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主持人: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研究员 张英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活动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能阻止灾害的发生。如何学会和灾害风险共处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也是我们今天访谈关注的主题。

10:18

主持人:张英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三位专家,针对地震应急避险、各类灾害风险预警和处置,以及灾后医疗处置的内容,向大家进行深度的解读。他们分别是: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尹光辉。

10:19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 尹光辉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10:20

主持人:张英

以及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陈瑾老师。

10:26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 陈瑾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10:27

主持人:张英

以及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王冀博士。

10:27

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 王冀

各位网友,上午好。

10:27

主持人:张英

欢迎各位专家。尹司长,您是亲身参与过芦山“4·20”地震救援的。您能给我们讲讲当时救援的情况吗?

10:28

尹光辉

芦山地震距现在已经整整十周年了,在2013年4月20号8点02分,在芦山发生了强烈的7.0级地震,地震以后,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当时我们到现场去以后,见到的就是地震以后的场景,美丽富饶神奇的土地立刻撕裂成了面目全非,美好的家园损毁,灾区的人民群众面对突发奇来的地震灾害受到生命财产损失,我们的救援憋了一股劲,发挥我们专业救援队的力量,争取在第一时间抢救更多的生命,解救被压埋在废墟下的受灾群众。

10:30

主持人:张英

防灾减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要房子结实,老百姓的科普教育、演练都得做好,还有咱们的相关政策配套。今年正好是芦山地震10周年,我们注意到,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也在芦山举行了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您也重回了芦山。芦山给了您哪些新的感受?有哪些新气象吗?

10:30

尹光辉

我感觉,现在的场景比过去恢复重建的目标,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提质、升级以后,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恢复重建规划的目标,经济社会达到了可持续,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的程度。街区的老百姓心里面、脸上充满了笑容,很灿烂,有的学校现在恢复重建,校园建设得安全,非常美丽。我感觉非常好,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经落到了实处。

10:30

主持人:张英

我们不难看出,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提升。话说回来,防灾减灾关口需要前移,除了把房子建结实,我们公众平时应该怎么准备?

10:31

尹光辉

通过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我们的抢险救援行动,经过十年以后,我又回到了芦山震区现场,给我感触非常深。

10:31

尹光辉

通过我的亲眼所见,我感觉,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比如说,芦山县人民医院,当时我们在地震现场第一时间到人民医院去开展救援行动,我们观察,它的医护人员非常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把儿童和老年人的患者第一时间能够就近转移到安全地或者外面空旷的避难场所,做得非常好,效果也非常好。说明什么呢?经过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以后,我们国家,包括四川省多震地区的党委政府,特别是人民群众在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于地震和地震灾害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高。

10:32

尹光辉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我们对全社会,特别是对我们社会公众,如何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同时,在部门之间,各领域之间,我们怎么能形成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防灾减灾自然灾害防治中的,比如多灾种灾害量、灾害风险信息实现共享,及时风险研判,事先为社会公众、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信息,加强应急准备。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可以做到及时响应和有效的处置,也便于事后的恢复和重建。这是属于政府部门和行业领域之间要加强互动的方面,要共同努力。也就是说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局面,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10:32

主持人:张英

我相信您也参观了灾后重建项目芦阳二小,参观学校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和各位网友分享的宝贵经验吗?

10:32

尹光辉

有一场演练是没有事先通知的,他的师生按照预案,避震逃生演练,及时、有序、有力地做到了集中的到达安全区域,有指挥长,都有预案,有分工,进行点名,然后进行报告,规避地震灾害的风险。

10:33

主持人:张英

感谢尹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和陈老师交流一下。陈老师来自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这个中心主要承担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陈老师,从咱们国家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哪一类的或者哪几类的自然灾害是比较多发的?

10:33

陈瑾

好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从2015年正式运行以来,预警信息的发布量是逐年上升,尤其近五年。比如说2018年全年全国的预警信息发布量才26万多,但是到了去年,我们就有42万多的预警信息。这一方面说明了各个部门,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种类是更多了,另外一方面,各类的风险是在增加。从预警信息发布的种类来说,气象类的预警信息是发布数量最多的,基本上占到98%以上,这其中像暴雨、高温、大风、大雾预警比较多,雷电和大风是最多的,但是一般的可能大家对于雷电和大风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它却是常发的一类预警信息。

10:34

主持人:张英

经常我们也可以看到,近期有暴雨橙色、红色预警,要减少山区游玩,避免次生灾害的影响。这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安全。您能跟公众讲一讲什么是极端天气吗?极端天气主要是通过什么方面来影响大家呢?

10:34

陈瑾

极端天气多发和频发是全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这应该是放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应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的报告,就是第六次报告的结论提示,最近十年,全球的地表气温是上升了1.1度,像我们国家,气候变暖更加敏感的一个地区,我们在最近60年,就是从1961年到2020年这60年间,每十年我们全国的平均气温是上升近0.3度,这个数值是比全球的平均值高一些的,像全球平均是每十年升高0.17度,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一个是降水量的增加,再一个,海平面的上升,还有冰川的融化,它的面积减少。今年我们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信息预测,今年包括一些流域可能发生流域性的洪水,还有高温干旱事件,都是多发的趋势。

10:35

主持人:张英

我们看极端天气,不光影响老百姓的生活,高温也容易诱发疾病。

10:36

陈瑾

热射病,健康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应该是一系列的问题。

10:36

主持人:张英

网友也挺关注,现在关于极端天气的预警,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10:36

陈瑾

我们现在预警的信息分两种,一种是预警信息,一种是预警信号,对于我们公众来说,可能接触的最多的是预警信号。这两个区别在哪里?预警信息从发布的时效来看,它的时效更长一点,它的时效一般是24-72小时,这个主要是给应急部门更多的提前量,提供决策使用的。预警信号是面向公众的,他的时间会是24小时以内,尤其0-12小时的信号,直接指导公众该怎么样预防。

10:36

主持人:张英

气象部门、应急部门以及咱们预警中心这些工作,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全,咱们要关注预警信号的发布。同时,我们近期看到了很多省份进入了汛期,像您刚才讲的江西,今年的汛期,和往年有什么区别或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公众应该准备什么?

10:37

陈瑾

我们看到最新的监测结果,持续了三年的拉尼娜事件在3月份结束了,目前属于中性的事件,但是有60%的可能性会转入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根据常年的统计来看,更多的像这种高温会多发,就是它的温度会更高,可能会有这样的统计,也有没有高温的时候,但是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高温可能会更多,还有局地性高温引发的干旱问题,还有暴雨,今年汛期整体年景是偏差的年景。

10:37

主持人:张英

大家都知道,我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重。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灾害,西部地区山地比较多的地方,地震地质灾害比较多,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比较多,咱们发这个预警信息的时效怎么样?公众收到了预警信息之后,应该做什么准备?

10:37

陈瑾

我们国家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信号的时效是有区别的。像台风的预警信号,它的时效,蓝色预警一般是24小时,暴雨的预警信号可能大家最熟悉了,是接到最多的,蓝色预警是24小时,黄色是6小时,橙色和红色是3小时。我们公众在接到预警信号之后,我觉得有几个层面,一个是我们没有预警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做好心中有数,常去关注我身边有哪些风险的点,比如尤其遇到暴雨天气的时候,你周边有没有山体风险,有没有滑坡的风险,你经常走的地方有没有下沉的地区,比如说有下沉的桥。作为我们公众来说,接到预警信号,你要做好防备了,必要的时候有几项高级别预警,橙色以上,尤其红色以上的,能不出门是尽量不出门,选择在高处,或者是有利的地方避险。

10:37

主持人:张英

做好物资储备,饮用水、方便面准备上。比如我们开车规划路线的时候,就要避免经过一些下凹式的立交桥,容易积水,包括少去山区游玩等等。

10:38

陈瑾

我们公众对于预警信息有时候会存在着侥幸心理,这个大家要提高警惕。一个方面是收到预警信息以后,做到防范的心理准备,第二,相关的准备措施也要做到位。再一个,比如说台风来的时候我们该加固门窗要加固门窗。另外,收到预警之后,还要实时观看天气预报,每次预警信息之后,我们气象部门会滚动发布实况信息,这个非常重要。

10:38

主持人:张英

谢谢陈老师。很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有次生灾害,王主任能否从你参与的多次救援事件给公众或者网友们谈一谈地震过后咱们应该关注哪些点?

10:38

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 王冀

谢谢主持人。咱们常说,民众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大灾之后有大疫,疫,从古人说文解字里解释,疫的意思就是民皆疾也,大家能看出,它的意思就是说,突然间发生的让大量群众都得的病就叫疫,按照现在的观点就是传染病。急性的传染病,为什么在大灾之后容易发生呢?它是因为在大灾之后,尤其是在发生了一些,比如说地震、洪涝这样能够很严重的破坏基本生活设施的大灾之后,在古代,它的防治措施是非常不利的,不能像现在我们很系统的组织起救援,群众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打破。在那种情况下,他的饮用水源得不到保障,日常常规能够想到的清洁设备和设施都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种的动物的尸体的腐烂、细菌的滋生,污染的水源,导致蚊蝇的滋生,这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我们受灾的群众就处在了细菌大量繁殖的环境中间,同时,由于有各种的老鼠或者说其他的蚊蝇能够传播一些疾病,所以,就导致了很多量的传染病。最典型的首先要考虑到,因为水体饮用水源被污染之后导致的消化道传染病,像霍乱、乙型肝炎甚至伤寒这些疾病。还有,如果咱们在平常城市里面居住的居民,会很少碰到有老鼠的情况,但是,在发生了地震洪涝灾害之后,大家都迁徙到了一个很简陋的帐篷式的聚居区,接触老鼠的机会就会增加,伴随老鼠而来的就是鼠疫还有出血热这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会在灾后发生流行趋势。

10:39

王冀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不是很好的预防,不能做到很好的卫生防护,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做到整体的消杀,那么疫情就有可能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医疗队员,尤其是我们的灾区组织自救的医疗人员,要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如何去阻断这些疾病的发生,包括及时清理垃圾,及时处理动物的尸体,包括污染的水源要进行清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从根子上阻断疫的发生。

10:39

王冀

当然,后续我们还要有更加有组织的进行整体的救援,保证大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恢复,有足量的饮用水的供应,有清洁的设施可以使用,才是我们最终解决灾情之后疫的根本措施。

10:39

主持人:张英

谢谢。我们看资料,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个被困很久的幸存者,救出来之后不久却不幸去世了,像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导致的呢?

10:39

王冀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这个情况也是我们救援队的队员们在整个案件中间,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按照现在我们的分析,高度可能,这名被救出来的幸存者是被挤压综合征夺去了生命。挤压综合征随着我们对地震灾害、对人体造成损伤逐渐研究深入之后才有了一个很深刻的、深入的印象,同时也有了更好的救援解决办法。

10:40

王冀

2019年的时候,联合国城市救援队更新了挤压综合征的救援指南,明确说明了一些问题,就是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灾害情况下,什么样的受伤情况下,这个人能够患上挤压综合征。首先是要有一个人身体肌肉富集部位,比如双侧下肢、臀部这样的肌肉比较多的部位,长时间地被压埋在一个重物下。有资料显示,有可能在双侧下肢压埋一小时之后就出现挤压综合征,但是,主流学界的观点一般认为,在双侧下肢中部以上压埋,要到四到八个小时才可能出现挤压综合征。

10:40

王冀

挤压综合征随着逐渐得到人们关注之后,大家发现它在整体的灾后受伤病人中间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送到医院的病人中间,基本上有15%-25%都可能出现相应的一些症状,它直接导致的原因是因为被压埋部位长期缺乏血液供应,肌肉组织造成破坏,有一些破坏掉的肌肉的肌蛋白和一些酶以及一些坏死的物质被释放到了组织液当中,同时因为没有得到氧的供应,产生了很大量的酸性物质,这些直接导致在被压埋的区域是一个很恶劣的身体的内部环境。当把被困者从废墟内救出之后,血液循环恢复,这些大量的有害物质会重新被带进人体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人体的整个循环系统,包括心脏都有了严重的打击。同时也是因为压埋的时间过长,幸存者一般都处在脱水状态,本身它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是下降的,在这种情况下,心脏必须加强做功,来保证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被刚解救了之后,随着他的兴奋,他的喜悦,会导致心脏的做功进一步地增加。一方面是心脏的做功要增加,另外一方面各种毒素影响着整个循环,在双重影响下,很大可能被解救出来的幸存者在短期内导致死亡。

10:41

主持人:张英

有什么好的办法?

10:41

王冀

2019年之后,联合国城市救援队更新了挤压综合征的救治办法,其中明确的要求就是有一个很详细很规范的做法,要求医疗人员和救援队员在救的过程中间要积极配合,每一步都要有双方的协同作战。只要发现人之后,立刻医疗队员就要对病人进行输液,液体的补充。同时,用便携的一些检查设备探明幸存者身体的状况。

10:41

主持人:张英

咱们救援队有医疗专业人员在里面参与救援也是非常科学的,保证它的专业性。

10:42

王冀

就是因为有了这种配置,我们才能够大大提升被救人员的灾后生存率,他要第一时间做到双方的积极配合,每一步的压埋重物的抬升,幸存者从废墟底下的转运,都要有医疗队员的参与。

10:42

主持人:张英

我们注意到,有的救援,埋压久了,我们会把他眼睛蒙上,还少量饮水,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吗?

10:42

王冀

对眼睛的保护是咱们经常能做到的,包括饮水,但是一个人正常每天需要的液体量至少在2000毫升是一个正常状态,如果这个人在灾区里面,他被压埋超过8个小时之后,我们见到他的第一时间应该能够想到需要给他补充至少1000毫升的含电解质水。如果能够喝,当然情况非常好,我们可以给他创造条件,用吸管或者直接用容器给他喝。如果要是不能喝,必须马上进行输液。同时,在看到被压埋者之后,我们立刻要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身体除了我们能看到的部位,看不到的部位有可能有没有其他别的损伤,比如说脊柱的骨折、骨盆的骨折,尤其是脊柱的骨折。

10:42

主持人:张英

不能随便搬运了。

10:42

王冀

搬运过程中间,造成的脊柱的副损伤是灾后造成幸存者截瘫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在压埋过程中间可能只有二分之一的人在当时就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但是另外有二分之一的人可能是因为不正当的搬运导致的这样的结果。

10:43

主持人:张英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您刚才说这些主要是从专业角度,给救援队员说的。我们公众平时应该学哪些急救的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相关的知识,我们平时应该准备哪些呢?

10:43

王冀

我国从2008年之后,就在全民中间推广了心肺复苏的培训,这个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应该是一个全民都应该接受的教育,他们应该至少了解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应该进行心肺复苏,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这是一个急救的基础。还有,我们现在已经在大范围地推广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在任何新的建筑里,在任何开放型的场所里都有,叫AED,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施。

10:43

王冀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咱们说了,群众,尤其是在自己居家需要做到哪些事情。比如说在灾害频发的地区需要准备常用的日常的小急救包,里面有自己常用的一种抗生素,里面有一瓶干净的饮用水,这些可能在灾害来临时刻,对挽救生命能做出一个很大的帮助。

10:43

主持人:张英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应急包,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有所准备。

10:46

主持人:张英

感谢三位专家的讲解,我们从各个角度,从政府应该做什么,科研机构应该做什么,比如说咱们专业技术、医疗救援应该做什么,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防灾减灾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把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升,解决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做到了社会参与,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安全、安心。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今天的讲解,希望我们网友都能认识到灾害的一些知识,学会如何与灾害风险共处。谢谢大家。