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

人民网

3月7日14时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14:08

主持人 金晴中

大家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现在开始。聚焦基层一线,今天下午大会新闻中心继续邀请6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答大家的提问。现在,首先有请第一组代表。

14:10

主持人 金晴中

三位代表分别是:北京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代表。广东团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代表。湖南团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代表。现在,请开始提问。

14:20

中新社记者

我想提问孙泽洲代表。孙代表您好!近年来,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重大航天工程项目捷报频传,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请问,您和广大航天人们是怎样把一个个航天梦变成现实的?谢谢。

14:26

孙泽洲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北京代表团的孙泽洲,来自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主要从事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我和团队亲手打造了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使我们国家在月球和火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其中,北京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的探月工程刚刚起步,为了解决38万公里地月远距离测控通信难题,我有幸加入了嫦娥一号研制团队。20多年来,事业的发展、航天前辈的培养和团队的支撑使我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一起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仰望星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用奋斗成就梦想。

14:27

孙泽洲

作为一名航天人,我始终牢记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航天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对使命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月球和火星探测,我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更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嫦娥三号突破了着陆自主避障技术和月夜生存技术,从此月球着陆不再是盲降了,探测器也可以在月面工作更长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科学探测数据。嫦娥三号在月面工作九年了,是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器。2018年,我们在地月连线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布置了一颗“鹊桥”中继星,因为在这里可以同时看到月球背面和地球,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中继的通信联系。在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大家知道,月球的背面是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直接观测的处女地,嫦娥四号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进行近距离的精细探测,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14:32

孙泽洲

2021年,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国外是从掠飞、环绕、着陆再到巡视逐步实现的,我们一步跨越发展,既有国家科技实力作为我们的底气,也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当然也离不开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火星只有稀薄的大气,火星着陆首先要面临着火星大气条件下的气动力和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之前的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完整的数据,没有模型,也没有方法。怎么办?还得要靠自己。利用有限的数据构建自己的模型,利用地球再入的经验选择适合火星的方法,在地面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积累数据。通过反复试验、反复对比、反复修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一难题解决了,但是火星进入着陆仍然是困难重重、风险极高。为了降低任务的风险,为了提高对火星进入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天问一号采用了弹道升力式的进入方案,该方案需要在整个进入过程中开展前对探测器的姿态进行调整,我们称之为攻角调整。国外是在2011年火星任务才开始采用弹道升力式方案,通过抛出质量块来进行攻角的调整,质量块重达上百公斤。我们采用配平翼的新技术合理利用火星大气阻力的作用进行攻角调整,质量代价仅为国外方案的十分之一。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谢谢大家。

14:35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我是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提问薛其坤代表。薛校长您好,您作为国际知名的量子物理学家,又是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学校长,可否从你的经历出发,谈谈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解和感受?谢谢。

14:47

薛其坤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广东团代表薛其坤。我也是一名从事量子物理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和幸运。这是因为我国对教育科技特别重视,曾经8年的留学经验使我对这一点的感受特别深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化部署。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不仅使我们中华民族走上了富强之路,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这一代科学和教育工作者。以我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为例,南方科技大学的建校历史只有12年,正赶上我国科教事业的腾飞以及深圳改革开放和迈向高质量发展时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重大部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南方科技大学用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我们引育了包括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优秀科学家,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去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了我国大学中最年轻的“双一流”大学之一。这是最近在深圳发生的新的“春天的故事”之一。以我自己为例,2013年我带领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从实验上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国际量子物理领域的一个重大科学突破,因此我们也获得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关于电子在材料中运动中的一个全新的物理学基本规律,它对未来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后4年多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组织了4个研究团队联合攻关,仅参与这项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就有20多位,我们制备了1000多个样品,最后才取得成功。这不但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撑。以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即使是科学工作者有非常奇妙、非常好的想法,只能无奈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不一样了,我国逐渐富强起来了,这给我们攀登科学高峰、冲击世界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良好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和国家的富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我国正在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在总书记的号召下,广东省正在全力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大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高度融合等,还有很多重大的举措。无疑,这些举措给我们科学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备受鼓舞。面向未来,我将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地努力前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毕生精力献给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用更多的科研突破、用更大的科研突破回报我们的祖国。谢谢。

14:5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万步炎代表。万代表您好,您主持研发的“海牛II号”深海钻机刷新了该领域的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被誉为了“深海神兽”。请问,您是如何创造并驾驭这尊“神兽”的?谢谢。

14:53

万步炎

我是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牛”科研团队的负责人万步炎。2021年4月7日,我们研发的“海牛II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2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钻进了231米,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保持着这一海底钻机在海底实际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秉持着“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理念,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1999年,为了解决当时我国大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的需求,我和我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所有关键技术都从零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研发出我国首台海底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技术从零到一的跨越。之后我和我的团队又针对我国海底多金属硫化矿物勘探、深海工程地质勘察、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的保压取芯钻探等一系列“卡脖子”问题,相继研发了海底中深孔钻机、“海牛I号”海底多用途钻机系统、“海牛II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等等。从最初钻探深度不到1米,到20米,60米,一直到现在领先世界的231米,我们一次次刷新了海底钻机的钻深记录,也一步一步见证了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装备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到超越的转变。目前,我们已经在太平洋等大洋,在我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域钻出了2000多个“中国孔”,完成了多座国际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也结束了我国依靠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可燃冰勘探的历史,并且开创了我国利用海底钻机开展深海工程地质勘察先河。这里所有的核心关键技术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目前我们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可以说,我们已经将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了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党的二十大再次吹响了加强海洋建设的冲锋号,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向海图强。我30多年的科研经历证明了两件事:一是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大要靠我们自己,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二是我们中国人有能力、有志气,如果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下一步,我和我的团队将向着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底挺进。我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爱我的祖国,也看好我的祖国。谢谢大家。

14:54

主持人 金晴中

谢谢三位代表。现在请下一组代表,三位代表分别是:青海团西宁市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代表。辽宁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代表。贵州团“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代表。现在,请开始提问。

15:0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蓉代表您好。我们知道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百姓冷暖。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可不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您的点滴故事?谢谢。

15:03

刘小蓉

谢谢。大家好,我叫刘小蓉,是一名来自青海西宁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我所在的兴海路街道是个老街区,辖区70%都是老旧楼院,困难群众多,老年居民多。去年8月,西宁迎来了多轮强降雨,辖区居民赵青川家中遭遇滴漏反水。得知这一情况,我第一时间赶到赵大爷家,一进门,屋里的积水瞬间淹没过了我的鞋面。看到满屋的水,我当时真的是心急如焚。挽起裤脚,拿起脸盆扫把,一边清理积水,一边了解情况。赵大爷家所在的这个小区已经有30多年了,地下管网老化,一遇到强降雨,居民家中经常会滴漏反水、下水堵塞。“地上”不起眼的小事,可根子却在“地下”。当务之急是更换下水管网,可这个小区的多数家庭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我们经过入户走访,联系相关部门多次协商,争取了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更换下水管网,修缮道路、花园等,从根子上解决了群众的揪心事。

15:03

刘小蓉

作为街道工作者,我们积极参加西宁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工作,以及“石榴籽家园”创建活动。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彻底解决了许多老旧小区暖气不热、没有电梯、缺少绿化等老大难问题,分批次更换了老旧小区地下管网,修建了幸福庭院,安装了健身器材。

15:03

刘小蓉

我们中华巷社区有一个与物业长期存在的小区,居民普遍有加装电梯、更换壁挂锅炉的需求,我们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承诺解决问题。承诺容易兑现难,那些天我们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逐户了解情况。有的居民白天不在家,我们就晚上登门,有的出行没有规律,我们就只指定专人对接。就这样,经过征求意见、化解矛盾、更换物业等,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可最终看到120户居民家中更换了壁挂锅炉,6部加装电梯载着居民进出家门的时候,一切辛苦都值了。

15:03

刘小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服务和努力,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我们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想,这就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谢谢大家。

15:0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孙东明代表。我们常常因为手机电池过热、运行速度越来越慢而感到困扰,而您长期从事半导体芯片调节温度的研究。请问,您到底如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困扰,同时帮助我国半导体安装上一颗强健的“心”?谢谢。

15:17

孙东明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好,我是辽宁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孙东明。我来自科技战线,一直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研究。

15:18

孙东明

如你刚才提到的,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用手机看视频或玩游戏时间久了,手机就有可能会发烫,同时反应有可能会变慢。究其原因,在于半导体芯片的性能会随着温度发生显著变化,要让半导体芯片把最好的性能发挥出来,就一定需要温度控制器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温控器件。我和我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微型半导体温控器件就是这样一种很小却很强大的器件,在不到一角钱硬币大小的器件上,通电一瞬间,器件上下表面立刻就可以产生上百度的温差,装上这个器件工作起来,就像是给半导体芯片安装上了空调,冬暖夏凉,非常适宜。

15:18

孙东明

我们都知道,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以往我们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些技术研究成果入选了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和2021年中国光学领域二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通过这些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从原材料的配方到关键工艺技术,再到制造加工设备,我们从全链条的维度角度上实现了完全国产自主可控。

15:18

孙东明

后来,在中科院和辽宁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很快在沈阳就实现了落地和转化,成立了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从项目的选址到建成投产只花了三个月,目前温控器件的月产能已经突破了30万枚。我们这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仅仅是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中的一棵新苗,这棵新苗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发展变化。

15:19

孙东明

去年7月,我们研制了高性能温控器件搭载我们科学院自行研制的火箭和卫星顺利升空,首次实现了国产温控器件在500公里太空成功在轨验证。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包括宇航级到工业级这样一系列的微型半导体器件的真正国产化,打破了以往国外对于我国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目前,我们这些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激光通讯、车载激光雷达、探测器面阵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

15:19

孙东明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前,辽宁正在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我作为一名来自科技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未来我要自觉肩负起国家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发扬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精神,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15:27

人民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姜鹏代表。姜代表您好,我们了解到您一毕业就投身到FAST“中国天眼”工程研制中,作为天眼建设的亲历者,其中一定有很多酸甜苦辣。能否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天眼的故事?谢谢。

15:40

姜鹏

大家好,我是“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先生提出的并推动建设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通过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在无线电波段搜索来自百亿光年之外的微弱信号。

15:40

姜鹏

我初次见到这个望远镜的概念是在2009年,那是我博士毕业的前夕,正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FAST一则招聘信息让我瞬间有了努力的方向,这台望远镜几乎满足了我对一个传奇工程所有期待和设想。巨大的工程体量、超高的精度要求,极其特殊的工作方式,构成了工业领域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我毫不犹豫投了简历,并顺利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从此一头扎进贵州的大山深处,开启了与之相伴的14年生涯。

15:40

姜鹏

201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技术风险,就是索疲劳问题。由于FAST的特殊工作方式,500米跨度索网经常要在球面和抛物面之间频繁变化,导致拉索要长期承受高达500MPa的疲劳应力,是传统规范规定的2.5倍以上,这是全世界范围内从未被实现过的。当时台址开挖工程已经开始,而上部结构却因索疲劳问题迟迟不能确定,所以工程的急迫性已经迫在眉睫。于是,艰苦的研制工作开始了,我们几乎针对所有关键性制索工艺进行改进,前前后后失败近百次,在全国各地昼夜不停进行各种实验和测试,历时两年,终于研制出适用于FAST的成品索结构,为望远镜按时落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5:41

姜鹏

望远镜转入调试阶段之后,我开始接替南仁东先生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这又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FAST全新设计理念注定了我们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必须建立适用于FAST特殊工作方式的测量控制方法体系。我带领团队连续3个春节奋战在望远镜现场,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春节,在别人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团队的核心成员为了保证项目进度,甚至把怀有身孕的妻子接到了现场照料,和我们一起过春节。要知道,即便一架传统的望远镜调试周期在国际上都很少低于4年,而我们仅用时两年左右就完成这个极其复杂的调试任务。也可能真的是好事多磨,望远镜刚投入运行就遇到了疫情,团队又是长期日夜坚守,3年来很好地保证了望远镜高效和稳定运行。截至目前,FAST发现脉冲数量已经超过740余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包括《自然》《科学》杂志评选的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和发现,以及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15:41

姜鹏

回望过去,我仍然清晰记得初次见到FAST概念时它对我深深的吸引力。我很幸运,遇到了能让我沉浸其中、愿意倾其所有的传奇工程。时光荏苒,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团队20年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我很骄傲和我的伙伴们一起经历了这样的梦幻之旅。因为,在我们意识里,这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其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体验。

15:41

姜鹏

如果我们把视线方向再调向未来,我想我们还要保持足够的清醒,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努力推进先导阵列的规划和建设,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保持FAST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15:42

姜鹏

最后,请允许我用一句话表达我对“中国天眼”精神的感受:我们目光之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脚踏实地。

15:42

姜鹏

谢谢大家。

15:42

主持人 金晴中

媒体朋友们,今天下午大会全体会议结束后,新闻中心将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主要负责人参加,欢迎大家关注。

15:42

主持人 金晴中

今天的“代表通道”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代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