然就口角歪斜了,嘴歪了,眼睛耷拉下来了,一下子说话说不清楚了,对理解语言有困难了,交流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眼睛发呆,向一侧凝视,一侧或者双侧的视力丧失或者模糊,或者有眩晕、呕吐、头痛这些意识障碍情况都高度怀疑。

2019-06-12 16:34

李志新

美国心脏学会、卒中学会制定的早期识别脑卒中的“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有三个简单的测试,分别是:笑一笑、动一动、说一说。笑一笑就是请患者露齿微笑,如果有一侧露不出来,表情异常,就要高度怀疑。动一动,就是请患者闭上眼睛,双臂平举10秒钟,如果一个手臂无法维持,那么也要高度怀疑。说一说,就是请患者重复复述一句短语,如果说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也要高度怀疑。

2019-06-12 16:34

主持人

网友老王头问,专家您好,我老伴脾气很暴躁,,我应该如何对待?李主任,您身边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您怎样开导他呢?

2019-06-12 16:34

李娟

这是日常生活当中蛮常见的事情,我们说人生就像一场戏,有缘才相聚。老来相伴就是福气。如果老人首先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应该把老伴当出气筒了。把老伴当出气筒,不单影响到几十年的感情,另外对双方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很有害的,老年人都有心脑血管疾病,情绪一波动,肯定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

2019-06-12 16:35

李娟

同时,特别重要的一点,也是像于教授前面提到的就是对衰老态度的问题。人老了,记忆力变差了,爱唠叨了,脾气变坏了,其实是一个衰老的过程。我们要客观来认识它,来接纳它,这样对老伴宽容,其实也能更宽容的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配偶的人生,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2019-06-12 16:35

李娟

另外一点,我想两个人可以定一些规矩,比如说爱发脾气的,意识到自己爱发脾气要做出承诺,要改。如果真的是控制不了,爆脾气了,事后乱发脾气的,你一定要主动的承认错误,比如再约法三章,不能把另一方当出气筒,连续超过三次。再比如说,乱发脾气要相应惩罚,承担后果,比如连续三天做家务等等这样的一些方法。

2019-06-12 16:35

李娟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幸福研究,其实是经历了75年,最后这个结论也还是挺有趣的。发现最后什么都让人信服,不是说你是有多成功,你最后积累了多少财富,都不是。是什么呢?其实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质量的婚姻关系,是真正能让人幸福的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老伴,不单单是能让你感到幸福、健康长寿,更离不开老伴的陪伴。所以,我觉得广大网友,爱其相同,敬其所异,千万不要把老伴当出气筒。

2019-06-12 16:35

主持人

谢谢李主任的精彩分享。之前于主任也提到了多病共存,我们也知道是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的一个特点。想问一下于教授,除了规范治疗,您认为还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吗?

2019-06-12 16:36

于普林

老年人多病共存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我们只有病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要区分到底是疾病还是衰老引起的,如果是衰老引起的,我们只能想办法延缓。如果是疾病,我们应该进行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让它功能丧失缓慢一点,生活质量高一点。

2019-06-12 16:36

于普林

另外,老年人还有很多问题,共病以后就容易引起药物滥用。现在大家知道,人口老龄化确实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现象,社会、医生对这个事没有更多的认识。如果我得了一个什么病就去看专科医生,客观说你去看一个专科医生,一个医生给你开两种药,这很正常。如果有十种病、八种病,你就去看八个专科、十个专科,这个时候如果说给你开了十几种、二十几种药是不是正常?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看什么是我们的主要矛盾,当然主要矛盾就是刚才提到的很多影响生命的一些疾病,我们首先要优先处置。另外,对失能有没有影响,对生活质量有没有影响,我们要慢慢把它捋出来。这时候我们建议高龄的老年人、失能的老年人和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我有很多病,不知道看哪个专科,你要去看老年科。还有老年综合征的病人,比如我跌倒了,你是去看什么?跌倒了,我看心脏科、神经科,其实我建议你们去看老年科,看跌倒门诊,就会慢慢分析和引导你。如果你的跌倒,刚才李书记也讲了,如果跌倒是心脑血管病引起的,我就建议你到神经科。如果是眼科引起的,就建议你到眼科去。如果是听力问题引起的(就要去看耳鼻喉科)。所以要去老年科,一个全科医生对你进行充分的评估,我们讲老年人综合性评估这个手段非常重要,对老年人也特别的有用。鉴别出来以后,再根据你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具体处理。

2019-06-12 16:38

主持人

谢谢于教授。网友张先生问,老年人的婚姻该如何保鲜,有什么好的办法?

2019-06-12 16:38

李娟

这确实是挺有意思的问题。有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叫斯腾伯格提出爱情的三角理论,完满的爱情婚姻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激情,激情其实就是身体的唤醒,性的唤醒。再一个是亲密感,亲密感更多是心里上的相互喜欢、相互尊重,愿意待在一块儿。还有就是承诺,就是我们结婚时候的誓言,无论贫穷还是疾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三个关键的因素就构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会有一个完满的婚姻,会保鲜。到老年期,激情,尤其我们国家的老年夫妻来说会消减,甚至就没有了,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为什么?我觉得这和我们文化传统是有关系的。调查发现,到老年期,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还是有性的欲望,可以保持性的行为的,但是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老年人老了,就应该没有性方面的要求了,所以性的欲望就被压抑了。另外一个原因,有些老年人有身体上的问题,就担心不能给对方以满足,所以就会比较焦虑、紧张,长期以往,这方面的需求也就被压抑,慢慢就没有了。

2019-06-12 16:39

李娟

首先说到激情,是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性生活方面,老年人有性欲,想要进行性生活,这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老年人只要进行有节制的性生活,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随着机体的衰老和激素的下降,性功能会减退,性活动频率要降低,这肯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19-06-12 16:39

李娟

还有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说,性活动不单纯在性交上面,性的交流,活动方式有很多,对于老年人像拥抱、倾诉,这些其实都属于性活动的范围。到老年期的时候,性活动更多关注在情感的交流和需求上面。只要双方互相支持,对性生活保持信心,更多关注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其实维持激情也完全是可能的。

2019-06-12 16:39

李娟

再有一点,我们说到亲密感。日常的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很容易就把亲密感冲刷掉了,不单单老年夫妻,其实所谓的七年之痒之后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就要调整两个人的相处方式,对于维持亲密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人夫妻相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心理的相融,心理相融在老年期有两点,一个是心理的磨合,因为两个人都老了,前面有很多的器官的衰老,整体功能的衰老,这时候两个人应该携手共同面对,有这样的磨合过程。再有一点,我们叫心理的搀扶,一方患重病或者心情不好,另外一方应该将心比心,站到对方的角度去,多给一些支持,多给一些鼓励,这时候真的除了出门走,大家互相手挽手的搀扶,心理上的搀扶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9-06-12 16:39

李娟

第三点,不可否认的说,离退休之后,生活的重心变了,这时候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两个人一起喜欢干的事情,现在有时间了,两个人一起去干。如果两个人没有特别共同的兴趣爱好,就给对方充分的空间、时间和自由,让他独立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当然,更好的是,如果两个人携手一起去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因为研究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做新的兴趣爱好的时候,能够培养新鲜感。有时候就会找到年轻时候的那个恋爱的感觉。

2019-06-12 16:40

李娟

所以,从这几方面,我想可能是婚姻保鲜的一些小窍门吧。

2019-06-12 16:40

主持人

谢谢李主任。我相信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网友胖子留言说,我父母马上就要退休了,老年人应该如何调整退休后的生活心理状态呢? 

2019-06-12 16:40

李娟

这是几乎每个老年人都会面临的一个情况。说这之前,社会学把退休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退休前期,年龄快到了,我意识到我要退休了,然后我要考虑这件事情。第二个时期是蜜月期,刚退休,就解放了,平时日常非常程式化的生活,不用干了,充分享受自由了,这是蜜月期。蜜月期之后往往会有一个醒悟期,这时候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美好,很多事情和预期不一样,节奏放缓了,有些人有失落感、焦虑感,甚至孤独感。第四个时期是重新定位,重新考虑退休之后我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到底在哪。第五个时期就是稳定期了,意识到自己的期望是什么,自己有哪些资源、哪些能力,能干什么,这样能规划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年生活,就是一个稳定期。

2019-06-12 16:41

李娟

说到即将退休老人和已经退休老人如何面对这个事情的话,可能有三点,一个是未雨绸缪早做安排,这种安排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简单来说,退休了,基本生活保障,经济上的准备,这是要有的。再一个是精神上的,像我刚才说的,要保持对退休一些知识了解,知道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退休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欣然接受。比如退休了,就高高兴兴的和单位的同事话别,抛开一些世俗偏见和杂念,少考虑物质上的得失,多关注精神上的自由。第三,退休以后,就是要积极生活,前面专家都提了,我们提倡健康的、积极的老龄化,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样能够更好的来享受晚年的生活,更好享受退休后的生活。

2019-06-12 16:41

主持人

请问于教授,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条,您可以再跟大家简单谈一下吗?

2019-06-12 16:41

于普林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对老年人的健康科普宣教非常重视,在本次活动周期间组织各地宣传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条。从刚才几位专家来谈,基本上都囊括了这些内容。第一条,我们要积极认识到老龄化,认识到衰老,这非常的重要。因为人不管怎么样,这个事实到来了,我们要坦然接受,我们要把它从一个负性的东西变为正性的东西。在老龄期,我们适度运动,合理的膳食,戒烟限酒,都已经说了,其实老年人的睡眠非常的重要。老年人的睡眠为什么重要呢?其实老年人随着生理的变化,有时候说老年人睡八个小时就够。有些老年人睡了六小时就很焦虑,这就是问题。老年人只要保持合适的睡眠,你休息以后不感到疲劳就够了,因为每个人差异很大,老年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个体差异非常大,所以我们要认同这个差异。有些人睡眠六个小时就够了,你非要睡十个小时,睡不着,又焦虑、又抑郁,又去看病,睡眠的问题、血压的问题、血糖的问题,刚才都进行了解答。脑血管病、脑卒中的问题,老年人什么问题多,比如我听不见了,我看不见了,我记忆力不好了,刚才都已经谈到了。听不见了怎么办,是不是我们要检查一下外耳道,如果听不到是否要配一个助听器,眼睛有没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这是视力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听力、视力。口腔的问题,老年人牙齿的缺失,也是一个问题。跌倒,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表现。老年人摔倒了,这是老年人衰弱、肌少症等引起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问题,尿失禁的问题。所以,我们社会对老年人要有更多的包容,为什么包容呢?老年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参加社会活动,我急了找不到厕所,找不到厕所就会尿了裤子,尿了裤子到这里来身上就有味道。这时候能不能让老人先上,这些问题都是要社会接纳和包容。

2019-06-12 16:41

于普林

另外,老年人自己要有好的心态,刚才已经反复说了。另外,老年人记忆力不好了。让老年人出去活动,是不是带一个标识,如果万一找不到路了,一个电话告诉你儿子、女儿或者照顾者,告诉你某个老人家在这里,这都是挺好的事。要注意用药的问题,体检的问题,半年、一年体检一次。我们怎样包容老年人和鼓励老年人,参与健康活动,对社会有贡献,不要变为社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这应该是每个老年人应该考虑的,也是我们社会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自己在成功的社会转型时期,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作为老年人口大国,也会作为健康老年人口大国,让这些老年人对社会、对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9-06-12 16:42

主持人

谢谢于主任。也谢谢李书记和李主任的精彩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本期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网友的提问和三位专家的权威解答。推进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让我们为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实现健康的老龄化一起努力,“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