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现在正在为您播出的是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指导,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校园安全“云”课堂,我是人民网主持人许博。欢迎大家。大家都知道,校园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它作为社会安全工作,也是直观重要的一环,所以,校园安全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背后亿万家庭的幸福稳定,推广校园安全进学校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今天在现场我们非常荣幸地为大家请到五位嘉宾,他们分别从自己各自的领域为我们分享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接下来首先为大家请出的这位嘉宾是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卫国。他为我们带来的讲授是“安全为教育保驾护航”。
今天我为大家谈校园安全工作,题目是“安全为教育保驾护航”。说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三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我们国家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指标连续35年下滑,我们的身高、力量、速度、耐力,还有近视率,35年下降得非常严重。第二个指标,我们中国的青少年身高比日韩低2厘米,造成我们现在的征兵要求连续下降。这两个指标的制约因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园安全的工作。校园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个,发生突发事件和灾害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来救助我们的,提供帮助的人,其中90%以上是我们身边的人。只有教育才能让你身边的人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系当中,推动安全教育“五进”,这项工作已经事关万家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当中也明确提到,党和国家已经把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工作提升为为国家培养具有安全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我们依据相关的文件,把我们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一遍梳理。
第一,要分清对象。文件规定,我们的校园安全工作是遵循安全生产法相关的规定,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第二个文件,35号文也明确提出,学校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直接分管安全工作,学校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将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首要任务。
根据相关文件,我们把校园安全工作的主体归纳成三个方面。第一,各级政府;第二,教育部门、校长、老师;第三,与学校教育活动相关的方面。分清对象,就要划清责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是国办35号文件第18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发生造成师生伤亡的安全事故,有关部门要依法认定事故责任,学校及相关方面有责任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来了,相关的责任已经划分得非常清楚,责任人非常清楚。同时,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上也明确提出,加大安全无管理的执法,把七个方面,其中有一个重大责任的,直接和行政司法衔接。《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82条-85条,对各个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学校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分清了对象,划清了责任,第一个,校园安全的工作需要标准。国务院35号文第二项第5条提出,完善有关学校安全国家标准和认证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的标准的修订工作,尽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形成有关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应急管理部和教育部相关的部门正在起草和申报校园安全评估检查的标准。
第二是体制机制建设。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提出了6个体系、2个机制,领导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综合防控体系、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综合治理体系、调查处理机制。其中安全教育是校长和教师尽到教育责任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如果校园安全标准是我们校园安全的管理的这条主线,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课程与评价。既然是教育,就离不开课程与评价,没有课程与评价的教育,是无源之水不能持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中心去年启动了《大中小幼课程一体化建设》,其中把安全教育和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两个单独的课题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实验阶段,构建校园安全课程体系。
第三要建立事故风险分担机制。规定提出可积极探索与学校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校外实习、体育运动伤害等领域的责任险,发挥保险化解学校安全风险的作用,补充和完善保险保障机制。现在大中小幼课程一体化安全和保障课题正在帮助教育部门构建安全保障的风险机制。
捋顺了工作,最后是要尽职免责。但是我们的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有一个困惑,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尽职免责。这也是我们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经有了明确规定,规定幼儿园、学校、教育机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能够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责任、管理职责的,是免责的。一线的学校和老师,怎么能够证明自己尽到了教育责任?这是我们要协同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希望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设,让安全工作为教育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感谢何卫国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局政策与安全科科长崔祥烈。他的授课主题为“立足专业规范教育管理,全力打造阳光安全校园”。
我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立足专业规范教育管理、全力打造阳光安全校园”。今年6月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今年活动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这个活动主题实际上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全力以赴地做好预防工作。如何做好预防,达到构建安全、阳光的校园的目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简单地讲述。第一,立足专业化教育,把安全告诉学生。第二,立足规范化管理,将事故彻底根除。第三,健全常态化保障机制,助教育管理到位。
国家对学校的安全提出了预防体系、管控体系、应对体系三项主体工作。其中,总共包含了15项具体工作。再往下细分应该有66项工作。这个就是我们国家对学校安全提出的一个总体设计。这个设计是把学校安全纳入了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全社会所有部门、所有的组织机构、所有的人员都来关注学校安全。我们把这个安全称之为大的学校安全。
大家看到这张图叫学校安全工作建构,这是我经过十几年的专职的学校安全工作,是我自己的一个亲身体会。这张图是一个建构图,它揭示了我们具体的学校现在每时每刻要做的全部的学校安全工作,大约分了五块内容:物态安全、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危机应对。同时包含了15项内容,具体的小项细到66项。国家的总体设计和学校的工作建构,实际上就构成了现在学校安全工作的全部。从学校安全结构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的安全已经超越了安全生产所监管的范畴。因为学校安全非常复杂,头绪非常多,这就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保证学校在任何一个方面不要出任何问题。
这又提到了预防。尽管学校的安全性质和其他的普通的生产经营单位完全不一样,但是,对事故的预防,这上面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学校安全必须要把预防放到第一位,我提出了积极预防、科学预防的理念。积极是一种态度,而科学是一种专业。学校安全必须从专业入手。学校如何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把安全告诉学生是我们学校的责任。学校安全教育应该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对学生安全教育,对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课堂教育、应时教育、实践教育。课堂教育,顾名思义,学校利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师资、固定的教材对学生传授固定的内容。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对目前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有尽可能多的一种认识,还要努力去避免。这是我们安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教育由哪些来构成呢?就是分层、侧重、全方位的。从幼儿园应该就开始,这是我们国家在多部法律当中都规定的,在每个层级的在校学生当中都提到了这样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构建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大学生普及性教育。我们想通过一个长达20年左右的反复拱洞式的教育,让学生对安全有一个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破解我们中小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安全知识少,技能比较弱,保护能力差,另外自己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
第二种安全教育方式叫应时安全教育。应时安全教育也叫日常的、经常的或者平时的安全教育。学生在学校不仅接受书本固定的教育,他在学校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个环节都需要注意安全,这样我们学校必须要采取这种方式对学生施以影响。应时教育有两种,一种叫应时式的教育,这个主要是老师完成,在学校各种课,各种活动之前,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把所教学内容,或者所开展的内容,这些注意事项一定要讲清楚。具体来讲,我们通过两个一分钟来实现。上课前拿出一分钟讲安全,下课前拿出一分钟讲安全。也可能加起来用不了一分钟。但是我们只要把这件事情做了,就可以使学生很可能获得一种安全,同时我们也能够完成我们国家给学校确定的教育管理当中的教育责任。
还有一种叫固定式教育。学校可以根据每个时间节点,每个月都有一个教育主题,这样可以破解学校安全受多家行政部门监管的窘状。我给学校归纳了每月份开展一个主题,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变得以学校为主,这种教育将来固定下来以后会变得越来越专业,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吸引学生,另外它的时效性会越来越大。
第三种教育:实践教育。顾名思义,实践教育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体验性的感受,来学会应急本领。这是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大致有这几种形式。学校最重要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演练,我们的演练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尽量把演练的品种增加。通过学生的演练,最后使学生从众多特殊的演练当中能够获得一个一般性的将来的危机应对的能力,这是我们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各个地方去参观,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和生命有关的训练。
第二,立足规范化管理,将事故隐患根除。这是我们的关键之举,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在校期间的学生不要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安全事故。学校应该把这五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五举并重。第一,校外安全和校内安全并重。第二,公共安全和日常安全并重。第三,物态安全和非物态安全并重。第四,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重。第五,双重预防和危机应对并重。这里面既有安全生产的内容,也有非安全生产的内容。但是,这是我们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哪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来必然就会出问题。
校外安全和校内安全并重。这是我给大家列出了校内和校外安全所必须要去做的工作。因为按照国家顶层设计,学校安全就等于学生安全。学生的风险就等于学校风险。学校安全整个就是为学生的安全服务的。学生在校外,这叫不在校期间。学生在校外的时候,就会遇到我们现在看到的九种风险。很可能我们学生在校外的时候,这九种危险时时刻刻会威胁到他。溺水、交通事故、青少年犯罪、不法侵害、森林防火、网络安全、食品事故、假期安全和校园周边安全。我们学校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如何去做?学生不在校的时候,我们没法施以直接的监管,因为他不在学校,我们无法进行监管。但是我们学校也必须要承担起学校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对家长进行告知。同时,我们要配合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第二块内容就是学校的校内安全。校内安全,学校应该承担主体责任。我给大家列出了我们学校在校内的20种安全。这20种安全必须要求我们去做,是写在国家法律上的,也是我们在以往的学校的办学过程当中,我们曾经无数次出现过的这种事故。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好。办学地点安全、校舍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校园环境安全,这是物的安全。以及卫生安全、学生踩踏、教育行为安全、学生行为安全、课堂安全、学生课间安全、活动安全、社会实践安全、住宿安全、消防安全、接送安全、危险器械安全、门卫安全、体育活动安全、各类实验安全,以及学生信息安全。这是最为具体的校内管理的20项,每一项都不能少,如果少了,一旦发生事故以后,学校肯定要承担责任。所以,校外校内我们都要重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学生尽可能地获得安全。
第二是公共安全和日常安全并重。学校的公共安全涉及到了办学地点、校舍建筑、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卫生安全、大型活动、拥挤踩踏、社会实践、消防、交通安全、校园周边。公共安全有个最大的特点,它是不分学生对象的,所有学生都可能受到伤害。但是,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这种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极低极低。另外一种是学校的日常安全。学校只要一开学,就面临着日常的安全管理。课堂安全、教学安全、课间安全、实践安全、校园安全、校门、活动、接送、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等等,这些日常安全,我们也必须要抓紧抓好。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既要抓公共安全,同时,也要在日常安全下功夫。学校很多的事故都是发生在日常安全上,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觑。
第三,物态安全和非物态安全并重。物态安全大约包括了四类:办学地点、校舍建筑、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具体来讲,大约牵扯到了22个细微的小项。也就是我们学校必须保证22项这些物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所以,学校是因为无条件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所以我们对物的这种安全的保障,也是无条件的。所以,各位校长一定要把物态安全永远地牢牢地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对于物的安全,我推荐给大家的是隐患排查“三结合”“快四步”的方法。“三结合”就是三个结合,从时空上,定时安检和常态安检相结合。从人员上,专人安检和师生报告相结合。从检查内容上来讲,重点部位安检和一般细节安检相结合。发现隐患怎么办?要整改隐患。整改隐患有四步,这四步体现了快。一般隐患,学校24小时内要整改完成。较大隐患,就要尽快整改,留出一段时间,必须在时间范围内整改完成。第三,重大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同时学校要做好防范。第四,碰上特别重大安全隐患,报告教育局之后,教育局应该立即报告政府,让政府来统筹解决。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四个隐患,我们学校安全是不适用于安全生产的四个隐患级别的,如果要是按安全生产的四个隐患级别,学校就是平安无事。我们必须要构建学校什么级别?就是隐患的等级。
另外一种叫非物态安全。非物态安全在学校大约有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以及危机应对。他们不是物,他们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劳动去解决。在这个当中,因为我们安全教育讲过了,安全管理,刚才也涉及到了,我们重点要做好安全制度的建设。学校的安全制度,应该是学校一定要下大力度,实事求是地,切合实际地把它制定出来。安全制度,我应该有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规定学校每件事情,他要达到安全的标准。这件事情谁去管?这是第一个,要制定规章制度。把学校每个点、每个板块都把它的安全目标,以及它的安全承担者制定出来。第二个,建立责任制度。把学校的所有安全责任都划分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我们通过工作岗位最后传递给每一个教职工。通过教职工的努力,最后实现我们学校安全。第三种安全制度就是一种预案制度。学校要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提前做一个处理预案,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实现将来出了事以后不太着急。三项安全制度建立,就是要解决领导经常下去检查、经常说的三句话,学校要事事安全、学校要人人安全、学校要遇事不心慌。
第四个并重,牵扯到行为。有两种行为,我们必须要防范。一个是教师行为,一个是学生行为。因为行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不确定性。非常难以预判。就是这种不可预判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们学校的安全无法预期。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需要我们学校下大力量去抓。首先是教师行为,教师行为国家有明确规定,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种行为,是国家所有的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体罚、变相体罚、侮辱行为、侵权行为、犯罪行为。这五种行为,是国法不容的,国法难容的。如果学生受到老师的这种行为的伤害,老师从一个保护学生的保护者变成一个学生伤害的行为人,这个时候发生以后,那我们学校,我们教育部门就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学生行为我列了四样,一般行为、违法违纪故意的行为,打架斗殴、欺凌暴力行为。这四种行为,一级比一级严重。现在学校安全事故,之所以降不下来,最大的难点就是对学生的行为难以控制。这就提醒我们学校,一定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控制。
第五个并重是双重预防与危机应对并重。今天是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所以必须和安全生产结合起来。我们国家从2016年以后开始推动了一项改革内容,就是安全生产要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把原来的预防变成了双重预防。这双重预防落实到学校,实际上就是两项。一个是风险分级管控,一个是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到底适用不适用于学校,我们还有待于商榷,但是,国家提出的这种双重预防理念,就是为了给这种事故加上两把重重的锁,就是彻底防范这种事故发生。所以学校也要积极地配合安全生产部门,去把这项工作做好。
另外一个方面是学校的危机应对。双重预防和危机应对是学校安全的两方面。预防和应对。学校出了事故以后,该怎么办?大约有这五方面内容。学校要学会危机的研判。学校要学会危机的响应方式。学校要学会常见危机的应对技能。学校要学会严格规范事故处理程序。学校要学会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在这个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事故处理程序。事故处理程序,希望我们的学校无论大小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程序处理,只有这样的程序处理,学校的安全事故,直接伤害会降到最低。另外,社会影响会降到最低。第一阶段,同时要进行的三项工作:现场急救、报告上级、通知家长。第二阶段:保留证据、控制事态。第三阶段,做好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最后一个阶段,进行事故的教育总结。这是通过五项工作的并重实现学校规范化的管理。
最后一个话题就是要健全常态化的保障。保证我们刚才谈到的专业化的教育和管理落到实处。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的。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努力地为学校安全创造条件,千万不要雷声大雨点小。但是我们这里强调校长,希望每个校长,要给这项工作做好保障。一个是要强化责任保障,通过责任的划分,最后实现我们所说的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最后构建成一个学校安全责任共同体。第二,强化人员保障。把最合适的、最合格的人用到安全工作上来。第三,强化经费保障。要舍得在安全上花钱。第四,强化法律保障。第五,强化文化保障。把安全和文化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学校才能够真正减少事故率。
感谢崔祥烈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助理梁光华。他的授课主题是“如何做好校园安全教育”。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发生伤害事故高达4000多万人,数据真的让人触目惊心。庆幸的是,已有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安全文化教育进行灾害事故预防,80%以上的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说安全文化教育很重要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可以说明。一个是从事故的致因角度,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国内外的统计数据表明,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生还人员70%以上是靠自救、互救。第三,从医学救援的角度,医学救援强调的是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有些灾害发生的地方偏远,加上灾害发生时道路交通损毁,十分钟的时间对于专业救援队伍来说很难到达现场。那么,这种情况下主要是靠自救和互救。而自救互救通常是在第一时间进行,加上施救者对情况熟悉,救出人员生还率也非常高。最近也有学者研究认为,灾难发生后,生还人员中,90%是靠自救,9%靠互救,只有1%是靠外部救援队伍,这就是所谓的9091现象。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避免安全事故,还是从灾后自救互救的角度来说都需要靠人。而人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由素质所决定,这就与安全文化密切相关。安全文化涉及到安全知识,通过培训演练形成的安全能力,加上正确的安全理念,这就构成了安全习惯。总括起来就是人的安全素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国内外安全教育的正面案例。一个是发生在我们国家。2008年汶川地震中,距离震中几十公里的桑枣中学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通过事后调查发现,从2005年开始,该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正是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地震发生后,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转移。另一个案例发生在日本,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啸重灾区的日本釜石中学的180名学生全部成功逃脱。同样得益于日常开展的安全教育实践。所以,安全教育是最好的防灾减灾手段。安全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已经成为国际的共识。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从教育效果来说,安全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最容易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能够做到一日受教,受益终身的效果。
从国家层面看,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进行校园安全教育。综上所述,安全文化教育,国家重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安全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主要面临的挑战如下:一个是从学生的角度,存在怎么学的问题。学业负担重,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校的角度存在缺课时、缺课标、缺师资、缺教材、缺配套设施等系列问题,无法有效开展系统化科学的安全文化教育。第三,从家庭的角度,由于缺方法、载体和路径,家长们虽然认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且十分焦虑,但不知道如何去配合。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存在缺标准、缺评价考核机制、缺专业支撑,监管无抓手等难题,无法实施有效的常态监管。
从社会的角度,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国家的安全教育设施服务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社会资源明显不足。我们认为,开展安全文化教育要围绕青少年的活动轨迹,基于风险理论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知识体系。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为青少年构筑7X24小时的安全空间。青少年的活动空间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而学校是主战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一是居家风险,包括火灾、燃气泄露、用电安全、网络安全、急救知识、报警知识等等。在社会风险主要包括电梯、道路交通、火灾、燃气爆炸、城市内涝、地质灾害甚至拐骗等等。校园安全风险包括运动损伤、践踏、电梯、火灾、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
第二,要注重体验式教育,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美国教育专家曾经提出过学习金字塔模型。认为通过讨论、实践、教授他人等主动式学习方式,教育效果是最好的。安全文化教育需要结合场馆、基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研究型的教育,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改变。
第三,要推行融入式教学,实现“安全+”教育。融入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安全教育融入到现有的文化课程体系,如体育课、思政课、三点半课堂等等,解决缺课时的问题。第二,将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融合,包括安全+健康+科技+环保等实现综合素质的教育提升。
第四,要建立安全素质的测评体系,激发持续受教的动能。第五,要创新校园安全的教育模式。要充分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化的托管式的教育服务。因为安全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很强,单纯依靠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存在很多难题,因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化托管式教育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安全教育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怎么评等突出问题。
最后,关于校园安全有几点思考和展望,同大家探讨交流。一、安全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的工作,需要政学企以及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二、要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和评测体系,提升设施服务能力、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落实专项经费保障。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依托专业机构开展校园安全社会化托管服务。第四,最后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安全消费观念,培养安全消费的习惯。以上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
谢谢梁光华老师,接下来为大家请出的是北京市地震局重大项目总技术指导、二级研究员邢成起,他为大家带来讲授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科学避险能力,有请。
同学们好、各位老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关注防震减灾工作。今天我向大家讲的题目,报告的题目是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科学避险能力。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及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也叫地动、地震动,是由地壳运动或者人类生产活动引发的地面的震动事件。地震有多种类型,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我们通常说的地震实际上就是指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数量是最多的,破坏力也最强。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我们今天讲主要是讲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示形成,也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现在已经隆成为世界屋脊,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伴随着大量地震的发生。根据仪器记录,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只有1%的地震是人类能够感觉到的。在有感地震当中,也就是每年大约有几十次能够形成显著的灾害,平均每年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8级以上地震1-2次,指全球的地震活动的情况。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它与活动断层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认为,地震是岩石圈板块相互间的运动和作用影响的结果。它常常和活动的断裂带或断层带有关。也就是说,地震是板块运动,是在板块运动和地壳应力的作用下,地下岩层存在的活动断层突然错动,释放出弹性波,也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向四周扩散,到达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形成了地震。因此,活动断层,地下存在的活动断层是地震发生的元凶。地震实际上也不是到处都发生的,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整个全球有两大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再一个是欧亚地震带,也就是地中海到喜马拉雅这个地震带。
随着全球绝大部分地震都集中在这两个带上,这两个带也是板块边界的边缘地带。我们国家地震带也比较多,地震主要沿着大型的活动断裂带分布,地震带整个有多达23多条。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活跃、平静再活跃再平静,起伏这样变化的一个规律。我们对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上的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由于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和俯冲的作用,我们国家大陆的构造变形非常的强烈。地震活动呈现出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4次,平均两年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会发生一次8级地震,这些地震对我们国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灾害。
地震及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我们归纳了一下。一是突发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包括它的类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第二个特点是瞬时毁灭性。地震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几秒到几十秒,最多也不过是二三分钟,猝不及防,而且它的破坏力巨大,影响防范也大,具有瞬间的毁灭性。第三个特点是灾害的连锁性。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员伤亡,还可以引发爆炸、火灾、水灾,有毒有害物品的污染,容易蔓延,阻断交通和通讯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同时由于强烈的震动会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这样的次生地质灾害,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灾害链。
我们举几个地震的实例,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当时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房屋倒塌非常严重。2008年5月,5.12,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山区,引发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重了灾难。1995年日本阪神发生7.2级地震,引发大火,这是城市直下型地震,直下型地震就是直接发生在城市下面。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非常高,再加上生命线工程密布,一旦发生大的地震的话,灾害非常严重。这次地震造成七千多人死亡。2004年12月,印尼苏门答腊近海9.1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波及了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10多个国家,造成罕见灾难,遇难总人数最后统计超过30万人。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这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方面。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或者人员伤亡的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震的震级大小,发生地点、发生时刻、震源深度,人们对地震环境的认知程度,城市或者房屋的抗震设防的形成,包括建筑工程场地条件,以及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的种类和规模,还包括地震预测预报的水平与能力、应急准备与抗震救灾能力,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这些因素都会对地震灾害的大小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震的震级越大,破坏性越强,造成的灾难越严重。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另外,比如一个大地震发生在人员稀少的地方,发生在荒芜人烟的地方,就不会形成大的灾难。比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地震,那个地震,当地那个地区属于人员非常稀少的地方,没有形成大的灾难。还有一种是小地震大灾难,地震震级不大,5级或者6级,但是由于它发生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城市下面,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灾难,特别是城市没进行抗震设防,或者是预防或者减灾的措施不到位、不充分,会形成大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很多。
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与方法,我们面对凶残的地震灾害,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抗争,总是在探索和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目前主要有这些途径,包括监测预警、地震预报、活动断层探测、工程抗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应急准备、快速响应、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等这些内容。由于地震灾害,我们前面介绍地震灾害非常复杂,它的灾害连锁性可以说是涉及到很多灾种的情况,往往靠一两种途径和方法是很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我们现在主要是要进行综合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和减灾。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下搞清楚,我们要通过探测,看地下存在不存在发生导致地震发生的活动断层,有没有强震的危险源,要把地下结构搞清楚。第二,要把地上搞结实,就是把房子建牢固。房子建结实了以后,地震发生的时候,房屋不倒塌,人员、财产损失就会大大降低。第三,公众要搞明白。也就是我们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地震的基本知识我们要学习掌握。还有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种种的整个防震减灾的意识提高了,同样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我们目标就是提升地震灾害的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实现综合的防震减灾,让地震灾害风险降到最低。把房子盖结实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很多震例地震灾害事例统计表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部分,90%以上的比例都是由于房子倒塌造成的,所以把房子盖结实,就可以大大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关于房子建结实,包括工程建设,这方面我们有国家的法律,有标准,都要求按照标准来执行的。
同时,掌握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能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我们举两个实例,一个是2008年汶川地震避险逃生的案例。四川德阳是当时的重灾区,有一个孝泉中学,这个中学是防震减灾克服示范学校,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个学校的2800多名学生证在教室或者宿舍午休,学生们短暂的恐慌以后,迅速镇静下来,在老师的带领下,仅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全部疏散到了操场。随后,教学楼就哄然倒塌,其余的房子也变为危房,而全校师生无一伤亡,这是创造了奇迹的,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和这个学校非常重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视应急避险、逃生演练,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了作用。这也成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这方面发挥减灾实效的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个例子,大家听说过英国小姑娘迪丽.斯密斯在印度洋大海啸,地震大海啸当中避险逃生的传奇故事。当时迪丽只有10岁,随着父母在泰国普吉岛度假,地震发生的当天,她正在海边游玩,突然发现海水异常,海水大规模的退去了,她就联系到她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讲的地理知识,然后她觉得要发生海啸,就把她的思考告诉她的父母,她的父母觉得她讲得非常有道理,然后就赶快向身边的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发出警示,大家觉得这个小姑娘说得很有道理,马上就撤到了高处,紧接着海啸就过来了。由于迪丽.斯密斯及时机敏的警示,使一百多名游客和工作人员幸免于难。
第三个方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发生地震了怎么办?如何科学的避险逃生或者自救互救。地震的时候,如何避险,如何科学逃生,是躲还是跑,一直是地震专家思考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讲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好相当不容易。实际上地震避险逃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比方说,所处的环境,地震的特点,人员本身的情况,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实际上决定了你的逃生行为。大量的实践也证明,真正要做到地震的时候能够科学的避险逃生,平时也就是震前做好准备,是地震科学避险逃生的基础,也是关键。震前准备得越充分,震时避险越科学。我们震前的准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准备,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
第一,要学习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我们要对地震的基本概念要清楚。地震能够引发或者诱发哪些次生灾害。比如在山区,可能会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我们在山区就要避让这些危险的地段,相关的知识,现在目前有关地震科普知识的材料很多,大家可以从网上都可以找到。要学会获取和使用地震信息。地震发生以后,地震系统有专门的网站、有专门的台网发布做地震速报,告诉大家发生地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同时还会发布,我们正在建预警系统,可以发布预警的信息。目前我们预警系统在福建、云南在试运行,到2022年,整个全国重点地区都可以把预警系统建立起来。我们就要提前了解地震预警的信息是什么含义,怎样来读取这样的信息,怎样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应急避险、逃生和规避风险。
第二是了解所处的地震环境。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不是位于地震带上的,这个地方是不是属于多地震的地区。我们了解了这些,对于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应对工作就十分的必要。因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不同的地震环境、地震活动的频次、强度、空间分布等等这些特点,也是不同的。我们为了更科学的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我们就要对所处的地震环境有所了解。
第三,了解所住房子的抗震情况。我们住的房子抗不抗震,是不是采取了抗震设计,它的抗震能力怎么样,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我们地震的时候,应急避险逃生是有指导作用的。如果我们住的房子平房不抗震,那个时候发生地震,如果外面没有风险的话,尽快逃离,冲到外面去。如果你住的房子是有抗震的,这时候往外逃也比较困难,外面还有高空坠落物,可能有更多的风险,你就就近躲避,房子抗震,给你心里面至少有一层保护。同时要熟悉避险逃生的路线与所在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
第四,掌握科学的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的技能。这方面的知识点非常多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被困在室内如何保护自己。基本的原则,震时就地避险,震后快速撤离,这是基本的原则。具体还要根据你所处的环境情况来定,总的来说,地震时应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外逃,更不要跳楼。地震的时候,经常有陈会慌不择路,然后去跳楼,这反而造成了意外的伤害。如果要是住的平房或者一楼的人,可尽快的跑到户外避险,如果来不及,或者户外有危险坠落物掉落,也可以就近躲避。二楼,特别是三楼及以上楼层的人,跑往往是来不及的,一般应就近躲避,也可以考虑向顶层跑,震后然后快速撤离。为什么要向顶层跑呢?因为地震的作用,一般对一楼包括楼的本身结构情况,对一楼的损害比较大,往上面跑,可能更好一些。另外,如果要下面楼层,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一楼、二楼楼层是被毁坏了,上面的人救援起来容易被救援。
如果不幸在废墟当中,被埋压在废墟当中,应该如何设法逃身?主要是两点,一是保持冷静,设法自救。这个时候就要想方设法扩大你的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这个险境。人求生的本能要做到这些情况。二是如果无法逃生的,脱险的时候,要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叫,这时候要用钻头或者异物敲打墙壁、铁管,向外界传递消息,可能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条件,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如果被埋到废墟里面,就要按照这两条来做。
最后救人,刚才谈到自救的情况,震后救人原则有哪些?怎样救被埋压的人员。震后以后,人被埋压以后,时间就是生命,所以震后救人要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都有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有四条:一是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第二是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以迅速壮大你的互救的队伍。第三是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使他们在救灾当中发挥他们的作用。第四是先救“生”,后救“人”。这个情况就是被埋压以后,人可能呼吸也造成了困难,这时候救人的时候,先救头部,让他能畅通呼吸,把整个人救出来可能需要时间,为了抢救更多的人,只要他的呼吸,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马上去救别人,这样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抢救更多的人。唐山地震的时候就有一位农村妇女就采取这种方式,先救“生”,后救“人”,她一共救出了十多个被埋压的人员。
另外,在营救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严防造成二次伤害。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国所处的地震构造位置和历史地震背景决定了我国未来始终面临着地震灾害的风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扎实提高地震灾害预防与应对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感谢邢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同时也感谢刚才四位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他们分别从各自所在的工作领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我们进行了非常生动的分享,也让我们受益匪浅。人都说,水火无情,对于消防知识,您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进老师将带着我们走下讲堂,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脚步来走进体验区,身临其境的讲授一下相关的知识,让我们跟随李进老师一起出发吧。
现在我和李老师已经来到了这个模拟的学生宿舍,为什么要来学生宿舍呢?因为在校园安全当中,宿舍是防火隐患,隐患点比较集中的一个地方。所以,在这里,我们工作人员专门布置了一些隐患点,就是为了让李老师和我们更好介绍一下我们该如何预防这些问题。
我们今天在现场模拟了一些隐患,不知道大家对这些隐患是不是一眼能看出来。
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最常见、最最常用的一些东西,比如充电宝。
手机充电宝,往往是要长期充的。这是台灯,学生容易晚上统一熄灯以后,夜读,要看一看,加一会儿班,有时候就钻到被里,怕影响到其他同学,有可能会可燃的物品盖住。这就带来了隐患。电吹风危险性在哪呢?第一,这个东西叫电热器具,所谓能卷发、能吹,就是里面有电热器,电热器是通过电热发电以后产生的热量。它带来的问题,第一,它如果长期用热了以后,放在可燃的材料上,就可能把可燃物引燃了。 比如刚才吹着头,要赶紧去上课了,急急忙忙搁着。还有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停电,突然停电了,就搁着吧,干别的去了。等一来电的时候,坏了,持续加热。所以,这个要注意,用完以后,一定要随手收起来,搁到不燃的材料上。
另外,冬天宿舍可能不是太热,宿舍里用这种小太阳,这种小太阳,床单一遮上,晚上一踢,不小心,和床单接触了。所以,宿舍,学校的宿舍明文禁止用这种电热器具。夏天到了,宿舍里有蚊子怎么办呢?通常有一些蚊香,蚊香使用起来一定要注意,要有一个托盘。另外,蚊香切勿搁在床附近,因为搁在床附近,晚上踢被子,一拽,就可能被子被角搭在床单上,再加上有蚊帐,这就更容易引起火灾。还有像电插板。我们现在的电插板,往往有的宿舍,电插板插满了,满负荷。这样就容易引起走火、短路。
烧水器是宿舍里特别常见的。
这个东西烧得快、热得快,但是隐患非常的重,往往会把锅烧干了,或者短路引起火灾,这个案例是非常多的。几乎每一次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都能搜出类似这样的。有的学校宿舍把电的荷载搁在一定的额度上,超过了这个用电,就跳闸了。我们在疫情期,酒精是必不可少的。酒精,最好是用那些湿纸酒精、酒精纸巾,为什么不能用液体喷雾呢?最好不要用,因为酒精喷出来以后,例如像有蚊香,有“小太阳”,还有其他的一些明火,就可能会引起爆燃。所以,酒精不建议搁在喷壶里用。酒精一般是擦试用。
空气清新剂,好象它的危险性和发胶这一类是属于同样的。
这叫储气式喷雾剂,知道为什么会喷呢?这个就是里面装的是酒精,里面有气压的小罐,酒精把香料,把药剂,比如杀虫剂、驱蚊剂、香料,酒精用一种物状带出来,它和酒精喷雾器一样,易燃易爆,喷出来以后,迅速的气化,遇到明火就会着火,所以这个要特别注意。我们今天只是简单模拟了一下,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体验和模拟,能够告诉我们在校的孩子们,隐患要非常的高度重视,隐患近在你身边,要时刻警惕。这次安全月说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这些隐患如果都消除了,我们校园的安全防线就筑牢了。
通过李老师这样身处环境当中给我们再次介绍了一下,意识又牢牢敲响了一个警钟,让大家增强意识,把身边的小事都注意到了,安全的防线就筑牢了。今天李老师主要来跟我们讲授如何来辨识隐患和怎样逃生,其实刚才我们在模拟的学生宿舍当中已经帮我们来辨识了可能存在的众多隐患,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教室门口。现在教学楼起火了,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积极的一些自救的工作。
首先,这是老师在场,如果有警报响,有事故广播,老师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要保持镇静,但是不要惊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老师就要有这样的素质和能力,他要判断我这一教室的学生能不能从楼梯间逃生,有几个方法。首先要观察,如果有窗户肯看烟雾浓不浓,有没有明火这很重要。如果没有窗户,我们摸一摸门体是不是热的,门手棒是不是热的,如果是热的,说明外面温度已经很高,火焰很大,逃生有困难,我们要采取退守,积极等待。如果外面比较安全,火势是刚刚初起阶段,我们一定要争取时间迅速逃生。
这时候摸着门的热度还是可以还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标准?
没有温度,就是常温,像现在这样常态的。判断还有一种方法是开门判断。这是闭门判断。开门判断,就是开门的时候不能哗这样开,风一接到空气可能有一个回火,哄然的状态,门要轻轻的开,开一定的缝,脚顶住,然后进行观察,有没有烟雾,有没有火光。另外烟雾降尘到什么程度。空气当中有一个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烟热,火灾的烟气也是这样。火灾的烟气是热的及一般着火以后,在楼梯间、建筑里头,就往上走,冷空气下来。烟再逐渐的降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人的逃生一定要争取在烟雾降尘下来的时候逃过被烟雾堵塞的楼梯通道。所以,为什么还要做好防护,为什么要求我们低姿,这就是这个原理。这个时间稍纵即逝,很快。
如果说这已经是烟雾弥漫的通道,这时候就要闭门不出,不能再选择这条路了。
不能硬走。如果说我们有两个高层建筑,有两个楼梯间,这个楼梯间被堵,我们可以走这个楼梯间。如果两个楼梯间都被堵,大火封门,浓烟滚滚,这个时候我们要退守房间,退回教室。要想办法退守房间,堵塞住房屋的门、窗。打开冲向被火的外面的门窗。
老师的指引已经从教室逃出来,现在走到过道上,在我们眼前就看到电梯,这个时候我们该做何选择?
发生火烧,切记不要乘坐电梯。为什么呢?因为电梯是一个垂直的竖体,火灾的脾性会顺着竖向的管井迅速地像拔火罐一样,所以电梯井是最容易引起烟火,往上蔓延的,所以你坐电梯,电梯井最容易被烟火熏烤。另外乘坐当中有可能因为烟火的原因,中途可能就停了,或者人为的停电,停了。或者烟雾烧断了它的电路停了,这就给悬在空中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另外,这个电梯还有一个功能,所有的电梯在一楼有一个功能,它是有一个消防队员的按键,所有的电梯发生火灾以后,按一个键就下到一层,等待消防队员乘坐电梯去着火层去灭火救援的专用。所以,这个电梯有这么几个作用我们不能用。孩子们要切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商场、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头、宿舍、高层楼,都要注意,不要乘坐电梯。
不能乘坐电梯,还有什么方式,我们继续跟随李老师的脚步,找一找有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我们从教室出来以后,我们该怎么办?转了几个弯之后,忽然发现了有这样的窗户,有阳台的地方,这对我们面对现在的困境是不是可以有一个解脱?如果有门窗,要挡住和火灾之间隔阂最近的。
因为这些门是要起到阻隔烟火的作用。所以门关好了以后还要注意,要堵住门缝,因为烟雾,门缝要堵住,想办法用湿毛巾。因为干毛巾,它的缝隙不能塞进去。如果你还有水,比如厨房,卫生间有水,还可以泼一下,降低湿度,降低门的温度,延缓烟火的烘烤时间,争取消防队员来的时间。这是一个积极的防御。还有一个是主动呼救。比如说打开门窗,阳台,这样你可以大声呼救,夜间你可以用手电,用手机的亮光,还可以敲盆敲碗吹哨,有的有安全哨,可以吹哨,总之要用各种方法提醒周围的人,我这儿有遇难的人,使到场的消防队员能够最快的时间来救你。当然,你要有手机还可以准确报给119,可以更节省消防队员寻找的时间。
您刚才提到一个词积极的等待。其实面对门窗的时候,大家要是被困者,还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被大火围困,这边是火,这边又是高楼的层高,我究竟该怎么办,有些人会觉得这个高度可能不太高或者怎么样,我选择可能就直接跳下去了?
切记不要跳楼。因为跳楼,首先对你的人身一定会造成伤害,无论是两层楼、三层楼。因为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说,我们门关好了以后,它会很好的延缓时间。另外,消防队员,城市消防站的布局,五分钟可以到达,最晚10分钟,消防队员到了以后,可以及时来救你。如果你进行过一些训练,本身就是消防队员,平常经过这样的训练,你可以家里头备一些这样的安全器材,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逃生。如果你没有进行这样的训练,没有专用的这种器材,千万不要冒险。而且有一个误区,好多人说裹着床单。实际上要科学使用床单,也需要拧成一定承载力才能,不然的话,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另外它的长度。我们逃生,逃到哪,一定要逃出着火层,我在火灾的上一层,我被困了,我要逃生逃到20层底下,你这个绳子需要很长,攀援的时间也很长,你要逃到20层,逃到18层,越过19层,逃到18层就可以。
减少中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心里面的承受能力,免得时间更长。大体上,一旦被困,无法从楼梯间逃生的话,退守房间的方法就是这样。中小学生,可能法律规定不允许参与救火,但是这些逃生的技能,自救的技能,互救的技能是可以掌握的。通过这样的体验,通过这样的观摩,心理上、技能上、素质上有一个提高,这样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刚才我们跟随着李进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体验区,身临其境感受到李进老师带给我们的讲解更加直观了。今天五位老师在给我们讲授当中有一点让我印象颇深的就是9091现象,在救灾生还的现象当中,90%靠自救,9%靠互救,而只有1%是靠外部的救援力量,这也佐证了此次校园安全云课堂的重要性。安全教育的确是要落实在我们平时的日常和学习生活当中,让我们同学们更加增加一些救援的知识,增加一些预防的意识,同时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也能够从容应对。上了此次这样的课程,不仅仅是对同学们来说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对于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来说又是一次强化和学习的过程。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