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6

人民网

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发布会将于11月7日14:30-17:00举行。人民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14:33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场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秘书处承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之《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发布研讨会的现场。我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何卿,欢迎各位的到来。

在论坛一开始,首先非常荣幸向各位介绍出席本场分论坛的嘉宾,首先介绍的是线下出席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商务部副部长 盛秋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王恩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 段树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 蒲慕明;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时煌军;

同时今天到达现场还有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代表。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线上实时参加论坛嘉宾,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术所长 李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葛均波;
在这儿也向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有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致辞,掌声欢迎。

15:00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院士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与各位大健康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相聚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首先,我谨代表商务部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虹桥论坛的各位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今年是进博会和虹桥论坛的五周年,在11月4日晚上,习近平主席为虹桥国际论坛,也是为第五届进博会的开幕式发来了视频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这是对进博会过去五年的成绩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进博会越办越好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健康是顺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疾病谱改变提出的全局健康理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产业的热点和重要增长点。

虹桥论坛以“全球开放”为核心主题,全力打造服务开放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此次虹桥论坛将大健康作为重点议题,目的就是要以开放促合作、促发展、促创新,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5:16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

本次论坛请到了众多的院士和知名专家,将发布专业报告,并开展深入研讨。在此,我愿提出三点建议:

一,强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疫情持续反复交织,各国正在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人类的健康。我们进口博览会是全球贸易史上的一大创举,举办五年来,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大健康板块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是我们整个博览会当中的主要展区,有六大板块和四个专区。集聚全球十大药品龙头企业和十五大药界企业。所以我们要继续利用这个平台,推动医疗卫生、营养健康、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与世界各国在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提升人类的健康福祉。

二,强化科研转化,促进创新发展。

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大健康产业提质创新的关键举措,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要保障。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目标,以前沿科学研究和生物发展为依托,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技术融合,促进转型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涉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不同学科领域,要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赋能技术,创造更好满足健康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希望各位嘉宾利用本次论坛充分交流研讨,碰撞思想,为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创新思路,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虹桥智慧。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5:17

主持人

感谢盛秋平副部长的精彩致辞和祝福,请您入座。来宾们、朋友们,我们接下来有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线上致辞,请看大屏幕。

15:1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各位企业负责人,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参加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大健康产业技术"分论坛,共同见证《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研究报告的发布。在此,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报告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前,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反复,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全民健康""全面健康"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大量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创造了健康服务的新模式和满足健康保障需要的新产品,推动了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聚焦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纷纷出台推动大健康技术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加速抢占创新制高点。大健康产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三家单位合作完成《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

这也是《未来科技》系列的第二期报告。该系列报告定位为国际性高端权威的科技前瞻分析报告,采用多维大数据统计与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本年度的报告从科技规律出发研判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突破方向,从科技影响的角度研究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和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国科学院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战略咨询院是其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研究报告集成了中科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先后邀请百余位院士专家参与研究,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对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筛查与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管理和公共卫生等5大主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科技发展趋势和预见分析上更具洞察力、前瞻性和权威性。

今天到场的各位院士专家都是大健康领域的知名学者,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为全球和中国大健康技术的研发和战略部署提供科学建议,共同推动实现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最后,预祝本场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5:20

主持人

非常感谢高鸿钧院长的精彩致辞,两位领导都对论坛的举办表示充分的肯定,再次感谢领导们的关心,也感谢院士们的支持。

15:20

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三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研究报告,对全球及中国大健康技术研究的进展和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前瞻研判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大健康领域热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将共同见证这份重磅研究报告的发布,让我们掌声欢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先生发布《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研究报告。

16:4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代表合作的几家单位,把《报告》主要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这项研究它主要是从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等方面,对2001年到2021年二十多年间全球及中国大健康技术研究进展和趋势提出分析,提出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未来大健康领域的热点技术。旨在揭示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技术领域发展技术的态势,分析中国在国际比较中的优劣势,从而为相关的研究和决策工作提供参考,在这个研究当中我们非常重视数据的分析,而数据的来源主要是过去二十多年间,大健康研究各技术主题发文情况,并对其转化情况进行回溯。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遵循智库的双螺旋法,也就是从收集数据、揭示信息、综合研判到行动方案的DIIS过程融合法,以及从机理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到行政方案的逻辑MIPS逻辑层次法,以Dimensions数据库的论文、专利、基金和临床实验数据为支撑,来分析大健康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产业转化潜力、技术关注度等,并邀请大健康产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访谈。

刚才高副院长也谈到访谈有超过一百多位院士专家,提出大健康产业技术国内外发展的态势、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发展预期等。然后经综合研判形成报告的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么几点结论:

第一,受疫情影响,全球大健康领域研究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中国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日益提升。从2017年到2021年看这五年的时间,全球科研人员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筛查与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管理和公共卫生这五大健康技术领域,这是我们今天报告分析的五大技术领域,范围超过了329万篇,从而反映出大健康技术研究正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从技术主题看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传染病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主题。

第二,大健康部分领域产业转化度相对较高。但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有待加强。这里面我们看到化学治疗、预防疫苗和生物治疗技术转化度相对较高,抗肿瘤和抗炎药物研发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技术热点。美国在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物理治疗领域的成果转化能力具有优势地位,而中国在补充及替代治疗、生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成果转化贡献度较为显著。

第三,大健康领域技术成果主要来自头部国家,但是这个科研产出的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下面提到五个领域,我们看到中国大健康在五个技术领域发文量都在世界前三位,在大健康研究各主要方向具有较高的活跃度。其中四个技术领域优质论文数量排名进入前五,但篇均被引频次排名还是相对靠后,表明我们研究效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四,医学研究重心将发生转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推动大健康产业技术变革和升级。这里面我们看到未来医学的重心将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疾病诊断向精准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仅驱动药物研发模式的变革,还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6:4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整个研究报告得出四点结论。通过这个研究,我们也得到一些启示,形成对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也是四点:

第一,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是大健康研究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中国应进一步细化落实对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环境与预防疫苗等相关研究部署。要以增进健康为导向,加强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推进科学创新、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融合,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二,我们看到疾病筛查与诊断是发展大健康产业技术条件,这是一点启示。因此中国应加快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研究,着力开发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准确性、自动化、智能化、便携性等方面进行突破。

第三,疾病治疗领域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国应加强PROTAC等新型小分子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创新性疗法关键技术的研究,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加快疾病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临床救治水平。

第四,科技创新是应对卫生与健康重大挑战的关键要素。因此中国应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在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烟草控制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建立快速响应和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要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建设各类食品、药品等相关产品数字化溯源体系,推进数字化医疗和移动医疗发展,并加快疾病防控、临床决策、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这是我们研究得出四点结论和启示建议。

16:4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整个研究当中我们分析的框架是什么呢?我们对综合分析主要提出五大技术领域和二十项技术主题开展的分析。

第一个技术领域是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这个领域当中关注到的是五个技术主题: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环境、预防疫苗。

第二个技术领域是疾病筛查与诊断,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诊断标志物、检测诊断技术、基础与设施。

第三个技术领域是疾病治疗,这里面包括了五个技术主题,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补充和代替治疗。

在第四个疾病管理这一技术领域,关注到的是护理,医疗管理决策这两个技术主题。

而公共卫生作为五个技术领域,我们关注的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烟草控制、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技术主题。

所以整个研究实际上梳理出这么一个分析框架,这五大技术领域和二十项技术主题。因此,我下面稍微展开分析一下,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技术转化分析、科研阐述、国家比较、重要领域访谈分析几种方法。

16:47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一,文献分析。这里做了全球发展态势、中国发展态势以及前景技术主题三个方面的分析。

从分析的框架,全球发展态势主要从发文量、发文增速、复合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分析;而中国发展态势评价体系的建立比较复杂一点,主要评价研究活跃度,从发文量和全球占比评价我们研究影响力,具体从篇均被引频次、相对篇均被引频次、Top10%的核心优质论文占比和超过Top1%顶尖论文占比四项指标;而国际合作主要看合作数量和占比份额,这里主要是从三个指标来衡量,发文量、年均复合增长率、Top1%顶尖论文数量,这就是一个分析,大家读这个报告的时候,大家从这个方面去看。

因此我们看到全球大健康研究态势发展迅速,从发文量看,在技术领域上,五大技术领域当中,疾病治疗是近二十多年发文量最多的,达到将近300万篇,占总数的28%。其次是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领域,发文量280多万篇,占总数百分之二十六点多。在二十个技术主题当中,发文量最大的技术主题是化学治疗,而且四个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二十年可以分成四个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将近百分之四十;

其次是传染病控制,近二十年发文量达到了160多万篇,它的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38.9%,所以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五大领域二十个主题的发文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客观认知: 近五年,也就是2017年到2021年发文增速来看,疾病管理领域相对来说比较平缓,而预防疫苗领域,2019年以来发文量大幅增加,平均年复合增长率最高,是23.4%,这大概也是受疫情的影响,近两年成为最为关注的重点和产品研发的热点,这是全球态势。

从中国态势来看,首先看活跃度,我们国家过去五年2017年到2021年共发了55万篇论文,占全球同期发文总量的16.7%,从五大技术领域看,发文最多的是疾病治疗,其次是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然后是疾病筛查与诊断。

从技术主题来看,我国五年发文量最多的是化学治疗,其次是传染病控制然后是补充和替代治疗。大家可以看补充和替代治疗其实全球当中量是比较少的,而中国占了绝对优势,在全球占比超过40%。
从影响力分析,篇均被引频次是公共卫生领域表现最优,超过十六次,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篇均被引频次超过十二次。从篇均被引率来看,我国在大健康各个技术领域的论文影响力持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说明我们水平确实高,最高的还是达到了1.5的公共卫生领域。

从各技术领域入选全球Top10%优质论文数量占比来看,我们疾病防控与疾病健康促进领域表现最优,公共卫生表现次之,上面这张图展示的就是这个情况,各技术主题入选全球Top1%优质论文数量及占比情况是健康教育领域表现最优,疾病筛查与诊断相关基础设施次之,大家可以去细读这个报告。

从国际合作分析来看,二十个技术主题当中,化学治疗是国际合作论文最多的,占比达到了95.5%,基本上都是国际合作的文章,然后是传染病控制这个领域。

从前景技术主题识别,我们评估了2017到2022年大健康五个技术领域二十项技术主题的发文量、年均复合增长率、Top1%顶尖论文数量三项技术指标,发现最具发展前景的9个技术主题,其中化学治疗最高,然后是手术治疗,然后传染病控制,其次是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环境、预防疫苗、诊断标志物和健康教育。

以上是文献分析部分。

16:48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二,产业技术转化分析,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专利引用分析、基金资助、临床实验成果转化和专利应用分析。

产业技术转化分析也有一个框架,其中专利引用分析主要是看了五项指标:论文施引专利数量、论文施引专利占比、被专利引用论文数量及占比、所属国专利引用数量,对产业技术热点主要采用联合专利分类来进行分析。

对于基金资助主要看它的数量、金额和和资助机构。

对于临床实验成果转化主要看临床实验数量这几个指标。

而从专利应用分析来看,根据Dimensions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各个专利受理国家中,中美分别居全两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然后是日本、韩国、德国、瑞士等。

综合比较国内外情况,我们看到大健康专利布局最为关注的热点领域非常相似,均为化学治疗、传染病控制、生物治疗,这三个都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而产业转化度相对较高的领域化学治疗和预防疫苗。

如果从全球情况来看,学术论文施引专利数量和被专利引用的学术论文数量,两个加起来化学治疗、传染病控制、生物治疗领域居前三位,也就表明这些技术产业关注度比高。而被专利引用的学术论文,主要是在化学治疗、预防疫苗和生物治疗占比较高,表明这些大健康技术的研究成果、产业转化的比例相对比高。

从中国来看,学术论文施引专利数量同样是化学治疗、传染病控制、生物治疗排名前三,而被专利引用的学术论文排名前三的是化学治疗、诊断标志物和传染病控制,这里有所不同了,我国与世界还是有所差异的。

从被专利引用的学术论文占比来看,预防疫苗、疾病筛查与诊断的基础与设施以及化学治疗领域占比较高,说明科研和产业结合度还是比较高的。

综合分析来看,美国大健康技术主要领域的施引专利数量排名靠前,表明其对更加重视大健康学术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是整体表现突出的地区和国家,施引专利数量到了一万一千多,其他有德国、日本、韩国。德国重点是推动疾病筛查诊断,大家可以看五个技术主题当中分布的情况,公共卫生技术转化;日本更关注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治疗的技术转化;而韩国重视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治疗与公共卫生技术。

16:5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第二个方面产学研共同关注的大健康产业技术热点,这是基于联合专利分类,实际上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是抗肿瘤、抗炎、神经系统治疗药物,除此之外,国际上还关注特殊药物。

大家可以看到下面两张表,一个就是基于CPC全球学术论文施引情况,抗肿瘤剂施引专利数量就达到了八千多件,而在中国我们抗肿瘤剂施引排在第一,这就是为什么说抗肿瘤是研究的热点。

从二十个技术主题来看,学术论文施引论文前三位的是谁呢?化学治疗排第一,生物治疗和检测诊断技术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化学治疗方面,从全球来看,抗肿瘤仍然排第一,无化学特征的活性成分混合物,例如抗炎药,排名第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化学药仍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领域,无化学特征的活性成份混合物、特殊目的的药物、非中枢镇痛剂、神经系统药物也是转化的热点方向,这是从这里可以揭示出这些信息。

从生物治疗来看,施引专利热点聚焦在抗肿瘤药物,大家可以看到,干细胞、细胞工程技术和免疫细胞疗法作为近年来抗肿瘤最有前景的生物技术,在以血液瘤为代表的各类肿瘤领域均有研发应用,主要涉及基因编辑、遗传修饰技术等,从专利当中就可以看到这些情况。

诊断标志物前五位技术热点主要与影像学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有关,表明与机器学习辅助、影像学诊断是目前技术转化热点方向。举个例子,比如说用于计算机诊断系统,说明目前检测诊断技术、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主要的技术方向等,体现了近年来影像学设备精密化发展与机器学习技术与诊断技术深度融合的综合趋势。基金资助情况,PPT列了一些机构、金额、技术领域以及技术主题、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的情况。

16:5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从表和图可以看到,癌症传染性疾病、老龄化疾病领域的研究机构获得了较多的基金资助,而治疗癌症、传染性疾病等的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药物是主要的基金投资领域。

关于临床成果的分析,从全球来看,化学治疗的临床试验总体数量最多,说明各类化学药物的开发仍是疾病治疗的主要研发领域,生物治疗的临床试验数量仅次于化学治疗,说明生物技术及生物药是近年最为热点的研发领域。

中国在全球临床试验占比,我们可以看到在补充及替代治疗,生物治疗及手术治疗领域当中贡献显著。

从国家比较情况来看,美国在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物理治疗领域排名第一,主要是基于在生物医药前沿新兴技术疗法的优势;中国在手术治疗,补充和替代治疗领域排名第一,尤其是中国大力推行中医中药领域的临床试验,促进了在全球领先的地位。

17:06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第三,我们进行两方面国家之间比较,在不同技术领域,主要从论文和专利两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到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领域,美国发文量最多,其次是中国。TOP10国家篇均被引率中,法国、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等篇均被引最多,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在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技术领域研究影响力较高,而TOP10%优质论文当中,美国论文最多,然后是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等,都有一定的优势。

从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的专利申请量来看,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是专利申请最多的5个国家,中国最多,而且远远领先于美国,授权专利也是中国最多,其次是韩国。从施引专利数量则是美国排名第一,所以美国在该领域关注的产业关注度比较高,其次是韩国、日本、中国、法国,中国在这方面需要提高。

疾病筛查与诊断领域,论文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TOP10当中英国第一,然后是加拿大、德国、法国等,说明英国在该领域的影响比较大。TOP10%的优质论文当中,美国论文较多,然后是中国、英国,中国在这个领域表现很好。日、中、美、韩、德是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五位国家,而美国授权专利量最多,其次是中国。从论文施引专利数来看,美国第一,其次是德国、韩国、日本、中国,这里面也可以证明美国在这个领域当中授权量最多,其次是中国,从论文施引专利数来说,美国第一,然后是德国、韩国、日本、中国,从这方面也证明美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产业关注度较高。

第三个领域疾病治疗,论文发文量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篇均被引率频次中法国第一,TOP10%的论文中美国最多、中国是第二,其次是英国、德国、意大利,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当中研究质量还是很好的。从专利申请来看,中国排第一,其次是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授权来看美国第一,所以,我国申请量高,美国的专利授权量高。 学术论文施引专利量,美国第一,其次是韩国、日本、德国和中国。  

17:07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第四个领域是疾病管理,美国是论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英国。篇均被引频次是荷兰、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最多,其中荷兰在这个领域当中排名第一,TOP10里面优质论文,美国数量最多,然后是英国、澳大利亚等,由此可见,这些国家在该领域里面水平较高。 从这个领域的专利来看,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是申请最多的5个国家,授权情况中中国排第一,施引专利数美国第一,然后是韩国和以色列。

最后一个领域是公共卫生,美国是论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篇均被引频次则是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最多,法国第一。TOP10里面美国第一,其次是英国、德国、中国等等;接下来是专利情况,中国申请量最多,其次是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授权也是中国最多。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都是中国最多,学术论文施引美国排第一,然后是韩国、德国、中国和法国。

总体而言,综合大健康5个技术领域的活跃度发文量和影响力国家排名,英国、德国各有4个领域都入围前5名榜单,反映出这些国家在大健康领域的全面布局和强劲研究实力。从研究活跃度来看,美国在大健康5个技术领域的发文量均排名领先,尤其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领域优势明显,中国在疾病治疗领域的论文发文量与美国接近。从研究成果影响力来看,英国、法国、德国均有3个领域的篇均被引频次位居前三位,中国有4个领域的篇均被引频次位居所有对比国家中的末位,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大健康5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家排名,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都入围了前5名榜单,反映出这些国家在大健康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中国有4个领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排名领先,尤其在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疾病管理领域优势明显。

17:08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最后一点是专家访谈的情况,得出4个重要的判断。

第一,未来医学重心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新型疫苗技术成为应对未来全球健康挑战的有利武器。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 治疗性疫苗具有特异性强、作用时间持久等优势,已有多款治疗性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精准医学助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通过大数据进行人群队列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医疗费用;通过制订个性化筛查方案,提升疾病筛查的有效率,并根据疾病检测结果,针对个体差异定制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实现健康精准化管理。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在监测数据的精准性、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复杂疾病的科学识别方面仍面临技术难题,但已经逐渐从研究模型走向实际应用,未来将成为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
第二,疾病诊断向精准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测序技术是疾病精准诊断的基石。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并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实现基因与疾病、用药的关联,帮助临床为不同个体提供精确的疾病预防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方式。
小型化与便携式设备拓展疾病诊断应用场景。随着检验技术的改革和实验室的现代化,临床实验室走向自动化和简单化两极,以即时检验(POCT)为代表的便携医疗仪器和快速诊断技术为医疗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数字创新推动疾病诊断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各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大量新策略新算法的应用助力疾病诊断向健康“量化”前移,实现早预警早评估早干预。

17:10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第三,新技术驱动创新药物研发模式变革。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生物技术持续创新。生物医药领域已成为引领“会聚”范式发展的前沿,呈现出系统化、工程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特点,并形成了多个由医学、生物学、工程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形成的前沿研究领域.药物研发从假设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随着检验技术的改革和实验室的现代化,临床实验室走向自动化和简单化两极,以即时检验(POCT)为代表的便携医疗仪器和快速诊断技术为医疗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细胞和基因疗法成为疾病治疗新途径。细胞和基因治疗(CGT)等创新性疗法为肿瘤和遗传性基因疾病等无法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已成为全球布局的重点。

药物研发新策略提升创新药物研发效率.抗体偶联、靶向蛋白降解、核素药物等新型药物研发策略提升创新药物研发的可能性器官芯片技术成为药物研发评价全新模型和手段。器官芯片技术突破细胞培养及动物模型局限,成为药物研发评价全新模型和手段。

第四,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大数据推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实践的精准治理。加快建立统一的健康信息标准体系,特别是推进信息系统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规范连接,实现区域内数据整合共享。远程医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效的医疗服务。机器人的运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向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不断创新完善智慧养老模式。数据安全使用成为健康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为数字时代的健康医疗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以上报告就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Nature Research Custom Media合作完成的一项未来科学前瞻研究成果,也是未来科学系列报告第二期,将发表在《Nature》的主刊上,中英文报告发布在《Nature》的官方网站上,也感谢团队同志的工作,包括我们众多的编委评议专家,这里面的评评议专家都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

我今天报告内容到这儿,谢谢大家!

17:13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潘院长,刚才潘院长介绍了报告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重要结论,分析了大健康研究在全球以及中国的进展和产业技术转化情况,研判了大健康产业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趋势,提出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创新合作,建立能快速响应和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等重要建议,这将为全球和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和战略布局提供重要的研究支撑,再次感谢潘院长的精彩报告。

下面我们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很荣幸被会议方委托作为第一环节的主持人,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我们圆桌讨论环节的第一个议题是"科学突破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有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恩多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斌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范月蕾女士、以及施普林格·自然《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辑王丽倩女士上台就坐,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傅大煦先生将在线上参会。

17:17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前面致辞的时候领导也说过:大健康产业发展涉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全球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的分析显示,全球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充分体现了科技界对该领域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高度关注。

陈凯先院士一直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也是我国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新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您做过药物所的所长,也做过中医药大学的校长,请您先讲一下,谢谢。

17:1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和各位专家一起来交流和探讨,围绕我们今天圆桌会议讨论的主题,结合我自己,刚才于建荣主任介绍,在中科院从事过药物研究,也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做过,我想围绕我的经历谈两方面很粗浅的意见和想法。

第一,发挥我国特色和优势,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健康服务业,当今,大健康领域的发展社会需求非常迫切的,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大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发展的热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的战略被作为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大健康相关领域发展的各项政策接连出台。

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疾病谱不断变化,特别是本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公众的健康意识空前的高涨,对于健康的可及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为我们大健康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我想谈三点看法。

一是,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健康服务业,这方面的需求非常紧迫,经济发展、城镇化、老龄化社会的快速转型带来疾病谱的急剧变化,当代我们面临着两方面的健康挑战,一方面就是我们深切感受到的,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重大突发传染病的威胁。另一方面,就是非传染性的慢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障碍疾病、肿瘤、免疫障碍疾病等等,这些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占到整个疾病死亡率的80%以上,我们当今受到非常严峻的挑战。同时非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在过程很多地方还在飙升,我们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我们患病的这方面人口2.9亿,高血压人口有2.66亿,糖尿病人口1.14亿,这些方面也带来全球性的医疗支付的沉重负担,引发国家社会对于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深刻反思。

医学的战略优先,过去很多时间我们理解为不断的发展高科技来治愈疾病,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应该把维护和促进健康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所以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三全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应对健康挑战的重要对策。

17:3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

二是,我们要发展高科技的大健康服务业,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有很多对人的健康状态的分析、评估和早期的干预作用。通过望闻问切,对人的症候,身体的健康状态,在还没有发展为疾病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为健康还是亚健康,怎么样通过调理养生保健,这些方面发展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这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过去我们的四诊“望闻问切”,看舌苔、量脉搏等等,现在都可以做到,我们用仪器用舌诊仪、脉诊仪等等来实现它的数字化和量化,这方面就大大推进了中医药对于人的健康状态的评估和它的分析,而且能够采取早期干预调理的措施,这些方面我们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时候,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另一方面,努力抓住我们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比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可以利用这些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的全时空的网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便携式、移动式的方式,对于人的脉搏、舌象、舌苔等等各方面进行检测。再通过互联网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每个人可以充分照顾到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的网络。

这样的推广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社区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也可以做到更加早期的干预,使得我们的疾病,不要从健康走向亚健康的进一步发展的疾病,早期进一步维护健康,这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也对我们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发展高科技的健康服务业,充分重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跟现在的科技相结合。

17:3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

第二,想讲讲创新驱动与引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医药是我们大健康领域的重要方面,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科技创新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渗透性、扩展性、颠覆性越来越强,生命科学领域不断的突破疾病机制的认识,逐渐的深入,大量的生物技术涌进,并且快速的迭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材料和先进技术不断的融合,推进这个领域出现了很多热点和前沿。

表现在认识生命的层面上,以超高分辨率的成像、测序、单分子的测试等等代表的新技术,使得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更加全面、精准,也为疾病的理解、认识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改造生命方面,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病毒载体的这些技术也不断成熟,对于生命的工程化改造能力显著增强。新一代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产品,为疾病的治疗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合成生命方面,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加大提升了设计生命的能力,可以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于重新的合成,这方面逐步取得进展。这些方面,重大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医学的很多进步,像肿瘤的治疗,mRNA治疗、基因治疗产品、CAR-T的治疗产品开发。

17:3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

当前我们国家的医药研发,正处在走向新阶段的节点,新中国我们已经建立70多年,我们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当前处在第三个阶段的起点上,我们从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差不多40多年,我们的生物药物的研发,总体上讲,我们的药物研发和医药产业是以仿制为主,处在跟踪仿制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20年前后,大概20多年的时间,由于我们中国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和美国、欧洲、日本相互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就不再能够无偿的仿制国外专利保护中间的药物,我们要大力加强自己的创新研发,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期到2020年前后,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推动中国药物创新药物研发的努力。

到了2020年,我们回过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药物研发已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2020年,我们研发的新药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有15个,不但是中国新药,而且是全球新药。2021年我们研发的新药达到了30个,全世界一年研发的新化学的药物,大概几十个,不到一百个,每年有点起伏,我们能够达到总盘子当中有30个,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可以讲上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国际著名的咨询分析机构麦肯锡分析了全世界药物创新能力和水平,分成三个梯队,美国是一家独大,第一梯队就它一个国家,它一年研发的新药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我们中国处在第二梯队的前列,仅次于美国。

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步,我们感觉到非常振奋,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原始创新不足,研发了很多新药,这些新药化学结构是新的,因为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用自己的专利,疗效也不错,跟国外同类药相当或者还好一点,叫做me  too、me  better,但是这些药物所治疗的靶点或者治疗原理不是我们首先发现的,还是国外首先发现的。国外首先发现,开展研究,我们跟在后面,国外做0到1,1-2,我们跟着后面做2-3或者3-5、5-8,这是我们比较突出的问题。

17:3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

针对今后我们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技术的浪潮蓬勃发展,刚才我们院长也专门讲了这方面的情况,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大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更加关注药物创新的战略性、前瞻性、开拓性的原创研究,努力形成一批从0到1的突破性的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围绕着新靶点、新机制、新策略、新技术、新方法来开展基础性和转化应用的研究,用于在前沿研究和颠覆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这是我们要加强的一个方面。

第二,要以临床价值和患者需求为目标,聚焦一些重大疾病,开展高水平的临床研究。

第三,要针对国际竞争中可能出现的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包括研发链,产业链,这中间可能出现的短板、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取得突破。

第四,加快我们成果的转移转化,刚才报告当中也专门强调了这些,我谈一些我初步的考虑和思考,谢谢!

17:35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感谢陈院士,信息量非常大,再次感谢陈老师。我们知道领域交叉融合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特征与趋势。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已成为引领“会聚”范式发展的科学前沿,王恩多院士是著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请您介绍一下生物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有请王老师。

17:4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恩多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发布会,我结合我的专业谈一点体会。大健康的发展是离不开前沿技术的,前沿技术中重要的部分就是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业是基于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成果和发展新技术的一些产业,这些成果和技术的应用,最终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造福人类。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一百年前糖尿病是会死人的,1921年到今年是101年,加拿大的科学家Banting发现胰岛素可以降糖,延续糖尿病人的生命。但是从动物的胰脏当中来提胰岛素是一件费力又费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后来科学家们揭示了它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转入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当中就能生产长效稳定的胰岛素,糖尿病人从一天注射三次胰岛素变成现在只要注射一次就好了。

生物医药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利润也是可观的。我做了三十年的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核酸也就是RNA,做核酸药物研究这些事我还是挺关心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RNA的了解是越来越多了,目前已知关于RNA的应用有核酸检测、可以推动疾病早诊早筛。

目前大家做核酸检测,就是利用了反向链式聚合酶反应扩增得到了新冠病毒的mRNA,来检测携带者是否有病毒,进行疫情的防控,还有基于RNA技术的小分子RNA作为一类肿瘤的标志物,也被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早筛。

特别是结直肠癌早筛的创新技术,就像中科院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颖体外分子诊断程序,就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生宫颈癌HPV RNA的程序,可以检测高危的HPV感染,并鉴定出患有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情况,所以它在肿瘤检测方面也是非常有用的。

17:5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恩多

另外RNA的药物近年来也有很多可喜的消息。2006年RNA干扰就是RNA I,它的机制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美国公司开发的靶向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变性的RNA疗法,转甲状腺素蛋白机制就是搞得很清楚,所以才有原始创新的技术,转甲状腺素蛋白是在肝脏里形成的,半衰期很短,只有1.9秒,它在肝脏当中合成以后,随着血液可以到神经细胞,可以到心脏以及心血管产生了淀粉样的变化,如果是变性的话,就在这些部位产生了一些淀粉样的变化,引起了疾病,他把这些东西研究得很透,将小分子RNA干扰的一个RNA,包括在植脂纳米颗粒当中,这样可以输到肝脏里,让肝脏变种,就是淀粉样的变种不再产生。所以,这样机理的完成让他们就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这个药做出来了。把这个药输到病人的肝脏里,然后治愈病人,给神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带来福音,这成为美国首款FDA批准的RNA药物,据说2021年营收是4.75亿美金,还有两个上市的RNA感染药物,也可以治疗一些非常稀罕的病,所以RNA干扰和小分子RNA干扰这种治疗方法在人类的疾病治疗当中,要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另外mRNA也可以做成疫苗助力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这次新冠病毒疫苗也有mRNA疫苗,通过体外转入技术合成能够编码治疗的mRNA,通过纳米颗粒这样的载体,将mRNA输入到宿主细胞当中,在体内借助自身细胞系统翻译产生。通常由病原体感染或癌细胞突变而引入的靶标抗原,这个东西也是属于非常专一的,也是一个很特有的疫苗。

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当中,目前已经有很多美国公司,还有中国的公司也在做mRNA疫苗。我觉得核酸药物应用的瓶颈主要在于核酸怎么样进入体内,让它稳定能够在病人的体内能够发挥作用。不管是核酸药物还是疫苗,特送将mRNA递送到靶细胞都是难题,只要突破这个难题我想象核酸药物和疫苗会有大有可为。除了参与蛋白质翻译的RNA,包括mRNA、TRNA这些以外,现在也发现大量的非编码RNA,其实非编码RNA更复杂,因为它参与了细胞活动当中很多调控网络,关于这方面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今天要特别关注非编码RNA的研究,因为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更多非编码RNA,并且了解它的生物功能,尤其是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它们与疾病的关系,有些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分子靶标,也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靶,所以这个研究的道路还是很长的,我觉得比基因组计划还要艰巨。

因此彻底弄清非编码RNA的调控网络,将是揭示生命奥秘最终突破,这也是科学家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真正能够应用于大健康的路还是要走得很长。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核酸研究基础研究,能赋能我国的大健康发展,谢谢大家。

17:53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感谢王老师,从长期研究的领域进行了很好的分享。

段树民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一直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脑功能精准调控等方面开展科学前沿的研究工作。在您看来大健康领域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方向会有哪些呢?

17:53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

我是从事脑科学的,我就讲讲脑健康的问题。其实脑健康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更突出,脑的疾病大家可能熟悉,其实有两大类,按照我们医学来分,一个是神经性疾病,一个是精神性疾病,神经性疾病是什么特色呢?它伴随神经元的损伤、神经元死亡。

比如说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因为脑细胞和其他组织不一样,神经细胞一旦死亡以后不能再生,不像其他组织它的细胞可以不断更新和复制,所以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化造成神经元的损伤往往是不能修复的,所以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这是对脑科学提出很大的挑战,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个精神类疾病大家更熟悉,也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类疾病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是脑内找不到明显神经元的损伤,甚至找不到异常的地方在哪里。但是这方面对它的认识近些年有很大的突破,它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大家都非常清楚,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包括疫情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都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以及对心理方面的问题,对这方面的研究是过去在分子和细胞上的研究不能解释的,这些年大家知道全世界先进国家都启动了脑计划,包括中国的脑计划也已经启动了。

在脑计划很重要的一个可能就是要研究大量的神经元在一起,它的工作机制是什么,也就是神经环路的问题,很多心理活动、认知活动其实都是在神经环路这个水平所完成的,所以在神经环路解析它的机制,有可能对我们心理活动、精神心理问题提供精确的靶点。

17:54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

事实上我们在动物研究里已经对情绪调控的中枢有非常精细的认识,我们知道是哪些脑区、哪些神经元类型,然后是怎么样的一个活动状态,这就可能为我们将来提供更精准的调控提供了基础。

刚才说的神经性疾病也是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也需要交叉学科的介入,比如说老化的共通问题、损伤问题。甚至老化疾病在脑内有炎症问题、免疫问题,这也需要交叉学科的介入。

对于心理疾病,刚才说了也是需要交叉学科,所以脑科学的发展对交叉学科需求是非常大,因为脑非常复杂,数据量是巨大的,所以要有信息的方面和物理方面的专家,包括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有可能对脑科学起到相互的促进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们大脑实际上是身体所有器官的“司令部”,通过内分泌、周围神经控制所有的组织和活动,所以我们有很多疾病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大脑往往给予了很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对于大脑功能的认识以及神经调控技术,不仅仅对我们脑部本身的疾病,也可能对其他疾病,比如说免疫调控、内分泌调控都有可能受益,我就讲这么多。

17:55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段老师,心理疾病我前两天刚看到WHO发布的一组数据,这组数据看着蛮吓人,心理疾病这一块越来越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我觉得脑科学的研究真的越来越重要。

李斌先生是免疫医学方面的专家,疾病治疗领域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的技术领域也一直是全球发达国家关注和发展的重点。请问李斌先生,您认为在中国,如何推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17:5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斌

谢谢,非常荣幸在三位老师后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刚才提到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也叫CGT。刚才潘院长在报告中提到,这是给我们解决恶性肿瘤、绝症等给患者带来希望的新型疗法。过去三年基本以50%以上的速率在增加,现在细胞基因治疗也是非常快的领域。

我想强调的是,它有它的特点,就是细胞药物最大的特点是活的药物,跟我们以前小分子、大分子最大的不同是“活的”,细胞作为药物进入体内以后会怎么变?我们了解的还远远不够。所以我想强调的是基础科研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药物进入体内以后怎么转变的,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利用它。

另一方面,从细胞治疗里的免疫细胞来说,相对我熟悉的领域,也就是神经系统,大脑是我们的“司令部”,免疫细胞相当于我们的“御林军”。它有一个很大特点,免疫细胞在体内可以动,像我们熟悉的T细胞,进入体内之后和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这里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地方。

另外关于药物的方面我们当前研究也是不够的,作为生物医药峰会,我们需要基础研究、临床医生,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管理者以及患者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这个药用到患者身上,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刚才几位老师提到的交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到科普,现在人民对健康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举个例子,上海细胞协会举办的T细胞免疫疗法会议,这是非常基础的前沿研讨会,有470多万人在线参加,可见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包括《免疫代谢健康与疾病》这本书,有一万七千次的下载量,可见大家在这个领域非常关心。

科普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让我们有更多的科研“后备军”,做科研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热爱的“下一代”超越我们,我们才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对生命要有一个敬畏之心,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本质上在利用生命和改造生命,这里面有很多是我们以前没有做过的,我们要敬畏生命,进一步做得更好,我对这个领域非常乐观的。

17:58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李斌教授,现在大家都说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特别是疫情以来,我们都要提高免疫力,所以免疫学研究这块应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您以后再给我们多科普一下,谢谢。

傅老师您好,您长期从事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生物医药的项目管理工作,能否请您从成果转化视角,谈一下如何更好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有请。

18:18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

刚才听了三位院士的讲话,也听了李斌教授的发言,收获很大,党的二十大为我们大健康发展描绘了非常好的蓝图,刚才陈凯先院士说生物医药是大健康产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的创新在生命科学的创新应用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的新技术、新产品都得到临床应用。

CGT、ADC等等药物的创新,也是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尽管疫情影响,对于整个生物医药的行业来说有一些上下波动,但总体来说未来产业发展还是逐步走向规模化的。

全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几位院士说的好,怎么样加强基础研究?我们新靶点的发现上能够加大投入,无论是去年靶点发现,进入新的高峰期,达到179、180个,但这些靶点发现当中,我们国内还是比较少的。新的技术应用上面,包括从0到1,大部分还是国外的大公司在创新,但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刚刚发布的国家大健康专利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研发产出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高,但转化低一点,如何加强成果转化我想谈几点。

18:19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

第一,加强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PD1当时的基因发现是日本公司发现的,但后来到了美国小公司接力棒接过去再做一些研发,最后再到跨国公司推上市,反过来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医药创新过程当中,不是靠一个课题组或者一个专家一个人能解决的,而应该是需要一群人、一批人,不断推动接力赛一样,把这个棒儿从起跑一直到上市的全过程,要求我们各方面能够通力合作,这个合作产学研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加强学科交叉,刚才大家说很多,其实我们现在生命科学创新,离不开学科交叉,药理学把疾病耐药机制的研发揭示了很多新的通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药物创新带来机会。诺华的放射配体疗法Pluvicto可以治疗前列腺癌,效果非常好,反射出我们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推动药物的创新。

第三,搭建更多的创新研发的平台,我们在平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很多,这些中小企业肯定没有实力配备更多的研发资源。政府怎么样能够搭建更多的跨界平台,从药物的发现,到药效、毒理以及基因学的给药途径方法的突破,能够为中小企业更多的服务。同时,我们药物本身来自于临床,创新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需求问题,以病人、病患为本创新,才能够真正得到临床的认可和使用。应该聚集更多临床的资源,发挥我们国家在疾病资源大、临床资源丰富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国家的创新研发。

第四,我们还是要加强资本对这个行业的投入,我们医药创新是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从新药的应用、药物的支付、保险等等相应的配套政策能出台,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生物医药的创新和发展,谢谢。

18:20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傅老师,他又强调了成果转化的不易,同时政产学研医要高度的交叉融合,才更好的促进成果转化,谢谢傅老师。

下面有请范月蕾女士,在战略院的指导下,信息中心也参与了整个报告的工作,这个报告当中承担了文献分析、产业转化数据分析和国家竞争力比较等研究任务,下面请范月蕾馆员谈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您在此次报告的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8:20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馆员范月蕾

好的,大家好,我是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范月蕾,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也很幸运可以来到现场,聆听这么多顶尖科学家和产业大拿们对于健康领域的独到见解。

我们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是从2021年的下半年开始与战略院与《Nature》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展这个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在这期间也是得到了近20位领域内的科学家以及产业专家的支持和宝贵的建议,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也在现场,再次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对于日益增长的国民的健康需求,对于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都有着重要意义,前面几个专家从大健康的前沿技术领域谈到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研究报告来说,怎么样界定大健康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虽然说我们统计局现在已经对健康产业有了明确的界定,但大健康的范围无疑是更广泛的,相比于传统的生物医药领域,大健康强调从单一的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的防治模式的转变。就如陈院士所说,针对全生命周期,不管是疾病人群,更是健康人群的科技创新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

所以,各位从我们的报告当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报告不仅会涉及疾病诊治的内容,对于一些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健康环境等等健康促进内容我们也给予了关注。不管是从文献件量还是从成果产出来看,这些领域目前受到更多关注。它在大健康层面的重要性也是日趋凸显。

另外,国际竞争也是我们这个报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国际竞争的层面上,我们的团队也是深刻认识到,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大健康领域投入的日趋增长,我们科研实力肯定是越来越强,但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前沿科技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特别是0-1的成果,在颠覆性的技术,重大的科学理论层面,我们还需要更大的突破。

在大健康的促进层面,特别是一些非传统的生物医药领域,前面提到的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这个层面,我们跟国外差距非常大。我本人参与国有关于国际大健康人才的调研项目,我们在调研中甚至发现相比于前沿的科技领域,比如说神经科学领域,在健康促进领域的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是更加缺乏的,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当然这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18:22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馆员范月蕾

最后我想说,大健康所强调的关口前移,不仅仅是从政策层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科学界、产业界以及全社会层面在观念、价值上的重塑和转变,怎么样从治已病的观念到治未病的观念,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落在实际行动当中。

目前,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高度重视大健康领域的发展,11月4日,上周五,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我所在的团队也很有幸参加了相关的工作,在对企业和专家的访谈当中我们也了解到,虽然我们国家在大健康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在类似细胞治疗这样的领域,我们在底层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层面,我们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下,尤其是现在我们在疫情和中美技术脱钩这样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高度依赖着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制剂设备和耗材,我们很多海外的顶尖科学家和顶尖人才怎么样回归,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相信未来,我们大健康前面几位专家也说了,肯定会面临更大的机遇,我们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肯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也衷心希望我们的大健康的研究报告可以为我们国家大健康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不仅是为专业人士,也可以为广大群众了解大健康、认识大健康提供有效的途径。

这是我们团队的一点小小的感想,谢谢大家。

18:22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范月蕾。下面我们邀请施普林格·自然为报告的研究提供了来自全球和中国的大健康产业领域各类数据,王丽倩女士是《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编辑,请您从编辑的视角谈一谈全球大健康产业的科研发展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成果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18:22

施普林格·自然《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辑王丽倩

谢谢主持人,非常荣幸来到现场参加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发布的研讨会,并且非常有幸听到各位专家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这儿我想作为一个出版商来说,作为学术出版界来说,在大健康领域和学术出版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其实从科技出版角度来说,全世界最早发行的几本期刊,包括1812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823年的《柳叶刀》,1869年出行的《Nature》,以及1880年的《Science》,他们都是在关注人类大健康发展的话题下来推动科研进步的报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这本期刊是《Nature》旗下只发布关于人类健康领域重要研究结果的期刊,这本期刊在2017年1月份发表的。

迄今为止已经差不多6年的时间,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它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物质科学,包括物理学、材料学、化学,也涉及到生物学、工程学、医学,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所以《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主要致力于将临床医学以及前沿科学,包括工程学结合在一起,为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discovery,一个是Invention。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discovery包括疾病的发现、新的疾病机制的发现、人体新的机理的发现。Invention包括新的药物研发、新的技术的研发、新的检测工程平台的研发,都可以作为Invention。

我们这本期刊主要致力于将discovery和Invention结合在一起,向大家展示全世界领域内最领先的研究结果。

其实在人类健康话题下,临床治疗的进展和基础研究是分不开的,就像之前王老师说的那样,所有的临床研究都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结果之下的,临床研究为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导向,而基础研究的发展也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事实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很多重要的发明,比如说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mRNA成像以及我们现在每天在做的核酸PCR检测技术,都是首先基于基础研究的发现之上再逐步进入到医疗进展中。所以我们期刊的理念主要是把基础研究往临床转化之间做更进一步的推进,希望所有的基础研究都能够实现临床的转化。

18:24

施普林格·自然《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辑王丽倩

下面讲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中国在我们期刊发表的情况,我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在2017年-2022年,中国学者包括中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在我们期刊总共发表了有差不多50篇左右的原创性论文,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我统计了一下,其中最高被引的5篇文章,差不多引用率在300以上的那几篇文章,主要涉及到的领域是癌症的免疫治疗、人工智能、生物成像和糖尿病的治疗,差不多在这四个领域。

所以中国现在目前在大健康领域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现在国家更加关注这个话题,全世界更加致力于研究这个话题,我们相信将来会收到来自中国更多的更重要的一些研究成果,谢谢大家。

18:24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

谢谢丽倩,其实你们这个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交叉融合,科研到转化,我觉得是特别好的。我们这个环节的交流到此告一个段落,谢谢在线上的傅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嘉宾,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轮圆桌讨论,有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女士。

18:2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林慧,非常感谢于建荣主任在圆桌讨论环节第一个议题的精彩主持和各位嘉宾的分享,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阶段的“圆桌讨论”。

我们这个议题叫“技术创新重构大健康产业结构”,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几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 蒲慕明;
上海市科协学术学会部副部长 葛朝晖;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敬谊;
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本部长 土屋大辅;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术所长 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葛均波,他们都将在线上参与我们的讨论。

就像刚刚段院士提到的,蒲院士也是我们国家非常著名脑科学研究工作者,也是我们国家著名生物技术领域杰出科研人员代表,在脑科学研究是各国科技创新领域必争的前沿战略高地,我国也将“脑科学与类脑科学”技术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我们想请蒲院士谈一谈脑科学和智能技术的创新,对于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谢谢。

18:4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

很高兴有机会谈谈大健康里脑科学和脑疾病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潘院长提到的五大技术领域的第一项,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这个方向对脑疾病是特别重要的,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脑疾病,包括像段院士说的精神类疾病和神经类的疾病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研发也非常缓慢,所以我们对早期能够筛查、早期能够诊断出可能发病的患者,早期想办法干预,我们就可以延缓和阻止这个疾病的发生,所以早期筛选、筛查对脑疾病非常重要。

我们大家每年都要到医院做健康检查,看看你的视力,听听你的听力,但是你大脑部位没有检查,我们知道血压到140到190我就要吃降压药了,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而对我们大脑的功能缺乏一个定量的指标,这个技术上有问题,而且我们过去十几年对脑疾病领域都没有获得一个大数据,都是正常人群发育过程到成年再到衰脑,各个指标认知功能领域大脑指标没有一个正态的分布。

我们知道比如说你的记忆力到什么程度就算你超过常人了,你就想办法干预了,你的情绪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了?你的各种各样决策和判断这些都可以定量研究的,在脑科学研究史里,我们有很多叫心理物理实验,可以定量检测你各种脑功能,但这都没有应用到早期筛选大脑的健康。

所以我们在上海科技节,两年前我们提出来在上海开始做脑健康的检查,我们希望能够在我们所有医院或者检查中心做身体健康时加入这个选项,我们有定量的测量方法,有一些脑电或者测量方法,比如做一些游戏,可以给指标、收集所有人群随年龄的进程各种脑功能的动态分布。

数据收集五年、十年我们就知道正常人的智力衰退是什么样子,智力衰退快的我们就要想办法干预,这个在上海各大医院已经开始,我们希望五年、十年有一个数据,对我们以后筛选脑健康或者脑疾病有一个很好的指标,我觉得这是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我们需要医院的合作和企业界参与帮助我们做这些事情,这是未来看大健康的一个问题。

18:4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

然后再讲到第二个技术领域,今天时间有限,就是疾病治疗。假如你患病了我们怎么治疗?今天潘院长也说了几种治疗,你要有化学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用细胞、基因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就用脑电刺激,或者是科学运动,这都算物理治疗,还有其他手术治疗,就是有些病人没有办法了用手术治疗,还有辅助治疗和其他的方式。

我想在脑疾病领域我特别关注的是,这个治疗现在很难,我们找不到好的药,你抑郁了医生给你开药,开开这个药吃,不行了再换一个药吃,现在用的抑郁药除了少数氯胺酮这个药是近年才有,所有其他药都是二三十年才出来的,没有完整的特异性说你是基于双向(情感障碍)、焦虑、抑郁,所以只有试。而试的结果也不好,很多情况下都是治不好,真正重症的抑郁就很难治,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药物研发为什么对脑疾病这么慢?我们在肿瘤和其他领域进展很不错的,但为什么脑疾病进展这么慢呢?

首先我们知道化学药物研发甚至物理手段、其他手段的研发,关键是在你进入临床研究之前就要有合适的动物模型来看这个药效,筛选是否有效,通过动物筛选选择候选药物进入临床,我们过去对最好的动物模型,做疾病的动物模型就是小鼠,我们有大动物,有猪、狗、猴子都是做安全性,它不是做药效检测,我们没有抑郁症的猪或者猴可以检测抑郁症的药物。

我们有小鼠的模型,说这个小鼠有些抑郁的症状了,还有小鼠的帕金森模型都有,小鼠的老年痴呆的模型很多,所以筛选了很多药物,小鼠的疾病可以治疗,小鼠的PDK治疗然后进入到临床,然后临床发现副作用有没有效,到最后很少过了三期,到现在还有一个药获得过三期临床去治疗AD,不是抗体药,国内有971这个药,这个药可以有。

但绝大多数疾病药就是缺乏有效动物模型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动物模型跟人很相近的,非人灵长类猕猴模型,在过去十年来我们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之下,我们发展了非常好的平台,就是非人灵长类模型,建立了脑疾病的模型,现在这个模型很受国际上的关注。

因为国际上缺乏这样合适的动物模型做临床前的药物监测,或者其他手段检测包括生物医学、物理治疗,你也不能随便到人身上去做大脑调控,用物理方式调控,还是要在动物模型上先做了有效了,然后才能进入临床,这对将来药物研发。

所以在我国有一个优势,我国灵长类研究从基因编辑到模型制作以及药物检测已经开始了,我们现在已经有基于抑郁焦虑的猴模型,可以发现它们有些新药非常有用,小分子药物已经通过我们猴子的模型,所以这是我们一个特别的优势,希望我们在中国猴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全世界现在猴的资源紧缺,在免疫性疾病也需要猴来做检测,它是做了很多安全性的检测而不是疾病药效检测。

从整体来说,我觉得大健康框架之下,脑健康里特别要关注这两个重要的技术领域,一个就是早期帕金森的诊断和动物模型做疾病治疗的干预手段临床性研发,这个领域我觉得中国可以做到世界领先,这是很有竞争力的方向。我就说到这里,谢谢。

18:5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感谢蒲慕明院士。从脑疾病临床筛查到疾病的治疗到一些新药物的研发,其实他本身就是贯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尤其是临床的一些实验。其实他也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一个是如何去进行早期疾病的筛查,另外一个就是如何去通过动物模型的构建,能够帮助我们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一些研究的支撑,我想我们在座每一位听众都会受到启发。

下面我们连线葛院士,葛均波院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您结合自身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体会,谈一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大健康产业的成果转化,促进大健康产业的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发展。

18:53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陈院士讲到了中国大健康面临的挑战,刚刚我看到蒲先生和段先生讲到了脑科学的问题,我自己是临床大夫,是心脑科的大夫,我们看到目前对我们造成危害的,可能除了刚才讲到的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疾病,脑中风、心肌梗死、心率衰竭等也是。

刚才蒲先生讲到血压升高我们可以吃药、血糖高了吃药,胆固醇高了吃药。但是有很多疾病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现在有一个治疗是姑息治疗,看了高了给你调低一点,看了低了给你调高一点,我们没有找到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所以在2015年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泛血管疾病”,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家不是很认同,什么是泛血管?我说你看我们脑中风、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肾透析、糖尿病足要截肢,你说到底是一个血管病,如果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因为它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着共同病理学基础,治疗手段应该差不多相似。

最初提出来不认可,现在慢慢行业之内基本上认可,搞脑卒中、脑中风、心血管、肾病、代谢、内分泌、糖尿病的人,搞血管外科糖尿病足的人都认可这个概念,所以这样以后我们才能上游干预这个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刚各位专家提到了药的研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块,国际上发达国家药和器械是一比一的样子,一块钱的药差不多有一块钱的器械。中国目前是一比三到四的样子,也就是目前医疗器械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18:56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我们说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其实真正的医疗器械我们差很远,医疗器械包括人工关节、支架、瓣膜等情况,所以这些年一直在2005年我发起了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俱乐部,我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from the doctors,by the doctors、for the doctors”,我们招收的这些人都是临床医生。我们看中国过去这些年的创新几乎都是我们在国外一些大的企业工程师回国来仿制一个东西就叫创新了。

其实远远不是这样。不是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我知道这个支架多长、多大,这个器械怎么用最好最合手并发症最少,所以在医学界所有的这些年,这些器械几乎都是临床医生技术概念制作一个样品,然后由企业制成一个产品推向市场然后由投资人放大造成一个商品。

所以过去我们成立这个俱乐部期间以来我们成立了学院,我们培养了480几名,开始最早就是医生,后来有一部分投资人、工程师、媒体人加进来,我们现在有三十几家初创公司。最早这些东西还是处于一个仿制、改进的阶段。

但是这几年我们诞生了很多一系列原创性的产品,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超声、光学显像、心血管开发的新软件国外都没有的,像交大做的GFR国外没有的,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很容易把它临床转化给病人提供更方便的治疗。

关键有一点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一旦有一个赛道有一个器械出来,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诞生出相同的十家、三十家企业,后来大家就走进死胡同。我一直号召,我们要关注医疗器械的创新,但是最好不要完全拷贝,所以我们过去这些年,我自己发明一些支架、球囊、医疗器械包括一些技术。

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国家这些年在创造创新上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一系列产品也会比较容易去制造,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但有一点我们要想解决医生的问题,首先从心血管着手,因为血管是从头到脚,只要血管年轻了,这个人将会很年轻,我就讲这么多。

18:57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谢谢葛院长。

我们知道,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海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产业创新高地。葛朝晖先生是上海市科协学术学会部副部长,请您介绍一下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产医深度融合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有请!

19:00

上海市科协学术学会部副部长葛朝晖

我来自于上海市科协,今天我们出席会议的陈凯先主席就是我们上海市科协的第八届、第九届的主席,我们上海市科协拥有206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会,覆盖了整个自然科学和学科的工程领域,科协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以陈凯先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的领导下围绕着基础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企业进步、产业进步,组织多个、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交流,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同时也围绕着产业发展、学科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和编纂报告,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回到主持人的问题,我们不是行业主管,现在很难解释,我可以引用我们行业主管单位关于在医药创新策源、医研结合方面的经验或者路径总结,这也是去年2021年上海市生物医药周的相关数据。总结这样讲的,上海在生物医药方面主要是具有人才的优势,国际化的程度特别高,产业的基础特别雄厚,产业基础雄厚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创新能力突出,特别是刚才傅大煦会长解释过,资本市场对于产业的促进作用,因为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对于我们产业发挥了很大作用。

另外,也形成了临床、研发、应用一系列的全产业链的政策,这是它的政策环境,从产业的布局也形成了依托技术研发梯度,形成了以张江为核心的“1+5”,包括徐汇、奉贤区、青山、宝山,这样“1+5+X”的产业格局,这个是采用上海在医药方面路径和经验总结。

这几年我们和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生命信息中心相关课题组或者专家进行了一些课题研究,主要是围绕着现代医药产业做了产业发展报告和建议,我们补充一下刚才我对路径和经验的补充看法。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生物医药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格局,以基础为研究、为支撑,以技术合成为动力,工程转化为依托,以终极临床应用为目标的生物医药发展格局,这格局当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从原来的实验为主的路径,发展为实验和数据为支撑的根本的特点。基于这两个特点,我们又结合对发达国家或者一些发达地区生物医药发展路径,包括我们国内横向比较,通过北京、深圳、苏州的比较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三纵三横”的模型。

所谓“三纵三横”是以基础研究为底座,往上延伸是平技术到终极的应用包括重要产品研发,横向是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技术领域,比如说设备仪器、创新药物研发的技术,特别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这样“三纵三横”。这里面可以补充解释,以平台技术为准,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经历了从实验到模型,到仿真,最后进入到现在特别明显的叫做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阶段。

19:02

上海市科协学术学会部副部长葛朝晖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AI领域最热门的现象就是大模型,其实就是通过大量的数据产生涌现的现象,也就是类似于我们可能没有办法直接表达的一种概念,类似于我们苯环结构的发现,以及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种技术特征。借助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又无法明确它的结果,我们另外一种话说“灵感”,我们依托平台、技术会向这个发展的想法。

基于“三纵三横”,我们对于上海、苏州、深圳、北京等等做研究,我们认为上海的生物医药发展的框架和结构处在“两横一纵”,是一个“工”字形,特别是基础研究强大,终极产品或者终极临床技术应用比较明显,中间的创新药物开发,横轴的药物开发也是成果明显的。比如在以人工智能数据,大数据应用这块可能还是短板。在基于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布局和技术发展的建议,最核心的我们希望在上海全产业链技术基础上做一个顶层设计,特别是围绕着生物医药产业,尽快或者加快制定上海的产业发展图谱,以及建立于这个图谱之上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或者产业发展报告,这是我们的建议。

回答您刚才说的路径、经验的问题,大概是这样。

19:0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谢谢葛部长,给我们描述了非常有期待的场景,既有科学研究的布局,也有三纵三横的布局,我想未来上海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大健康领域的发展都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下面我们连线线上的李林院士。近年来,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标准化发展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两者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方面仍有较大局限。

李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学术所长。有请李院士谈谈如何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促进生命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19:0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术所长李林

谢谢主持人给我这样一个问题,我说到的标准化,它指的是为了在界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次序,促进共同效应,对现实问题或者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我用一段话来定义所谓的“标准化”。

前面几位专家、两位院士,他们提到的问题里面都涉及到标准化的内涵在里面。在生命健康领域,标准化它是推动基础研究、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基础条件,是促成应用研究成果可用、价值可靠、转化可行的重要路径。到2021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就是我们熟悉的ISO,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类别当中,健康相关标准已经接近3000项这样的数量。所以在生命健康基础研究加速向真实世界研究转型,这里讲的真实世界研究指的是,基于反应人类真实健康状况的数据开展的研究。所以在这样的转型以及生命健康创新成果加快下向生产力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们国家在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标准化发展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局限,尤其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19:0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术所长李林

第一,支撑真实世界研究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真实世界研究是面向人类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标准体系的构建又是推动真实世界研究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必要保障。我们知道真实世界数据涉及个人信息、人口健康信息、生物医学大数据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等不同属性的数据,真实世界的研究它涉及了数据的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合规要求。真实世界证据相关的标准体系,联动了实验室研究、临床研究、疾控实践等多方的相关主体,所以其复杂性、系统性、艰巨性、长期性都要求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来促成多方的协同创新,使创新资源得到最合理分配、最充分利用。

第二个方面是生命健康专利标准化的路径尚不明晰,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成为发达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价值最大化的重要策略。然而,当前ISO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国际标准组织,整体上由发达国家主导,我国将先进专利技术纳入标准,借助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专利技术,推动自主研发技术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利用专利标准化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等等诸多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发展路径。

第三个短板,我们生命健康科技健康评价当中的标准产出比重尚待提升。近年来,破四唯已成为各方的共识,但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立新标中,标准化作为成果,作为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产出尚未得到广泛证实,尤其是在基础通用、领域更新、新兴应用和融合技术方面将先进适用的生命健康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创制,还没有成为常态。这种短板,也使得未能最佳的发挥科技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创新方向。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面前,我们更应积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来提升生命健康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能级。

这个我也谈三点。第一,布局真实世界研究的标准体系创制,时间关系不展开。

第二,标准必须完善专利制度,制度完善为切入点,探索生命健康领域的专利标准化发展路径。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活动中,对标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国际专利布局,完善标准专利实名制度、评估体系、基本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完善进一步转化中标准与专利结合的路径,提高技术转化水平的效果,进而推动生命健康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治理协同。

第三,建议要重视标准化成果产出,在多元化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的作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实施和接济的过程当中,以及科研机构、科技人才评价的过程当中,将标准化融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把高质量论文、高价值专利、高水平标准有机的衔接起来,推动生命健康领域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是推动生命健康向全方位、深层次、广领域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就谈到这里,谢谢。

19:08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谢谢李院士,以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为主线,帮我们厘清了目前在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的经历帮我们厘清了未来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报告,谢谢李林院士。

中国大健康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本土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快速发展,下面有请张敬谊女士,她是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想请您谈一下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如何和大健康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

19:09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敬谊

谢谢主持人,感谢中科院战略研究院和营养健康所的邀请,让我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觉得我们国家和产业发展到现在,我觉得凸显三个特点:更大、更快、更准。

第一,更大,前不久我们中国健康医疗卫生国务院发改司发表了一定的数据,到现在为止我们全国区域健康人口平,已经达到了国家、省、地市区县的四级互联,其中省已经百分之百覆盖,地市达到了85%,县达到了69%的覆盖。得益于从2013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建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是我们掌握全国的在院诊疗的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数据。但我们也看到,近几年,包括很多医生、医院、医生从业者,在不断的收集和管理我们的健康和专病管理的患者数据,包括一些大型的专病队列,甚至面向自然人群的大型健康队列的建设,不仅仅覆盖了在院的诊疗数据,也覆盖了平时日常健康监测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谈大数据已经到了空前的夯实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的层次,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更快。因为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都知道,人工智能在现在我们产业和学术界蓬勃发展起来,并不是第一次了,前面经历了几次失败,现在再谈得益于数据基础的扎实,也得益于算力的发展,所以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逐步从学术、研究转化进入到产业界的成熟阶段,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在9月底,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条例,这是继去年底上海发布大数据条例以来发布的第二个,在数字经济转型这方面第二个地方法规。在这里面强力推动对接全球视野建设人工智能的上海高地,能够把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够推动起来,当然这不仅仅是上海的举措,我相信随后全国各地都会有这样的举措。

所以,在这里面我们面向医疗健康,面向大健康我们看到在这个条例里面也强调不断的夯实我们的赋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人工智能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攻关,甚至面向大健康和医疗诊疗方面的辅助诊断应用大范围的转化。政府在这上面提出了坚定的信心,在这上面更快让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有更长足的发展空间。

第三,更准。前一段时间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提到要关注健康中国发展,不仅仅是关注重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我们开始提出了面向疾病预防向健康管理进行迈进。在这里,包括我们国家的慢病防治、预防体系更加强调面向2030健康中国的里程碑节点,更加端口前移,把健康管理提到日程上面来。这不仅仅是我们研究产业界的使命,也是我们很多行业从业者,从我们国家基层的网格化管理,再到社区的服务,再到二级、三级医院,由专病、专业的诊疗手段上,为我们国家探索了超级大国去做主动管理,探索出了这样一条路子。

今天潘院长发布了报告,里面讲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文章、专利的产生以及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也看到转化也逐步变成进入到产业发展的里程碑的节点,我们后面也充满信心,谢谢。

19:10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谢谢,张总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大健康产业领域里面的应用总结为“更大、更快、更准”,非常精准的概括,也描述了我们未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整个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我们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

下面我们有请土屋大辅先生来谈一下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健康食品行业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的一下展望。

19:12

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本部长土屋大辅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报告发布会,感谢主办方能够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与在座的各位专家进行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健康产业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大健康产业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的发布,为大健康产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支撑,而微生物健康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也已经进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健康转型的关键时期。

其中益生菌的作用已经被产学研的创新力所证明,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认识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成为持续推动中国益生菌市场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

养乐多的创始人代田博士在80年前就认为,肠道健康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于是开始研究乳酸菌,之后我们传承了代田博士希望人类健康这个热忱的想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专注益生菌的研究和普及。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对于益生菌的研究已是世界级水平,益生菌产业也成为大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微生物健康产品必将为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今后养老多继续脚踏实地的进行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cS的科学研究,携手中国以及全球的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等汇聚益生菌领域最前沿的力量,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贡献一己之力,谢谢大家。

19:1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林慧

感谢土屋大辅先生。土屋大辅先生从健康产品角度帮我们分享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撑健康产品的生产,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科技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我们的讨论和交流环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院士和专家的分享,谢谢大家。下面有请潘教峰先生上台进行总结和展望。

19:15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

将近三个小时,大家共同围绕大健康研究与转化这一重要的议题交流思想、分享观点、凝聚共识,对如何促进大健康研究和成果转化更好推动了实现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取得了丰硕成果,应当说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和高水平的对话。

我们现场参会人数有限,但通过人民网的直播,我相信线上有非常众多参与者进行讨论,今天大家提出了很多观点,我想也会引发大家的思考,对于促进我们国家大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作为进博会组成的重要部分,为国际政商学界搭建了高端对话交流,分享中国发展机会与经验,谋划开放互利共赢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与虹桥论坛秘书处一起承办了本场分论坛,发布了《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这也是我们未来科学系列第二期报告。

去年我们发布了首期报告,是《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这个报告也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Nature主刊也有观点的报道,而我们也注意到新的一期报告,也把这样的研究报告列为它一个重要的参考文献。

该系列报告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定位为国际性、权威性科技领域前瞻分析报告,从科学的视角分析科学对经济、社会、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再到科技战略和创新政策,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作为中国科学院开展国家高端智库试点的专业化智库机构,战略咨询研究院组建六年多以来,实施品牌化战略,持续打造了高端化、精准化的科技智库品牌,创建研究成果品牌、交流研讨品牌。在发布的《报告》中已经形成了年度报告、中长期报告、科技前站报告、专题报告,如面向2035、2050年的科技战略、科技前瞻研究。

我们实施网络化战略,以战略为平台,搭建国内外战略和政策研究网络,与国内外许多著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凝聚众多高水平专家,特别是战略科学家参与到研究网络中来,形成强核心、大网络、聚众力,我们称之为无边界的智库研究组织形态,就是聚集众多智慧。

我们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多样化的双边和多边高层次创新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全球创新论坛交流研讨平台,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实现了服务宏观决策、引领创新方向、创新理论方法的三者有机统一,也探索出一条专业化、建设化、科学化、平台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新型高端特色智库的建设之路,在国家首批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当中走在前列。

展望未来,立足新时代,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化科技战略咨询”这样的战略部署。

所以,我们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持续加强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国家高端科技智库重要载体、综合集能平台的作用,聚焦科技促进发展和促进科技发展这两方面的战略和政策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研究世界科技发展的走势和前沿科技问题。从科学技术营商的角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洞察发展大势、做出预测预见,看清趋势、看清方向、看清道路。提出科学建议和系统解决方案,引领创新发展的方向,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在新征程上与各位一起分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分享新成果。

本场分论坛的各项议程圆满结束,在此特别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虹桥经济论坛秘书处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为此次分论坛顺利举办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和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