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欢迎您的关注!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每个人也要负起对健康的责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是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

10:02

高树庚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好。 

10:05

主持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

10:06

王贵齐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10:08

主持人

以及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

10:10

陈万青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10:20

主持人

欢迎三位。今天,三位专家将为大家进行癌症预防、筛查、诊治相关知识的科普。 首先,我们就有请高树庚副院长为大家解读一下本次宣传周主题语“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的具体内涵。

10:25

高树庚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这项活动从199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是28届,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防癌科普活动。每年宣传周都会结合防控的形势和热点确定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公益、义诊等活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我想,这个主题是为了向社会传达两个层面的信息。 第一个层面是要特别强调“早”在癌症防控中的决定性意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为癌症的本质是人体细胞在外界的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长时间积累导致突变的结果,这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阶段发展、复杂渐进的过程,一般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素、加强生活和职业防护等措施,实现远离癌症的目的。预防越早越好,不是到了中老年才开始,而是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把健康生活方式贯穿全生命周期,适度运动,避免接触烟草、酒精,平衡膳食,保持乐观心态等,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另外要明确,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并通过早诊早治得到根治的。医学科技发展到今天,目前的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例如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早期肺癌、超声结合钼靶检查乳腺癌等都很有效,此外还有分子检测、蛋白测序等方面的新技术也不断涌现,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和医学科技深度融合,都为癌症筛查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基础。居民完全可以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防癌体检,早发现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经过治疗达到根治。还要明确,癌症可以通过规范运用现有医疗手段,达到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即便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多数可以通过精准分层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康复辅助等措施,达到疾病稳定、减少痛苦、提高生存期和生命质量的目的。 第二个层面是特别强调“行动”。癌症防控需要国家、专业机构、大众的共同行动。坐而论不如起而行,我们要提醒每个人都自觉主动把科学认知转变为实际行动,尽早结合自身环境、家庭、生产生活等因素,在正规机构和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评估自身的癌症发生风险,采取应对预防、筛查、就诊措施。

10:45

主持人

感谢您的解答!我们有注意到,今年两会期间,癌症筛查、早诊早治成为热议话题,那么接下来,我们请陈万青主任介绍一下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成效?

10:56

陈万青

我国目前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组织性筛查和机会性筛查现在覆盖范围越来越扩大。目前癌症早诊早治相关的国家级公共卫生项目主要有四个,包括农村早诊早治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覆盖的癌种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我国居民高发癌症。项目筛查出大量的癌症早期患者,促进了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切实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项目实施较早的地区,已经出现了癌症死亡率和发病率“双降”的现象。 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财政支持将癌症筛查纳入当地民生工程,针对本地区高发癌种开展了公共卫生项目,如北京的妇女两癌筛查,天津、上海、浙江、深圳的结直肠癌筛查。举个例子,2020年浙江省政府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作为十项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在5年完成1600万50-74岁户籍人口筛查任务,目前是我国首个筛查覆盖全省的项目。项目实施了两年,结直肠癌检出率达到1.04%,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达到10.67%,效果还是不错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的“双高分”。我国项目地区的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早诊早治,癌症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生存率明显改善,癌症的死亡率和全死因的死亡率在筛查组明显降低。比如上消化道癌,队列研究表明,参与筛查与未筛查人群相比,上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3%和57%。同时,通过项目的探索,我国上消化道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以及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成熟,为更大范围推广、惠及更多群众奠定了坚实基础。

11:00

主持人

感谢您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癌种还是在重点人群以及省份上,它的覆盖范围还是很广的,并且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王贵齐主任,我们知道,您作为政协委员,在历年政协会议上都有倡议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请问,在我国,您认为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呢?您有什么建议?

11:10

王贵齐

我个人认为,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筛查长效机制的建立。当前,癌症的发病与死亡持续增高,给群众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沉重的危害和负担。癌症早诊早治是降低死亡、提高生存非常关键的有效措施,但由于目前我们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主要还是依托癌症的项目,没有长效的工作机制作支撑,覆盖面不够,人群的健康效果难以取得显效。同时,癌症早诊率和规范化诊疗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方面我有几点具体建议: 一是希望政府能做好顶层设计,将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长效机制纳入相关文件和制度,同时做好保障性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癌症筛查早诊早治的社会氛围和健康生态,让老百姓积极主动去做,医疗机构有能力去做,企业也有动力去做,全社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的工作氛围。 同时希望作为专业机构,今天我们跟着高院长来这里,我们作为国家癌症中心,也去推动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工作的工作指南和共识的制定和公布,并做好实施和监督。同时希望通过培训、质量控制、专业准入,去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专业人员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 三是通过建立可持续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费用分担机制,在现有医保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保险和保障机制,能够引导、鼓励、保证老百姓参与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最后是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与观念,特别是提升群众主动做筛查、做早诊的积极性。

11:20

主持人

感谢您的解答。生活中,老百姓其实常常做体检,那么,防癌体检跟老百姓定期做的健康体检到底有什么区别?防癌体检是不是也需要像常规体检一样每年都做呢?这个问题我们有请陈万青陈主任为大家解答。

11:30

陈万青

谢谢提问。 普通体检的目的针对的是普遍疾病,比如常见的一些慢性病,侧重的是一些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等,关注一些常见的生理指标,比如我们经常做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一些检查。与普通的体检相比,防癌体检属于专病体检,需要有更针对性、更精细的一些临床检查,比如肺癌筛查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它聚焦的是癌症,针对的是高危人群,有重点地开展。 当然,防癌体检不是普查,也不是普通体检,没必要普通人群都要做,因为在普通人群当中,癌症的发病率相对还是低的。我们还是倡议针对高危人群就是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的人群去开展,如果每个人都去做专科体检,费用会很高,会挤兑我们有效的医疗资源。针对高危人群,定期接受癌症筛查或防癌体检也是我们强烈提倡和推荐的。 关于高危人群的定义,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乳腺癌,首先有年龄的界定,年龄45-74岁,月经比较早的,小于12岁,或者绝经年龄大于55岁,一级亲属有乳腺癌家族史或二级亲属50岁前有两人及以上有乳腺癌和卵巢癌病史的,只要有这些高危因素其中的一条,我们就认为她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她定期参加乳腺癌筛查。 当然,针对不同的筛查结果,会有不同的建议,时间的间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结肠镜,如果第一次做结肠镜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建议他5-10年再做第二次,没有必要每年都做。但是如果第一次检查发现有息肉、腺瘤或者上皮瘤变,筛查的间隔就要相对缩短。另外筛查的频率也跟检查的方法相关,比如结肠镜,5-10年做一次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通过别的方法,比如大便的潜血检测,我们就建议他每年做一次,根据筛查的结果,在医生的建议之下定期开展体检。 

11:32

主持人

要谨遵医嘱。

11:32

陈万青

对。

11:35

主持人

谢谢陈主任。肺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癌种之一,针对肺癌的预防和筛查,有请高树庚高院长给大家一些建议。

11:55

高树庚

吸烟是肺癌的最主要病因。作为一级预防,也就是病因预防的重要内容,控烟工作一直在癌症防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控烟活动。1991年-2017这26年间,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9%,可以说有效的控烟行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降低人群的吸烟率对于减轻我国癌症负担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施控烟行动,控制烟草危害,是降低患癌风险和死亡风险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通过综合措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的吸烟率,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肺癌,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双降”。 目前已经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在人群层面实施筛查和早诊早治,不仅有利于民生的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长远看,社会经济效益突出。建议对有高风险肺癌因素的人群,每1-2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2:05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的解答。除了肺癌,消化道癌症比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也是我国居民的高发癌症,那么,目前有哪些好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这些癌症?对大众又有什么建议呢?我们有请问王贵齐王主任为大家解答。

12:15

王贵齐

针对消化道癌症,目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筛查手段,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胃肠镜。当然,对于结直肠癌,就像陈主任说的,我们也有便潜血,甚至有基因检测。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早期癌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也比较高。比如在胃癌、食管癌高发区,我们通过癌症筛查、早诊早治,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而我们国家整体上胃癌、食管癌5年生存率现在也只到30%-40%,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倡导,提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接受癌症筛查和定期体检,比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等高危人群,就要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胃肠镜体检,提高我们癌症的早期检出率。如果发现癌症,肯定要进行规范化诊疗,既要早诊,做到不漏诊,同时又要避免过度诊疗与焦虑。如果发现癌症,我们还要调整好心态,认识肿瘤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新陈代谢的客观事件,肿瘤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个慢性病,是个衰老的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做好心理疏导,平衡膳食,适当锻炼,合理用药,定期复查,才能达到病情的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12:16

主持人

感谢王主任。不少朋友和我们反映,目前有没有什么方法或者工具能够简单判断自己的癌症患病风险,从而获得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呢?这个问题,我们有请陈万青陈主任为大家解答。

12:20

陈万青

癌症的筛查和防癌体检主要是针对患病高风险人群,因此评估癌症高危情况、判断癌症的患病风险是第一步,目前常用的是问卷调查。因为癌症的发生大多与致癌因素的暴露是相连的,我们通过其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可以判定高危状况,比如肺癌的高危因素是吸烟、有害化学物质的职业暴露情况、家族史和相关疾病史,再比如肝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是肝炎的感染史等,我们就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患者的患病风险。在公共卫生项目中,我们一般应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是面对面问一些跟癌症相关的情况,收集上来之后,后台有一个模型计算,这样能够相对精准地把高危人群评判出来,然后再对高危人群进行下一步的临床检查。 为了提高居民主动开展癌症风险评估的意识和便捷程度,解决目前早诊早治覆盖面和受益人群还相对较小的问题,国家癌症中心开发了中国居民癌症防治行动APP,就是针对我刚才讲的项目中用的问卷调查,制成了在家可以自测的小程序,大家通过APP把相关问题填进去,我们后台有个计算,可以把风险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公众,这样他会及时知道自己患癌的风险情况。如果这个人正好是在我们相关的项目地区,就可以线上在相应的医院进行预约。如果不在项目地区,他也好知道自己的风险情况,可以自己去医院就医,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筛查的效率。这个APP去年已经在几个省份进行了测试,逐渐在完善,进一步优化了流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省份的对接。下一步希望通过各省的培训、宣传和推广,切实推进我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再进一个新台阶。

12:30

主持人

感谢您的解答,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个APP的覆盖面尽早地更广一些,能够帮助到更多朋友。 “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相信通过今天的访谈,大家能够很大程度感受到面对癌症,关键在于“早”,让我们始终快癌症一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好了,本期的访谈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再次感谢三位专家的详细解答,也非常感谢您对访谈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